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并探究该疾病的防护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栓塞的发生情况分为两组,即55例对照组(不合并肺栓塞)、55例观察组(合并肺栓塞),对两组患者的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卧床时间、吸烟史、氧疗时间、临床表现、常见基础疾病等,之后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结结果果:经分析可知,导致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晕厥、PaCO_2升高,通过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手段为主的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致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晕厥、PaCO_2升高,临床应加强该疾病高危因素的认识与管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行螺旋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按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诊断标准选择88例患者为观察组,进行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分析,并与同时期的82例单纯肺栓塞患者组成的对照组的CT增强扫描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肺野楔形密度增高、中央肺动脉扩张、血管完全性阻塞、血管壁不规则增厚、支气管动脉扩张的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螺旋CT肺血管造影能清晰的显示肺动脉内的充盈缺损情况,其运用能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治疗情况、转归情况等。结果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常规和肺部X线光片的改变。主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是高危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现结合我院至2011年以来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对该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和发生率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和预防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比例为55.80%。结论动脉氧分压、厌食以及FEV,/FVC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是否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特点的差异,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临床特点中对Ⅱ型呼吸衰竭及疾病预后影响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我院既往收治的AE...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栓塞患者90例,对其临床诊治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PaO_2、PaCO_2、SaO_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治疗有效率为94.00%。结论临床应加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栓塞的诊治,促进其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魏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43-204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肺功能的加速下降[1].患者由于缺氧、合并各种其他内科疾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极易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脱落,导致肺栓塞的发生[2-3].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诊断较困难,临床极易将COPD合并肺栓塞诊断为COPD急性加重期,造成了患者治疗的延误[4],因而加强对COPD合并肺栓塞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合并冠心病(CHD)多见于老年人.且COPD是CHD的一个危险因素,两者具有相关性[1].本研究选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CHD住院患者,以及年龄、性别相对应的同期住院单纯AECOPD患者,对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电图ST段改变、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栓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病例中,确诊4例,误诊8例,误诊率66.7%,治疗后临床治愈9例,死亡3例,病死率2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并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原发病及并发症掩盖,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肺栓塞是一种患病率、病死率比较高的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常合并肺栓塞综合征(PE),但因为PE与COPD症状、体征相似,临床上诊断十分困难,经常误诊、漏诊.本文比较分析30例COPD和30例COPD并肺栓塞病例,旨在进一步提高PE快速诊断,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单纯组)和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组)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其临床资料特征,探讨影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CRP、FEV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单纯组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纤维蛋白原、CRP及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合并组与单纯组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RP及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CRP水平是影响合并组患者FEV1%的因素。结论气流受限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全身炎症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相关心功能的监测,密切关注全身炎症相关指标,便于及时治疗,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率。  相似文献   

12.
禹芸 《北方药学》2012,(10):59-59
本文通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得出结论:COPD患者VTE发生率为8.5%,以下肢DVT为主要表现,尤其多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应用路径式护理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危患者10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路径式护理(观察组,n=50)与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并发肺栓塞率、住院情况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花费均少于对照组,肺栓塞率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高危患者,加强路径式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程,节约医疗费用,降低肺栓塞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检测凝血和纤溶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和并发症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分为COPD稳定组50例和COPD合并肺栓塞组50例,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测凝血和纤溶功能。结果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COPD稳定组和COPD合并肺栓塞组的PT、a PTT、Fbg、D-D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组和COPD合并肺栓塞组比较,COPD合并肺栓塞组值高于COPD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凝血和纤功能异常,凝血和纤溶功能可以作为COPD的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程涛 《医药论坛杂志》2014,(11):125-126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肺动脉高压变化与肺栓塞关系,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其中合并肺栓塞(PE)40例设为对照组,无肺栓塞(PE)26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肺动脉压力变化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两组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发生率、血浆D-二聚体阳性情况、超敏CRP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下肢非对称性肿胀发生率、血浆D-二聚体阳性情况、超敏CRP等指标是COPD合并肺栓塞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此需要引起重视并通过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为更好地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林市区居民1723人进行调查,并进行体检和肺功能检测,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COPD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检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35例,总患病率为7.83%,其中男72例(8.1%),女63例7.6%,随年龄增高患病率逐渐上升。结论吸烟、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遗传性等与患COPD的危险性有关,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20例,将5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及早确诊的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实验组,全部患者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同时采用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给予2~4周综合性治疗后,才确诊合并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CT、胸片等客观依据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客观依据或者特异性,因此临床中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进而忽略结核病的治疗,临床中如果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不理想,则应警惕合并肺结核,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肖林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83+186-183,18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院呼吸内科2006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毕包括临床表现、病程、病因、感染菌、使用抗生素与激素情况、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本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主要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不恰当等因素有关。39例患者中37患者痊愈或好转、1例患者自动出院、1例患者死亡。结论:正确、合理地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极治疗糖尿病等合并疾病是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所在。患者一旦确诊为慢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后应及时停止应用抗生素,根据不同菌种尽早地、足量地、合理选用抗真菌物,同时加强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最初于1998年启动,目的是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制定COPD的全球管理策略.GOLD 2020版指南内容整体变动不大,更新要点有:①增加危险因素的新依据,包括空气污染、固体燃料、职业暴露等;②取消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研究其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原有疾病、机械通气时间等的关系;并研究其护理对策及护理效果。结果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龄超过65岁、机械通气时间超过7d,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机会增加;切开气管并未使VAP发生的危险增加。结论高龄、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时间机械通气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心功能、防治感染、有效排痰、充分的口腔及胃肠道护理是预防VAP的重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