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是环氧化酶的同工酶之一(哺乳动物的COX至少有COX-1和COX-2 两种同工酶)。[STBX]COX-1[STBZ]为结构型基因,在正常组织和细胞内表达,参与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STBX]COX-2[STBZ]为诱导型基因,静息时不表达,当细胞受到各种诱导因子刺激时表达上调,迅速合成,参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COX-2与恶性肿瘤的关系首先在大肠癌中证实,其促癌作用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增加细胞黏附和肿瘤侵袭、促进血管生长等[1],80%-90%的大肠癌有环氧化酶-2的过度表达[2,3]。本综述回顾了大肠癌环氧化酶-2表达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中COX-2与p53、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 2 (COX 2 )的表达与 p5 3、E cadherin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1例宫颈癌和 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 2、p5 3、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COX 2、p5 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而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宫颈上皮 (P <0 .0 1) ;COX 2的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 p5 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OX 2表达阴性组 (P <0 0 5 ) ,COX 2表达阳性组的E 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则低于相对应阴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COX 2、p5 3、E cadherin可能起重要作用。COX 2通过使抑癌基因p5 3失活 ,降低细胞黏附分子E cadherin的水平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着丝粒蛋白N(CENPN)在肝细胞癌(LIHC)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并预测其调控LIHC的可能机制。方法:基于TIMER2.0和GEPIA2数据库分析CENPN在TCGA LIHC组织中的表达。基于GEPIA2数据库,通过Cox和Logistic方法分析CENPN表达与LIHC患者病理分期和预后的关系。基于LinkedOmics数据库,通过Spearman方法分析CENPN在TCGA-LIHC中的共表达基因。基于DAVID数据库对Top 500差异性共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在KEGG网站中可视化细胞周期通路。基于cBioPortal数据库,通过Spearman和Pearson方法分析CENPN表达与甲基化的关系。基于TIMER数据库,通过Spearman方法分析CENPN表达与6种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关系。结果:CENPN在LIH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此外,随着肿瘤分期进展,CENPN表达明显增多,在LIHC患者中,CENPN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CENPN高表达患者无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与CENPN表达存在相互作用的差异表达基因有TK1、C16orf61、KARS、COX4NB、COG4等,其主要富集于细胞裂解、蛋白质结合、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LIHC中CENPN的高表达与甲基化有关。CENPN的表达与6种肿瘤免疫细胞变化均相关。结论:CENPN可作为LIHC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其在LIHC中的高表达与甲基化有关,可能通过细胞周期和影响免疫细胞浸润相关通路调控LIHC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改变并分析其与该基因5′CpG岛甲基化改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46例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的正常黏膜中IGFBP-rP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5′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并通过T-A克隆、测序加以验证.不表达IGFBP-rP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株LoVo和SW620经去甲基化药物5-氮-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后,分别用RT-PCR和MSP检测IGFBP-rP1表达改变和甲基化状况.结果 mRNA水平上,IGFBP-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正常黏膜(P<0.01).在46例结直肠癌组织中,28例(60.9%)可检测到IGFBP-rP1基因5′CpG岛发生甲基化,而在配对的正常黏膜中,37例(80.4%)可检测到,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FBP-rP1基因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5-aza-dC处理后,两株细胞均出现IGFBP-rP1基因的再表达,MSP法检测证实基因发生了去甲基化.结论 IGFBP-r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5′CpG岛甲基化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DNA甲基化是结直肠癌中IGFBP-rP1表达调控的一种机制.IGFBP-rP1低甲基化引起的基因表达上调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环氧合酶-2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氧合酶 2 (COX 2 )为一种诱导酶 ,在正常组织中很少表达 ,当细胞受到炎症等刺激时可高表达。