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0.4%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对术中患者配合及疼痛反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82例93眼成人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单纯表面麻醉,效果良好顺利完成手术者81眼,占87.1%;因缝上直肌时疼痛明显用2%利多卡因0.5ml追加上直肌浸润麻醉后顺利完成手术者10眼,占10.7%;疼痛明显,精神紧张不能配合手术2眼,改做球后麻醉,占2.2%。结论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可靠、安全,无麻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球筋膜下麻醉在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作用。方法109例(121眼)小梁切除术患者和66例(66眼)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合计175例(187眼)。倍诺喜表面麻醉后开睑器开睑,在手术显微镜下常规剪开球结膜暴露术区巩膜后,用钝针头(Helon针头)向Tenon囊内注射2%利多卡因1~2ml。结果术中100%都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无一例患者反应手术中有疼痛感,无一例需术中追加麻醉。术后观察2—15个月,平均6—7个月,无一例并发症出现。结论球筋膜下麻醉是目前小梁切除术术中麻醉和超声乳化手术追加麻醉的最佳方法之一,值得国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表面麻醉在中晚期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25眼青光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无疼痛、麻醉效果满意21眼,占84%,4眼出现轻度疼痛,点1%地卡因后症状消失。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术中无并发症发生,因此,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操作简单,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表面麻醉在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表面麻醉方法行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45眼)青光眼用0.4%倍诺喜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术前给患者心理指导,术眼缩瞳,全身给药降眼压、镇静及止血。术前20分钟开始滴表麻药,间隔3~4分钟1次,共5~6次,可完成手术全程。结果38例(45眼)表麻成功率达100%,效果满意。术后眼压(NCT)36眼维持在9~15mmHg,9眼在16~20mmHg范围,术后无出现高眼压及浅前房情况,术后滤过泡达到满意度。结论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效果好,安全可靠,术后恢复快,术中术后无其他麻醉方式所产生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注射液滴眼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100例(200眼)随机分成利多卡因组和奥布卡因组,每组50例(100眼)。两组分别在两种药物的表面麻醉下进行LASIK,根据术中患者对疼痛和触觉的感受评价麻醉效果。结果利多卡因组中98眼能顺利完成手术,2眼稍感疼痛,追加滴利多卡因1滴后顺利完成手术。奥布卡因组99眼顺利完成手术,1眼稍感不适,未做处理,也顺利完成手术。结论2%利多卡因注射液滴眼用于LASIK表面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表面麻醉下的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朱丽萍 《眼科新进展》2001,21(2):125-125
目的 探讨采用表面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的可靠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50例青光眼患者经表面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分3项级别评价。结果 50例小梁切除术中,首次表面麻醉效果获得Ⅰ级者45例,占90%;Ⅱ级者3例,占5%;Ⅲ级者占2例,占4%。结论 表面麻醉对于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小梁切除术51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51例(71只眼)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咬切术,观察麻醉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麻醉效果:Ⅰ级占76.1%,11级占21.1%,Ⅰ级占2.8%。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对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表面麻醉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的体会。方法对19~89岁各种类型青光眼209例(376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结果376眼中356眼能顺利配合手术,20例因眼球转动不能配合需加滴1~2次。结论选择适当的病例表面麻醉施行小梁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察应用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利多卡因作单纯角结膜表面麻醉,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456例(495眼),并观察其麻醉效果。结果 456眼(92.12%)术中完全不感疼痛或偶感轻微疼痛,手术配合良好。34眼(6.87%)术中疼痛,需加点利多卡因1~2次后才顺利完成手术;5眼(1.01%)术中疼痛,需加用球后或球周麻醉方可完成手术。结论 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是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实施改良小梁切除术的92例(134眼)进行分析.改良措施包括:术前全身用药或星状神经节阻滞将眼压降至正常;采用表面麻醉和2%利多卡因棉片浸润麻醉;取1点位用隧道刀做板层巩膜瓣;直视下行小梁切除,在小梁切除部位前房穿刺慢放房水;术中缝线松紧适中,术中散瞳,术毕睫状肌麻痹剂应用,尽早恢复前房.结果 随访3-6个月,手术成功92例(134眼),无失败者.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同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于共转性斜视矫正术,我们均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10岁以下的儿童给全麻,上述几种方法,术中均不能观察眼位,手术效果不够满意,自1993年以来,作者采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行共转性斜视矫正术2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在手术治愈的28例病人中,男12例,女16例;内斜19例,外斜9例;双眼交替斜15例,单眼恒定斜13例;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8岁,斜视角最大的35度,最小的15度。 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后,用2%利多卡因滴眼3次,2分钟一次,刺激结膜无疼…  相似文献   

