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Ⅲ型前胶原的氨基末端前肽(PⅢNP)是Ⅲ型前胶原向Ⅲ型胶原转化时前者的氨基末端被切下的肽段,并释放到血清中。血清中PⅢNP的升高意味着胶原合成、沉积、变性和清除代谢的增强。已证实血清中PⅢ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梗塞面积的大小有关,并有助于判断病人的预后。本实验旨在评价血清中PⅢNP水平的升高是否与心梗后左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胶原代谢与早期左室重构的相互关系。方法 :AMI患者 32例 ,分为重构组 (18例 )与非重构组 (14例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含量 ,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 ,做相关分析 ,并与正常对照组 (30例 )比较。结果 :AMI患者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分别为 (9.2 3± 3.13) μg/L、(6 .33± 2 .4 1) μg/L ,与第 2天 [(5 .2 2± 1.19) μg/L]及正常对照者[(5 .2 1± 1.18) μg/L]比较明显升高 (均 P <0 .0 1)。重构组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非重构组含量 (均P <0 .0 1)。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呈正相关 (r =0 .4 0 5 ,r=0 .5 13,均P <0 .0 1) ,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 /心房收缩期流速 (r =- 0 .386 ;r =- 0 .35 7,均P <0 .0 1)、左室射血分数 (r =- 0 .4 2 6 ;r =- 0 .346 ,均P <0 .0 1)均呈负相关。结论 :AMI后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与心肌胶原代谢增强有关 ,血浆PⅢNP含量可作为反映重构过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 ,有文献把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作为心肌纤维化的指标 ,用来评估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血压时心肌纤维化的情况 ,并对其作为预后的评估。本文对我院 2年来AMI患者连续作血浆PⅢNP测定 ,以探讨其与AMI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年 6月~ 2 0 0 1年 5月共收治AMI患者48例 ,平均年龄 (72 .0± 9.7)岁 ,其中男 2 9例 ,女1 9例 ,均有典型的AMI症状 ,心电图 ,心肌酶谱升高 ,均为近 2d内发作。梗死部位 :前壁或广泛前壁 2 5例 ,下壁或下后壁 1 5例 ,前壁加下壁 4例 ,下壁加右室 1例 ,陈旧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胶原代谢与早期左室重构的相互关系。方法 AMI患者 48例 ,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分为重构组与非重构组。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Ш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含量 ,并与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做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基线PⅢNP含量相似 ,AMI后患者第 4周、第 12周血浆PШNP含量分别为 (9 2 3± 3 13 ) μg/L、(6 3 3± 2 41) μg/L与第 2天 (5 2 2± 1 19) μg/L及正常对照组 (5 2 1± 1 18) μg/L比较明显升高 (P均 <0 0 1)。重构组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非重构组含量 (12 73±3 2 3 ) μg/L对 (6 53± 2 61) μg/L ;(6 49± 3 11) μg/L对 (5 49± 2 93 ) μg/L(P均 <0 0 1)。第 4周、第 12周血浆PⅢNP含量与LVESVI有良好的正相关 (r =0 40 5;r =0 513 ,P均 <0 0 1) ,与VE/VA有良好负相关 (r =-0 3 86;r=-0 3 57,P 均 <0 0 1) ,与EF有明显负相关 (r=-0 42 6;r=-0 3 4 6,P 均 <0 0 1)。结论 AMI后早期左室重构过程与心肌胶原代谢增强有关 ,血浆PⅢNP含量可作为反映重构过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ⅠCP)含量变化是否能反映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沉积。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36例AMI患发病后3d,7d和21d血浆PⅢNP和PⅠCP含量。结果 AMI发病后7d和21d血浆PⅢNP和PⅠCP含量较健康对照(26例)明显升高;合并有高血压病史二升高更明显。并与同期测定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醛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血浆PⅢNP和PⅠCP可反映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胶原的合成和代谢,并可能受循环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螺内酯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血浆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PⅢNP)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前壁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 2 5mg ,bid。两组均在入院后第 1、7、2 8、6 0天采血检测PⅢNP含量。结果 :AMI后血清PⅢNP增加 ,与正常人PⅢNP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4± 2 .13)∶(2 .12± 1.78) μg/L ,P <0 .0 5 ]。治疗第 2 8天后 ,治疗组PⅢ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4 .78± 2 .0 1)∶(5 .98± 2 .6 5 ) μg/L ,P <0 .0 5 ]。