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内异症常合并不孕,并有治疗后容易复发的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对内异症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 ,了解术后获得妊娠的时间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自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在我院因不孕而接受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 12 8例 ,按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来进行统计 ,分析其手术后妊娠率及术后获得妊娠时间分布特点。结果  12 8例患者术后随诊 10 6例 ,随访率为 82 81%。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的总妊娠率为 5 0 0 0 % (5 3/ 10 6 ) ,其中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行电灼术后妊娠率为 6 0 0 0 % (42 /70 )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妊娠率为 30 5 6 % (11/ 36 ) ,二者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术后 18个月内获得妊娠者占 88 6 8% (47/ 5 3)。结论 电视腹腔镜手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 ,可及时诊断引起不孕的病因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有一定效果。如果患者术后一年半以上仍不怀孕 ,应采取其它辅助生育措施。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93,自引:0,他引:9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现状石一复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具有不同程度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在临床,此病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目前,虽诊断和治疗方法甚多,但总的看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病仍有“较容易识别,但治疗并无良策,少数甚...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不孕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与开腹手术后仍然不孕的原因。方法 :选择 10 3例有手术指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 ,分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两组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口服孕三烯酮 3~ 6个月 ,随访患者 2年内妊娠情况 ,分析术后不孕的原因。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 2年内妊娠率为 5 5 .2 0 % ,开腹手术 5 0 .0 0 % ,总妊娠率为5 2 .74 % ,两组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程度与输卵管通畅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术后不孕原因中 ,输卵管不通占 37.2 1% (16 / 4 3) ,子宫腺肌病 13.95 % (6 /4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 9.30 % (4/ 4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 6 .98% (3/ 4 3) ,既往有两次开腹史者 4 .6 5 % (2 / 4 3)。另外还有 2 7.91% (12 / 4 3)输卵管通畅但不孕原因未明。结论 :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应选手术治疗 ,有条件首选腹腔镜手术 ;术后不孕与输卵管不通关系密切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子宫肌瘤及腺肌病等也是不孕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疗效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2  
目的观察应用腹腔镜诊断和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及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对 314例经腹腔镜诊断为盆腔内异症的患者,按1985年美国生育学会修订的内异症分期标准(r-AFS)进行分期,其中Ⅰ期58例,Ⅱ期173例,Ⅲ期68例,Ⅳ期15例;并于腹腔镜下进行卵巢异位内膜病灶切除和粘连分解、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内凝固术及清除腹腔液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周,对妊娠者随访到妊娠20周.比较不同r-AFS分期患者术后累计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 314例患者术后36周内妊娠共254例,分别为Ⅰ期50例(86.2%,50/58),Ⅱ期141例(81.5%,141/173),Ⅲ期52例(76.5%,52/68)和Ⅳ期11例(73.3%,11/15).经统计学检验,各期患者累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内的妊娠率(93.7%,238/254)高于术后25~36周(6.3%,16/254;P<0.01).254例妊娠患者中,流产12例,流产率与分期无关(P>0.05);妊娠12周内流产率(83.3%,10/12)高于妊娠12周后(16.7%,2/12; 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可检查、诊断各期内异症及其引起不孕症的盆腔因素;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内异症患者的妊娠率.在腹腔镜下清除腹腔液及进行腹腔异位内膜病灶内凝固术,可较完全地破坏盆腔腹膜异位内膜病灶,对各期特别是Ⅰ、Ⅱ期内异症患者生育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腹腔镜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燕生  郝敏 《生殖与避孕》1994,14(4):292-296
本文对366例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确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进行了研究:1.患病率以25~29岁最高,占52.2%,Ⅰ~Ⅳ期之间无差异;2.不孕症中EM占55.7%,EM中不孕率占80.6%,原发不孕62.8%,继发不孕17.8%,Ⅰ~Ⅳ期不孕发生率无差异,与输卵管通畅度无关;3.骶韧带为好发部位,占81.0%,随临床期别进展卵巢病灶递增,Ⅳ期卵巢病灶占60.0%;4.症状与体征表现随期到进展而加重巧早期EM病灶表现多种多样,出现率最高的是咖啡色小浆点、,占43.6%,病检阳性率最高的为火焰状病灶,占90.9%;6.LuF的发生率为12.7,EM组黄体期腹水量>正常组(P<0.05);7.腹腔镜下用激光治疗对要求生育者不论临床期别均作为首选方法,术后妊娠率31.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EMT合并不孕、随访资料完整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EFI评分,随访术后妊娠情况。结果:118例患者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为46.6%;术后第1、2、3年的妊娠率分别为28.8%、14.4%和3.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FI评分9~10分、5~8分、≤4分者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分别为76.2%、47.4%、10.5%,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与EFI评分、术后使用促排卵药物治疗呈正相关(tau-b=0.367,0.439;P<0.01);与美国生育协会修订的EMT分期(r-AFS)标准及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无相关性(tau-b=0.006,0.076;P>0.05)。不同临床类型的术后3年累积妊娠率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EFI评分用于评估EMT合并不孕患者的生育力,指导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根据EFI评分,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状况,选择个体化的后续治疗方案;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 ,发病率可高达 10 %~ 15 % ,它所引起的疼痛及不孕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卵巢巧克力囊肿 (巧囊 )也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附件包块。手术是内异症最基本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同时亦可明确诊断。手术的目的是减灭和消除病灶 ,减轻和消除疼痛 ,改善和促进生育 ,减少和延迟复发。内异症可分为腹膜型、卵巢型、阴道直肠隔型及盆腔外型四种。腹腔镜以其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不仅是内异症诊断的金标准 ,而且成为腹膜型及卵巢型内异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内异症手术的指征包括 :巧囊、…  相似文献   