12.
鲍光全 《眼科学报》1999,15(4):265-266
目的:评价筋膜下浸润麻醉在内眼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对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4眼,白内障抽吸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眼,抗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术2眼,小梁切除术3眼,视网膜硅胶垫压术后取出硅胶带1眼,共25眼,作筋膜下浸润麻醉,方法是:在结膜囊内滴0.5%Dicain表面麻醉后,在角膜缘结膜作切口,用冲洗针头沿巩膜表面伸入10~15mm,向1O:00时及2:00时方位各注射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1.5~2ml。结果:麻醉效果为:Ⅰ级20眼(80%)Ⅱ级4眼(16%)Ⅲ级1眼(4%)。结论:这种麻醉方法应用于内眼手术,其麻醉效果好,安全,简便。特别适合于独眼,晚期青光眼及年老体弱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眼科学报 1999;15:265-26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膜下麻醉进行小梁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60例青光眼患上方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0.2-0.3ml后完成小梁切除手术全过程。结果:260例患术中无疼痛感觉,眼球制动理想,术眼及全自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结膜下麻醉对于下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表面麻醉用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26例(26眼)。记录患者在接受表麻、作巩膜隧道、超声乳化术中、虹膜周切、术后这5个阶段的患者感觉,同时记录术中是否有眼睑挤压、眼球转动及其配合程度。结果 26例患者中麻醉时无痛和轻微疼痛者为26例(100%);中等程度疼痛者于超声乳化术中占1例,虹膜周切时占2例,术后占1例,且都能忍受;重度疼痛者无,88.5%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术,术中无麻醉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麻醉方法适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不仅避免了球后或球周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而且使手术变得更加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表面麻醉不做上直肌缝线小梁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和不做上直肌固定缝线的方法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10min内用4g/L倍诺喜点眼表麻3次,消毒铺巾后将20g/L利多卡因棉片放置在上方球结膜表面,加强表面麻醉效果同时用以擦血,不做上直肌固定。结果 116例表面麻醉青光眼患者中达到Ⅰ级麻醉效果的88例(75.9%),Ⅱ级麻醉效果的23例(19.8%),Ⅲ级麻醉效果的5例(4.3%)。未置上直肌固定缝线的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 表面麻醉下不做上直肌固定缝线进行小梁切除术,安全适用、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手术中改良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应用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共52例(65眼)。采用表面麻醉和2%利多卡因棉片浸润麻醉。用隧道刀做板层巩膜瓣;在小梁切除部位做前房穿刺,慢放房水;术中散瞳,术毕睫状肌麻痹剂应用。结果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脱离、玻璃体脱出或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6个月,眼压控制正常,视力无下降。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应用于持续高眼压状态下青光眼安全有效,及时手术能维持部分视功能。  相似文献   

17.
表面麻醉在青光眼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并评估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手术的效果。方法对34例(56眼)青光眼在0.4%倍诺喜滴眼液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及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本组52眼(92.86%)术中无疼痛感,4眼(7.14%)术毕缝合球结膜时有疼痛感。所有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眼压在10~16mmHg范围,视力及视野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手术较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手术时问缩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在表面麻醉下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在表面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56例65眼,总结其麻醉效果。其中,对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7例10眼术前合并使用上方穹隆结膜下浸润麻醉。将麻醉效果分为3级。1级:患者无痛感或有微痛,术中配合良好;2级:有轻度疼痛,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或加滴表麻药后能顺利完成手术;3级:疼痛明显,不能配合手术,需改其他麻醉办法才能完成手术。结果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35min,平均21min;术中5眼少量前房出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麻醉效果:1级55眼占84.62%,2级10眼占15.38%,3级0眼。术后处理同常规小粱切除术后处理。结论表面麻醉可有效避免常规麻醉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在表面麻醉下行小粱切除术,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有效。对部分高眼压状态下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可合并使用上方穹隆结膜下的浸润麻醉。  相似文献   

19.
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表面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42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在0.4%倍诺喜表面麻醉下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能很好配合,术后26跟(61%)视力≥0.5,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眼底病变。随访6~24月,32眼术后眼压在正常范围,平均15.5mmHg.10眼加用0.5%噻吗心胺后眼压控制,视野无进行性损害。结论表麻下行品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是安全和满意的。  相似文献   

20.
表面麻醉下小视野青光眼手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小视野青光眼手术表面麻醉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40例(52眼)小视野青光眼施行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观察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40例(52眼)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麻醉效果肯定,无球后麻醉引起的并发症或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小视野青光眼表面麻醉下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