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的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动物模型。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AH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SAH组鼠尾取血(用自制套管针控制注血深度)注入枕大池造成SAH,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处理。以LOEFFLE神经行为学评分方法和解剖学观察进行模型的评价。结果SAH组各时点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相应各时点(t=4.78~10.30,P<0.01)。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蛛网膜下隙未见积血,SAH组大鼠枕大池见片状积血。结论枕大池注血法建立SAH大鼠模型简单、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梁茶  朱斌  唐冰  朱家源  蔡浩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1):24-25,28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factorl,IGF-1)及其受体(IGF-1R)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探讨异常瘢痕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标本,RT-PCR检测不同组织中IGF-1、IGF-1R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T—PCR显示瘢痕疙瘩中IGF-1R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27〈0.05);IGF-1R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为弱阳性,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894〉0.05)。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IGF-1明显高于瘢痕周围正常皮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GF-1及IGF-1R在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自体未抗凝血注入大鼠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分别在造模后6、24、48、72h和1周将大鼠断头取脑制作标本,采用TUNEL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荧光定量RT-PCR检测IGF-1 mRNA表达,免疫组化分析IGF-1表达。结果脑出血后6h血肿周围脑组织IGF-1及TUNEL染色阳性细胞表达升高,其中IGF-1在24h达高峰,48h开始下降,而细胞凋亡于72h达高峰,1周开始下降,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且IGF-1表达与细胞凋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出血后IGF-1表达上调,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对脑出血继发神经损伤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不同时相点损伤区周围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Feneey法),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TBI后12、24、48、72 h损伤区周围皮质IGF-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检测上述相同时间点IGF-1的表达定位。结果:大鼠TBI后12 h损伤区周围皮质IGF-1 mRNA和蛋白已开始显著表达,24 h达到高峰,48 h表达开始减少,72 h仍有少量表达。结论:大鼠TBI后,损伤区周围皮质IGF-1的表达在伤后24 h达到高峰,48 h后开始减少的变化趋势可为应用IGF-1治疗TBI提供合适的时间窗。  相似文献   

5.
雷娜  黄桂林 《医学综述》2008,14(19):2924-2926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具有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就其在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作了阐述,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肿瘤的关系具有广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6.
-1.890,P>0.05).模型组皮质和海马Nogo-A表达高于对照组(t=-13.463,-13.133,P<0.05).结论:慢性脑缺血后抑制神经再生的因子Nogo-A表达增强,这可能是成年哺乳动物损伤后神经再生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8.
1概述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包括IGF多肽(IGF-1、IGF-2)、两种IGF受体、6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1~6)以及一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酶。IGF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与IGFBP结合成无活性复合物存在,IGFBP具有延长循环水平的IGF、半衰期和稳定IGF血浓度的作用。IGFs中的IGF-1及IGFBP-1与妇产科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IGF 1R)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各组大鼠 ;血清IGF 1测定采用放免法 ,IGF 1R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  (1)血清IGF 1水平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 )胰腺、肝脏、卵巢和肾上腺IGF 1R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模型组 <正常组。结论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存在着主要靶器官低水平IGF 1R。  相似文献   

10.
11.
水通道蛋白-4对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水肿病理过程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与脑水肿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断尾取血,枕大池注入自体血的方法制作大鼠SAH模型,用干湿质量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AH后不同时间段脑含水量和AQP-4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SAH后8 h,脑组织AQP-4蛋白在脑水肿区表达开始增强,至2 d达到高峰,此时脑组织严重水肿;第7天,AQP-4的表达已减少,脑水肿减轻。结论SAH后AQP-4表达明显增强,与脑水肿呈正相关关系。AQP-4可能在SAH后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血清水平,判断其与HCM心室肌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5例家族性HCM患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算其左室重量指数,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中IGF-1浓度。取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单纯性高血压及正常人作为对照,比较4组之间血清高于正常人及不伴左室肥厚的高血压患。左室重量指数与血清IGF-1相关(r=0。8169,P<0.01)。结论:IGF-1可能参与了HCM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IGF-1R的表达.结果 IGF-1在对照组和子宫内膜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60.87%,两者差异无显著性(X2=0.004,P>0.05);过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23.91%,差异有显著性(X2=4.14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X2=5.434、4.328,P>0.05),而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分级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X2=7.163,P<0.05).IGF-1R在两种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 和60.87%,差异无显著性(X2=0.511,P>0.05);过度表达率分别为0和36.96%,差异有显著性(X2=8.117,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及过度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无关(X2=5.550、4.369,P>0.05),而在高分化与中、低分化内膜癌组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8.859、8.584,P<0.05).结论 IGF-1、IGF-1R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并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预测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牛初乳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BC-tIGF-1)对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作用。方法观察了口服牛初乳制剂和腹腔注射BC-tIGF-15周对STZ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电镜观察显示糖尿病大鼠心肌肌原纤维结构紊乱,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周围糖蛋白沉积;BC-tIGF-1治疗组心肌结构基本同正常大鼠。结论BC-tIGF-1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种非开颅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过程的大鼠SAH模型.方法:显微操作经颈外动脉导入尼龙线至颈内动脉颅内段,刺破其分叉处造成大鼠SAH,观察各实验组大鼠死亡率、神经行为功能、脑含水量、大体病理解剖及海马区病理变化.结果:SAH模型成功率96.7%,死亡率10.34%;实验大鼠蛛网膜下腔发现血液或血凝块凝集;SAH后神经行为异常,24h神经功能评分为3.08±0.56分;脑含水量增加,皮层含水量为80.37±0.58%,脑干含水量为74.14±1.07%;海马CA1区神经元有水肿变性等改变.结论:非开颅血管内线穿刺法能可靠制备大鼠SAH模型并有效模拟临床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崔文柱  李玲 《河北医学》1996,2(3):209-210
探讨老年继发性癫痫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蛛网膜人出血症状不典型时易造成误诊误治,本文报告了16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误诊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提示,当症状不典型致诊断不十分锂,有关的辅助检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锌(Zn)、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儿童银屑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检测52例银屑病病儿和4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Zn的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血清GH基础值和IGF-1的水平.结果银屑病病儿血清Z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4.59,P〈0.01).青春期前银屑病病儿血清GH基础值和IGF-1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t=-4.17、3.55,P〈0.01);青春期银屑病病儿血清GH基础值和IGF-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5、-1.98,P〉0.05).结论 Zn、GH和IGF-1可能参与了儿童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酸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病人脑脊液中溶血磷脂酸(LPA)含量变化,及其与脑血管痉挛(CVS)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SAH病人76例,于发病1、7、14、28 d测定脑脊液中LPA含量,观察LPA含量与CVS发生时程上的相关性。结果 76例SAH病人中有24例(31.6%)发生CVS,平均发生时间为(8.4±4.3)d。发病7 d时SAH病人脑脊液中LPA含量与发病1 d时相比明显升高(t=6.76,P<0.01),14 d时开始下降,28 d时与发病1 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发病7、14 d时CVS组脑脊液LPA含量显著高于无CVS组(t=4.05、5.49,P<0.01),1、28 d时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脊液LPA水平在SAH后7~14 d明显升高,且在时程上与CVS的发生有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