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疱疮的合理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天疱疮的合理治疗方案,分析其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48例天疱疮患者中寻常型(PV)35例、红斑型(PE)5例、落叶型(PF)3例、增殖型1例、疱疹样天疱疮(HP)4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糖皮质激素组34例、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14例,观察糖皮质激素用量、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糖皮质激素组的激素最大控制剂量、控制疾病所需激素总量高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P<0.05)。重症患者的糖皮质激素初始量、糖皮质激素最大控制量及控制总量高于中症患者(P<0.05及P<0.01)。重症、60岁以上、皮肤和黏膜同时受累患者的病死率分别高于中症、60岁以下、仅有皮肤损害者(P<0.05)。结论:天疱疮病情轻重是确定糖皮质激素用量的重要因素。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疗效更佳,高龄、有黏膜损害的重症天疱疮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2012至2021年11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BP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结果:11例寻常型银屑病合并BP患者中,其中男9例,女2例,平均年龄(67.73±13.06)岁,银屑病均先于BP发病,平均间隔时间为(15.95±13.17)年。11例BP均发生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5例有明确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史,8例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阳性,6例患者检测BP180抗体均为阳性,4例患者检测BP230抗体仅1例阳性,8例给予系统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给予四环素类、烟酰胺及局部外用激素治疗,其中1例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随访半年至6年,8例患者无新发水疱,银屑病局限性复发,3例死亡。结论:寻常型银屑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临床相对少见,中老年男性多见,中重度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控制病情后先对糖皮质激素规律减量,较少引起银屑病加重。  相似文献   

3.
高秀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36-1737
目的:总结寻常型天疱疮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寻常型天疱疮36例,遵医嘱早期足量、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做好皮损处护理、黏膜护理,采用规范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心理护理及饮食护理。结果:36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病情好转后自动出院2例,其余患者均皮损消失治愈出院。结论:针对寻常型天疱疮常见护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在寻常型天疱疮活动期和维持治疗期,氨苯砜对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患者的疗效。设计:对经氨苯砜治疗的连续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机构: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一所三级转诊医院)。患者:观察了9例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寻常型天疱疮连续患者,泼尼松逐渐减量会使其病情突然恶化。干预:将氨苯砜加入泼尼松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中。主要观察指标:类固醇剂量。结果:采用氨苯砜治疗前,患者的类固醇剂量3个月内不能减量或用泼尼松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用氨苯砜治疗期间,除1例患者病情尚未控制外,所有9例患者的类固醇剂量均可逐渐减量至肾上腺…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我院收治1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经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2个月后好转出院。患者,男,60岁,因躯干及双上肢水疱3个月加重20天由外院转入我院治疗。皮肤科检查:除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皮肤正常外,其余皮肤弥漫性红斑、浸润、脱屑,散在黄豆大小水疱,面部眼睑周围及颈部部分皮肤糜烂、渗出,表面  相似文献   

6.
天疱疮是一组累及皮肤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一般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和红斑型4种经典型类型,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的一型,多累及中年人,儿童罕见,少数患者血清中含有高滴度天疱疮自身抗体,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反应或激素抵抗,预后在天疱疮中最差[1].最近我们遇见2例难治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获得良好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我科1957年9月~1978年8月21日间用皮质激素治疗天疱疮住院患者40例的结果。有寻常型天疱疮26例、落叶型8例、增殖型4例、红斑型2例。一般分析中指出发病季节与职业以农民与夏季为多。提示:农民长期日晒是否与发病有关。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肝功能的异常表现是低白蛋白血症,免疫蛋白检查均有异常。治疗分析中提出皮质激素的治疗关键是在第一次接受治疗时就给予迅速控制,随后给以最低维持量维持,直至疾病缓解,终于彻底治疗。近期(住院时)死亡率10%,远期(出院后平均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活动期、好转期患者血清锌、铜、铁、镁、锰、镉和铅离子浓度做了测定,对某变化和临床的关系做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大疱病组 1.经临床检查、病理和免疫病理检查确诊的患者32例。其中寻常型天疱疮18例,落叶型天疱疮2例,红斑型天疱疮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1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22~92岁。2.病情分期。活动期:有新发的皮疹,包括红斑、水疱、糜烂和痂皮等。好转期:无新发皮诊,原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广谱高效抗菌素的大量应用和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多,引起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也相应增多,现总结临床3例病例的表现与特点,以引起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与重视。1 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27岁,半年前先后在南昌省市两家医院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经过糖皮质激素及反复抗菌素治疗,因激素自行减量及停用,天疱疮再发加重,于2000年1月24日入本院皮肤科住院治疗。入院时上眼睑、面颊、躯干、臂部、大腿大片红斑糜烂面及散在枣大豆大薄壁水疱。用强的松60mg、环丙沙星等治疗10余天,新发皮疹控制约数天1~2个豆大水疱,原红斑糜烂面不愈合,患…  相似文献   