COX 2的高表达除参与炎症、疼痛的调节外 ,还与肿瘤、老年性痴呆等疾病密切相关 ,同时 ,COX 2也与某些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尖锐湿疣及疣旁组织中p53及bcl—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癌相关基因bcl-2和p53在尖锐湿疣(CA)及疣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他们与尖锐湿疣中细胞增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31例CA组织及15例疣旁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有阳性表达细胞均位于基底层.湿疣及疣旁组织中均有表达,p53表达率分别是66.7%(21/31)和26.7%(4/15)(P<0.025).而bcl-2表达率分别是41.9%(13/31)和6.7%(1/15)(P<0.05).结论提示bcl-2和p53两种癌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CA发病机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omer与胰岛素分泌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相关意义.方法 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血糖和血胰岛素值.取胰腺组织,采用反转录PCR、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Homer(Homer1c、Homer2、Homer3)和胰岛素的表达.结果 大鼠胰腺组织可见Homer表达,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胰岛素表达明显减少(P<0.01),而Homer1c、Homer2和Homer3均表达增加(P<0.05).结论 Homer基因在大鼠胰腺组织亦有表达,Homer1c、Homer2和Homer3可能对胰岛素分泌起负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环氧化酶-2与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又称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g Landin Synthase。PG synthase)。是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合成各种内源性前列腺素(PGs)过程中的限速酶。其催化产生的PGs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如发热、炎症、出凝血机制等。目前已知COX至少具有两种亚型。即COX-1及COX-2。COX-1为结构型(Constitutive)。被认为是“看家基因”,在大多数正常细胞中呈稳定的表达。合成生理性PGs以维持胃粘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多种癌症与阿尔茨海默症(AD)呈现负相关,但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从基因信号传导及调控网络构建方面研究这种负相关,将对两种疾病致病机理的探寻起重要作用。选取乳腺癌(BC)与AD进行对比研究。考虑到传统特征基因提取方法注重单个基因在不同样本中的表达差异而忽视基因之间的关联性,从基因之间的关联性出发,利用互信息(MI)首先提取两种疾病中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作为特征基因。在此基础上,鉴于网络成分分析(NCA)约束条件较强、运行时间过长等局限性,采用快速网络成分分析算法(FastNCA),推演出特征基因中转录因子的表达活性及其对靶基因的调控强度,并分别构建两种疾病的转录调控网络。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POLR2E、RFC5、THOC4、FBXO22、KPNA1、MYST3、PTBP1等在两种疾病中表达活性及调控作用相反,如转录因子RFC5的表达活性从健康到BC患病过程中由0.269降低至0.077,而从健康到AD患病过程中则由-0.430升高至0.307。通过分子生物学分析可知,它们所影响的调控关系及生物过程对BC及AD的致病起着关键作用,对两种疾病之间呈现负相关性机制的探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EGFR、COX-2及P63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环氧化酶 2 (COX 2 )和 p6 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6 7例PTC(其中腺内侵袭 4 1例、腺外侵袭 2 6例 ;有淋巴结转移 2 9例、无淋巴结转移 38例 )、3例滤泡癌和 15例甲状腺腺瘤中EGFR、COX 2及 p6 3蛋白的表达。结果 EGFR、COX 2和 p6 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8 1%、82 1%和 70 2 % ,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 (P <0 0 5 ) ;EGFR与COX 2、COX 2与p6 3蛋白在PTC组织中的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5 ) ;EGFR和COX 2在PTC腺外侵袭组和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腺内侵袭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 ,p6 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与浸润程度无关。结论 EGFR与COX 2在PTC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p6 3蛋白在PTC的高表达提示其与PTC的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永久性房颤(p AF)发病相关的关键miRNAs及其调控的靶基因。方法联合应用表达谱芯片和miRNA芯片分析p AF患者(n=7)和健康成人(n=4)的左房组织,筛选p AF相关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后,与表达谱芯片的筛选结果进行负相关分析后的基因集合进行显著性功能分析(GO-analysis);利用miRNA与靶基因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构建差异miRNA与交集靶基因的调控网络(miRNA-gene-network),得到网络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的miRNA和被调控的关键靶基因;采用RT-q PCR方法检验另一组p AF患者(n=5)和健康成人(n=4)的左房组织标本。