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刀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频电刀组(n=56)和超声刀组(n=56)。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应激反应、甲状旁腺功能相关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均小于高频电刀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糖、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且超声刀组低于高频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均下降,且超声刀组高于高频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刀组术后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8.9%(5/56),显著低于高频电刀组48.2%(2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选用超声刀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可较好地保护甲状旁腺功能,使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应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单极高频电刀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4月213例住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71例使用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LigaSure组)、73例使用超声刀(超声刀组)、69例使用单极高频电刀(电刀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8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 ( 3 4例 )与电刀组( 5 2例 ) ,分别使用超声刀与单极电刀完成手术 ,比较术中及术后的效果。结果  86例手术顺利完成 ,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分别为 ( 4 5±7)min和 ( 62± 9)min(P <0 0 1)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 5± 0 .8)ml和 ( 2 0± 5 )ml(P <0 .0 1)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 2 0± 4)h和 ( 2 4±6)h(P <0 0 1) ,两组均无胆瘘发生。结论 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较电刀更快捷 ,出血更少 ,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4.
马平恩  王祥  刘湘 《航空军医》2005,33(5):202-204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术前后血浆 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5例冠心病进行支架术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组1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3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于支架术或造影术前当天早晨、术后48h 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浆 C-反应蛋白。结果术前,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冠脉造影组比较,C-反应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Braunwald Ⅱ、Ⅲ级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冠脉造影组比较 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显著性升高,P 值均小于0.05。但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组间 C-反应蛋白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冠脉造影组 C-反应蛋白浓度与造影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各亚组术后 C-反应蛋白均显著升高,且随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级增加升高越显著,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复杂病变型与简单病变型比较术后 C-反应蛋白升高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 C-反应蛋白浓度与术前无显著直线相关(r=0.32,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增加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浆 C-反应蛋白水平;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分级越重,术后 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越明显,提示 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不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刀在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行经腹近端胃癌根治术的胃上部癌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高频电刀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高频电刀组(P<0.01),出血量少于高频电刀组(P<0.05),两组间切口长度、放置引流管人数和淋巴结清除个数等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刀组术后72h腹腔引流量显著少于高频电刀组(P<0.01),两组间术后镇痛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后生存曲线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刀是施行经腹入路近端胃癌根治术时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两种老年糖尿病胆囊切除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丹  刘洋 《人民军医》2008,51(5):282-283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术式的优缺点.方法:将老年糖尿病需胆囊切除72例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各3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发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和发热、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与OC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C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胆囊切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行输卵管切除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明确诊断为输卵管妊娠患者70例,分为腔镜组(35例)和开腹组(35例),分别行腹腔镜下或开腹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8h及术后24、72h血清,并对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h CRP、IL-6及IL-8均升高,但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72h CRP仍高于术前8h,腔镜组低于开腹组(P<0.05);而IL-6和IL-8开始回落,但腔镜组的IL-6和IL-8水平仍分别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输卵管切除术后血清CRP、IL-6及IL-8均升高.腔镜组的CRP、IL-6和IL-8水平变化弱于开腹组.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血浆胃肠激素和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2008年1-8月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6例,其中,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30例,开腹手术(开腹组)26例,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4、48、72h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并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术前两组间血浆MTL、VIP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血浆MTL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术后72h内开腹组血浆MTL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间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血浆VIP水平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术后48h内开腹组血浆VIP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时间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鸣音恢复和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显著快于开腹手术,可能与手术后血浆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2009年8月住院手术的241例OC(OC组)、231例MC(MC组)、290例LC(LC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残余胆囊发生情况。结果共32例患者术后发生残余胆囊,其中OC组、MC组、LC组各4、13、15例,3组残余胆囊发生率分别为1.7%、5.6%、5.2%。统计学分析显示,O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显著低于MC组和LC组(P<0.05),而MC组和LC组术后残余胆囊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炎症程度、手术方式、术者经验与残余胆囊的发生有关联;32例均通过B超、CT、MRCP、ERCP检查确诊;24例经手术治愈,随访6个月~9年,症状完全消失;8例采用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无肿瘤及恶变。结论残余胆囊是胆囊切除术后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有效地控制胆囊炎症、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方式、由具相当经验的高年资医师主刀,可以减少残余胆囊的发生,而再次手术是治疗残余胆囊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及体会。方法对500例胆囊良性疾病使用超声刀行L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经脐部、剑突下及右上腹肋缘下戳孔行三孔法手术,必要时改行四孔法或中转开腹手术确保手术安全。结果 486例成功施行三孔法LC,9例中转四孔法LC,5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组患者均痊愈出院,3例剑突下切口轻微感染,1例脂肪液化,经换药治疗均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刀L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urrent organization and doctrine for a medical platoon in an armour-heavy task force in light of experience gained in Operations Desert Shield and Desert Storm. The organization of and doctrine for the use of the platoon is covered first. This is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how doctrine was modified based on field exercises, and projected, and actual, combat operations. It concludes with a presentation of lessons learn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hanges.  相似文献   

14.
超声刀在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超声刀在完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完全性、技巧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 2 0 0 3年 8月~ 2 0 0 4年 5月收治的 2 3例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 ,全部使用超声刀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随访结果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 2 3例 ,11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7例行乙状结肠根治术 ,5例行右半结肠根治术。术中平均出血量 86 5ml,平均手术时间 15 0min ,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刀的应用 ,使腹腔镜技术更安全、更可靠、更精确 ,大大拓宽了腹腔镜的手术范围 ,使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5.
小针刀辅以曲安奈德封闭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庚聪 《武警医学》2009,20(1):62-63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疾患,老年发病率达80%以上.KOA的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至今无特效治疗.理疗、药物治疗、外科治疗被广泛应用,也有人尝试基因及生物治疗.自2003~2006年笔者运用小针刀辅以曲安奈德封闭疗法治疗KOA,并与药物、理疗为主的常规疗法相比较.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为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  相似文献   

17.
李著  孙坚  毕胜  邓杰  曾文辉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038-1039
目的探讨超声刀痔切除术在临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78例重度脱垂性混合痔住院手术患者,38例行超声刀痔切除术,40例行外剥内扎法痔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尿潴留、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坠肿、肛缘水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法痔切除术比较,超声刀痔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