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谓惊世怪论,废除中医之言愈响;何谓本末倒置,案头放着《黄帝内经》的中医博士,是被嗤笑的对象。《黄帝内经》医书千古《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是一部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  相似文献   

2.
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医学名著,这其中就包括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奠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有效的指导历代医学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必读著作.笔者仅根据临床实践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中"四逆散"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从"非典"到甲型H1N1型流感,肺系疫病以一种难以预测的方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病原体的变异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病原体及其传播媒介分布地带的扩散等因素,使人类面临新的致病威胁和挑战,也给医学界带来新的困扰.<伤寒论>、<温热论>、<温病条辨>及<瘟疫论>等许多经典着作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辨治疫病理论,并为当今临床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启迪和借鉴.在治疗新感肺系疫病中,中医药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反思中医治疗疫病的现状,笔者认为,目前中医辨治理论还不能完全解决现有临床的新问题.所谓"运气不齐,古今易辙,旧方新病难相合附,所贵因时制宜之妙耳"(张元素语).因此,有必要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再次深入认识疫病的发病规律,探讨相应的辨治思路,将对临床治疗现有疫病和未来不可预知的疫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现从中医经典理论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肺系疫病的辨证与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宝典<黄帝内经>明确的指出了治疗肿瘤的方法,在治疗中必须抓住活血、软坚散结和消炎止痛.同时,要把培元固本结合在一起,方能获得健康.  相似文献   

5.
白晓东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494-1495
<黄帝内经>是我国养生学的基础,对于现代社会人类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古代哲学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黄帝内经>中养生思想的现代健康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自明妇科学术思想受诸多中医经典之作所影响,诸如《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对南宋之前的妇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汇总,并与自身临床实践开展相融,提出了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对应的诊疗手段。陈自明妇科学术思想对后事妇科学的发展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其创作的《妇人大全良方》即为我国现存的全面系统的妇产科专著,为我国中医妇科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文章通过阐述旴江医家陈自明学术思想,对旴江医家陈自明妇科用药特征展开探究,旨在为如何促进现代妇科医家临证用药的有序开展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忌口”即指治病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它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代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有关内容广泛存在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医籍中。  相似文献   

8.
在中医史料中,最早记载治疗流感发热的论著有《伤寒论》一书。本书成于东汉末,是张仲景总结了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继承并发展《黄帝内经》的阴阳、经脉、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最早源于《黄帝内经》,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临床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枝汤系汉代医家张仲景<伤寒论>的第一方.是中医同道非常熟悉又经常应用的常用方剂之一.宣汉县中医院根据其解肌发表,调合营卫之功用,广泛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均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看天进膳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干燥的天气容易伤肾脏;偏热偏寒的天气容易伤心肺;多风和大风天气容易伤肝脏;寒湿或湿热天气则易伤脾胃.同时,中医认为调节生活规律,适应四时气候之变化,能有效地保养身体,防御疾病的侵害.一年四季气候不同,饮食也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远在公元前460~375年,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内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黄疸”。我国的《黄帝内经》中也有黄疸记述。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种类型。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补了“湿黄”。宋代则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古代所描述的黄疸大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  相似文献   

13.
远在公元前460-375年,西医鼻祖希波克拉底就在《内科疾病》中提及“流行性黄疸”。我国的《黄帝内经》中也有黄疸记述。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黄疸分为5种类型,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又增补了“湿黄”。宋代则将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两大类。古代所描述的黄疸大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黄疸型。  相似文献   

14.
腹胀在中医应归于痞满,"痞满"病名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痞满。"《伤寒论》中云:"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腹胀是中医脾胃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患者的日常生活。刘华一教授在临床巧妙灵活运用木香、砂仁这一药对治疗腹胀,疗效显著。作者跟随刘师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特撰文分享之。  相似文献   

15.
刘建英 《现代养生》2002,(10):16-16
我国最早的中医书<黄帝内经>说:"肾开窍于耳","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走空窍……走于耳而为听."从以上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面部的眼、耳、鼻等空窍,都与人体经络发生关系,特别是双耳与脏腑关系尤为密切.所以经常进行一些耳部锻炼,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和益寿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耳部锻炼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五劳"伤身是指<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医预防五劳让你更健康,下面一起学习一下中医预防五劳三步法吧. 久视伤血 "久视伤血"是指长时间使用眼睛的人容易近视或某种眼病.中医认为"形诸外必本于内",所以眼睛的损害并不单纯是眼睛有病.  相似文献   

17.
"保肾气,勿过劳.养胃气,慎饮食.宜快乐,善忘事.守规律,讲科学".这二十四个字是从哪里来的,当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主要依据有3个,一是我学习过的中医养生理论,并将之付诸实践,身体力行,亲身体验过的感受;是我53年中医临床实践所见、所知、所想的总结;三是来自于<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18.
正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李时珍……几千年间,无数的中医大师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千百年来,中医理论的精髓在这些典籍中得以保留。然而,现代医学的冲击,让传统中医药在远离主流医学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中医药法》数十年来的缺位,让中医的传扬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9.
<正>守中医之根,传承工匠技艺古方,有的来自《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收载的中医经典方,有的则是在经典之上酌情加减,自成一方。龙牡壮骨颗粒取百草之精华,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集矿石之巧用,鳖甲煎丸择选虎狼之药……这些配方无一不是一代代人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历经检验,配伍规范严谨,疗效显著可靠,不仅是中医  相似文献   

20.
中医养生观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 <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