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行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LIT)后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对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URSA患者LIT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免疫表型的变化(P0.05)。结果 25例URSA患者经LIT后成功妊娠16例,治疗后所有URSA患者(n=25)和妊娠成功组(n=16)外周血CD3+T细胞、CD4+HLA-DR+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CD4+T和CD3-CD56+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前后B细胞和Treg细胞、CD56bright CD16-NK、CD56dimCD16+NK、CD3+CD56+NKT及CD69+NK细胞比例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LIT后外周血T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CD4+T细胞、CD3-CD56+NK细胞比例降低和CD3+T细胞、活化CD4+T细胞增加也许有利于维持妊娠,T细胞和NK细胞的免疫表型有望作为LIT疗效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简称Foxp3+Treg)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40例乳腺癌患者和3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Foxp3+Treg、CD8+CD28+T细胞、NK细胞水平;用Western blot和RT-PCR病变乳腺组织Foxp3蛋白与m RNA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Foxp3+Treg比例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明显升高,而CD8+CD28+T细胞、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均P0.05),且乳腺癌患者外周血Foxp3+Treg水平与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水平呈负相关(r=-0.631,r=-0.578,均P0.05);乳腺癌患者术后外周血Foxp3+Treg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乳腺癌组织中Foxp3蛋白与m RNA的表达均较乳腺良性肿瘤组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oxp3+Treg和其标记分子Foxp3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增加,且可能通过抑制CD8+CD28+T细胞和NK细胞而产生肿瘤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指导抗排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中心行肝移植存活至今潜在免疫耐受者29例,分为3~5年组(3Y组)10例,5~11年组(5Y组)19例,另纳入肝移植术后反复排斥反应者(RJ)10例,年龄匹配健康对照组(HC)17例;流式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自然杀伤(NK)细胞、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3个亚群的表达.结果 3Y、5Y组CD4+ CD25+T细胞(3Y:27.56±4.63;5Y:30.07±3.91)、静息性Treg占CD4+T细胞比例(3Y:0.22±0.05;5Y:0.17±0.03)比R J组明显升高(CD4+ CD25+ T:11.78±4.28;静息性Treg:0.05±0.02)(P<0.05);5Y组NK细胞占淋巴细胞比例(29.11±3.31)比RJ组(13.92±3.11)明显升高(P<0.05);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3Y组(12.92±2.05)比RJ组(8.74±1.69)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移植术后潜在免疫耐受者外周血NK细胞、静息性调节性T细胞和效应性记忆性CD8+T细胞比例相对排斥反应者明显升高,可作为潜在的耐受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72例VC不育症患者(VC组)作为研究对象,以30例非VC且正常生育者为对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水平,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精液参数。结果:VC组的精子浓度、活率及活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精子畸形率及As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度VC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所占比例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AsAb阳性VC组的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及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总CD4+T细胞比例均低于AsAb阴性VC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AsAb的存在与Treg/CD4+T比例、精子活率及精子活力负相关(r=-0.245,P0.05;r=-0.314,P0.05;r=-0.263,P0.05)。结论: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降低,且AsAb阳性组患者更低,这群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可能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免疫性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分期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2例前列腺癌患者(患者组,临床TNM分期Ⅰ期5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20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计算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并检测其空腹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分析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并与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前列腺癌患者HOMAIR明显升高(6.68±1.66 vs 3.68±1.42),IGF-1水平明显下降[(96.39±21.21)ng/ml vs(164.56±30.58)ng/ml],PBMC 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13.88±0.96)%vs(5.33±0.65)%]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值[(3.55±0.29)×107vs(1.99±0.78)×107]明显升高(P0.05,P0.01)。