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lport综合征眼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是一种主要累及肾脏,同时伴眼、耳等其他器官损害的遗传性疾病,具有多种遗传方式.临床上以进行性肾功能损害、高频感音神经性耳聋、眼部改变为特征.AS可伴有多种眼部改变,但通常认为特征性眼部异常仅包括前圆锥状晶状体、黄斑部视网膜斑点及赤道部视网膜斑点三种.AS患者的眼部表现不仅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亦有助于评价肾脏损害的程度及预后.眼部治疗主要针对影响视力的前圆锥状晶状体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7岁。因左眼突发鼻侧黑影遮挡20 d,于2014年6月8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既往双眼近视-4.00~-5.00 D,1982年右眼因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加压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0.02;眼压:右眼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6 mmHg。前节检查:左眼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s, KP)(-),房水闪光(+),浮游体(+),晶状体混浊,右眼虹膜震颤,晶状体全部白色混浊,部分皮质吸收。眼底散瞳检查,左眼玻璃体混浊、浓缩,宽漏斗状视网膜脱离,颞侧180°巨大视网膜破孔(图1);右眼眼底窥不入。眼B型超声波检查示:左眼宽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图2),右眼局部视网膜脱离。诊断:左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老年性白内障。双眼近视。右眼白内障过熟期(有并发因素),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压术后,限局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眼部表现及IP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12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IP患儿33例的临床资料,随访1a,观察患儿的全身发育情况及眼底表现,根据眼底具体情况给予治疗。

结果:纳入患儿中女31例,男2例,首次就诊年龄5d~23月龄(平均3.38±5.02月龄)。眼部异常患儿14例,其中单眼受累5例,双眼受累9例,表现为角膜混浊1例1眼、白内障1例1眼、外斜视2例2眼、视网膜病变14例23眼。眼部异常患儿中1例在随访过程中因神经系统病变死亡; 1例行右眼玻璃体切除+左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 1例患儿行右眼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左眼FFA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末次随访时,13例眼部异常的存活患儿中1例眼底检查示IP相关性1期视网膜病变,其余患儿眼底病变消退。

结论:IP患儿眼部临床表现多样,以视网膜病变最为常见,因此对确诊患儿进行规范的眼底筛查与随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Alpor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眼部病变的特征。方法:对近21a来我院确诊的31例Alport综合征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一般情况、家族史、眼部、肾功能及耳科检查结果等。结果:患者中男21例(68%),女10例(32%)。确诊年龄19.8±9.7岁。患者中有17例满足3项以上诊断标准(55%),另外14例均进行了肾穿刺活检电镜检查支持诊断。12例有眼部异常(39%),4例同时有前锥形晶状体和黄斑周围视网膜斑点2项;1例仅有晶状体异常;7例仅有视网膜斑点。28例进行肾穿(90%),电镜检查符合诊断。20例有家族史(64%)。21例有听力障碍(68%)。结论:Alport综合征患者中眼部异常的表现有独特性;了解眼部病变特征并结合全身病史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分析仪(HRF)对糖尿病患者108例216只眼及正常对照组32例64只眼进行检查,检测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量、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NDR)组和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其中NDR组27例54只眼;NPDR组共 81例162只眼,NPDR组又分为轻度NPDR组26例52只眼、中度NPDR组24例48只眼、重度NPDR组31例62只眼。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部分人员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NDR组、NPDR组患者颞侧及鼻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参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NDR组及轻度NPDR组鼻侧及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呈上升趋势,至中度NPDR组达顶峰,随后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以视网膜的血流速度表现更明显。中度NPDR组的颞侧和鼻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量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NPDR组的颞侧和鼻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高于轻度NPDR组、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NPDR组的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72,P=0.046)。糖尿病患者FAZ面积与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8, P=0.000;r=0.275, P=0.000)。糖尿病患者FAZ面积与黄斑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59,P=0.000)。 结论 HRF作为非侵入性的血流测量技术,对于揭示病变的机制、病变的程度及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256-25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色素失禁症(IP)患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特征及其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03/08确诊的IP患儿10例18眼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均为女性患儿,就诊年龄2周~42月龄,详细记录患儿的病史及家族史,均行眼底彩色照相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纳入患儿眼底检查结果提示:1期病变1例1眼,FFA提示视网膜散在异常血管,晚期无渗漏,定期随访。2期病变4例6眼,FFA提示视网膜可见异常血管吻合,无明显新生血管生成,均行视网膜光凝。3期病变7例9眼,FFA提示视网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视网膜前出血性荧光遮蔽,均行玻璃体腔注药(雷珠单抗注射液2mg∶0.2mL,注射量每眼0.25mg/0.025mL)联合视网膜光凝;其中2例为单眼发病,对侧眼正常。