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4岁.以上腹部隐痛4个月,恶心、呕吐20 d入院.胃镜检查提示胃腔内残余食物,幽门部不规则隆起,表面有溃疡,胃腔狭窄,胃镜不能通过.病理检查提示胃低分化腺癌.CT提示胃幽门部癌,向周围浸润,见图1. 手术探查胃幽门部有1个5 cm×5 cm×4 cm肿块,侵及邻近组织,无法切除.沿结肠切除大网膜,切断胃网膜右血管及分支,裸化胃窦、体部大弯.距肿瘤上缘5 cm处置切割闭合器,其近端置Kocher肠钳,二者均垂直于胃大弯,尖端并拢并距胃小弯3 cm,击发切割闭合器后,于闭合器与Kocher肠钳之间切开胃壁.距屈氏韧带20 cm处切开肠系膜,切断空肠,距近端空肠断端3 cm处荷包缝合,切开肠壁,置入29号一次性吻合器抵钉座,收紧荷包打结固定.松开Kocher肠钳,自近端胃残端置入吻合器柄,尖端自胃后壁近胃大弯处穿出,与抵钉座联接、旋紧、击发完成吻合,将空肠残端以及近端胃残端以切割闭合器关闭.距胃空肠吻合口30 cm处行空肠输入、输出襻端侧吻合,见图2.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6岁,因体检发现"胃占位"于2012年9月入院。行腹部增强CT扫描提示胃角小弯侧间质瘤可能,大小约36 mm×38 mm;胃镜检查示胃体小弯及胃角的胃壁饱满,可见1.5 cm×1.5 cm粘膜隆起。患者无外伤史、腹部手术史,无糖尿病史。入院后5 d在全麻下行胃局部切除术。术中见病灶位于胃窦小弯侧,约4 cm×4 cm。依据胃间质瘤手术原则,切除原发病灶及周围2 cm范围胃壁组织。直线切割闭合器切除标本后,胃窦部形成管状胃形态,术中胃镜检查示直径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65岁.食管下段癌切除,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8个月出现腹胀,不排便、不排气10天,伴呕吐胃内容物.外院输液治疗8天无改善.胸部CT检查示左胸腔内见肠管影,考虑左侧膈疝(图1、2).查体:全腹膨隆,压痛、无反跳痛.于2009年12月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胸腔内大量粪臭味脓性胸液,空肠、结肠脾曲及其系膜经食管裂孔胃右前方疝入胸腔;横结肠中段和结肠脾曲处分别见长约3 cm和5 cm破口,破口周围结肠及横结肠系膜污染严重,大量脓苔形成;因此切断肋弓,延长切口至腹部,行部分横结肠切除、近端结肠造口、远端结肠封闭、膈肌修补术.术后发生严重胸腔及肺部感染,胸引液及痰培养均找见白色念珠菌,经积极治疗后恢复良好.出院,等待二期结肠吻合手术.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52岁.因右上腹胀不适20d,加重10d入院.体格检查:心肺未见异常.腹部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MRI:胆囊区可见不规则异常信号灶,与邻近肝左内叶及肝右前叶界限不清,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强化后边缘强化明显,内可见无强化区;胆囊癌并侵及肝脏(图1).CA19-9,CEA均阴性.诊断:胆囊癌,肝脏转移癌.手术见胆囊底部5cm×4cm×3 cm质硬肿块,侵及肝脏左内叶及部分右前叶,将胆囊及受侵肝脏一并切除,未发现腹腔肿大淋巴结,行肝门部淋巴结清扫.病理学检查:切除肝肿块12cm×11cm×7.5 cm,切面灰黄灰红,中央见大部分坏死区域,胆囊底部见1个灰白色肿物,5cm×4cm×4cm大.  相似文献   

5.
34岁女性胃体腺癌患者,拟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取平仰卧位,主刀位于患者左侧。腹腔镜下探查肿瘤位于胃体,无腹腔种植转移。游离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向左达脾下极,向右达结肠肝曲。继续游离、夹闭、离断胃左右动静脉、胃网膜左右动静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清扫NO.1~NO.11,NO.12a,NO.12p,NO.14v组淋巴结。幽门远端3 cm离断十二指肠。腔镜下游离小肠系膜,距屈氏韧带20cm处切割闭合离断空肠,远端上提,使用overlap技术完成食道空肠的侧侧吻合,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据此吻合口远端40 cm处行近端空肠远端空肠的侧侧吻合,连续缝合关闭共同开口。检查吻合口对合良好。冲洗术野,腹腔镜下放置腹腔引流管。  相似文献   

6.
手术情况 于1994年12月1日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和毕I式胃空肠吻合术,术中冰冻活检。术中见大网膜、横结肠系膜、胰腺被膜及小网膜水肿,小网膜囊内有少许淡黄色渗液,胃周、胃结肠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见大小不等,质较硬的肿大淋巴结,胃窦小弯偏后壁见一直径4cm、深1.5cm溃疡,边呈环堤状,底平坦附脓苔,旁粘膜充血水肿呈放射状向溃疡集中.幽门后壁十二指肠侧见一直径1cm的深溃疡。两溃疡均穿透胃壁达胰腺,至幽门管及胃窦后壁与胰腺紧密粘连。  相似文献   

