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评价四磨汤口服液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的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对20例采用被动等待法床旁放置螺旋型鼻肠管的重症患者给予四磨汤口服液,置管24 h后行床旁腹部X线摄片确认管端位置,鼻肠管末端位于幽门后为置管成功。结果置管24 h后成功率为68. 4%,未观察到严重置管并发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四磨汤口服液用于提高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03-2010-12 30例应用鼻空肠管的危重症患者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者疗效显著,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18例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顺利出院,2例胰腺癌晚期患者置管6个月后,医治无效死亡。结论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简单、快捷且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对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对危重患者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的方法,探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5年7月-2007年3月50例放置螺旋型鼻肠管而不能自行通过幽门的危重患者,在心电监测下,采用双导丝置管法补救性床边盲插螺旋型鼻肠管,观察幽门后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的平均置管时间为(24.5±4.9)min,置管成功率为82.O%(41/50),2006年7月-2007年3月治疗的后25例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6.0%(24/25),明显高于2005年7月-2006年7月治疗的前25例[68.0%(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鼻胃管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营养供给途径分为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两种,是临床危重病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肠内营养分口服和肠内管饲(enteral tube feeding,ETF)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及各种造瘘管。随着人们对营养及供给途径的深入认识,营养支持已由PN为主的营养供给方式,转变为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或胃(肠)造口途径的EN支持为主[1]。鼻胃管在临床管饲应用中最为普遍,一般经鼻插管,也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经口插入[2]。现将鼻胃管应用于重症患者肠内营… 相似文献
6.
7.
总结15例危重患者经口留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清醒患者置管前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其讲述留置鼻肠管的重要性,同时向面部受伤患者介绍现代医学美容的先进性,告诉其等身体恢复健康后再进行美容可以改善形象.做好管道护理:每班观察并记录鼻肠管道自动移行置入长度,注意管道的通畅并防止扭曲或压迫;置管后用宽1 cm、长80 cm的医用鞭带,把牙垫固定于患者口腔门齿处,将鼻肠管在门齿处用胶布固定于牙垫上,在距离口腔8~10 cm处再用胶布将鼻肠管固定于同侧面部,清醒患者嘱咐其避免用手拉扯管道,不能合作患者与其家属沟通说明留置鼻肠管的重要性后适当约束患者双手,防止其拉扯拔出管道;每天更换牙垫及胶布,每天予西吡氯胺含漱液进行口腔清洗2次,防止口腔感染;注意把牙垫及鼻肠管置于口腔中间,尽量不靠近臼齿,固定时将牙垫固定于门齿处,发现位置有偏向予及时纠正,防止患者用牙齿夹或咬管道;含渣食物及不能磨成粉末的药物尽量避免从鼻肠管注人,防止发生堵管.本组患者置管期间无1例发生脱管、堵管、管道扭曲或压迫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危重病人采用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观察开始实施时间以及并发症等,并与对照组35例危重病人经胃管营养进行比较,评价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与营养管途径有关,与胃管途径相比,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比胃管途径要早,而胃潴留、返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经鼻肠管途径比经胃管更为安全有效,并能将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显著提前.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方法对15例胃管置管失败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提高了留置胃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结论应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插管解释工作及采取合适的方法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同时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及操作技术经验为成功插管做好准备,才能提高胃管留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和最佳的管理方法,以保证气道的畅通。方法:对N ICU住院66例建立人工气道的危重患者,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采取了规范的护理措施,加以总结分析。结果:66例患者经过严格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减少了并发症,无1例由于护理不当引起的气道阻塞和窒息,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结论:科学管理和使用人工气道,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提高危重病患者胃管插管的成功率,保证危重患者营养及治疗。方法在ICU中根据患者情况对87例采用改良留置胃管方法:辅助药物、改变体位、辅助器具留置胃管。结果危重患者采用了改良置管方法留置胃管获得成功。结论 ICU危重病采用了改良置管方法获得成功,避免反复插管易引起咽喉部黏膜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出血、呛咳、痰多、躁动)的发生。提高危重病患者胃管插管的成功率,保证了危重患者营养及治疗。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螺旋型鼻肠管在危重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N)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危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3例采用螺旋型鼻肠管进行 EN支持,对照组23例采用鼻胃管进行 EN 支持,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行 EN 支持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腹胀、腹泻、胃潴留、反流、误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螺旋型鼻肠管行 EN支持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优于常规应用鼻胃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导丝盲视法置入鼻空肠管术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3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中,以3根导丝置入Link-02-4型鼻空肠管,盲视法将鼻空肠管经胃通过幽门,继续推送至空肠。监测患者置管前、中、后1h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平均(19.0±3.5)min。置管中患者出现HR、RR加快、MAP升高,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2变化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1h HR、RR、MAP、SpO2与置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位置全部符合临床重症胰腺炎EN支持要求。置管、导管留置、经导管实施EN支持过程中所有患者耐受良好,均无心律失常、误入呼吸道、鼻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或穿孔、反流、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导丝盲视法置鼻空肠管,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侵袭性小,对设备无特殊要求,可一次到位,清醒患者耐受好等优点,可作为重症胰腺炎患者EN支持治疗途径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昏迷患者寻找更为科学的鼻饲管拔管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误吸的发生,提高治疗、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方法自2007-01开始收集161例鼻饲的昏迷患者,并将之随机分为实验组88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拔管,实验组采用改良的方法拔管。结果在患者发生呛咳、误吸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鼻饲管拔管方法不但操作简单,并能有效减少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盲插鼻肠管置管容易对危重病人的机体造成创伤,对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螺旋型鼻肠管的特点、置管方法、位置判断方法及适应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危重病人无创置入鼻肠管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危重病人床边无创留置鼻肠管的新方法,提高危重病人床边留置鼻肠管的成功率.[方法]对45例危重病人无创置入鼻肠管,协助病人取右侧卧位,在鼻肠管管腔内注满8.4%碳酸氢钠溶液,导管末端连接于V导联,记录胃部心电图QRS主波波形的变化,当波形极性发生变化时,提示导管头端通过幽门;用X线腹部摄片方法进一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期间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置管并发症.[结果]36例病人置管成功,成功率为80.0%,平均置管时间为80.2 min,无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明显改变等并发症.[结论]无创置入鼻肠管新方法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成人胃肠减压管置管长度,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随机将普外科胃肠减压患者160例分二组,实验组80例置管55~70 cm,对照组80例置管45~55 cm,比较二组临床效果。结果:二组的引流效果、术后腹胀及肠蠕动恢复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肠减压管的留置长度以55~68 cm为宜,引流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门脉高压症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发生的大出血,来势凶猛,不易止血,病死率很高.除药物治疗止血外,三腔两囊管用于紧急时暂时性止血,效果显著[1], 我院2000-04~2004-02共应用26例,效果较好,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1例,女5例,年龄17~68岁,平均41.5岁,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3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原因不明者1例.本组中治愈25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改进胃管固定方法,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护理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和传统组,各50例.改进组采用由3M加压固定胶带制作的T型鼻贴固定,传统组采用传统普通胶布方法固定.结果 改进组胃管重新固定和脱落重插次数、胶布过敏、湿疹发生率低于传统组,舒适度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改进的T型鼻贴使用方法简单且牢固稳定,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