4期病变2例2眼,4a期病变1眼,FFA显示视盘、黄斑向颞侧牵拉连至周边部视网膜、局部浅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4b期病变1眼,眼前节照相提示晶状体后白色机化膜,眼部B超提示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结论:初步证实了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可辅助IP相关性视网膜病变的分期及治疗,对其治疗随访有指导意义,但对于各期病变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有待更多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不同病变期患者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相关参数的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经线粒体基因检测确诊的LHON患者32例(64眼),根据病变程度分为早期组18眼,进展期组22眼,晚期组24眼。选取眼部检查正常的健康志愿者60例(60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傅里叶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所有受检者的视盘和黄斑区进行扫描,测量视盘平均、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侧偏上、颞侧偏下、鼻侧偏上、鼻侧偏下象限的RNFL厚度等参数以及黄斑平均GCC、上方GCC、下方GCC厚度和局部丢失体积(FLV)、整体丢失体积(GLV)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LHON早期组颞上、颞侧偏上、颞侧偏下、颞下、鼻下、上方、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厚(P<0.05);进展期组颞侧偏上、颞侧偏下、鼻侧偏下较正常对照组薄(P<0.05);晚期组各象限RNFL厚度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早期组、进展组明显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LHON各期组平均GCC厚度、上方GCC厚度及下方GCC厚度均明显较薄(F=61.7、39.5、61.5,P<0.01),FLV、GLV值均增大(F=29.6、40.8,P<0.01)。结论LHON发病早期,RNFL增厚,黄斑GCC明显变薄;病情进展期,颞侧和下方RNFL变薄,黄斑GCC进一步变薄;晚期各象限RNFL及黄斑GCC显著变薄。LHON发病存在慢性潜在性损害,且表现为急性发作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分析在槠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海德堡视网膜血流分析仪(HRF)对糖尿病患者108例216只眼及正常对照组32例64只眼进行检查,检测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量、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NDR)组和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其中NDR组27例54只眼;NPDR组共81例162只眼,NPDR组又分为轻度NPDR组26例52只眼、中度NPDR组24例48只眼、重度NPDR组31例62只眼。同时对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部分人员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测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DR组、NPDR组患者颞侧及鼻侧视盘旁视网膜血流参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加重,NDR组及轻度NPDR组鼻侧及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呈上升趋势,至中度NPDR组达顶峰,随后下降,这种变化趋势以视网膜的血流速度表现更明显。中度NPDR组的颞侧和鼻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量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NPDR组的颞侧和鼻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高于轻度NPDR组、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NPDR组的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红细胞移动速率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值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172,P=0.046)。糖尿病患者FAZ面积与颞侧视盘旁视网膜的血流速度及红细胞移动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8,P=0.000;r=0.275,P=0.000)。糖尿病患者FAZ面积与黄斑病变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59,P=0.000)。结论:HRF作为非侵入性的血流测量技术,对于揭示病变的机制、病变的程度及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205例Coats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Coats病患者的一般临床规律和眼底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5例Coats病患者211只眼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眼别及视力分布情况;根据检眼镜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所见的眼底及FFA特征,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及病变程度,探究病变分布及发展规律。结果 205例患者就诊时平均年龄28.0岁,20岁以上占54.2%。其中,男性占76.1%;单眼发病占97.1%。211眼中,视力0.3及其以下者占67.3%。所有患者均有眼底微血管异常扩张,90.5%伴有黄白色脂质渗出;异常扩张血管90.1%位于颞侧,73.9%位于赤道以前,72.5%波及1个以上象限。结论 Coats病多发于男性,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几乎均为单眼发病。最本质特征是微血管异常扩张,绝大部分位于颞侧赤道前的视网膜,通常伴有黄白色脂质渗出并波及黄斑,对视功能损害严重。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276-278)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1997年开展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来 ,2例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报告如下 :例 1:男 ,5 8岁 ,因右眼视力下降 ,下方黑影遮挡 7天 ,于 2 0 0 1年 1月 3日来我科就诊 ,既往双眼近视 6 0 0DS ,半年前在他院作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完整 ,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 ,术后视力 0 6,全身检查无异常 ,眼部检查 ,右眼视力 0 0 6,人工晶状体位置正 ,双襻在囊袋内 ,前囊开口 6mm直径 ,周边前囊浑浊 ,玻璃体浑浊 ,视网膜颞上方 ,颞侧8:0 0~ 12 :0 0方位灰白色隆起 ,波及黄斑区 ,11:3 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总结了近年来他莫昔芬应用于乳腺癌、神经胶质瘤治疗时出现的相关眼部病变的文献,将他莫昔芬导致眼部病变出现的发生率、发病机制、相关眼部病变特征性表现(角膜病变、白内障、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以及其他一些少见病变)进行综述,为眼科医师对他莫昔芬眼部病变的识别和眼部病变的监测提供指导。 (中华眼科杂志,20...  相似文献   

12.
