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秋云 《广西医学》2006,28(11):1718-17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Q-T离散度(Q-Td)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AMI病人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心电图Q-Td、Q-Tcd的变化及差异。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部位与Q-Td、Q-Tcd无明显关系(P〉0.05);②猝死组Q-Td、Q-Tcd显著高于非猝死组(P〈0.01);③再发组在亚急性期、陈旧期Q-Td、Q-Tcd显著高于首发组(P〈0.05)。结论Q-Td、Q-Tcd可作为预测AMI后猝死发生和再发梗死的危险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离散度(Q-Td)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测量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分析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50例AMI患者住院期间Q-Td动态变化揭示了Q-Td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密切关系,38例急性心肌梗死Q-Td及Q-Tcd入院时较出院有非常明显延长(P<0.05)。结论Q-Td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一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和J-T间期离散度(J-Td)的变化及对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住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3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进行Q-Td及J-Td对比测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AMI组Q-Td、J-T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住院期间死亡组Q-Td、J-Td较存活组有显著增加。结论AMI时Q-Td、J-Td显著增加,死亡者较存活者增加更为显著,此可作为识别AMI后高危人群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Q-T间期离散度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58例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者与存活者之间的Q-T间期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心力衰竭患者猝死者与存活者Q-Td Q-Tcd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Q-Td对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测量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用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的结构、功能。结果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Q-Td、Q-Tc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PD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及射血分数与Q-Tcd显著相关。结论腹透患者Q-Td的异常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改变有关,左心室肥厚是导致Q-Td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测量Q-Tcd可间接反映腹透患者的左心室状况。  相似文献   

6.
Q-T离散度(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心电学参数,与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和电不稳定性的程度有关。分析了贵阳医学院附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1例及非心肌梗死患者40例Q-Td及Q-Tcd的变化,并与4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前后Q-T间期离散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及与其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机、测量标准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选用QRS波群和T波振幅较高的导联、同一导联测量3个Q-T间期,取其平均值,每个患者测量导联不少于6个,计算Q-Td及Q-Tcd。结果:14例透析前Q-Td、Q-Tcd在正常范围内的血透患者透析后Q-Td、Q-Tcd变化较透析前略有增加,但透析前后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对于18例透析前Q-Td.Q-Tcd就已延长,透析结束后,除3例缩小外,其余15例均明显延长,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Td、Q-Tcd正常组透析过程及透析后,出现心律失常概率明显低于透析前Q-T间期延长组病人,测定透析前后Q-T间期离散度的变化,可以预测心律失常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Q-T离散度(Q-Td)及其心率校正值(Q-Tcd)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3例临床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并与50例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及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组、单纯甲状腺机能亢进组及正常人组Q-Td分别为(53.9±10.2)ms、(31.8±7.9)ms、(29.8±6.2)ms;Q-Tcd分别(62.0±12.4)ms、(36.5ms±8.5)ms、(32.8±6.8)ms显示甲状腺机能亢进Q-Td及Q-Td明显延长(P<0.01).结论揭示Q-Td、Q-Tcd延长对临床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昼夜变异性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72h做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检查,5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作对照组,测量每小时的Q-Td,将8:00~20:00定义为日间,0:00~次日5:00为夜间,按心率校正公式计算出日间和夜间的Q-Tcd。结果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患者Q-Tcd呈日间(昼)高,夜间(夜)低,昼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昼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昼Q-Tcd观察组亦大于对照组(P<0.05),夜Q-Tcd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存在昼夜变异性,日间Q-Td高于夜间,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0.
健康青年Q-T离散度与P波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青年Q-Td(Q-T间期离散度)、J-Td(J-T间期离散度)及Pd(P波离散度)的正常值及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检出率,为完善心电图数据库提供信息.方法对548例19~37岁健康青年进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测量计算得到Q-Td、Q-Tcd、J-Td及Pd,并统计TⅢ>TⅠ综合征、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健康青年Q-Td为28.14±15.81,Q-Tcd为30.01±14.54,J-Td为23.91±13.83,男性长于女性,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Pd为29.96±13.99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Q-Td与J-Td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健康青年Q-Td及Q-Tcd的正常值应<50ms.J-Td的正常值为23.91±13.83,且均为男性长于女性;Pd正常值应<40ms.TⅢ>TⅠ综合征的检出率为20.8%,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为8.76%.  相似文献   

11.
