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采集578例ARI住院患儿的鼻咽拭子,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Ⅰ~Ⅲ)、流感病毒A、B型(IVA、IVB)。结果 儿童ARI的病毒总检出率为61.59%,混合感染占45.22%。病毒总检出率冬季最高(77.35%)、夏季最低(25.00%)。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总检出率高于上呼吸道感染。RSV、PIVⅢ、IVA的检出率位居前三位,分别为30.62%、28.89%、21.97%。RSV及PIVⅢ在秋冬季、下呼吸道感染、3岁以下患儿中检出率较高;IVA在冬季、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率较高。结论 RSV 、PIVⅢ、IVA是三门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RSV 、PIVⅢ是秋冬季节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IVA是冬季各年龄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通过检测儿童ARI的病毒病原,对尽早明确病毒病原,避免滥用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病毒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某医院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常见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该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8 425例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咽拭子进行检测,了解患儿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V)-A、IV-B、副流感病毒(PIV)-1、PIV-2和PIV-3感染/携带情况。结果 8 425例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样本,1 879例患儿咽拭子检出病毒,总检出率为22.30%,其中以RSV检出率最高(11.31%),其次为PIV-3(4.37%)。不同性别患儿呼吸道病毒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婴、幼儿组RSV检出率最高,学龄前组各病毒检出比例相对接近,而小学组以ADV检出居多(37.50%)。春、冬季患儿以RSV感染为主,分别占62.82%和69.88%;夏季则以PIV-3为主,占41.71%,各病毒所占比例在秋季差异小。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咽拭子中7种病毒检出率与年龄、季节等变化有关;婴、幼儿组7种病毒检出率高,以RSV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诊和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病毒病原特点和流行特征。方法:选取1 025例门诊和住院ARIs患儿,其中门诊564例,住院461例。采用咽拭子采集或一次性儿童吸疾管吸取咽部分泌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分析门诊和住院不同病毒感染的分布特征。结果:检出至少1种病毒588例,总阳性检出率为57.37%。住院患儿病毒检出率为65.94%(304/461),明显高于门诊检出率50.35%(284/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患儿中检出较高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RSV)(31.67%)、人鼻病毒(HRV)(23.21%)和副流感病毒(PIV)(17.14%);门诊患儿中检出率较高的有流感病毒(IFV)(10.99%)、腺病毒(ADV)(10.82%)和PIV(10.28%)。2种以上病毒感染检出率达14.54%(149/1 025),住院患儿混合感染率24.51%(113/461)明显高于门诊患儿6.38%(36/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患儿RSV检出率较高,门诊IFV检出率较高;住院患儿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明显高于门诊。结论:RSV和病毒混合感染可能增加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住院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类型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1 352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病毒,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度患儿呼吸道病毒检出情况。结果 11 352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呼吸道病毒3 879例,检出率为34.17%,均为单重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Flu A)、副流感病毒(PIV)、流感病毒B(Flu B)和腺病毒(ADV)检出率分别为12.64%、12.50%、4.03%、3.63%和1.37%。Flu A、Flu B检出率均为男童高于女童(P0.05);PIV、RSV和ADV检出率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5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lu A、Flu B和PIV检出率均在3~6岁组患儿中最高,RSV检出率在3岁组患儿中较高,ADV检出率在1岁组患儿中最低。不同季度5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lu A、PIV检出率在第一季度最高,Flu B、RSV检出率在第四季度最高,ADV检出率在第三季度最高。结论 Flu A、RSV是引起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混合感染少见,病毒分布受性别、年龄和季度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来贵阳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2006年6月~2011年4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住院的1 3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2、3)共7种病毒抗原检测.结果:1 396例患儿中,345例病毒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4.7%,其中RSV感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PIV3和ADV,混合感染3例;1岁以内的婴幼儿病毒检出率最高,冬春季为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毒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3.9%和34.2%,均以RSV为主.结论:在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中,RSV是引起贵阳地区儿童下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PIV3和ADV,发病年龄集中在婴幼儿阶段,并以冬春季节高发,RSV是支气管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6.
