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丧失了呼吸道湿化和对吸入气体的加湿作用,加之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作用,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主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我科应用可调节静脉输液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应用传统间断气道湿化法的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更有效的湿化方法,以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湿化方法,以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是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传统气道湿化仅注重于气道湿化,而忽视了在气道湿化中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笔者对我院26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氨溴索(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0例气管切开患者术后呼吸道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方法:对60例气管切开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加强气道湿化,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60例患者中,54例痊愈出院,有效率90%.结论:对气管切开的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气道湿化,做好基础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是抢救重危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人工气道供氧及时吸痰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肺部感染及并发症 ,以挽救病人生命。1 临床资料1998年 2月至 2 0 0 2年 11月在我院因各种危重急症行气管切开病人 30例 ,其中男 2 4例 ,女 6例 ,年龄 35~ 72岁。昏迷18例 ,嗜睡 8例 ,清醒 4例。2 护理2 .1 气道湿化给药 气管切开气道湿化给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传统的气道湿化药常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等来滴入气管以湿润气道和预防感染 ,有报道显示 ,庆大霉素对气管黏膜纤毛系统的损伤较大 ,会使气管黏膜上皮表面黏液纤毛…  相似文献   

5.
<正>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的有效途径,在危重患者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人工气道的建立易引起感染、痰液黏稠而引起气道阻塞,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效的排痰和合理的气道湿化则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我科对2008年3月至2013年2月68例气管切开患者分别采用间断滴药湿化法与持续气道湿化法进行护理并作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选择较理想的气管切开后病人呼吸道管理方法,比较观察我科重症监护病房2004年4月~2006年12月收治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方法的应用效果。62例随机分成两组,湿纱布组和人工鼻组,观察气管切开后病人气道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呼吸道阻力增加、护理时数及气管切开后的不良症状。结果,除呼吸道阻力增加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外,人工鼻组在湿化不足、湿化过度、痰液黏稠、痰痂、堵管、肺部感染、护理时数项目上明显优于湿纱布组(P<0.01或P<0.05)。表明人工鼻可明显提高人工气道的管理效能,降低气管切开病人的并发症,尤其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大大减少护理工作量,且人工鼻组并不增加呼吸道阻力。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气管切开后湿化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湿化护理对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5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运用多种方法,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湿化管理,提高气管切开后的湿化效果。结果通过对5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湿化的护理和管理,发现患者气道内分泌物减少或者分泌物易被吸出,保持了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建立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而气管切开后湿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之一,湿化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两种气道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抢救及治疗危重症病人的重要措施。由于气管切开后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如果对气道湿化不够,将在气管内套管及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对肺功能将造成一定的损害,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一个重要措施。我科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共护理气管切开患者50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气道湿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74例气管切开、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套管内持续吸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36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对照组(B组)38例,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通过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痰的黏稠度、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护理工作时数。结果: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气道损伤、刺激性咳嗽的概率小于间断性注射器滴入湿化,缩短护理工作时数,减轻护理工作量。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过程。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7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35例(占83.3%)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9.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茵观念和无茵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74例气管切开、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套管内持续吸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36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对照组(B组)38例,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通过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痰的黏稠度、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结果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气道损伤、刺激性咳嗽的概率小于间断性注射器滴入湿化。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8例气管切开吸氧病人的气道管理.结果 气管切开病人人工气道的加热湿化,正确排痰、氧疗等措施是防止患者窒息,保持气道通畅以及防止气管切开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拔除气管套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喉癌患者手术创面水肿或喉部肿瘤压迫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而气道的改变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是喉癌术后护理的关注重点之一,对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痰液潴留、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改变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气管切开的适应证逐渐增加,由抢救性的气管切开发展到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气管切开。本文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气管切开的护理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加强病室环境的消毒及管理,湿化气道,抽吸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院内气道感染。结果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能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化消毒观念,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理工作十分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气管切开后,丧失了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与湿化作用,加之患者咳嗽能力减弱,呼吸道失水增加,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经气管套管进入下呼吸道,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护理的主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人工气道护理的质量[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气管切开病人的呼吸道护理,从而控制或减少呼吸道感染,提高颅脑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3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方法。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8例病人因颅脑损伤过重死亡外,45例(占84.9%)病人最终拔除气管套管,仅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占7.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后,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乔红然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27-152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我科36例重度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精心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结果 3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成功封管12例,失语合并不同程度偏瘫5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植物状态生存2例。36例患者中只有1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做好基础护理,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庞小萍  梁玉銮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388-1390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瘫痪患者气管切开置管的气道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以来收治56例患者的气道护理临床资料,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气道护理措施包括病区环境和病人呼吸道用物管理、套管护理、气道湿化、排痰护理。结果:气道满意湿化率达91%,肺部感染率下降到21.4%。结论:呼吸道通畅是支持患者生命的基础,有效湿化、及时叩背、掌握吸痰时机、方法和技巧是保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年来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的护理经验。方法:积极同医生配合,加强套管的护理;充分气道湿化;正确有效的排痰和控制医源性呼吸道感染等措施的实施。结果:通过对186例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的全面护理和身心整体护理,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组成活160例,占86.02%,结论: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而加强呼吸道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内感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高敏 《当代医学》2009,15(28):60-61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管理的具体方法,探讨与总结使气管切开后的呼吸道管理更趋科学合理有效,从而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与总结106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具体管理措施方法。结果经采取有效合理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本组106例气管切开患者全程通气道保持通畅,除17例死亡患者外,余89例(占83.9%)病人最终顺利拔除气管套管,本组病例仅有8例发生肺部感染,占7.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良好的职业操守、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技术操作、良好的病房基础环境、以及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生存与治愈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