10%~15%的肿瘤患者发生瘤外综合征( paraneoplastic
syndroms),而伴随视力下降的瘤外综合征较少见,且常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眼部瘤外综合征根据易感的眼组织分为四类:
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双侧弥漫性色素性葡萄膜增生和瘤外视神经病变。很多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前可表现出视觉症状异常。熟悉眼部瘤外综合征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马燕  卢海 《眼科》2015,24(2):103-107
目的 探讨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临床特点和病因。设计 回顾性、非对照病例研究。研究对象 84例(114眼)3岁以下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岁以下合并玻璃体异常的婴幼儿白内障患儿。记录患儿月龄、主诉、体征、超声检查及超声诊断、术后确定诊断、既往史、家族史和母亲孕产史,对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的病因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主要指标 月龄、症状、病程、体征、超声表现及超声诊断、确定诊断。结果 在84例(114眼)患儿中,发病月龄0~15个月,平均(2.7±3.0)个月,确诊月龄2~20个月,平均(7.8±4.2)个月。81例(96.4%)为家长发现异常,3例(3.6%)为体检查出异常。主要首发症状为白瞳39例(46.4%),不追物 16例(19.0%),斜视10例(11.9%),双眼不等大7例(8.3%)。白内障表现为全白内障75眼(65.8%),后极性白内障38眼(33.3%),膜性白内障1眼(0.9%),可伴有眼球震颤、斜视、小眼球、浅前房、继发性青光眼、瞳孔残膜、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缺损等。超声诊断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111眼(97.4%),视网膜脱离 3眼(2.6%)。术后明确病因为 PHPV 76眼(66.7%),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4眼(12.3%),先天性白内障24眼(21.0%)。69.3%患眼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一致。结论 婴幼儿白内障合并玻璃体异常患儿就诊时月龄较大,多以家长发现白瞳就诊,可伴有多种眼部异常,术前眼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发现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科,2015, 24: 103 -1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4期和5期早产儿视 网膜病变(ROP)的临 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ROP患儿32只眼行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 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 男性18例,女性8例;出生孕周27~35周,平均孕周29.4周;出生体重960~2200 g,平均体 重 1434.6 g。手术时年龄为出生后50~705 d,平均158.3 d。32只眼中ROP5期病变13只眼 , 4期病变19只眼(4A期10只眼,4B期9只眼)。其中11只眼因ROP阈值病变或阈值前病变1型接 受间接检眼镜激光光凝治疗,1只眼再次接受冷冻治疗,病变未能控制进展至4期或5期。玻 璃体视网膜手术采用闭合式三切口入路,其中11只眼保留晶状体,21只眼行晶状体切除。手 术后随访 2~24个月,主要随访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4 期的19只眼中,4A期 的10只眼视网膜均完全复位,占100%。3只眼有视盘黄斑牵引;4只眼分别于视盘前、鼻侧视 网膜前及颞侧周边部残余机化增生膜;1只眼手术后玻璃体少量积血,2周后吸收;1只眼手 术 后并发白内障。4B期的9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6只眼,占66.7%。但均周边广泛瘢痕机化 ,1只眼有视盘黄斑牵引;另外3只眼视网膜未复位,手术后即有玻璃体积血,其中2只眼合 并前房积血。5期的13只眼,3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占23.1%。其中2只眼周边广泛瘢痕机 化,视网膜血管细,视盘色淡;1只眼颞侧视网膜皱襞;1只眼视网膜大部分复位,占7.7% ,鼻侧视网膜有增生膜和浅脱离;另外7只眼视网膜均未复位。结论:4 期ROP 通过保留或不保留晶状 体的闭合式三切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能够使视网膜有效解剖复位,手术成功率较高; 但对于5期ROP,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效果差,成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婴儿色素失禁症(IP)患儿的眼部临床特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0~3月龄小婴儿IP患儿18例3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表面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行眼底检查。行基因检测9例。根据眼底病变程度选择是否行视网膜激光光凝(LIO)、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 0.25 mg/0.025 ml)治疗。治疗后随访时间4~43个月。观察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疗效。结果 18例患儿中, 男性1例, 女性17例;首诊年龄(1.2±1.0)个月(2 d~3个月)。均有典型的皮肤改变。合并神经系统异常4例;牙齿异常10例;瘢痕性脱发4例。行基因检测的9例中, IKBKG基因第4~10外显子缺失5例;IKBKG基因第9号外显子发生c.1124delT杂合突变1例。18例36只眼中, IP相关眼部病变13例21只眼(58.3%, 21/36), 均为视网膜病变。双眼病变不对称9例(69.2%, 9/13)。21只眼中, 单纯视网膜色素上皮异常沉着3只眼(14.3%, 3/21);视网膜血管异常改变18只眼(85.7%, 18/21)。3...  相似文献   

16.