结论 :在AMI后早期使用螺内酯治疗可以降低PⅢNP含量 ,减少Ⅲ型胶原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胶原蛋白是在人及实验性糖尿病中研究最多的蛋白之一,由于它的蓄积,可致动脉变硬、基膜变厚,关节活动受限等多种组织并发症。而在糖尿病人的胶原组织中也可发生同样的变化。Ⅲ型胶原蛋白广泛分布于结缔组织及大动脉内。沉积于早期纤维变性组织中。胶原蛋白由前胶原蛋白前体合成。因此,检测血清中Ⅲ型前胶原肽(Type 111 Pro-collagen Peptide,P-Ⅲ-P)对监测纤维变性的发展可能有帮助。本文目的是研究有大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的影响,探讨醛固酮拮抗剂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通过结扎左前降支建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小时存活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安体舒通组[n=8,安体舒通20mg/(kg·d)];另设假手术组(n=8)。安体舒通组灌胃给药,术后8周行血流动力学及左心室功能测定,Masson三色染色行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测定,放免法行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测定。结果:对照组与安体舒通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41.64%对44.70%)。与假手术组相比,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压,左、右心室相对重量,左心室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和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0.001);平均压、左心室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及其校正值(±dp/dtmax/LVSP)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安体舒通组左心室舒张末压、非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显著降低(P<0.01-0.001);±dp/dtmax及其校正值±dp/dtmax/LVSP显著升高(P<0.05-0.01)。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含量与左心室舒张末压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60,P<0.001)。结论:安体舒通能有效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前体氨基末端肽(amino-terminal pro-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s,NT-proC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肝硬化患者,56例肝纤维化患者和4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NT-proCNP的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NT-proCNP水平明显高于肝纤维化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肝硬化Child-Pugh’s分级,各级NT-proCNP水平无差异(P>0.05)。肝硬化患者血清NT-proCNP水平与肝腹水、静脉曲张出血和肝性脑病有关(P<0.05)。结论血清NT-proCNP水平与肝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T-proCNP水平升高可能是缓解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内源性代偿措施。  相似文献   

10.
Timpl和Hahn等于1979年首先报告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游离的Ⅲ型前胶原肽(P-Ⅲ-P).近年来,P-Ⅲ-P已被公认是纤维化活性的良好指标,对各种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很有价值.对15名正常男性成人的测定值为9.9±2.6ng/ml,与各家报告相似.作者以15ng/ml(平均值+2?)以上定为异常高值.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的极期多数病例P-Ⅲ-P增高,但随着炎症的消退呈急骤下降倾向,因此对测定值的评价应考虑采血的时期.52例慢性肝炎的含量范围为5.0~86.7ng/ml,平均值为19.31±17.27mg/ml.其中25例作肝活检,慢性肝组P-Ⅲ-P为30.96±29.97ng/ml,而慢肝非活动组为11.35±6.29ng/ml.但病理组织学上纤维化的程度(胶原的量)与P-Ⅲ-P  相似文献   

11.
血清前胶原Ⅲ肽(serum procollagen type Ⅲpeptide,sPⅢP)是组织Ⅲ型胶原的合成指标。已知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Ⅲ型前胶原合成增加,因此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患者sPⅢ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孙桂芳  刘凤岐  孙萍  孙波 《心脏杂志》2005,17(2):149-151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IDCM)血清Ⅰ型、Ⅲ型前胶原(PCⅠ、PCⅢ)水平与左室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IDCM患者53例,健康人32例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PCⅠ、PCⅢ,应用超声心动仪测量左室结构指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IDCM血清PCⅠ、PCⅢ与左室结构指标、LVEF关系。结果IDCM组血清PCⅠ、PCⅢ高于对照组(P<0.01)。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揭示IDCM血清PCⅠ、PCⅢ分别与舒张末期左室内径、左室质量指数(LVMI)正相关(P<0.05),与LVEF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Ⅰ、PCⅢ分别与LVEF负相关,与左室结构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IDCM血清PCⅠ、PCⅢ升高;反映左室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3.