结果表达谱基因芯片发现610个mRNA有显著性改变(fold change2,P0.05),miRNA-靶基因调节网络发现与p AF显著相关的20个miRNAs和107个靶基因,相关度最高的是miR-144、miR-1284、miR-1827、miR-1、miR-3613-3p和miR-101;其调控的重要靶基因包括CACNB2、EFNB1、PTEN、TAOK1、RUNX1和TPM3等;RT-q PCR验证结果显示这些miRNAs和靶基因密切相关。结论通过表达谱基因芯片与miRNAs芯片联合分析p AF左房组织标本,构建miRNA调控网络,发现p AF重要的miRNA-靶基因调控及功能,结果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cytochrome coxidase Ⅰ,COX Ⅰ)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Ⅲ(cytochrome coxidase Ⅲ,COX Ⅲ)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COX 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结直肠正常黏膜、20例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和8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OX Ⅰ和COX Ⅲ的表达,并分析二者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OX Ⅰ和COX Ⅲ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15/20)和70.0%(14/20),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5.0%(7/20)和25.0%(5/2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6.2%(29/80)和26.2% (21/80);COX Ⅰ和COX Ⅲ在正常结直肠黏膜和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5,P=0.011;x2=8.120,P=0.004),COX Ⅰ和COX Ⅲ在正常结直肠黏膜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75,P=0.002;x2=13.46,P<0.001).COX Ⅰ的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相关;组织学分级越低,COX Ⅰ阳性率越高,Ⅲ+Ⅳ结直肠癌组中COX Ⅰ阳性率低于Ⅰ+Ⅱ组.COX Ⅲ的阳性率与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相关,Ⅲ+Ⅳ期结直肠癌组中COX Ⅲ阳性率低于Ⅰ+Ⅱ期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COX Ⅰ和COX Ⅲ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P =0.008,P=0.017).结论 COX Ⅰ和COX Ⅲ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表达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ncer,ESCC)细胞株及组织中miR-4687-5P及STIM1基因的表达及STIM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进一步探讨miR-4687-5P与STIM1基因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是否具有共同的表达调控机制。方法应用qRT-PCR及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检测ESCC细胞株(TE13、KYSE150、T.Tn)及89例ESCC及相应癌旁非肿瘤组织中miR-4687-5P及STIM1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ESCC组织中miR-4687-5P与STIM1基因表达均明显下调,且表达具有一致性。miR-4687-5P与STIM1基因在3株ESCC细胞系中表达较弱,应用甲基化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处理细胞株后两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强,而甲基化条带明显减弱或消失; ESCC组织中,STIM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且其甲基化频率与STIM1及miR-4687-5P的表达均相关(P 0. 01)。结论 ESCC中miR-4687-5P与STIM1基因表达均下调; miR-4687-5P表达可能受宿主基因STIM1启动子的调控,其启动子区的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引起miR-4687-5P与STIM1基因在ESCC中表达下调的共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环氧化酶 (COX)是前列腺素 (PGs)合成初始步骤的关键限速酶 ,目前发现环氧化酶 1(COX 1)和环氧化酶 2 (COX 2 )两种同工酶。随着对COX的结构 ,在肾脏的分布 ,调节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的不断深入 ,COX 2选择性抑制剂有望为肾脏病的治疗开拓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内皮素-1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皮素 (ET)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为强效的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 ET家族成员有三种异构体ET- 1、ET- 2和 ET- 3,各种异构体之间仅有 2~ 6个氨基酸不同 ,有组织特异性。人的 ET- 1基因全长 12 46 4bp,结构基因由 5个外显子和 3个内含子组成。ET- 1基因的表达决定于基因中的特异转录调节因子和其本身的结构。这些调控位点除存在于ET基因启动子区结构中外 ,也存在于 ET基因的 3′端侧翼序列。GATA与 AP1位点是 ET- 1启动子功能所必需的 ,GATA与AP1有协同作用。ET- 1基因表达受许多因素的调控 ,各种因素通过作用于其受体 ,而影响一种或多种调控因子的表达 ,最后作用于 ET- 1基因的顺式调控元件 ,促进或抑制 ET- 1基因的表达。其中 GATA和 AP1位点的调控元件是 ET- 1基因调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泛素特异性加工酶2(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2,USP2)是一种重要的去泛素化酶,通过特异性识别靶蛋白,使靶蛋白去泛素化并阻碍其降解,以调控细胞内靶蛋白数量和活性,从而参与细胞功能的调节.USP2-45及USP2-69是USP2基因选择性剪接而形成的两种不同亚型,在不同组织、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且与细胞周期调控,骨骼肌纵向生长、肌细胞分化、离子通道、生精作用及生物钟调控等关系密切.