患者PBMC CD4+CD25+Foxp3+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HOMA-IR均随TNM分期逐渐加重而增加,IGF-1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CD4+CD25+Foxp3+Treg/CD4+T及CD4+CD25+Foxp3+Treg绝对数均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89、0.722,P0.01),与IGF-1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896、-0.747,P0.01)。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且随着疾病程度的加重,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目和比例及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抵抗参与其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剂方案对肾移植术受者外周血CD4~+ 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定群研究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移植中心接受初次移植50例随访满1年肾移植受者,分为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19例,其中环孢素组10例,他克莫司组9例;雷帕霉素组(雷帕霉素+吗替麦考酚酯+强的松)31例.另取20例行规律血液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检测3组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比较各组间表达水平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的关系.结果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3组年龄、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组、雷帕霉素组2组冷缺血时间、HLA错配率、群体反应性抗体(PRA)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雷帕霉素组和终末期肾病组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环孢素患者和他克莫司患者外周血中CD4~+ Foxp3~+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移植术后服用雷帕霉素组患者外周血CD4~+ Foxp3~+ 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服用钙调神经蛋白抑制组患者,提示雷帕霉素有助于诱导宿主对移植肾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胚胎植入失败(RIF)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CD4+CD25+Treg)表达的影响. 方法 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30例RIF患者(RIF组),采用荧光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其淋巴主动免疫治疗前、后2周的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并选择同期正常未妊娠妇女20例作对照(对照组). 结果 (1)RIF组治疗前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RIF组治疗后CD4+CD25+Treg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RIF的发生可能与CD4+CD25+Treg的表达下降有关;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可上调CD4+CD25+Treg的表达,调控母胎免疫耐受,有利于胚胎植入成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采用低通量透析30例(HD组),高通量透析30例(HFHD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N组)。HD组和HFHD组每次血液透析时间、透析液成分、透析液流速均相同。HD组和HFHD应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常规血液透析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3、CD+4、CD+8、CD+4/CD8百分比的变化。对照组也用相同方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CD+3、CD+4、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组)(P0.01),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HD、HFHD两组患者透析前比较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组及HFDF组患者透析后CD+3,CD+4及CD+4/CD+8较透析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FHD组CD+3,CD+4及CD+4/CD+8较HD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高通量透析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及其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72例胃癌患者,20例正常人为对照,检测血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含量;NK细胞活性、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结果(1)胃癌患者RBC-C3bRR显著降低,RBC-ICR显著升高(P<0.01).(2)术后组RBC-C3bRR显著升高,RBC-ICR显著降低(P<0.01).(3)胃癌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B细胞,IgG、IgA均显著降低,CIC显著升高(P<0.05或P<0.01);手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免疫球蛋白IgA均有显著提高(P<0.01);胃癌患者术前组及手术前后RBC-C3bRR变化组与CD3+、CD4+、NK细胞组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1)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2)手术可使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明显改善.(3)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与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CD4+CD25highCD127- Treg)比例及功能的变化。 方法:选择AS患者(AS组)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各40例,抽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4 T细胞、CD8 T细胞、IFN-γ+ CD4 T细胞、IFN-α+ CD4 T细胞和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以及各自的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与CD4 T细胞共培养后,CD4 T细胞增殖能力以及CD4 T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能力的变化。 