7.
远端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结束后,进行腹腔镜消化道重建。首先提起横结肠,寻及Treiz韧带,提起距之约25 cm处的空肠,经系膜无血管区带线标记并待提出。沿观察孔切口绕脐向上延切口长约3~4 cm,自此切口取出标本。将标记小肠牵引线连同近端空肠自切口拖出,确认远近端后,距牵引线标记近端8 cm与远端40 cm处空肠行侧侧吻合,于标记线处用闭合器(无刀片)闭合肠管但不予以切断。最后将肠管还入腹腔,关闭腹部切口后,重新建立气腹。在闭合处远端2 cm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行空肠残胃侧侧吻合,并关闭共同开口。  相似文献   

8.
胃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59岁。因上腹隐痛不适1年于2003年6月23日入院,偶伴反酸、嗳气,以饱食后为重。查体未见阳性体征,胃镜见胃窦部前壁黏膜下有一肿物向腔内突出,突起的黏膜表面有溃疡灶,提示为胃窦部黏膜下肿瘤、胃溃疡,见图1。于6月25日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胃窦黏膜下有一直径约3.0cm肿物,质软、色淡黄、有完整包膜、未侵及浆肌层,黏膜面可见直径约0.8cm、0.6cm、0.4cm的溃疡灶3处,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恢复好。于7月7日出院。病理报告为胃窦部脂肪瘤、胃溃疡,见图2。讨论胃脂肪瘤少见。偶有糜烂破溃形成溃疡,可伴发出血、梗阻。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常与…  相似文献   

9.
Uncut-Roux-en-Y吻合方式顺序为:在距Treitz韧带约20 cm处的空肠对系膜缘侧打开0.5 cm切口,在残胃大弯侧残端打开0.5 cm切口,切口分别置入切割闭合器"分支"行侧侧吻合,共同开口再行切割闭合器闭合(胃肠吻合);距胃肠吻合口近端7~8 cm处及远端约30 cm处空肠对系膜缘处分别打开0.5 cm切口,分别置入切割闭合器"分支"行侧侧吻合,共同开口再行切割闭合器闭合(空肠侧侧吻合-Braun吻合);最后在距胃肠吻合口近端2~3 cm空肠处用no cut闭合器闭合的方法闭合输入袢空肠(输入袢阻断)。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52岁。贲门癌经腹淋巴结清扫、大部分胃切除,胃食管吻合术后1年。吻合口复发癌侵及食管5cm×2cm,累及降主动脉侧壁2cm×0.5cm。于1991年11月经胸骨后径路行结肠代食管术颈部吻合、保留大部分残胃附加降主动脉侧壁钳上方癌灶切除。病理报告腺癌侵及降主动脉弹力层。术后行化疗。病人存活了1年半。  相似文献   

11.
病人男,67岁。左上腹不适1年余。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示贲门胃底部可见5cm×5cm大小软组织块影,钡剂通过缓慢,轻度分流,充盈缺损明显。胃镜检查示贲门前壁连小弯侧见结节样肿物向腔内隆起,表面充血、糜烂及浅溃疡形成,质僵硬,组织脆,触之易出血,咬检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增生。CT片示贲门胃底部黏膜增厚,可见一软组织肿块突向胃腔,呈不均匀强化。2005年6月全麻下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贲门部,约5cm×4cm×5cm大小,质硬,形状不规则,部分已侵及外膜,行贲门胃底部肿瘤切除术,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见:瘤体切面灰白色,质地中等,局部可见灶性组织坏死。…  相似文献   

12.
例1 男,48岁.因反复呕血、黑便12 h,加重半小时入院.12h前呕血200 ml,并排黑便多次,给予制酸、支持治疗.半小时前突然呕血约2000 ml,伴有大量血块,大汗淋漓,血压未能测出.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B超检查示胃腔扩张,肝、脾未见异常.行急诊手术探查.术中见胃腔高度扩张,胃底后壁近贲门处触及质硬肿块,约7 cm×6 cm大,活动差,切开胃前壁,吸尽大量积血及血块,胃底后壁见1 cm溃疡灶,并渗血,考虑胃间质瘤伴出血,拟行全胃切除.离断十二指肠残端后,短时间内再次出现胃腔扩张,血压下降,再检查胃腔,见原溃疡处有搏动性出血,用丝线缝合止血.再次探查肿块,见肿块同脾上极、胰体、胃后壁粘连紧密,肿块可触及博动,考虑脾动脉瘤胃内瘘.行全胃切除术加胰体尾、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两周后出院.病理学检查:慢性溃疡穿透胃壁,胰体尾及脾之间囊肿形成,脾动脉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胸腰段脑脊液漏的动物模型;探讨胸腰椎前路手术后脑脊液漏的预后与转归.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行胸腰前路手术;术中造成不同类型的脊膜损伤:A组;单纯线性切开脊膜0.5cm;B组;单纯线性切开脊膜1.0cm;C组;使脊膜缺损0.25cm2;D组;使脊膜缺损0.5cm2.均用明胶海绵及止血纱填塞脊膜缺损处;并用生物蛋白胶1支封闭;放置引流管;2d后拔除引流管;缝合引流口.术后30d行椎管造影CT扫描、美蓝灌注试验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引流管均引流出脑脊液.A组术后第3天1只家兔死于肠梗阻;C组术后第7天1只家兔死于腹腔内化脓性感染;D组术后第2天1只家兔死于失血性休克;术后第6天1只家兔死于肠梗阻.术后30d时;A组脊膜均愈合;B组脊膜愈合4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2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例;C组脊膜愈合2例;漏口缩小但未闭合3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2例;D组漏口缩小但未闭合5例;假性脊膜囊肿形成1例.各组造模切口上下1cm脊膜均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脊膜变厚;可见非坏死性炎性浸润.结论:胸腰椎前路手术中脊膜损伤后小的线性切割伤可自行愈合;但大的片状缺损则难以自行修复.  相似文献   