舟山市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浙江省舟山市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集2004年4月~2008年1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1 217例患儿痰液,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W Ⅰ、Ⅱ、Ⅲ)共7种病毒抗原.结果 1 217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60例,阳性率29.58%;所检病毒依次为RSV(17.50%)、ADV(5.67%)、IFV A(2.88%)、IFV B(1.39%)、PIV Ⅰ(0.74%)、PIV Ⅱ(1.07%)和PW Ⅲ(0.33%).<3个月患儿组病原检测阳性率最高为45.67%,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大,阳性率逐渐降低;冬春季节病毒抗原阳性率与夏秋季相近;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仍是舟山市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喘息性疾病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常见病毒的流行状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住院临床诊断为ALRTI的患儿1165例,采集患儿鼻咽部分泌物,应用RT—PCR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RSV、HRV、PIV1~3、和IFA、IFB,PCR方法检测ADV,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出率及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1165例患儿中,78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检出率为67.2%。其中RSV检出率27%,其次是HRV(17.4%)和PIV3(13.9%)。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不同年龄组病毒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组病毒检出率较高为67.5%,〉60个月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42.9%。783例中2种或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6.3%,≤12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最高为63.7%,〉36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仅为8.5%。结论ALRTI患儿中常见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中RSV感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RV和PIV3;≤12个月患儿病毒感染检出率及混合感染率最高;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是RSV和HR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病毒病原学,掌握儿童病毒感染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3 496例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7种常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IVA和IVB)、副流感病毒1(PIV1)、副流感病毒2(PIV2)和副流感病毒3型(PIV3),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 49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病毒感染579例,检出率16.56%,以RSV检出最多,阳性427例,占阳性病例的73.75%,其次为PIV3,阳性43例,占阳性病例的7.43%。病毒总检测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3,P>0.05)。病毒总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2,P<0.01),1岁以内年龄组检出率最高,随患儿年龄增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06,P<0.01),冬季检出率最高。不同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检测率不同(χ2=32.11,P<0.01),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病毒病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占重要地位,患儿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存在不同的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流行特征及病毒混合感染的病原学构成。方法:2006年9月~2009年8月共收集720例起病3天内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拭子,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流感病毒(Flu)、副流感病毒(HPI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鼻病毒(HRV)、偏肺病毒(MPV)及冠状病毒(HCoV)等7种病毒的核酸。结果:①病毒总检出率为69.7%(502/720),检出率最高的前3种病毒为RSV(19.4%)、Flu(16.9%)和HRV(14.2%)。不同年龄组患儿同种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502例阳性标本中,83例(16.5%)检出两种病毒混合感染,7例(1.4%)检出3种病毒混合感染。不同年龄组患儿混合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病毒混合感染高峰季节是春季和夏季,其中春季以RSV、HRV、Flu和MPV混合感染为主,夏季则以Flu、HRV和ADV混合感染为主。结论:RSV、Flu和HRV是广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混合感染以RSV和Flu最为常见,随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一定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了解厦门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20年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356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标本,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方法检测流感病毒A型(IFA)、流感病毒B型(IF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及副流感病毒3型(PIV3)7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分析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结果3567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者7957例,阳性率为13.89%。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构成比以RSV最高(58.67%),其次是ADV(17.24%)、PIV3(2.7%)。不同性别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除PIV1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感染其余病毒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957例患者感染呼吸道常见病毒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171例,占2.15%。结论厦门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一年四季均可感染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患儿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感染的呼吸道病毒存在差异,少部分患儿可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  相似文献   

11.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的病毒病原学.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209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诱导痰中脱落纤毛柱状上皮细胞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型及B型、副流感病毒l、2、3型、腺病毒.结果2209例ALRI患儿中,病毒感染阳性率46.22%,其中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其次为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婴幼儿病毒性ALRI好发于冬春季节.结论病毒感染在本地区ALRI中占重要地位.RSV是冬春季节婴幼儿ALRI的主要病原体,其次是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  相似文献   

12.
