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诊治方法。方法:对52 例此类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分析。均先经保守治疗,其中15 例行前、中及小斜角肌切断及颈神经松解术。结果:保守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15 例术后随访6 个月~3 年半,症状消失,均未见复发。其主要症状为头面部、颈肩部疼痛,患侧上肢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无明显外伤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颈椎横突后结节,是颈部明显压痛点的位置。感觉障碍以颈肩部、头面部及上肢刺痛减退为主。 X 线片示 C3~ C7 颈椎椎体有明显骨质增生41 例,椎间隙狭窄27 例。结论: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丛、臂丛及颈神经后支所致。  相似文献   

2.
肩胛背神经卡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并分析腱性纤维束是否为造成肩胛背神经卡压的主要因素。方法:在32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肩肿背神经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与中斜角肌的解剖关系。结果:肩胛背神经75%(24/32)从C5神经根发出;由前内侧向后外侧从中斜角肌穿过,其长度为1.2±0.3cm,在其内侧缘有大部分键性纤维组织存在。该神经除发出2~5支肌支外,另有25%(8/32)还发出细小分支走向肩背部。结论:中斜角肌内侧缘的限性结构特点是造成肩胛背神经卡压的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2007,20(8):510-512
单侧上肢疼痛、无力、感觉减退,总会考虑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卡压综合征、胸腔出口综合征,许多病也会产生类似的疼痛症状。例如:肩袖撕裂、肩峰下滑囊炎、冻结肩、盂肱关节撞击综合征、网球肘等。但这些疾患不会有神经通道方面的异常表现。本文讲述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卡压的鉴别。1相关解剖复习颈部脊神经以稍向下斜的方式经椎间孔出椎管,腰椎椎间孔像炮孔状,而颈段椎间孔向外侧走行呈槽沟状,形成颈椎侧块。颈椎间盘突出和骨刺的形成在孔的内侧,神经节背侧根近侧。了解后侧主要分支是很重要的,也称之为背侧支,起自椎间孔外侧端神经节背侧根以远,神经在该处发出感觉支至背后正中皮肤。相当重要的是,发出运动支至椎旁肌,因此颈椎间盘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诊治颈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颈标本颈脊神经后内侧支易受卡压的部位进行解剖学观测。结果(1)C2颈脊神经后内侧浅支(枕大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走行于头下斜肌与枢椎椎弓板之间段、穿过头半棘肌段和穿上项线骨纤维孔处。(2)C3-5脊神经后内侧浅支(第三枕神经)易受卡压处分别位于该神经穿行头半棘肌和穿头夹肌段。C3颈脊神经后内侧深支即头夹肌支,该神经穿过头半棘肌处。(3)C3-8后内侧支穿颈脊神经后支骨纤维管。结论颈神经后内侧支穿行的骨纤维管、项部肌肉、项部肌肉的腱性组织是造成颈脊神经后内侧支卡压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腕部尺神经深支卡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腕部尺神经卡压的受压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0具20侧成人上肢标本进行解剖,仔细观察腕部尺神经深支解剖特点;并对临床5例腕部尺神经深支卡压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尺神经深支均穿过小指短屈肌的腱性纤维弓,平均长5.2mm,此处尺神经深支有伴行动脉横跨;手术切开该纤维弓并作神经松解,经2~4年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尺神经深支卡压主要是小指短屈肌的腱性弓状缘,术中应彻底切开该缘。  相似文献   

6.
王晨明 《中国骨伤》2001,14(6):373-373
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桡神经骨间背侧支 (桡神经深支 )在进入旋后肌浅层处被一腱膜受压 ,导致所支配的肌肉产生不同程度的瘫痪 ,出现临床上特有的症侯群。因在旋后肌的浅层近端边缘形成的腱性腱膜弓呈“∩”状 ,所以又称拱门卡压综合征。我院近三年来诊治 5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均为男性。年龄 19~ 5 2岁 ,平均 40 5岁 ;病程 :一个月 1例 ,3个月 3例 ,1年半 1例 ,平均 5个半月 ;病因 :因肘部急性外伤 1例 ,肘部长期旋转伸屈活动慢性损伤 3例 ,长期反复轻微受压 1例。2 治疗方法本组 5例 ,4例手术治疗 ,1例保守治疗。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可能存在的卡压部位 ,为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解剖观察骨间后神经穿旋后肌后的行程、分支、可能的卡压位置以及前臂活动对神经卡压的影响。结果 旋后肌管上下口均由腱性组织构成 ,其宽度分别为 13 8± 3 1mm和 6 1± 1 5mm ,容易对骨间后神经形成卡压 ,此外 ,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也可卡压骨间后神经。结论 旋后肌管上下口、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浅面的腱性肌纤维结构均可对骨间后神经形成卡压 ,手术前应对卡压位置作出准确定位 ;若手术中所见的病理形态改变不能解释病情时 ,应考虑到在其它部位存在卡压的可能 ,并予以探查和减压。  相似文献   

8.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新认识——解剖学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Chen D  Fang Y  Li J  Gu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1):661-663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的病因。方法对30具6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小斜角肌及前中斜角肌的起始部进行解剖研究;对53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患者(1966~1994年45例,1996~1997年8例)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解剖研究发现小斜角肌的出现率为883%,T1神经根或其下干在小斜角肌近段起源的腱性组织上跨过;前中斜角肌在颈椎横突的前后结节均有起点,C5、C6神经根从前中斜角肌的交叉腱性起点中穿过。45例1966~1996年手术者中,有颈肩痛症状者34例,术后17例颈肩痛症状仍存在,其中7例加重;8例1996~1997年手术者中,7例有颈肩痛,术中切断前中斜角肌在C5~6神经根旁的腱性纤维组织,术后仅有1例仍有颈肩部不适。结论小斜角肌的腱性纤维是臂丛神经下干或T1神经根受压的原因;前中斜角肌在C4~5横突前后结节的交叉腱性起点是压迫C5~6,有时包括C7神经根或臂丛神经上(中)干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臂丛神经椎间孔处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臂丛神经根及所属交感神经结构。方法:对15具30侧尸体观察了臂丛神经根及所属交感神经结构。结果:(1)椎管内臂丛神经根结构脆弱。暴力作用容易损伤,且无残存臂丛神经根可供直接修复。(2)臂丛各神经根分出角与其前支分出角的差异,可能为臂丛不同损伤类型的形态学基础。(3)C5、C6后支容易受骨赘或腱性组织卡压引起颈痛。(4)Homer征虽可作为诊断臂丛下干根性撕脱伤的一种依据,但星状神经节和下交通支由于缺乏肌肉筋膜保护,在暴力作用下可能单独损伤,导致诊断的假阳性。结论:熟悉臂丛神经椎间孔处的显微解剖有助于临床对臂丛的诊治。  相似文献   

10.
肩胛上神经卡压是较少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肩胛上神经卡压在诊断上不易与颈肩部的其他疾病区分。本文归纳了近期的文献报道,以进一步认识该疾病的病因及相应治疗。 1 解剖学 肩胛上神经起源于臂丛上干(第5、6颈神经根),第4神经根也参与它的组成。自臂丛发出后,往下进入斜方肌内,直至肩胛骨上缘的切迹,肩胛上动静脉跨过该处肩胛上横韧带进入肩胛窝,肩胛上神经在此韧带下穿过,发出运动支支配冈上肌和感觉支支配2/3的肩关节囊。主干继续沿着肩胛冈走行,穿过由肩胛冈关节盂韧带(又名肩胛下横韧带)和肩胛冈组成的纤维-骨性隧道,转至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