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收治COPD患者5O例,其中处于急性加重期者(AECOPD)31例(加重期组),稳定期19例(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3例,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中CRP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均P<0 01),COPD稳定期组上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 O1),加重期组和稳定期组患者血清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RP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血清CRP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各20例及健康非吸烟者15例,留取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TNF-α,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TNF-α水平为(34.40±7.24)pg/ml,稳定期为(15.55±2.24)pg/ml,急性加重期较稳定期明显增高(P<0.01);正常对照组TNF-α为(8.73±1.91)pg/ml,与稳定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CRP为(97.20±17.52)mg/L,稳定期为(22.75±7.17)mg/L,加重期与稳定期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OPD急性加重期中TNF-α与CRP明显相关(r=0.544,P<0.05)。结论TNF-α与CRP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3.
周仁伟 《右江医学》2012,40(6):809-8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观察5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测定血清PCT及CRP水平,并进行痰液细菌学培养和相应的影像学等检查。治疗后达稳定期时再次复测血清PCT及CRP水平。根据临床特征、实验室、痰液细菌学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急性加重期,感染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稳定期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联合CRP测定可协助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OPD急性加重患者(AECOPD)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与FEV1%预计值的相关性。方法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20例、稳定期20例)、正常对照组的20例健康受试者血清PCT、CRP水平,并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PCT、CRP与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高于稳定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COPD急性加重患者PCT、CRP水平与FEV1%呈负相关(r=-0.583,P〈0.01和r=-0.318,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处于高水平,其变化与COPD患者病情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COPD急性加重患者存在细菌感染及程度的判断指标,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7例,按照病情分为COPD缓解组(缓解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组(加重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按照患者有无感染的情况再分为COPD急性加重并发感染(感染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未并发感染(无感染组),感染组再根据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组以及分级之间的血清PCT以及CRP的水平以及变化.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及CRP的水平均较COPD稳定期显著升高(P<0.05).COPD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较非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在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不同分级之间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肺功能的恶化,血清PCT及CRP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2年观察期内因COPD急性加重而收住院的患者84例,记录其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并测定肺功能及血清CRP水平,分析CRP水平与Anthonisen症状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平均值(17.26±9.31)m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Anthonisen症状评分1分组血清CRP水平低于2分和3分组,2分组又低于3分组(P均<0.05)。FEV1占预计值80%以上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其他患者(P<0.0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小于80%的患者中,随着气流受限程度的加重,CRP水平逐渐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与Anthonisen症状评分及气流受限程度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9和0.506,均P<0.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CRP水平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可能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120例COPD急性加重患者,同时随机抽取慢性阻塞性肺稳定期患者120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d、7d、14d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治疗前、治疗后1d、7d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明显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14d血清CRP与PCT水平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血清CRP及PCT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联合观察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更好的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连续选取45例白细胞总数不高的COPD老年患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比较其各期之间的CRP定性测定结果,在急性加重期与体温,白细胞分类结果比较,同时对急性加重期不同情况下治疗前后CRP转阴率及转阴时间进行比较,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CRP阳性率显高于稳定期(P<0.005),治疗前CRP阳性率显高于嗜中性粒细胞比率>75%和体温>37.5℃的阳性率(P<0.025),CRP阳性随着治疗炎症的好转而转阴。结论:COPD患可应用CRP测定作为鉴别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的一项辅助诊断指标。CRP测定对COPD急性加重期支气管一肺早期细菌性感染是一个敏感指标,并有助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浆甲状腺素水平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35例年龄匹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甲状腺激素(TT3、FT3、FT4、TT4)及超敏促甲状腺激素(hTSH)水平。同时检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并分析其与PaO2的相关性。结果: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血清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稳定期(P<0.05)。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PaO2与血浆TT3、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TT3、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对照组,血浆甲状腺素水平测定及动态观察有利于COPD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估计。  相似文献   

10.
