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自然杀伤细胞(uNKC)对不明原因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uNKC检查的不明原因RIF患者22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uNKC的四分位分布区间。纳入86例行解冻胚胎移植的不明原因RIF患者,根据uNKC四分位区间浓度将患者分为四组,分别为≤25%区间组、26%~50%区间组、51%~75%区间组及>75%区间组,比较四组解冻胚胎移植后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 224例患者平均年龄34.62岁,平均移植次数3.63次,平均uNKC浓度3.84%。根据224例患者的uNKC数据,计算uNKC的四分位区间,≤25%分布区间≤1%;26%~50%分布区间1%~3%;51%~75%分布区间4%~5%;>75%分布区间>5%。86例行解冻胚胎移植的不明原因RIF患者,根据uNKC的分布区间分为四组,其中≤25%区间组28例;26%~50%区间组25例;51%~75%区间组21例;>75%区间组12例。四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NKC无法预测不明...  相似文献   

2.
摘要: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临床实践中,至少3次移植了胚胎却仍然不能建立妊娠的状况,称为反复种植失败。虽然目前对反复种植失败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对其可能的病因研究却早已成为生殖医学的热点。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复杂,配子胚胎质量及其发育潜能异常、子宫内膜的微环境异常以及可同时影响胚胎质量及子宫内膜微环境的某些全身因素均有可能是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子宫内膜容受性阵列(ERA)测序或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方法评估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子宫内膜种植窗,探讨两种技术对于改善此类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性及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诊断为RIF的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和使用检测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n=36)、基因组(n=35)和组织学组(n=54),比较3组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患者的胚胎植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2)3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rank检验显示:基因组和组织学组患者50%达活产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与组织学组50%患者达活产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患者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基因组和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组患者花费成本显著高于组织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RIF的患者可行子宫内膜种植窗检测,可有效缩短达活产时间,减少移植胚胎数目;(2)ERA测序和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测作为评估子宫内膜种植窗的方法均具有局限性,尚不能明确哪种检测方法在准确性和实用性方面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胚胎反复种植失败(RIF)是阻碍辅助生殖技术进一步提高临床妊娠率的困难之一。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是造成反复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引起的子宫内膜损伤可通过炎症反应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RIF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评估和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种植失败(RIF)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ART)发展的难题,子宫内膜容受性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成功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RIF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从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价常用临床方法到宫腔镜治疗宫腔结构异常、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调节母-胎免疫容受性、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等方面,对RIF的治疗方法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67 cases of RIF with the age of <40 years, ≥3 embryo transfer cycles and no pregnancy,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 and met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 general data,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postoperative assisted pregnanc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were analyzed. Results?Pelvic adhesions were diagnosed in 36 cases (53.73%), hydrosalpinx in 27 cases (40.30%), tubal obstruction in 11 cases (16.42%), endometriosis in 26 cases (38.81%), and no abnormalities were found in 6 cases (8.96%). The clinical pregnancy rate, persistent pregnancy rate and live birth rate of RI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without operation (66.07% vs 50%, 51.79% vs 34.82%, 48.21% vs 30.36%, P<0.05). Twenty-one (37.5%) pregnancies occurred after the first cycle of embryo transfer, eight (14.28%) after the second cycle, five (8.93%) after the third cycle, and three (5.36%) after the fourth cycle. Of 37 clinical pregnancies, 19 (33.93%) were pregnant within half a year and 25 (44.64%) within one year. Conclusion?Laparoscopy combined with hysteroscopy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regnancy rate of RIF patients under 40 years of age, especially for patients with tubal factor infertility. It is advisable to receive assistant reproductive technique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7.
8.
胚胎着床及发育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母体蜕膜特征性免疫细胞的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已有很大提高,反复种植失败(RIF)仍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难题。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是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母-胎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复发性流产(RSA),给患者夫妇身心及经济均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在RIF和RS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性的免疫治疗也在RIF和RSA的治疗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就RIF和RSA子宫内膜免疫因素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当今认识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胚胎着床及发育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母体蜕膜特征性免疫细胞的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已有很大提高,反复种植失败(RIF)仍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难题。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是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母-胎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复发性流产(RSA),给患者夫妇身心及经济均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在RIF和RS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性的免疫治疗也在RIF和RSA的治疗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就RIF和RSA子宫内膜免疫因素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当今认识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VF-ET反复种植失败患者116例。其中再次行IVF-ET中加用生长激素治疗者为研究组(55例),未使用生长激素治疗者为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研究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7.9%、82.9%、(4.22±3.13)个、34.5%、25.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4.0%、75.7%、(2.88±2.73)个、18.