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0岁。右眼翼状胬肉术后右眼痛同侧头痛伴视力下降3天,于1996年8月22日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翼状胬肉术后(右)”收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前指数,左:0.6。右眼睑轻度肿胀,球结膜呈混合充血(+++),翼状胬肉术口尚可,角膜呈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眼前固定黑影,不适感半年于2008年10月来本院就诊。眼科检查:视力:右1.0,左1.0,右眼鼻侧结膜充血肥厚增生,侵入角膜4 mm,呈三角形。余角膜透明,内眼未见异常。诊断:右眼翼状胬肉(进行性)。局麻下行右眼翼状胬肉切除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复方妥布霉素"眼液,"普拉洛芬"眼液交替点眼。术后第1 d天换药见巩膜暴露区光滑平整,缝线在位。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患者毛某 ,男 ,14岁 ,农民。因右眼碱烧伤后 8个月 ,眼球转动困难 ,角膜下方假性翼状胬肉 ,于2 0 0 0年 3月 12日来我院就诊 ,门诊以右眼碱烧伤、睑球粘连、假性翼状胬肉 ,于 2 0 0 0年 3月 12日收入院。入院查体 :全身体格检查正常。专科检查 ,视力 :右 :0 .2 ,不能矫正 ;左 :1.0。右眼角膜下方有一三角形结膜皱襞 ,有新生血管长入 ,形成假性翼状胬肉。睑结膜与球结膜粘连 ,下穹窿变浅 ,眼球运动受限。入院后于 3月 16日在局麻下行右眼假性翼状胬肉切除、睑球粘连分离、新鲜羊膜移植术。手术方法 :①羊膜制备 :取无传染性疾病及…  相似文献   

4.
李恒 《四川医学》2000,21(10):911-912
患者 ,男 ,2 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 ,眼球新生物 6月就诊。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 ;右眼裸视 0 .5,矫正视力 1.0 (- 1.75DS) ,左眼裸视 1.0 ,右眼内眦可见翼状胬肉生长 ,呈灰白色胶状隆起 ,胬肉已侵及角膜 ,其头部已达瞳孔区 ,体部充血肥厚 ,右眼巩膜、角膜、前房、眼底、眼压均正常 ,左眼检查正常。诊断 :右眼近视 ,进行性翼状胬肉。手术方法 :用 1%丁卡因和 2 %利多卡因分别行右眼球表面麻醉和胬肉下浸润麻醉 ,撑开眼睑 ,用有齿摄夹住胬肉头部 ,用尖刀沿其边缘外 0 .5mm透明角膜区作一浅层切口 ,以此界作角膜浅层剥离 ,将胬肉头部包…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患者女,28岁。因右眼翼状胬肉在本院门诊进行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胬肉内注射治疗,每次0.2ml,每日1次,共5次1疗程,第2次注射治疗1d后出现右眼磨痛,伴畏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即以“右眼角结膜损伤”收住院。发病前,双眼视力均为0.5,戴镜矫正1.2。入院时检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5;右眼球结膜明显充血,内眦部球结膜翼状新生物伸入角膜约1mm,角膜雾状水肿,裂隙灯下2%荧光素染色片状着色,角膜后沉着物灰色,呈粉尘状,房水尚清,虹膜纹理清晰,瞳孔直径2.5mm,圆形,对光反应灵敏,眼后节未见明显异常;左眼未见异常。入院诊断:右眼角…  相似文献   