10%-15%的肿瘤患者发生瘤外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s),而伴随视力下降的瘤外综合征较少见,且常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眼部瘤外综合征根据易感的眼组织分为四类: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双侧弥漫性色素性葡萄膜增生和瘤外视神经病变。很多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前可表现出视觉症状异常。熟悉眼部瘤外综合征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2010年至2019年间玻璃体切割术适应证及术式的变化趋势。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病例22 491例,其中男12 287例,女10 204例,年龄1~95岁。根据玻璃 体切割手术适应证(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外伤、无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晶状体病变及其他眼病)、手术类型(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及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及玻璃体腔填充物(气体、硅油及其他液体)进行分类,对上述适应证、手术方式变化趋势及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 结果: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玻璃体切割术年手术量由2010年的1 398例逐渐增加至2019年的3 791例。患者年龄由2010年的(50.1±16.4)岁 上升至2019年的(57.2±14.5)岁,以男性为多,但女性比例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39.7%增至2019年 的46.6%)。2010年至2019年间,前4位玻璃体切割术适应证依次为视网膜脱离(29.4%),黄斑疾病 (22.0%),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9.7%)及眼外伤(15.5%)。因黄斑疾病接受手术的患者数量及构成比逐年增多,由2010年的195例(14.0%)增加至2019年的1 054例(27.8%),已成为玻璃体切割术的首位适应证。手术类型方面,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为13 896例(61.8%),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2010年55.2%,2019年69.0%)。玻璃体腔填充物方面,气体及硅油是玻璃体切割术后的主要填充物(2010年占83.4%,2019年占74.9%)。近5年硅油填充比例较前5年下降(2010─2014年期间占 40.2%~43.8%,2015─2019年期间占34.1%~39.6%)。 结论:2010─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玻璃体切割手术的主要适应证为视网膜脱离、黄斑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中黄斑疾病占比逐年增加。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已成为主流术式。10年来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的使用比例在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8.
圆锥形晶状体(Lenticonus)甚为罕见,多发生在后极部,称后球形晶状体或晶状体后膨出症,多为单眼。国内共报告6例均为后极性圆锥形晶状体。前极性圆锥形晶状体极少见,双极性圆锥形晶状体至今在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报导,我院曾见到2例,系同胞兄弟,报告如下。例1龚××男 22岁自小视力差,近年加重,1983年1月来我院就诊。全身检查无畸形或其他异常。眼部检查;双眼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岁.患者于2002年11月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眼视力下降,无眼红眼痛、无流泪畏光就诊.入院查体:视力右眼手动/眼前、左眼0.12,颜面部及四肢见血管瘤(图1),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瞳孔圆,直径右眼12.5 mm、左眼13.5 mm,晶状体透明,眼底视盘苍白,杯盘比(C/D)右眼1.0,左眼0.8.房角:双眼虹膜根部靠前,全周见小梁网及Schlemm管充血,少量中胚叶组织残留;视网膜:平伏左眼颞侧血管迂曲扩张,后极部及颞侧视网膜下透见橘红色增厚.  相似文献   

20.
Tang J  An XL  Song HG  Bing H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10):689-691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组织学改变和细胞生化检测指标异常。方法将视网膜分为4个象限,胰酶消化法分离视网膜血管,比较各象限病变程度,将颞侧和鼻侧视网膜匀浆后检测其细胞生化指标。结果视网膜微动脉瘤、无细胞血管及凋亡周细胞的数量以颞侧多于鼻侧。视网膜各象限的糖转移因子、蛋白激酶C-β、半胱氨酸蛋白酶-1的检测结果明显不同。结论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细胞生化检测指标异常程度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的4个象限分布不均,推测其分布差异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华眼科杂志,2004,40:689-6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