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早期(CKD3期)从脾论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患者按照随机平行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根据CKD一体化治疗原则给予基础治疗,主要包括饮食营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清化方治疗,疗程6个月。期间观察两组间及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肾脏保护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候疗效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肾脏保护方面:24 h尿蛋白定量减少、肾功能好转以及微炎症控制程度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安全性评价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慢性肾衰竭早期完全可以从脾论治而获效,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性贫血(renal anemia,RA)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130例CKD3~5期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收集贫血、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辨证;将130例CKD3~5期并RA患者根据e GRF分为3组,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多元回归法分析肾性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随着e GFR下降,血红蛋白、血清铁指标,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提示血红蛋白下降与肾功能进展呈正相关。肾性贫血患者的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阴阳亏虚;本虚证以阴阳两虚证比例最高(30.1%),标实证以湿毒最高(26.4%)。结论:CKD患者肾性贫血程度与e GRF下降呈正相关。中医病机以阴阳两虚证、湿毒症最多见,值得临床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肾康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救逆降浊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β_2-MG及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Hcy、β_2-MG、血清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酐清除率(Ccr)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温阳救逆降浊汤辅助肾康注射液治疗肾阳虚衰型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可降低患者血清Hcy、β2-MG水平,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益肾补脾加减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CKD3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益肾补脾方加减,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改变。结果:(1)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比较:治疗组与基础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更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P0.01);(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积分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辨证治疗组更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P0.01);(3)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的比较:中医辨证治疗组对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腰膝酸软、肢体困重、食少纳差等中医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P0.01);(4)两组患者理化检查指标的比较:中医辨证治疗组对改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等方面明显优于基础治疗对照组(P0.01)。结论:益肾补脾加减方可明显改善CKD3期脾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缓慢性肾脏病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50例中医辨证为慢性脾肾气虚湿浊证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钾(K)、血磷(P~(3-))等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各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升清降浊胶囊能有效缓解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湿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降低血肌酐,提高e GFR,达到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络保肾方(大黄虫丸加减)对IgA肾病(CKD1~2期)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IgA肾病(CKD1~2期)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服通络保肾方,对照组加服氯沙坦钾片,共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瘀证证候、疾病疗效、血纤维蛋白原(Fb)、血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尿白蛋白/肌酐比(ACR)、尿红细胞计数(RBC)、血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瘀证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瘀证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57.9%(P0.01),疾病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82.5%(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Fb降低(P0.05),血AT-Ⅲ显著升高(P0.01),尿FDP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24 h UP均显著降低(P0.01),尿ACR、尿RBC均减少(P0.05),两组血Scr和e GFR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通络保肾方能改善IgA肾病(CKD1~2期)血瘀证临床证候,降低血Fb,升高血AT-Ⅲ活性,降低尿FDP水平,减少蛋白尿、血尿,稳定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Ⅳ型心肾综合征(CRS)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规律,尝试临床理化指标与中医辨证理论相结合,探索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联系,为Ⅳ型CRS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1年01月~2016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及心血管科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Ⅳ型CRS患者154例,分为正虚和邪实各5个证型。归纳Ⅳ型CRS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Ⅳ型CRS在正虚证候中:气虚证在CKD2期、心功能Ⅱ级多见,阳虚证在CKD5期、心功能Ⅲ级多见,气阴两虚证在CKD3期、心功能Ⅳ级多见,阴阳两虚在CKD5期、心功能Ⅳ级多见;在标实证候中:湿浊证、水气证、血瘀证、痰饮证在CKD5期、心功能Ⅳ多见,湿热证在CKD3期、心功能Ⅱ级多见。正虚证积分与心、肾功能相关性分析表明:阳虚证积分与e GFR(P=0.002<0.05)呈负相关,气阴两虚证积分、阴阳两虚证积分与BNP(P=0.000<0.05)呈正相关。