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23G微创玻璃体切术治疗复杂孔源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10月入院的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人28例28眼,采用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7眼(96.4%),最终复位视网膜28眼(100%)。所有病例BCVA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17.86%)、18眼(64.29%)。晶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无低眼压(〈9mmHg),脉络膜脱离及眼内炎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3眼。结论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魏颖  李玉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12-11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正确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高眼压者7例,对症处理得到控制,出院时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对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加强对症治疗与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姜静 《江苏医药》2012,38(18):2198-2200
目的探讨在气体辅助下532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选择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分三类:(1)单纯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增殖在B级以下、其余网膜未见明显变性的8眼;(2)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下积液较多裂孔贴附不良、因出现新裂孔网脱术后复发总18眼,上述26眼行玻璃体腔注射纯C3F8,待裂孔周围积液吸收后行眼外激光光凝(充气性视网膜固定术);(3)玻璃体切割术中直接经消毒空气行眼内激光光凝9眼。结果经过激光治疗的35眼中,原裂孔一次性封闭30眼,视网膜复位28眼;7眼重复治疗,6眼成功,1眼放弃治疗。结论气体辅助532激光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操作简便、疗效确切、费用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新一代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到2012年10月采用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共24例24眼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22眼(91.7%),最终复位视网膜24眼(100%)。BCVA提高21眼(87.5%),不变3眼(12.5%)。手术前后BCVA≥0.1者分别为5眼(20.8%)、13眼(54.2%)。巩膜穿刺口免缝合3眼(12.5%),穿刺口缝合21眼(87.5%)。手术时间平均(70.6±31.2)min、手术时间43-156min。晶体损伤2例,无医源性裂孔。术后3眼发生低眼压(〈9mmHg),无脉络膜脱离发生。术后一过性眼内压升高4眼,1眼术后眼压药物控制不佳,术后2周行少量硅油取出处理,眼压恢复正常。术后PVR发生1眼,晶状体密度增加3眼。结论超高速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方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缝合手术切口可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42眼)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眼球穿孔伤外伤性白内障32眼,其中伴眼内异物13眼,伴玻璃体混浊19眼。老年性白内障伴视网膜脱离4眼,伴视网膜静脉阻塞玻璃体混浊6眼。结果术后视力提高38眼(90.5%),不变4眼(9.5%)。保留晶体前囊的19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4眼(21.1%),保留晶体后囊的23眼术后囊膜明显混浊者3眼(13.0%)。结论白内障摘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对经选择的玻璃体视网膜条件较好的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以及术中与术后的注意事项。方法 对56例(56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进行膜分离、膜切除、视网膜切开、重水应用、眼内激光光凝、硅油或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术后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视网膜光凝。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 56眼术毕均获视网膜解剖复位。硅油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12.20%。惰性气体填充眼的视网膜脱离复发率为33.33%。结论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临床效果可靠,但在术中与术后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61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资料。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51眼(83.61%),视力不变8眼(13.11%),视力下降2眼(3.28%)。术前视力光感42眼,指数~0.0213眼,0.03~0.056眼。术后视力无光感1眼,光感2眼,指数~0.025眼,0.03~0.058眼,0.06~0.111眼,0.12~0.318眼,0.3以上16跟。并发症主要为术中出血和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结论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刘玉梅  颜华 《天津医药》2011,39(6):574-575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对因玻璃体积血住院手术的患者98例(112眼)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对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静脉阻塞、眼外伤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行玻切手术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分别进行比较,并分析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方法。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112眼中有10眼视力无提高,其余102眼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前房出血、复发性玻璃体积血、眼压升高、并发性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但须注意预防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玻璃体手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及联合手术治疗复杂眼外伤65例(65眼)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手术治愈63眼,失败2眼,治愈率为96.9%。术后随访2周~3个月,65眼中43眼视力提高,占66.1%,15眼视力无改变,占23.1%,7眼视力下降,占10.8%。25例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20眼视网膜脱离中,18眼视网膜复位。结论严格掌握玻璃体手术在复杂眼外伤中的手术时机,能挽救大多数受伤眼球并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脉络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脉络膜脱离患者14例(14眼).观察注射曲安奈德后眼底脉络膜复位情况,眼压、前房玻璃体炎症反应及有无视网膜出血等.结果 14眼术后眼压都不同程度提高,10眼(71.43%)脉络膜完全复位,3眼脉络膜脱离好转,1眼(糖尿病病人)注射后出现眼内炎.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治疗脉络膜脱离,最适合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术前脉络膜脱离的治疗,在糖尿病病人中应用需要注意注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60例PDR患者(70只眼)行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0例PDR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术后视力提高49只眼(70.00%),不变11只眼(15.71%),下降10只眼(14.26%)。3只眼术后视网膜再脱离,8只眼再次发生玻璃体积血。结论大多数PDR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后改善了视力。