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制定卫生防护标准,使工业企业项目在投产后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身体健康。方法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基础上,介绍了定量计算、引用类比等方法研究制定我国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结果利用该方法研究并制定了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根据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有关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析,其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并需要设置卫生防护距离的有17大类。结论卫生防护距离体系标准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在卫生、环境管理方面的决策,同时在我国建设项目选址、建设项目评价等领域,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无组织排放水平,制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通过收集行业资料选择代表全国先进生产工艺水平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企业作为被测企业,选择工艺相似、原料相同、选址相近的可比性企业作为类比企业。现场监测无组织排放量(Qc),根据被测企业的特点分别选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水泥和石灰制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选用通量法计算石棉制造业的卫生防护距离,选用物料衡算法计算石墨炭素制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类比分析不同规模同类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结合被测企业周边人群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学秩和检验结果,预测合理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值。[结果]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按当地近五年平均风速分别为:水泥制造业300m、200m和200m;石灰制造业生产规模≤20×104t/a者分别为400m、300m和300m,生产规模〉20×104t/a者分别为500m、400m和300m;石棉制品制造业分别为400m、300m和200m;石墨炭素制品制造业超高功率石墨电极〈3×104t/a者分别为800m、700m和600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3×104t/a者分别为1200m、1200m和900m。人群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7份,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人群出现的症状或体症例数总体分布在不同距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置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值应当综合考虑风速与规模的影响,分档给出标准建议值。以行业分类制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铅冶炼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铅冶炼技术分为烧结焙烧-鼓风炉还原熔炼技术(传统铅冶炼工艺)和直接熔炼技术.铅冶炼企业不论采用哪种技术,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铅烟为主的大气污染物,而无机铅及其化合物在环境中十分稳定,不易代谢和降解,对大气、水体、土壤都有可能造成污染.为了更好地保护铅冶炼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应在企业和周围居民区间设置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达到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2].但目前我国尚未颁布铅冶炼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了更好地规范铅冶炼企业项目建设、保护企业周边居民身体健康,亟需制定相关标准.因此,笔者于2008-2010年进行了此项标准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通过资料查阅、生产企业实地调研、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水平现场测定,对不同生产规模氮肥制造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评估,同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结果合成氨生产规模<30万t/a时,根据不同风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500~900 m;合成氨生产规模≥30万t/a时,根据不同风速,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为600~1 200 m。结论提出氮肥制造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有效保护周边居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外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情况的研究,探讨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制定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GB/T 3840—91《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规定,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 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  相似文献   

8.
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使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不影响居住区人群健康。方法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出二甲苯的无组织排放量,从而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确定年生产规模3 000~7 000 MW的锅炉生产企业,所在地区近5年平均风速为2、2~4、4 m/s时,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建议值分别为300、200、200 m。结论通过现场调查分析认为,无组织排放的二甲苯是影响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主要因素,可据此计算出可行的锅炉生产企业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9.
我国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1],其作用是为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提供一段稀释距离,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时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根据GB/T 13201-1991《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2]规定,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 m高度以下排气筒的有害气体排放,均属无组织排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烧结行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通过现场调研和监测,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估计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源强,将其带入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烧结行业特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当所在地区近5a平均风速为<2、2~4和>4m/s时,卫生防护距离建议值分别为1000、900、800m。结论通过对1989年标准的分析和比较,烧结行业卫生防护距离的修订值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作者完成了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包括气态化学污染物、尘粒污染物、恶臭污染、物理因素污染(噪声与微波辐射)和环境风险五个子体系。针对各类有害因素的特点,找出有害因素的发生、扩散、稀释、衰减、降解特征,对能源、化工、机械、冶金、建材、轻工、纺织七大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研究制定出三十余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本篇着重讨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12.