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S组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及CD4 T/CD8 T比值明显升高、IFN-γ+ CD4 T及IFN-α+ CD4 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 T细胞比例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健康对照组CD4 T细胞的增殖能力、IFN-γ及IFN-α分泌能力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养后较其单独培养均明显降低(均P<0.05),而AS组CD4 T细胞的以上指标在与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共培与单独培养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AS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 Treg细胞功能的丧失,导致外周血CD4 T细胞比例升高、分泌炎症因子能力增强,从而引发AS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共刺激信号OX40对体外诱导的小鼠CD4+ CD25+适应性调节性T淋巴细胞(iTreg)的Fox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制备C57BL/6小鼠淋巴细胞悬液,经免疫磁珠法分选,获得CD4+ CD25-静息T淋巴细胞,与抗CD3单克隆抗体、抗CD28单克隆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白细胞介素2共孵育,诱导产生Foxp3+ iTreg.在此基础上,于培养体系中加入OX40激动型抗体及其对照抗体,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研究OX40信号刺激对iTreg Foxp3表达的影响.结果 C57BL/6小鼠淋巴结中CD4+ CD25+天然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为(5.0±0.4)%,体外诱导培养的CD4+CD25+ Treg比例为(71.8±13.4)%,其中Foxp3阳性表达占(74.9±1.9)%.OX40激动型抗体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80.0±1.6)%,其中Foxp3表达水平为(59.2±0.7)%;OX40激动型抗体对照抗体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为(86.0±1.4)%,其中Foxp3表达水平为(70.0±0.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息T淋巴细胞可以在体外诱导培养获得高纯度iTreg;OX40信号刺激可以显著抑制CD25+ iTreg细胞Foxp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SRL)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对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 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排除肝移植远期移植肝功能异常的受者,将移植肝功能长期(超过2年)稳定的受者47例纳入研究,其中免疫抑制方案使用SRL者15例(SRL组),使用CNI(均为他克莫司)者32例(CNI组).以同期38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CD4、CD25及Foxp3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外周血中CD4+CD25high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NI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 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减少(P<0.05),SRL组CD4+ CD25high T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SRL组、正常对照组和CNI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 CD25high Foxp3+ Treg 细胞占CD4+ T淋巴细胞的比例依次降低,分别为1.88%(1.56%~2.60%)、1.15%(0.57%~1.48%)和0.84%(0.46%~1.45%),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4+ CD25 high T淋巴细胞表达Foxp3的阳性率超过95%,CD4+ CD25 low T淋巴细胞表达Foxp3的阳性率低于20%,CD4+ CD25-T淋巴细胞不表达Foxp3.结论 SRL可促进肝移植受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水平的升高,而CNI可降低Treg细胞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和未感染HBV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矿物质与骨代谢水平及微炎症状态等指标的变化;观察HBV感染的MHD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慢性肾脏病-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接受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治疗3个月以上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2例,根据透析开始前是否合并HBV感染将患者分为2组:HD组33例,HBV-HD组29例。采用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放射性同位素法检测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微炎症因子。结果在血常规检查中,16.13%(10/62)的患者观察到白细胞计数降低,升高5例,53.23%(33/62)的患者有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升高3例;与HD组相比,HBV-HD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和绝对值显著降低(P0.05),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其中Th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降低(P0.05),Treg细胞百分比升高(P0.01),Ts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与HD组相比,HBV-HD组B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与HD组相比,HBV-HD组的iPTH和钙磷乘积增高(P0.05),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增高(P0.05),血钙、血磷、β2微球蛋白、骨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两组Th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NK淋巴细胞百分比与iPTH水平和钙磷乘积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 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HBV感染后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程度加重,HBV感染患者更容易发生CKD-MBD,CKD-MBD可能参与了T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抑制,由于免疫缺陷可诱发和加重感染,HBV感染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更严重。  相似文献   

14.