严重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主要死因,AMI 后室颤的发生与 Q-Tcd 增加有关.利用 Q-T 离散度对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是降低 AMI 患者早期病死率的重要措施.我们总结 48例 AMI 患者溶栓后 Q-Tcd 的变化,以探讨溶栓治疗对其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其意艾分析.方法 将48例AMI患者分成室速组12例和非室速组36例,进行测量QT间期离散度(Q-Td),并对比观察.结果 室速组与非室速组Q-Td比较,室速组12例,Q-Td为(83±21.6)ms,非室速组36例,Q-Td为(47±18.4)ms.两组相比:P<0.05.结论 Q-Td增加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作为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速,室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塞(AMI)后Q-T离散度(Q-Td)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且与心律失常、泵功能不全及住院死亡率呈正相关[1].文献报导加镁极化液可缩小梗塞范围及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本文对105例AMI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探讨AMI起病时Q-Td及应用加镁极化液后对Q-Td演变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45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前、溶栓后2 h和24 h的Q-T离散度。结果:溶栓前两组AMI患者的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患者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ed)及J-T离散度(J-Td),旨在探讨Q-Td,Q-Ted,J-Td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用日本产Burdick T600平板运动仪及EM20315型西门子描记仪,两组均按Bruce方案进行试验。结果:阴性组运动后Q-Td、Q-Ted,J-Td较运动前明显缩短,阳性组运动后Q-Td,Q-Ted,J-Td较前延长,两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的明显增加与心肌缺血存在密切关系,并可以此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4,(8):1040-104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致心脏损害与Q-T间期离散度(Q-Td)之间相关性临床价值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风湿科收治的SLE患者91例,对照组为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测量每份心电图十二导联的QT间期计算Q-Td。结果:通过对SLE患者与健康受检者Q-T间期离散度的比对,91例SLE患者Q-Td为58.23±12.26ms,100例健康者Q-Td为36.23±7.89ms,前者明显较后者延长(P<0.01)。结论:Q-Td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有显著的相关性。Q-Td是用来评价心室肌复极同步程度的一项新指标,Q-T间期离散度的增大常预示着心肌组织有明显的受累。因此,在SLE心脏损害的患者中,Q-Td无疑可提供更有临床价值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芳  王庭国  张珍妮  薛荣亮 《医学争鸣》2007,28(16):1491-1493
目的:研究不同局麻药用于颈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及其对Q-T间期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 方法:60例ASA Ⅰ或Ⅱ级拟在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罗哌卡因组(Ⅰ组),布比卡因组(Ⅱ组),罗哌/利多卡因组(Ⅲ组),布比/利多卡因组(Ⅳ组),各组分别用3.75 g/L罗哌卡因、3.75 g/L布比卡因、3.75 g/L罗哌卡因/10.0 g/L利多卡因及3.75 g/L布比卡因/10.0 g/L利多卡因20 mL行颈丛神经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麻醉前(T0),麻醉即刻(T1),麻醉后10 min(T2),30 min(T3),1 h(T4)及手术结束即刻(T5)的HR,MAP,SpO2,RR,PetCO2,同时记录各时间点的Q-T, Q-Td及校正后的Q-Td(Q-Tcd). 结果:Ⅰ,Ⅱ组;Ⅲ,Ⅳ组麻醉效果相似(P>0.05),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各组对抬头肌力的影响: Ⅱ组强于Ⅰ组(P<0.05), Ⅳ组与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患者HR,MAP在麻醉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均在临床安全范围;SpO2,RR,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Q-T间期、Q-Td, Q-Tcd麻醉后均延长,其中以Ⅱ组延长最为明显(P<0.01). 结论:不同局麻药及其配伍用于颈丛神经阻滞均能满足临床麻醉需要,罗哌卡因、罗哌/利多卡因对Q-T间期、Q-Td影响小,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室颤。最近的研究表明,室颤的发生与心电图(ECG)Q-Tc离散度(Q-Tcd)的增大有关,故如何预测、预防和及时处理室颤是降低AMI早期病死率的关键。本文总结了120例AMI病人的临床心电图资料,旨在探讨AMI与Q-Tcd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体表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影响。②方法对73例AMI溶栓治疗患者在溶栓前、溶栓后4小时、溶栓后1周及出院前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下壁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47.8±24.5)ms和(42.9±22.3)ms(P<0.001);以心率校正的QTd(CQTd)也明显长于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53.8±28.7)ms和(48.8±26.5)ms(P<0.05)。溶栓成功组QTd和CQTd明显缩短;而未成功组QTd和CQTd无明显下降,甚至在出院前反而仍高于溶栓前(P<0.05)。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4小时QTd及CQTd增加,与溶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关。④结论溶栓治疗对AMI患者QTd及CQTd有明显影响,溶栓成功者Q-T离散度明显下降;Q-T离散度增加与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溶栓治疗的AMI患者Q-T离散度变化及其与AMI早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可能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Q-T离散度和心脏彩超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病例组,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Q-T离散度和射血分数,并分析病例组并发心律失常和无心律失常的Q-T离散度。结果:①慢性心力衰竭组的Q-T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②慢性心力衰竭组的射血分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③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者的Q-T离散度较无心律失常者明显延长(P<0.01)。结论:Q-T离散度和射血分数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