刘东兰 《当代医学》2016,(29):39-4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OP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组及急性加重期组,各64例。另选择64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CRP及IL-6的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18.14±3.72) mg/L及(15.27±3.43)pg/mL;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6.35±1.04)mg/L及(12.09±2.97)pg/mL;健康受试者血清中CRP及IL-6水平分别为(1.92±0.71)mg/L及(7.34±0.69)pg/mL;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组的血清中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IL-6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COPD稳定期组血清中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38.41±5.29)%和(37.07±3.26);COPD稳定期组患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56.47±8.42)%和(53.61±7.93);健康受试者的FEV 1%及FEV 1/FVC分别为(102.18±8.91)%和(85.67±9.23)%;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及健康组的FEV 1%及FEV 1/FVC,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CRP及IL-6参与了COPD疾病的炎症反应,测定血清中两者的变化,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磊  夏熙郑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57-15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气道内炎症细胞组成及血清CRP、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及26例稳定期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组的诱导痰液中细胞组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试验者的TNF—α和CRP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和关系。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诱导痰细胞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稳定期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患者的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和健康对照组,稳定期COPD患者的TNF-α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组诱导痰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TNF-α和CRP水平呈正相关。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增多与COPD气道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有关;COPD患者体内存在TNF—α和CRP持续高表达,提示COPD患者存在持续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吴颖  高蔚 《大家健康》2016,(10):295-29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1例,经痰培养检测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感染组102例及非感染组89例,同时收集118例COPD稳定期在门诊随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PCT、hs-CRP。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P<0.01);AECOPD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与COPD稳定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hs-CRP水平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且其中感染组患者PCT、hs-CRP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与稳定期组,二者联合测定,有助于判断COPD严重程度及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浆中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5例,健康对照者23例,分别测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浆CRP、IL-17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IL-17、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COPD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浆中IL-17与CRP呈正相关(r=0.402,P=0.001)。结论: IL-17、CRP二者均参与COPD的急性炎症过程;二者联合对判定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164例,通过检测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CT以及CRP的含量,评价两者对于COPD急性加重的诊断意义和疗效。结果:COPD急性加重组的PCT、CRP水平与COPD组相比显著升高;疗效观察,指导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指导治疗组患者COPD急性加重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发生率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抗菌治疗时间、二重感染率指导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减少。结论:PCT、CRP能够作为早期诊断COPD急性加重的血清学指标,同时PCT、CRP水平用于指导COPD的临床治疗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降低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和二重感染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改变, 探索COPD急性加重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照组为同期74例本院普外科住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所有患者均询问入院前有无使用激素及吸烟史, 入院第2天行血气分析并检测血甲状腺激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和空腹血糖, 病情稳定后行肺功能测定, 并记录入院天数。结果  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 T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甲状腺素(thyroxin, T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TSH)水平与对照组相似, 且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两组患者血甲状腺激素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急性加重组的TT3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9.8% vs. 13.5%, 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FT3与年龄、CRP和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呈负相关(P均<0.05), 和院外应用糖皮质激素史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甲状腺功能明显低下, 发生频率明显高于稳定期患者, 表现为FT3、TT3降低为主, FT3降低程度与年龄、CRP、FVC及静脉应用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改变,依据不同的FENO界值相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画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到FENO的最佳界值。方法:选取81例COPD急性加重期、78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并行肺功能检查记录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NO使用一氧化氮测定仪测定,据不同的FENO界值所相应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画出ROC曲线。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组FENO明显高于稳定期及健康对照组(P<0.05)、稳定期组FENO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COPD急性加重期组及经治疗达到稳定期组后FENO水平与FEV1%均无相关性(P>0.05);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FENO改善值与急性加重期到稳定期FEV1%改善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3)绘制的曲线下面积是0.770,FENO的截点是26.15 ppb,用FENO>26.15 ppb作为截点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有效的敏感度为77.8%,特异度为70.4%,95%CI为(0.680~0.860);(4)COPD急性加重FENO值>26.15 ppb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FENO值<26.15 ppb组(P<0.05);COPD急性加重组中FENO值>26.15 ppb经治疗后FEV1%明显改善(P<0.05),FENO值<26.15 ppb组经治疗后FEV1%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FENO反映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以用呼出气一氧化氮来衡量,同时它可以预测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IL-13和TNF-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13)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 :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将受试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 (n =2 0 ) ,COPD稳定期组 (n =15 )和正常对照组 (n =2 2 ) ,用双抗夹心ABC ELISA法同时测定血清IL 13和TNF α水平。结果 :IL 13和TNF α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中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COPD急性加重期组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 (P <0 .0 5 )。COPD急性加重期组IL 13和TNF α水平呈直线正相关 (r =0 .91,P <0 .0 0 1)。结论 :IL 13和TNF α均与COPD的发病有关 ,且与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杨鑫玲 《吉林医学》2013,34(9):1643-1644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C-反应蛋白(COPD)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住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健康体检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血沉(ESR)水平,并观察记录患者体温(T℃)变化情况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有效的抗菌治疗后,其CRP浓度显著低于感染控制前,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阳性率明显高于WBC计数、GR、ESR、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RP显著升高,CRP水平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血清CRP水平可有效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崔立慧  李素娟  陶建娇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516-1518,154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病程将8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46)和稳定期组(n=34).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对受试者肺功能进行测定.比较各组血清IL-6、IL-8、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IL-6、IL-8、IL-10与肺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血清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血清IL-6、IL-8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IL-10水平低于稳定期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组与稳定期组FEV1、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急性加重期组FEV1、FEV1/FVC低于稳定期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在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中,血清IL-6、IL-8水平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P<0.05),IL-10水平与FEV1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血清IL-6、IL-8呈高表达,IL-10呈低表达,且与肺功能损伤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情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87例COPD患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n=45例)和COPD稳定期组(n=42例),同期选择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出现呼吸衰竭、是否合并肺心病将AECOPD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和合并肺心病组、未合并肺心病组,比较各组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变化,并分析血清SAA、CRP及ESR的相关性。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COPD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0.05);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无呼吸衰竭组(P<0.05);合并肺心病组患者血清SAA、CRP表达水平及ESR均明显高于未合并肺心病组(P<0.05),血清SAA表达水平与CRP及ESR均呈正相关性关系(r1=0.576,r2=0.607,P<0.05),血清CRP表达水平与ESR也呈正相关性关系(r3=0.482,P<0.05)。结论:联合检测SAA、CRP、ESR在AECOPD患者病情监测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