术前有效的视网膜光凝能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表面麻醉下对24例40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低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手术并发症。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共32眼(80%),其中≥0.5者共24眼(60%)。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0.50D共32眼(80%);±0.50D〈术后屈光度数偏差值〈±1.00D共8眼(20%)。术中无一例后囊膜破裂。20例患者术后第1天角膜轻中度水肿,4例反应性高眼压,经处理后均在2~7d内消退。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者。结论:超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60只眼已行老年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的对侧眼即透明晶状体眼进行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年龄为(62-76)岁,平均(54±4.6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数为(8.23±4.83)D,平均眼轴长度(29.44±2.06)mm,植入人工晶体度数为(6.23±3.83)D,随访12-24个月。结果术后60只眼最佳矫正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者24只眼(40.00%),52只眼(86.67%)予矫正屈光度±1.0 D以内,术后平均屈光度为(8.24±4.84)D,术中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2-24个月随访,其中,4只眼(6.67%)发生后发障,术后未发生角膜水肿、人工晶状体偏位、视网膜裂孔形成、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透明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老年高度近视与目前的角膜屈光手术相比,可能更适合戴镜不能矫治高度近视眼患者,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视力好等优点,其远期效果需长期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顾起宏  柯根杰  石磊  王林 《安徽医药》2011,15(8):978-980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和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住院治疗的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脉络膜脱离组(A组)和非脉络膜脱离组(B组),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对比术前视网膜脱离情况、术后脉络膜脱离复位率、视网膜脱离复位率和视力变化.结果 术前视网膜脱离情况A组与B组相近(χ2=1.269,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PDR的患者79例79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39例39眼。试验组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分别为0.25±0.18和0.15±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为25.26±10.31min,而对照组为41.12±13.54min(P<0.05)。试验组术后3d眼压0眼升高,而对照组眼压Tn+1为5眼,占12.8%(P>0.05),术后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为1眼,而对照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术后腿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研究,共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分析手术前后患者术眼的舒适度、局部水肿等主观自觉症状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等客观指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有30例(66.7%)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0.77±1.11。术后1个月有24例(88.9%)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1.29±0.97。术后发生再次玻璃体积血2例,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高眼压各1例。结论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改善多数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医的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放液手术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1.43%比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8.57%,实验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眼B型超声和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只眼),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眼外伤后玻璃体内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部分性脱离18例,完全性脱离9例,陈旧性脱离2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1例;30例中,视力大于0.1者7只跟(23.3%)、0.01~0.1者10只眼(33.3%)、数指4只眼(13.3%)、手动5只眼(16.6%)、无光感4只眼(13.3%);视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X^2=7.394,P=0.015);手术后12眼(40.0%)为低眼压,视网膜下出血4眼(33.3%),浆液性脉络膜脱离4眼(33.3%),出血性脉络膜脱离4眼(33.3%);三组患眼的低眼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04,P=0.2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准确、可靠,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垒 《淮海医药》2011,29(2):111-112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视力情况.方法 对85例113眼眼轴长26.89~33.62 mm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半年,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分布.结果 术中2例后囊破裂,术后发生角膜内皮水肿8例,2例术后8月出现视网...  相似文献   

20.
周用谋  李鑫  黄继化  陆颖丽 《安徽医药》2015,36(10):1206-1208
目的 比较23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和20G传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早期(术后3 d)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就诊的38例(38只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行23G玻璃体切割术20例(20只眼)为23G组,行20G玻璃体切割术18例(18只眼)为20G组,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观察眼压、最佳矫正视力、是否发生二次网脱及眼内炎等并发症。将最佳矫正视力转化为最小视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G组和20G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主要并发症为医源性裂孔,其中23G组为1眼,20G组为1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天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G组术后3 d平均logMAR视力逐步提高,3个时间点分别为2.56±0.56、1.98±0.55、1.71±0.38,术后第2、3天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G组术后3 d平均logMAR视力也逐步提高,3个时间点分别为2.65±0.76、2.03±0.51、1.92±0.46,术后第2、3天两组之间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视力分别在术后第2、3天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第3天23G组视网膜均成功复位,20G组视网膜有1例未成功复位,两组均无眼内炎情况的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3G与20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早期临床疗效相近,但在术后早期视力方面,23G玻璃体切除术显示出更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