9.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妇女中的发病率。183例不孕症妇女中92例腹腔镜证实EMs(实验组,平均年龄30.6±3.9岁),无EMs 91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0.8±4.6岁)。腹腔镜和宫腔镜诊断:EMs和子宫内膜病变,病理确诊子宫内膜息肉。 结果:子宫内膜息肉在EMs妇女中发病率很高。EMs患者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学因素与不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中一种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EMs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免疫学因素在EMs及其相关不孕症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腹腔液是与生殖系统相连通的动态免疫环境,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因此,腹腔液对于E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有关EMs引起的不孕机制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中 ,我们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进行了一系列实践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就诊的痛经、性交痛、慢性盆腔痛患者 ,妇检子宫后倾固定或后穹窿扪及痛性结节或卵巢内膜样囊肿超过5cm ,与周围粘连严重的 91例患者 ,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治疗组 6 1例 ,经腹手术治疗组 30例。年龄 32 5 2岁 ,平均42岁。根据术中所见 ,按美国生殖学会AFS标准 ,进行评分和分期 ,91例患者均属Ⅳ期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前均行正规阴道准备。腹腔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及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育龄妇女中一种常见病,以痛经和不孕为特征,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EMs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免疫学因素在EMs及其相关不孕症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腹腔液是与生殖系统相连通的动态免疫环境,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因此,腹腔液对于EMs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有关EMs引起的不孕机制在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并生长、发生病变,甚至引起症状。EM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它在生育年龄上发病率为10%~15%,且现在有明显的上升趋势。EM形态多样、病变广泛、治疗棘手。EM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表现的细胞增生、浸润和复发性都是一种恶性生物学行为,EM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和不育等可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现今对EM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对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理解,治疗结果也不理想,下面就一个病例对EM的诊断与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王琳  史常旭  常青  粱志清 《生殖与避孕》2002,22(6):355-357,T002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导致不孕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例异位症并发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中的LI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并以15例有生育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LIF mRNA平均光密度为3.12±0.32,LIF蛋白平均光密度为9.31± 2.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25±2.14与15.70±1.52(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黄体中期子宫内膜LIF表达下降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EMT术前r-AFS分期(Ⅰ~Ⅳ期)与术后是否行药物治疗(孕三烯酮组、GnRHa组与未用药组)对各种妊娠结局及不同性质的妊娠结局(良好结局与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1术后妊娠135例,妊娠率为58.7%。230例患者中术前4种r-AFS分期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妊娠患者术前4种r-AFS分期间不同妊娠结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结局的126例患者术前4种r-AFS分期在良好或不良妊娠结局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30例患者中,GnRHa组与孕三烯酮组、未用药组相比,其发生的不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结局的患者中GnRHa组与未用药组相比,良好结局与不良结局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三烯酮组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r-AFS分期对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无影响。术后使用GnRHa对于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良好妊娠结局的影响有作用,而孕三烯酮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的分布特点以及腹腔镜用于诊断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准确率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对62例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行切除术,对肉眼正常的腹膜随机进行活检,并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腹腔镜诊断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以及不同颜色内异症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2例患者中,55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取得219份内异症腹膜病灶组织、54份肉眼正常腹膜组织以及7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后半部腹膜内异症病灶占80.8%(177/219),左侧(58.0%,127/219)多于右侧(42.0%,92/219)。盆腔腹膜内异症病灶中蓝色病灶最常见,占39.3%(86/219)。腹腔镜诊断腹膜内异症与病理诊断比较,阳性预测值为67.6%,敏感度为93.7%,阴性预测值为81.4%,特异度为38.3%。其中以蓝色病灶和左侧宫骶韧带处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4.2%及84.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左侧占43.6%(24/55),右侧占27.3%(15/55),双侧占29.1%(16/55),其中80.3%(57/71)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被病理诊断证实。肉眼正常腹膜活检54份标本中,10例(18.5%)病理检查阳性。结论 盆腔内异症病灶的分布呈非对称性,盆腔后部多于前部,左侧多于右侧;腹腔镜下所见的蓝色病灶及宫骶韧带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2年至2002年收治的10例直肠阴道隔内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临床表现,年龄36—47岁,平均40岁;肛门坠痛6例,性交痛3例,痛经8例,慢性盆腔痛5例;三合诊时均可触及直肠阴道隔结节,平均直径3cm。血清CAl25水平升高者2例。阴道或腹部超声检查均末检出异位病灶。术前4例接受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3.75mg/28d,共3次的治疗,可短期缓解疼痛,2例病灶体积减小。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腹手术7例、阴式手术1例、腹腔镜联合阴式手术2例。切除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阴道隔内异症。随诊最长时间5年,完整切除病灶者预后良好,未能完整切除病灶者症状、病灶持续存在。结论 直肠阴道隔内异症以肛门坠痛、性交痛为主要表现,必须进行三合诊检查。B超的辅助诊断意义不大,修订的美国生育协会标准分期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58.3%(134/230),其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100例,占74.6%。使用孕三烯酮者87例,其中47例(54.0%)妊娠,1年内妊娠者36例;使用GnRH-a者143例,其中87例(60.8%)妊娠,1年内妊娠64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既往有妊娠史、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术后GnRH-a治疗与术后妊娠率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57,P=0.001)、既往有妊娠史(OR=0.975,P=0.042)、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OR=0.553,P=0.035)、术后GnRH-a治疗(OR=0.544,P=0.029)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腹腔镜术中彻底切除病灶,术后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bowel endometriosis,BE)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的一种,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DIE误诊、漏诊在逐渐减少。据文献报道,在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BE的发生率约占3.8%~3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