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病原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周文华  康文清  宋继军 《职业与健康》2005,21(12):2058-2059
目的探讨郑州市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病原学概况,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患儿急性期血清中7种病毒(RSV、IV、PIV,ADV,CBV,EBV、MP)特异性IgM抗体,以了解病原学分布.结果从5 064例患儿血清中,检出相关IgM抗体阳性2 470例,总阳性率为48.8%.含单项病毒感染占75.4%,2种混合感染占24.6%.7种病毒早期特异性IgM抗本阳性构成比:RSV占17.0%,IV占21.8%,PIV占9.5%,ADV占17.4%,CBV占5.0%,EBV占8.1%,MP占21.2%.结论 IV,MP,ADV,RSV为郑州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小儿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常年多见,尤其是3岁以下小儿因免疫力低,而易感性高.对疑似病例进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及早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 ~2020年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肺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3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荧光免疫法对患者鼻咽拭子样本进行呼吸道病毒检测.分析各病毒检出情况、临床特征、在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中分布情况.结果 1306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宁市儿童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分布特征。方法:采集14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FV 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Ⅰ、Ⅱ、Ⅲ),腺病毒(ADV),冠状病毒(HCoV)OC43/HKU1、229E/NL63,博卡病毒(HBoV),偏肺病毒(hMPV)检测。结果:从141份鼻咽拭子样本中检测出呼吸道病毒阳性22例,阳性率为15.6%。检出4种呼吸道病毒,其构成比分别为ADV 45.5%、PIVⅡ26.1%、HCoV-229E/NL63 17.4%、IFV A 13.0%。不同性别间患儿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组阳性率最低(6.3%),3~6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29.2%)。结论:西宁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检出率低于全国水平,ADV为西宁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首位病毒病原体,HCoV-229E/NL63是该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病人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谱及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 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采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和住院病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拭子标本,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共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进行检测,对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采集检测病例53 851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3.25%(12 519/53 851),副流感病毒1-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A与B型和腺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0.68%、0.10%、5.63%、13.44%、1.51%、0.74%和1.15%,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χ2=23 427.78,P<0.001)。不同年份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差异(χ2=196.21,P<0.001);总阳性检出率冬季最高,夏季最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阳性检出率随着时间波动较大,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年龄越小,总阳性检出率越高,0~1岁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9.93%;七项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03),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3)其它各项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没有性别差异(P>0.05)。 结论 2016—2018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七项病毒阳性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七项呼吸道病毒检出率亦存在差异,研究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定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R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分布状况,掌握浙江金华儿童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趋势,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提供帮助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月本院住院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1 200例患儿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包括流感病毒A(FluA)和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200例患儿送检标本,阳性424例(占35.33%)。阳性标本中RSV检出最高为290例(占68.40%)、FluA 26例(占6.13%)、FluB 10例(占2.36%)、ADV 12例(占2.83%)、PIV1 25例(占5.90%)、PIV2 6例(占1.42%)、PIV3 55例(占12.97%)。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第一至四季度检出率分别为41.27%、11.56%、12.74%及33.96%,第一与第四季度检出率较高且与第二、三季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患儿年龄增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逐渐下降,0~6月龄婴幼儿病毒检出率最高(50.85%),3岁以上儿童病毒检出率最低(16.92%),且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不仅可以对临床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依据,还能及时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资料,指导合理用药,防止抗生素滥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当前沧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病原学的状况,为临床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病毒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7月于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ARI住院患儿共74l例,取其鼻咽分泌物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Ⅰ、Ⅱ、Ⅲ((PIV 1、PIV 2、PIV 3)、流感病毒A、B(IFV A、IFV B)。结果 741例患儿中阳性212例,总阳性率28.6%。不同性别患儿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3)。RSV是住院ARI患儿最主要病原,其次是PIV3;冬季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45%,秋季最低,为15%。年龄≤3岁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4~7岁组和≥8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SV是导致沧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流行性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春季高发;不同年龄儿童对各种病毒存在不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海安市儿童呼吸道病毒病原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急性呼吸道感染6810例患儿临床资料,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 ①6810例送检标本中957例为阳性,总阳性率为14.05%.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例数最多,为524例(5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湖北省孝感市0~13岁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分析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特点,为0~13岁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采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进行七项呼吸道病毒检测。 结果 共采集12 486例标本,其中3 309例标本为阳性,总阳性率为26.5%。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 阳性率最高,为1 574 例 (12.6%)。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各年龄组间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972,P<0.001)。0~1岁组病毒阳性率最高(32.1%)。0~1岁组和~3岁组,RSV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8.7%和9.4%。~6岁组和~13岁组,腺病毒(adenovirus, ADV)检出率最高分别为8.1%和4.6%。各季节间,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21,P<0.001)。春季,副流感病毒Ⅲ (parainfluenza virus Ⅲ, PIV Ⅲ)检出率最高;夏季,ADV检出率最高;秋、冬季,RSV检出率最高。 结论 对于0~1岁的婴幼儿,冬、春季,应重点预防RSV感染,而夏季应重点预防PIVⅢ感染。而对于>1岁的儿童,在春、夏两季应注意ADV的感染,冬季应注意预防FluA、FluB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