标实证积分与心、肾功能相关性分析表明:湿浊证积分、水气证积分、血瘀证积分均与e GFR呈负相关(P<0.05),水气证积分、血瘀证积分与BNP呈正相关,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气虚证是心肾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病的主要证候表现,晚期以阳虚证及阴阳两虚证为主要证候表现,湿浊、水气、血瘀互结是造成病情恶化主要病因;CRS患者以肾功能加重为主时,阳虚证表现明显,以心功能加重为主时,气阴两虚证及阴阳两虚证表现明显;水气证、血瘀证候贯穿疾病各个阶段,加速心、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诊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治疗组加用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日1剂,1个月为1疗程,5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整体疗效及其对患者临床症状、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等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组在降低患者Scr,提高GRF,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具有解毒化瘀功效的经验方剂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 E1治疗脾肾气虚、毒瘀互结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2~4期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 ury, AK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KD 2~4期合并AKI患者60例分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组(治疗组)29例,前列腺素 E1组(对照组)31例。2组患者均接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等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均静脉给予前列腺素 E120μg/d;治疗组同时服用川黄方中药汤剂,每日1剂;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ric acid,UA)、血清胱抑素C(cystatin,Cys C)、24 h尿蛋白定量,并统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均能有效降低 SCr、BUN、U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其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川黄方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减轻CKD 2~4期合并AKI患者肾损伤、保护肾功能,并改善中医证候,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脏病(CKD)3期肾络瘀痹证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1)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2)研究对象:慢性肾炎(CKD3期)、中医辨证为肾络瘀痹证(瘀痹证)。(3)分析瘀痹证发生率、中医证候特点。结果:(1)慢性肾炎(CKD3期)瘀痹证发生率74.2%,瘀痹肾虚风湿三联证最多见,单独瘀痹证少见。(2)瘀痹证中尿血积分值最高,且尿血与UPro/24h、UAlb/Cr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肾炎(CKD3期)瘀痹证并不少见,并绝大多数与其他证型并存。瘀痹证以镜下多形性红细胞尿持续存在最具特征,在中医辨证中引入尿象检测将有助于提高辨证精准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1~4期慢性肾脏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探讨慢性肾脏病伴抑郁症状患者的中医证候。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科18岁~70岁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调查一般资料、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医证候量表,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262例CKD1~4期患者中伴抑郁症状者82例,文化程度较高的、不抽烟的CKD患者更易伴发抑郁症状。抑郁症状轻度组与重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两组中病程短的患者抑郁症状程度更重。(2)CKD1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37.5%,CKD 2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8.30%,CKD 3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8.21%,CKD 4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29.41%。(3)CKD伴抑郁症状患者中医证候以脾肾阳虚证为主,其次是肝肾阴虚证、肺脾肾气虚证、阴阳两虚证、湿热证等。结论:与内科疾病伴抑郁症状相比,CKD患者伴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CKD1~4期各期患者抑郁症状发生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伴抑郁症状CKD患者中医证候以本虚为主,兼有标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CKD2-3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为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服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两组均为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4周)后,观察两组的中医证候、Scr、BUN、e GFR、Cys-c、24 h尿蛋白定量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8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各项证候,明显降低Scr、尿素氮、Cys-c、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e GFR(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BUN、24 h尿蛋白定量、Scr值、Cys-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 GFR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肾化浊祛瘀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CKD2-3期的中医证候,改善肾功能,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排毒保肾丸(大黄丸加减)治疗慢性肾脏病(CKD)3~4期中医辨证兼血瘀证和湿浊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KD3~4期辨证兼血瘀证和湿浊证患者2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4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排毒保肾丸和包醛氧淀粉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6周。观察两组患者血瘀证和湿浊证中医证候的变化,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纤维蛋白原(Fg)、尿素氮(BUN)、肌酐(Sc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的改变,判定疾病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血瘀证和湿浊证主症、次症均得到改善(P〈0.05或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5%和58.9%(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 h UP减少、血Fg降低(P〈0.01),血BUN、Scr降低(P〈0.01),e GFR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BUN降低(P〈0.01),Scr下降(P〈0.05)、e GFR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24 h UP、Fg、Scr降低(P〈0.01),e GFR升高(P〈0.01),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总有效率分别为81.0%和69.0%(P〈0.01)。结论:排毒保肾丸能改善CKD3~4期中医辨证兼血瘀证和湿浊证患者中医证候,减少蛋白尿,降低血纤维蛋白原,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肾脏病(CKD)1~2期非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变异情况,应用中医辨证方法分析CKD1~2期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收集47例CKD1~2期非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24 h动态血压数据,比较两组血压昼夜异常节律的发生情况。对CKD组进行中医证候评分,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分析不同中医证素与非杓型血压的对应关系。结果:CKD组非杓型血压的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CKD组昼夜平均舒张压差、昼夜平均舒张压变化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KD1~2期患者的主要病位为在肾、在脾,气虚、阴虚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在CKD组中反杓型血压患者脏腑辨证病位在肾及阳虚的发生率较非反杓型患者高(P0.05)。