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G日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1.00±4.77)×103nmol/L、(11.29±1.64)mm]较对照组[分别为(9.0±4.8)×103nmol/L、(10.03±1.49)mm]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用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及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比较,研究组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VF-ET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移植时机的选择及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采用Gn RH-a降调节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进行FET的RIF患者106例,随机分为A组(常规法)53个周期,即孕酮作用内膜3 d后移植第3日胚胎;B组(改良法)53个周期,即延迟内膜扳机和黄体支持用药,比较组间血清性激素水平、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等相关指标。结果:患者的基本情况组间具有可比性(P0.05);移植日雌二醇(E_2)、孕酮(P)、E_2/P、临床妊娠率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前1日血清P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RIF患者,在降调节联合激素替代-FET周期中,延长雌、孕激素用药时间可刺激内膜达到理想状态,进而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其相关因素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 年8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生殖医学科因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RIF患者(RIF组,n=40)为研究对象;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的患者(首次IVF助孕成功组,n=40),首次IVF-ET助孕治疗失败患者(首次IVF助孕失败组,n=40)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子宫动脉搏动指数(uterine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子宫内膜厚度,并同时测定血雌二醇及孕酮值。比较三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RIF组患者UAPI 3.3±0.4,显著高于同期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2.3±0.5及失败组UAPI 2.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VF-ET治疗首次助孕成功组与失败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子宫内膜厚度、雌二醇及孕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G日测定UAPI有助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预测种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T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方差分析EMT术前r-AFS分期(Ⅰ~Ⅳ期)与术后是否行药物治疗(孕三烯酮组、GnRHa组与未用药组)对各种妊娠结局及不同性质的妊娠结局(良好结局与不良结局)的影响。结果:1术后妊娠135例,妊娠率为58.7%。230例患者中术前4种r-AFS分期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5例妊娠患者术前4种r-AFS分期间不同妊娠结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结局的126例患者术前4种r-AFS分期在良好或不良妊娠结局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30例患者中,GnRHa组与孕三烯酮组、未用药组相比,其发生的不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结局的患者中GnRHa组与未用药组相比,良好结局与不良结局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三烯酮组与未用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r-AFS分期对于腹腔镜术后妊娠率及妊娠结局无影响。术后使用GnRHa对于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有一定的影响,对良好妊娠结局的影响有作用,而孕三烯酮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反复体外受精(IVF)失败一直是辅助生殖过程中的痛点,输卵管一直被认为仅仅是一种用于运输的管道,忽略了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IVF反复失败的原因主要为胚胎因素,子宫内膜容受性以及其他因素。文章主要围绕各类输卵管病变对上述3个因素产生的影响,分析各种输卵管慢性炎性病变与IVF失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腹腔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院自 1995~ 1998年经腹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不孕患者 141例 ,现将诊疗情况回顾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1995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因不孕症入院行腹腔镜诊治的患者共 342例 ,其中经腹腔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内异症的患者 141例。年龄在 2 4~ 36岁之间 ,平均 30 8岁。不孕时间 1~ 8年 ,平均 4 6年。2 .方法 :月经干净后前半周期 ,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下行腹腔镜检查及治疗 ,观察并记录子宫和双侧附件等盆腔情况 ,并常规在腹腔镜下行美蓝通液。应用激光烧灼、电凝、电切子宫内膜异位灶、卵巢异位囊肿 ,分解盆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bowel endometriosis,B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4例BE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的有效性通过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症状改善的主观感觉(完全缓解、显著缓解、无缓解、加重)进行评价,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 54例BE患者中15例患者行肠道表面病灶切除术,8例患者行病灶碟形切除术,31例进行腹腔镜节段性肠管切除及吻合术。术后患者各种疼痛症状的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术后并发症13例,发生率24.1%(13/54),包括直肠阴道瘘2例、尿潴留10例、盆腔脓肿1例。在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恢复正常月经的14例不孕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中,7例患者妊娠,术后妊娠率50.0%(7/14),其中6例自然受孕(2例足月经阴道分娩、1例足月剖宫产、1例现孕30周、1例孕20周因胎膜早破难免流产、1例孕8周因胚胎停育行清宫术),1例因双侧输卵管阻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于孕足月剖宫产。结论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BE患者的相关疼痛症状,改善术后妊娠情况,是治疗BE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胚胎种植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胚胎着床的成功不仅需要有良好发育潜能的胚胎,还必须具备子宫内膜同步发育。而对于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IF)患者,优质的胚胎极为重要,而临床更加关注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子宫内膜蠕动是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若能在胚胎移植前后使用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更利于胚胎的着床。而作为宫缩抑制剂的一种,阿托西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高,不仅可使子宫的收缩频率降低,还可使子宫内膜的蠕动减缓,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有助于改善RIF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影响妊娠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且随访资料完整的230例EMs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妊娠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腹腔镜术后妊娠率为58.3%(134/230),其中术后1年内妊娠者100例,占74.6%。使用孕三烯酮者87例,其中47例(54.0%)妊娠,1年内妊娠者36例;使用GnRH-a者143例,其中87例(60.8%)妊娠,1年内妊娠64例。(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既往有妊娠史、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术后GnRH-a治疗与术后妊娠率有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757,P=0.001)、既往有妊娠史(OR=0.975,P=0.042)、术中行道格拉斯窝重建(OR=0.553,P=0.035)、术后GnRH-a治疗(OR=0.544,P=0.029)为术后妊娠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腹腔镜术中彻底切除病灶,术后给予积极药物治疗,可提高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反复种植失败人群的非整倍体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因反复种植失败行植入前非整倍性基因测试(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PGT-A)治疗的79个周期,按取卵年...  相似文献   

20.
辅助生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众多不孕症患者借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获得了后代。然而很大一部分妇女经历多次优质胚胎移植亦不能获得妊娠,反复种植失败(RIF)已经成为阻碍妊娠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问题,且日益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条件而言,对RIF患者给予药物或者机械操作以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行宫腹腔镜检查排除宫腔及盆腔病变以改善胚胎种植环境,通过辅助孵化、选择性囊胚移植、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共培养等技术提高胚胎着床能力都有可能改善和提高其种植率及妊娠率。RIF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现综述近年有关反复种植失败的相关对策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