氮末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体内脑钠素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裂解成脑钠素(BNP)时的产物,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在心室的张力及负荷增加时NT—proBNP和BNP升高。本研究通过检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的急性期血浆NT-proBNP并行超声心动图随访,探讨NT—proBNP对AMI后近期左室重构(LVR)的评价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溶栓与非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及左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38例AMI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 (2 1例 )和非溶栓组 (17例 )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末端肽 (PⅢP)含量 ,采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左室结构及舒缩功能参数。 结果 溶栓组患者在溶栓开始后 1、2、4、6周血清PⅢP含量分别为 (94 35± 11 32 )、(92 2 6± 10 18)、(89 2 4± 8 92 )和 (86 44± 7 98) μg/L ,较同期非溶栓组患者PⅢP(12 4 30± 9 77)、(12 7 6 0± 11 87)、(10 9 80± 10 96 )和 (96 2 0± 9 17) μg/L明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溶栓未再通组血清PⅢP含量显著高于再通组 (P <0 0 5或P <0 0 1)。血清PⅢP含量与左室重塑 (LVRM)程度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375 1,P <0 0 5 ) ,与左室舒缩功能呈负相关 (r =- 0 485 7,P <0 0 5 ;r =- 0 45 6 8,P <0 0 5 )。 结论 早期实施静脉溶栓治疗能降低血清PⅢP水平 ,减少LVRM发生 ,改善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克山病患者血清前胶原末端肽水平的变化,探讨心肌纤维化在不同类型克山病病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5例慢型克山病、33例潜在型克山病及31例健康对照者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Ⅰ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参数。结果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NP和PⅢ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值分别为5.60、6.04,P均<0.001);PⅠNP/PⅢNP比值亦高于正常(t=2.33,P<0.05)。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PⅠNP水平明显高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和正常对照(q值分别为8.25、11.60,P均<0.01);PⅢNP水平则高于正常对照(q=6.34,P<0.01)而低于潜在型克山病患者(q=2.72,P>0.05);PⅠNP/PⅢNP比值亦明显高于潜在型患者和正常对照(q值分别为9.22、7.81,P均<0.01)。在慢型克山病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清PⅠNP水平及PⅠNP/PⅢNP比值越高,PⅠNP/PⅢNP比值、PⅠNP与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流速/心房收缩期流速(VE/VA)、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2、-0.4608,P<0.01和-0.3936、-0.3904,P<0.05)。结论克山病患者心肌组织胶原合成增加;潜在型克山病Ⅰ、Ⅲ型胶原均明显增加;慢型克山病主要为Ⅰ型胶原合成增加;血清PⅠNP水平及PⅠNP/PⅢNP比值与左心功能改变有关;血清PⅠNP、PⅢNP可作为心肌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在临床上为判断克山病的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现状提供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T波极性变化与左室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和亚急性期出现ST段抬高、T波倒置及Q波等 ,但在心肌梗死慢性期一些患者T波恢复正常 ,而有的患者T波持续倒置。对AMI后T波的变化与左室心功能之间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5~ 2 0 0 0年在我科CCU病房住院的 1 1 6例前壁AMI患者 ,其中排除 1 1例有左束支和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 ,入选为 1 0 5例。按心肌梗死后 6个月时心电图T波的极性分为两组 :T波倒置组( 4 5例 )和T波直立组 ( 60例 )。 5 0例无AM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前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患者血清Ⅲ型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及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7年4月于我科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35例为心律失常组;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89例为健康对照组。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组被进一步分为I级组(37例)、Ⅱ级组(39例)和Ⅲ~Ⅳ级组(59例)。测定比较各组间血清脑钠肽(BNP)、PⅢ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LVEF。分析心律失常患者血清PⅢNP水平与BNP、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律失常组血清BNP [(1132.88±32.84)μg/L比(1984.63±84.61)μg/L]、PⅢNP水平[(26.44±5.89)ng/ml比(52.51±10.85)ng/ml]、LVEDd [(53.38±4.81)mm比(62.12±5.35)mm]和LVESd [(41.23±5.93)mm比(53.19±6.86)mm]均显著升高,LVEF [(49.85±4.57)%比(34.83±4.53)%]显著降低,P均=0.001。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血清BNP [(1242.68±36.71)μg/L比(1481.83±46.09)μg/L比(1938.39±51.94)μg/L]、PⅢNP水平[(34.36±5.92)ng/ml比(47.81±6.35)ng/ml比(60.94±6.74)ng/ml]显著升高,且I级组Ⅱ级组Ⅲ~Ⅳ级组,P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ⅢNP水平与LVEDd、LVESd呈显著正相关(r=0.329,0.463,P=0.043,0.029),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51,P=0.036)。结论:心律失常患者发病后血清PⅢNP水平显著升高,与患者心室结构、心功能指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放免法检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616例血清PCⅢ含量,其中102例作肝活检标本按照HAI判定记分,然后将HAI总分值及其四项指标分值分别与其血清PCⅢ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人比较,急性肝炎、慢迁肝、慢活肝及肝硬化患者血清PCⅢ含量均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升高的血清PCⅢ与肝细胞坏死的范围及门管区炎症程度无相关性,而与肝纤维化程度呈密切正相关(γ=0.668,P<0.01)。提示血清PCⅢ测定有助于肝炎及肝硬化时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36例肝硬化患者的 child 分级及其血清 PⅢP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 child A、B、C 各级病人之间 SPⅢP 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且肝功能状态越差,其血清 PP 水平越高:而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期肝功能 child 分级不同状态下,其 SPⅢP 水平随着 child 分级评分升高而升高。我们认为:血清 PⅢP 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综合肝功能状态并对评估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对136例肝硬化患的child分级及其血清PⅢP水平进行检涮分析.结果发现child A、B、C各级病人之间SPⅢP水平存在着显性差异.且肝功能状态越差.其血清PP水平越高:而同一病人在不同时期肝功能child分级不周状态下.其SPⅢP水平随着child分级评分升高而升高.我们认为:血清PⅢ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肝硬化患的综合肝功能状态并对评估其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