结论:CKD1~2期患者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脾肾气阴两虚;肾阳亏虚,阴阳失调可能是CKD1~2期非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的中医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证候分布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中医证候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方法将60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CKD3期(肾小球滤过率30-59ml/min)、中医辨证均符合气阴(血)两虚证、肾络瘀痹、风湿内扰证或湿热内蕴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对患者进行询问调查,并详细填写凋查表。结果60例患者中医证候主要以肾气阴(血)两虚为主,所占比例达60%,湿热内蕴证占2%。风湿内扰证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非风湿内扰证患者。肾络瘀痹较非肾络瘀痹肾功能下降明显。各证型组间血常规、血尿素氮、血尿酸比较无显著差异。中医证候总积分与24h尿蛋白定量、三酰甘油(TG)和总胆同醇(TC)水平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呈负相关。结论CKD3期中医证候分布和实验室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祛浊口服液对慢性肾脏病3期(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前瞻、单盲、安慰剂对照、双中心的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按1∶1分配。共纳入120例患者,均予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纠正贫血等合并症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服扶正祛浊口服液20ml,每日3次,对照组予安慰剂20ml/次,每日3次;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观察期内中医证侯积分、血清肌酐(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b值、尿蛋白排泄量变化、进入CKD4期比例、与CKD相关住院次数及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变化。结果:3例排除,观察期内脱落17例(其中治疗组4例,安慰剂对照组13例);符合并完成试验病例100例(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与安慰剂组比较,治疗组进入CKD4期及与CKD相关住院风险明显降低,eGFR、Scr、蛋白尿量、中医证侯积分均有改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扶正祛浊口服液可以有效的延缓CKD3期患者肾功能减退速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中医"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对于延缓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病人肾功能进展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诊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选取处于慢性肾衰竭2~4期患者,观察经"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配合基础治疗后临床疗效指标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治疗时间为2年,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生化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项研究结果显示,"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配合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状临床积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24月中药治疗,肾功能轻度下降,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上升并趋于稳定。结论:本项临床研究证明,经"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治疗后,处于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肾功能轻度下降,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贫血、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提示"益肾清利、活血泄浊"法对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患者有延缓肾功能进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症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认知疗法干预慢性肾衰竭3~4期(CKD3~4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具有焦虑和(或)抑郁的50例CKD3~4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中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刺激调控法+认知疗法治疗,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顿焦虑量表14项(HAMA-14)及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评价疗效。结果:(1)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组在治疗3个月后其抑郁和焦虑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且在治疗4周后抑郁程度较治疗前减轻,在治疗2周后焦虑症状较治疗前得到缓解,而对照组焦虑和抑郁均较治疗前加重。(2)肾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后Scr均较治疗前下降,e GFR较治疗前上升,但两组组间比较,患者治疗前后Scr、e GFR、BU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联合认知疗法的心理干预方式可明显改善CKD3~4期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汤对脾胃虚弱型CKD3~4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01月~2019年06月符合西医诊断及脾胃气虚证中医诊断的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升阳益胃汤,总疗程12周,观察患者的中医临床症候、生化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5%,优于对照组65.62%;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值均较基线明显降低(P 0.01或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01);观察组24 h尿蛋白尿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升阳益胃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尿蛋白含量、保护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方面显示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还少胶囊治疗脾肾两虚型ED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药物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48例脾肾两虚型E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4例,治疗组给予患者口服还少胶囊,3粒/次(1粒=0.38 g),3次/日;对照组给予口服五子衍宗丸,6 g/次,2次/日;治疗4周。分别记录基线期,治疗2、4周后患者IIEF-5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肝肾功能。结果:240例符合ED诊断标准的患者完成临床观察,以IIEF-5评分作为疗效评判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6.6%vs 67.8%)。以中医证候评分评判,治疗组症候积分减少≥95%的14例(11.7%),减少≥70%的97例(80.8%),减少≥30%的9例(7.5%);对照组症候积分减少≥95%的7例(5.8%),减少≥70%的84例(70.0%),减少≥30%的29例(24.2%),治疗组在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线期、治疗2、4周后IIEF-5评分分别为(13.04±4.02)、(15.95±3.22)、(20.06±2.17)分;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6.64±5.26)、(10.08±4.89)、(3.05±2.18)分,经过4周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IIEF-5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血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也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还少胶囊能明显提高脾肾两虚型ED患者IIEF-5评分,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