14.
例1.男,42岁。于1986年1月1日手术。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穿孔(0.5×0.5cm),周围胼胝样硬块(2×2cm),行穿孔修补,幽门窦旷置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第4天原修补处再次穿孔,因肠壁炎症重,脆弱,已不能再修补,置胶管引流。术后34天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健康。例2.男,30岁。于1988年12月7日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式与例1相同,也于术后第4天原修补处再穿孔,行二次修补,术后12天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例肠旋转不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肠袢坏死再次手术。病人:男性,30岁,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幽门梗阻出血。术中见肝脏、胆囊、胃、脾下垂,十二指肠球部3×3cm溃疡疤痕,十二指肠降部垂直进入空肠(十二指肠横行部升部缺如),小肠位于腹腔右侧,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都位于腹腔左侧,末端回肠进入盲肠右壁,大网膜缺如。行B—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输入肠袢10cm对胃大弯侧。术后8天弥漫性腹膜炎。再次剖腹探查,腹腔吸出胆汁样液体3000ml,输出肠袢与输入肠袢粘连形成束带,压迫输入肠袢,使紧靠胃空肠吻合口的输入肠袢6cm坏死穿孔。切除胃空肠吻合口及坏死穿孔的  相似文献   

1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35岁,于2005年3月11日因“腹痛、腹胀,停止排便2周”急诊入我科行剖腹探查术。术中于腹膜返折上5cm处见一直肠肿瘤,绕肠腔1周,侵及浆膜,肠壁内见大量息肉样病变,遂行Hartmann手术,并拟行二期吻合。  相似文献   

17.
腹膜假粘液瘤 (PP)的某些病例可采用细胞减负荷手术以及腹腔内辅助化疗治疗 ,其中胃壁或其血供全被肿瘤所复盖者尚需行全胃切除术。PP是一潜在低度恶性肿瘤 ,切除不彻底 ,极易复发 ,一个病人常需反复多次手术以解除肠道梗阻。美国华盛顿癌肿研究所在以往 14年中曾收治 381例因阑尾肿瘤穿孔引起的腹膜假粘液瘤 ,均行完全性细胞减负荷手术 ,指切除所有约 2 .5 mm的可见结节 ,自 1996年起还切除大量胃周病灶 ,重点分析其中包括全胃切除的细胞减负荷手术 4 5例的效果。切除范围包括受侵的全胃 (其十二指肠端闭合 )、壁层和脏层腹膜 ,保存了大…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6岁。2008年2月因“大便次数增多3年,反复便中带血1年”入院,肠镜提示“(距肛门45 cm)降结肠肿物”。术前检查未见肿瘤转移,行“左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降结肠近脾曲处肿块,约7 cm×8 cm大小,侵出浆膜,侵犯邻近空肠和横结肠,周围系膜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上升,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AEG的淋巴结转移具有双向性,SiewertⅡ、Ⅲ型AEG食管受侵距离2cm时,需进行下纵隔淋巴结清扫,AEG食管受侵距离4cm时,采用经腹食管裂孔入路可有效、安全地完成该手术;以心下囊为解剖标志,有助于下纵隔淋巴结的完整清扫;全系膜切除理念可以提高下纵隔淋巴结清除率,提高肿瘤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8月~2002年12月,对5例原发性食管癌侵及气管或支气管膜部的患者行食管癌及受侵气管或支气管膜部切除,并采用胃壁修补膜部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4~68岁。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吞咽困难1~10个月。上胸段食管癌2例,中胸段食管癌3例;病变长度4~8cm,侵及气管膜部1例,侵及左主支气管膜部4例,侵及气管、支气管长度0.5~1.5cm。术前胸部CT检查示病变与气管或支气管膜部浸润比较局限。术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气管、支气管腔内均无明显肿瘤侵犯。5例均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麻醉,常规切除食管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