本文结合当前研究进展,系统阐述USP2的两种亚型的结构、分布及功能,为进一步研究USP2与疾病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景:软骨细胞具有修复受损软骨组织和维持软骨完整性的重要作用。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老化和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目的:通过线粒体PCR芯片技术研究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线粒体基因的差异表达。 方法:收集骨性关节炎患者及正常成人车祸后截肢者的关节软骨细胞,经过细胞的提取和培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mRNA提取和cDNA合成等处理后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 结果与结论:所检测到的84个与线粒体相关的待检测基因中有18个线粒体基因在骨性关节炎中发生了显著改变。以骨性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线粒体基因相对正常成人软骨细胞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倍数表示基因表达的改变情况,其中倍数改变和倍数调节均大于2的上调基因有BBC3,BCL2,SLC25A37等15个,倍数改变小于0.5和倍数调节小于-2的下调基因有CPT1B,SLC25A16,SLC25A24 共3个。18个线粒体差异基因功能分类如下: 膜极化和电位:BCL2, BCL2L1, TP53, UCP1, UCP3;线粒体转运功能:BCL2, BCL2L1, CPT1B, FXC1 (TIMM10B), MFN2, STARD3, TP53, UCP1, UCP3;小分子转运功能:SLC25A16, SLC25A2, SLC25A24, SLC25A31, SLC25A37;靶蛋白:FXC1 (TIMM10B),MFN2;线粒体蛋白转入:COX18, FXC1 (TIMM10B);内膜转运:FXC1 (TIMM10B), TIMM17B;线粒体裂变和融合:COX18, MFN2;线粒体局限化:MFN2;凋亡基因:BBC3, BCL2, BCL2L1, SOD2, P53。结果表明,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线粒体发生了明显的能量代谢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raves病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阮晔  刘志民  陈向芳 《现代免疫学》2004,24(4):321-324,327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Graves病 (GD )和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分别用Cy5和Cy3两种不同的荧光染料通过逆转录反应将GD组和对照组甲状腺组织的mRNA分别标记成探针 ,并与载有一组靶基因的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扫描荧光强度 ,计算机软件分析 ,寻找两组差异表达基因。G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共筛选出 80条差异表达基因 ,其中表达增加的基因有 31条 (2 0倍以上 ) ,表达降低的基因有 4 9条 (0 5倍以下 )。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GD与正常成人甲状腺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具有样品用量少、高速度、高敏感、高通量等特性。通过筛选所得差异基因提示GD的发病涉及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等多个方面 ,为进一步阐明GD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25例老年痴呆患者血细胞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的突变情况,探讨线粒体DNA突变与阿尔茨海默病(AD)性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量法提取血细胞总DNA直接作为PCR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最后采用DNA序列分析鉴定突变。结果在正常老人组,只扩增了280bp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基因(COX2)扩增片段,而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出现了464bp和280bp的多态性扩增片段,并且发现了1个320bp的新的线粒体DNA缺失片段,1位AD患者的COX2基因存在一种新的缺失后重组现象,COX2基因的1条单链在np7503处断裂,另1条单链在np7785处断裂,这两个断裂的游离片段通过插入1个额外的胞嘧啶核苷酸重新连接起来。结论 老年痴呆患者中的COX2基因存在片段扩增多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exAB-OprM、MexXY-OprM主动外排系统(外排泵)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5株外科监护室分离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实时定量RTPCR测定结构基因mexA、mexX的mRNA表达水平来判断MexAB-OprM、MexXY-OprM外排泵表达情况;用PCR分别扩增其调控基因mexR、mexZ,并对其产物测序,用Blast软件在GenBank与已知序列比较,研究其过度表达的机理.结果 25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4株高表达MexAB-OprM系统(56%),3株高表达MexXY-OprM系统(12%),这3株菌同时高表达2种外排泵.在8株mexA高表达的菌株中,5株菌发生mexR基因突变,出现氨基酸替代,1株mexR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2株菌未发现mexR基因突变.2株mexX高表达的菌株均发生基因mexZ突变,出现氨基酸替代.结论 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MexXY-OprM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过度表达,是此菌多重耐药机制之一;外排泵MexAB-OprM、MexXY-OprM高表达分别与调控基因mexR、mexZ发生变异有关,同时存在其他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