调节性T细胞(Treg)是1995年由Sakaguchi报道的以CD4+CD25+为特征的一种具有免疫调节和抑制功能的T细胞。调节性T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靶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成骨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以及NK T细胞等。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许多系统的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30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玎分比,对照组为30例慢件胃炎患者.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8.7%±1.3%,与胃炎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细胞占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30.3%±3.3%,明显高于胃炎患者的20.3%±2.7%.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CD8+CD2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Foxp3+),探讨其增强DC/HCC融合细胞疫苗诱导抗肝癌免疫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 皮下建立小鼠肝癌模型,24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1)环磷酰胺联合疫苗组[环磷酰胺(CTX)+ VAC];(2)疫苗组(VAC);(3)单纯环磷酰胺组(CTX);(4)对照组.各组治疗后,取外周血测定CD8+及CD4+淋巴细胞比例,同时取肿瘤组织及脾脏组织分别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肿瘤坏死和CD8+细胞及Treg+细胞的浸润,并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与其他各组比较,CTX+ VAC组外周血CD4+及CD8+细胞比例增高[ CTX+ VAC:17.50%、14.69%;VAC:16.17%、13.07%;CTX:12.17%、11.59%;对照组:12.24%、11.16%];肿瘤组织可见大量肿瘤细胞坏死,脾脏组织中Foxp3+细胞浸润减少,CD8+细胞浸润增高,CTL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明显增强(P<0.05).结论 通过CTX抑制荷瘤小鼠微环境及外周血中的Treg细胞,可以明显增强DC/HCC融合疫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Foxp3表达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与Foxp3基因表达与白癜风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确诊为进展期白癜风且治疗显效的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确诊符合白癜风诊断及疗效标准。以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对照、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各自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治疗前后的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以逆转录聚合酶链扩增方法检测其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进展期且治疗显效的24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效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比治疗也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体内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异常,CD4+CD25+Treg细胞的数量的减少和Foxp3表达的降低所造成的CD4+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爱损可能是白癜风发病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以西罗莫司为基础联合槐耳颗粒、胸腺肽α-1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对大鼠肝癌肝移植复发模型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prague-Dawley(SD)大鼠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三联组、西罗莫司组、槐耳组、胸腺肽组、阳性对照组、空白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化学诱癌法建立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取阳性对照组大鼠鉴定模型是否成功建立。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淋巴细胞比例(Treg%)、CD4+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4+T%)及CD8+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比例(CD8+T%)。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Treg%与CD4+T%、CD8+T%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CD4+/CD8+)之间的关系。结果大鼠肝癌组织病理切片提示建模成功。阳性对照组的Treg%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三联组的Treg%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胸腺肽组和槐耳组,明显高于空白组(均为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三联组、西罗莫司组和胸腺肽组的CD4+T%和CD8+T%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三联组的CD4+T%和CD8+T%均高于胸腺肽组、西罗莫司组和槐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大鼠的外周血Treg%与CD4+T%、CD8+T%和CD4+/CD8+均呈负相关,且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Treg%与CD4+/CD8+之间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西罗莫司为基础的三联抗肿瘤疗法可降低大鼠外周血Treg水平,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及CD4+/CD8+,发挥抗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射频消融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的近远期疗效以及其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患者分为射频治疗组(22例)和手术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采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淋巴细胞转化率、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使用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脾亢症状均得到较好的缓解.射频治疗组各项细胞免疫指标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别;手术对照组术后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值均小于0.05),与射频治疗组差异亦非常显著.虽然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仍与术前水平有显著下降.手术对照组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值均小于0.05),但是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其表现出逐渐恢复的趋势,其中CD4+T细胞和CD4+/CD8+比值分别在术后30个月(P=0.078)和术后36个月(P=0.103)时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RFA治疗脾亢在较好的缓解患者脾亢症状的同时由于保留了部分脾脏组织从而较好的保留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且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M)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4例uRM患者进行3次LIT治疗,治疗前后均在其黄体中期采集外周血,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Th1/Th2型细胞因子。结果 94例患者中26例失访,7例生化妊娠,2例异位妊娠,48例成功分娩,11例再次自然流产。所有患者3次LIT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CD3+CD4+CD8-T细胞和CD3+CD4-CD8+T细胞分别占CD3+T细胞的比例,以及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h1细胞占Th细胞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Th1细胞占Th细胞的比例、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比值和TNF-α/IL-10比值在治疗后均显著性降低(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LIT治疗前后成功妊娠患者和再次流产患者的T细胞亚群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Th1/Th2比值在成功妊娠患者中显著下降(P0.001),而再次流产患者中并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LIT改变uRM患者外周血T细胞的功能,降低Th1/Th2比值,使患者趋于以Th2为主的免疫状态而有利于成功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