6.
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以及对翼状胬肉早期进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5例(20眼),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5眼,2~3mm12眼,达瞳孔缘3眼。由同一人进行手术,均采用显微镜下胬肉头部撕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翼状胬肉20眼,术后随访中均未复发。术后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的5眼角膜术区透明,2~3mm12眼中9眼及达瞳孔缘3眼裂隙灯下观察术区角膜有淡淡云翳。手术前后视力变化:胬肉头部侵入角膜<2mm的5眼术前术后视力无变化,其余头部>2mm的15只眼中有12只眼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容效果:所有患者于裂隙灯下均不易发现曾行过翼状胬肉手术。结论该手术方式能安全地切除原发性翼状胬肉,获得良好的视力和美容效果,且操作方便实用,具有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对原发性翼状胬肉可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袁艺 《实用全科医学》2006,4(4):380-380
翼状胬肉需眼科常规手术治疗,术后导致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临床少见,我院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58岁,左眼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局部滴用抗生素滴眼液和皮质类固醇滴眼液,第20天突感左眼剧痛伴同侧头痛,视力急剧下降,以左眼急性闭角青光眼收住院。入院检查视力:右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我今年57岁,40年前右眼曾被火灼伤,经过治疗后留下一块白斑。去年,我因右眼白斑处长了翼状胬(nu,指眼球结膜上突起的肉状物)肉而做了“翼状胬肉切除术”。这次手术后两个月,我的右眼再次出现翼状胬肉,但视力尚可。请问,翼状胬肉复发后需要再次切除吗,我在平时该如何养护眼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口腔黏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腔黏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指标[裸眼视力(UCVA)、角膜屈光度]水平、术后1年复发率和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UCVA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改善视力指标水平,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术前后患者眼屈光度的变化。方法:将43例原发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测量角膜缘至胬肉顶点长度、手术前眼部屈光度、术后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后的眼屈光度,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患者翼状胬肉头部平均长度为(3.12±0.82)mm;愈合时间为4~14 d,平均(9.21±0.59)d;手术前后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眼屈光不正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复发率为4.2%。结论:翼状胬肉患者以远视散光为主,手术治疗可提高视力,降低散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尽量切除翼状胬肉后再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结果 :术后视力无改变或稍有提高 ,无明显不适感 ,远期无复发。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减少术后眼部不适感 ,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与单独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只使用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则是使用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恢复情况及复发率等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干细胞移植术比传统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好,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快,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率低,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自体干细胞移植术为治疗患者翼状胬肉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鸿敬  魏群 《甘肃医药》2012,(4):290-291
目的:观察在原发性活动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瓣转移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对术后疗效的判定。方法:将15例双眼均处于原发性活动期翼状胬肉患者,左眼单纯使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瓣转移术,右眼在左眼手术的基础上使用丝裂霉素C,双眼均为同一术者当天完成,术后随访2~3年。结果:左眼组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但有4只眼复发,右眼组术后反应较重恢复慢,仅1只眼复发。结论:丝裂霉素C能够降低原发性活动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瓣转移手术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以74例(8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术中存在少数分离困难的现象。术后78只眼痊愈,8只眼复发。62只眼视力不变,18只眼视力上升,6只眼视力下降。2只眼出现重度混浊。结论: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下,术中翼状胬肉分离较易,术后痊愈效果良好,有效控制了术后视力不佳现象和术后角膜中央区上皮下4 mm直径的混浊现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31例(43眼),术后随访5月至2年。结果:复发3眼,复发率为6.9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加自体带蒂结膜瓣转位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低,患者舒适度高,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何亚茹 《当代医学》2012,18(22):142-143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 施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65例72眼(均为鼻侧).结果 72只眼术后植片全部成活,在观察期间无1例复发.且术后患者无不良感觉,眼部外观改善,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翼状胬肉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视力指标[裸眼视力(UCVA)、角膜屈光度]水平、泪膜功能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水平和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眼UCVA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角膜屈光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BUT、SIT均长于术前,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联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泪膜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视力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探讨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的方法.方法选择翼状胬肉患者共24例28眼,按原发性胬肉和复发性胬肉分为两组,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效果.结果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3.1±0.3)d,原发性胬肉组与复发性胬肉组分别为(3.1±0.2) d和(3.3±0.5) d,P>0.05,总复发率为3.57%,原发性胬肉组0眼复发,复发性胬肉组1眼复发,P>0.05.22眼(78.6%)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原发性胬肉组与复发性胬肉组视力提高分别为20眼和2眼,P<0.01.结论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9岁。该患者于1989年6月8日因右眼翼状胬肉而在某医院做过右眼翼状胬肉切除术,因术中不慎使角巩膜裂伤。当时角巩膜裂伤处缝合处理后,切除翼状胬肉。6月20日来我院准备拆线时发现伤口未愈合,并伤口处虹膜嵌顿,诊断为翼  相似文献   

20.
丝裂霉素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1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行翼状胬肉切除,同时术中应用0.02%MMC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角膜创面愈合良好,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胬肉复发3眼(复发率5.88%)。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术中应用MMC+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能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