10.
寻常型天疱疮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桥粒蛋白在疾病中的功能变化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男女之比1·12∶1,平均发病年龄43岁。皮损有典型的水疱、大疱。40·2%的患者有口腔黏膜损害,23%的患者以口腔水疱、糜烂为首发症状。除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的患者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皮质类固醇剂量平均值为泼尼松64·5mg。结论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存在循环自身抗体攻击皮肤桥粒蛋白引起大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 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天疱疮患者84例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曾抗  周浩  孙乐栋  周再高 《广东医学》2008,29(10):1654-1655
目的总结天疱疮患者的治疗方案,分析其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药物均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为主,45例患者同时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3例因治疗效果差进行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观察激素用量、治疗效果、副作用以及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患者激素初始量高于中症组患者;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治疗效果优于激素组;随访患者中9例因激素减量过快复发;3例进行了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已停用激素。结论天疱疮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激素用量的关键。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天疱疮疗效更佳。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选择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者可能是治愈天疱疮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代喆  何迅 《四川医学》2011,32(6):847-848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配合红光治疗仪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寻常型天疱疮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以糖皮质激素加红光治疗仪照射,对照组17例给以糖皮质激素,观察两组无新疱出现所需时间,糜烂面干燥所需时间,糜烂面愈合所需时间,合并皮肤粘膜感染的例数。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糜烂面干燥所需的时间及愈合所需时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配合红光治疗仪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可缩短糜烂面干燥及愈合所需时间,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80例大动脉炎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大动脉炎的误诊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误诊、治疗和预后.结果 ①80例患者中,头臂动脉型患者31例,约占38.8%;胸腹主动脉型4例,占5.0%;广泛型(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43例,占53.8%;肺动脉型2例,占2.5%.②常见临床首发症包括双上肢血压不等(包括单侧或双侧血压测不出)、血管杂音、头晕头痛、无脉或脉搏减弱、乏力.③80例患者在发病初期,有37例患者被误诊,误诊率高达46.3%.④80例患者中49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达到缓解.⑤对21例患者回访发现,14例患者接受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单用抗凝药等病情控制良好;6例患者不正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1例患者因大动脉炎所致心力衰竭死亡.结论 大动脉炎误诊率较高,医生的全面体检能有效降低误诊率.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能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定期随访及正规治疗能有效改善病情,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5.
1985年8月13日我科收治1例红斑性天疱疮患者,在使用大量强地松龙和环磷酰胺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经用庐山霉素治疗而康复,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2岁,因头面、胸、背部起水疱2月余而住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红斑性天疱疮。给予强地松龙、环磷酰胺、青霉素、链霉素及洁霉素交替使用。在治疗的第50天,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临床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皮损面积均大于全身体表面积的50%以上。皮疹主要表现为疱壁紧张的大疱、水疱,18.8%的患者尼氏征阳性。18.8%的患者有口腔粘膜损害。16例中有13例(81.2%)伴发各种其它疾病。直接免疫荧光检测示IgG阳性率为81.2%,C3阳性率为75%。糖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是治疗的主要方法,除2例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糖皮质激素剂量为1mg/d/kg(相当于泼尼松)。15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重症大疱性类天疱疮大多数为老年患者,常伴发各种疾病,病情危重,治疗时应根据个体差异首选适量的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病情,联用免疫抑制剂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天疱疮的临床合理治疗方案,为科学治疗天疱疮和改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对190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情特征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激素治疗组和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天疱疮临床诊治中的激素用量指标。结果:轻症组与重症组相比无论是在激素治疗组还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其激素初始量、最大控制量、病情控制时间、激素减量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重症组的最大控制量,轻症组和重症组病情控制时间、激素减量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疱疮患者的治疗用激素初始用量可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来设定,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较激素单独治疗好。  相似文献   

18.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尼氏征阳性为主要表现。患者体内存在针对桥粒芯蛋白(dsg)的自身抗体,主要为dsg1或dsg3。临床分型包括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副肿瘤型和IgA天疱疮。本次结合4例不同类型的天疱疮病例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背景:增殖型天疱疮是寻常型天疱疮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报道1例患者,寻常型天疱疮以孤立的增殖性假瘤形式而复发1例59岁的男性患者,2001-02右侧腹股沟发现肿瘤,1974/85间患者曾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从1985年开始病情完全缓解。就诊时评估右侧腹股沟光滑增殖型肿瘤,大小10cm×5cm×5cm,活组织检查显示棘细胞层水肿,棘皮症和一些皮肤棘层松解。直接免疫荧光显示表皮细胞间物质有较强的IgC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抗细胞间抗体滴度为1∶800。免疫印迹分析显示有活性130kD的寻常型天疱疮抗原,确诊为PVg。开始局部应用糖…  相似文献   

20.
1例60岁女性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皮损局限于口腔黏膜,在用泼尼松龙治疗时,短期内出现弥漫躯干和四肢的皮损。皮损开始为小水疱,不同于寻常型天疱疮的大水疱,然后逐渐发展为大水疱及糜烂,与寻常型天疱疮相一致。早期水疱涂片检查证实存在多核棘层松解性角化细胞,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检测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抗体染色阳性。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和增加泼尼松龙剂量5d后,泛发皮损迅速改善,仅遗留小的浅瘢痕和色素沉着。在此期间血清抗VZV抗体未增加,也无带状疱疹样皮损出现。作者认为该例泛发性寻常型天疱疮是由复发性水痘引起的,形式类似于K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