邵强  洪燕峰 《卫生研究》1994,23(6):375-380
本篇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研究第2报、在本报中,作者将重点讨论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体系复盖内容和在研制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性和操作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某铅冶炼厂卫生防护距离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估算铅冶炼厂所需卫生防护距离。方法通过测定铅冶炼厂铅的无组织排放量计算所需卫生防护距离,并使用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修正。结果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的铅冶炼厂铅的平均无组织排放水平为0.087kg/h,其卫生防护距离理论计算值为796m。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周围800m范围内人群受到特异性健康损害,头昏、头痛的发生率和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升高,儿童血铅超标率达45.04%。结论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的铅冶炼厂的卫生防护距离应为900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汽车车身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进一步为汽车制造厂卫生防护距离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对具有代表性的车身制造企业进行实地调查,确定其特征污染物,调查企业周边居民的健康状况,根据现场特征污染物的实测结果,结合大气扩散模式,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计算其卫生防护距离。结果汽车车身的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和粉尘颗粒物,其中存在无组织排放的有苯系物和粉尘颗粒物,特征污染物为苯系物,用实测结果来推算其无组织排放量为1.77988kg/h。结论建议汽车车身制造厂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为300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制石油加工业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方法 通过现场调研和监测,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估算特征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源强度,再通过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结果 石油加工行业特征污染物为硫化氢,当地近5年平均风速为<2、2~4及>4 m/s时,石油加工规模≤8000 kt/a,卫生防护距离建议值分别为900、800、700 m;石油加工规模>8000 kt/a,卫生防护距离建议值分别为1200、1000、900 m.结论 通过对1987年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推荐的石油加工业卫生防护距离对敏感区居民健康的保护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aluminum on the pulmonary function of aluminum worker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Serum aluminum levels and spirometry were measured in 55 male workers and 30 male controls. The mean serum aluminum level of workers (72.7 ± 9.9 ng/ml) was significantly high compared to that of controls, indicating aluminum toxicity. Spirometric paramete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workers than in controls and 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both exposure time and serum aluminum levels. The impairment in pulmonary function may be due to exposure time and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Am. J. Ind. Med. 33:305–307, 1998. © 1998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acute and long-term respiratory health effects of work at different working places in the primary aluminum industry. Metho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78 potroom workers, 24 foundry workers, and 45 carbon-plant workers (n = 147, exposed group), and 56 control workers (watchmen, craftsmen, office workers, laboratory employees) of a modern German prebake aluminum plant. The survey consisted of pre- and postshift spirometric and urinary fluoride measurements. Results: Potroom worker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preshift results with regar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99.5% versus the 107.2% predicted; P < 0.05) and peak expiratory flow (PEF, 85.2% versus the 98.4% predicted; P < 0.01) as compared with controls. In a multiple regression model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ostshift urinary fluoride concentrations and FVC, FEV1, and PEF. Across-shift spirometric changes were observed only in FVC among carbon-plant workers (103.0 ± 13.3% predicted preshift value versus 101.2 ± 13.6% predicted postshift value; P < 0.05).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ung function impairment in the modern primary aluminum industry may be only partly due to fluoride exposure and that working in aluminum carbon plants may cause acute lung function changes. Received: 8 July 1998 / Accepted: 31 October 1998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电解铝厂车间空气氟污染现况,为防治职业性氟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涂有氢氧化钠的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集空气中氟化物,并用一次性尿杯收集车间工人尿样标本,均采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电解铝车间及居住区空气中氟浓度分别为2.70 mg/m3、0.0060 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0,P0.01),工人尿氟和对照组人群尿氟结果分别为2.28 mg/L和0.62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19,P0.01)。结论工人尿氟浓度与车间空气氟污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恶臭污染是一种感觉公害,已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制订控制污染危害的措施十分重要。本文采用感官测试正解概率法对制胶生产过程排放的恶臭气体所致环境污染、源强特征、无组织排放水平及其对居民健康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在不同生产规模、不同年平均风速条件下制胶厂的卫生防护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