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严重程度。方法 冠心病患者238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观察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3支病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0);两组冠状动脉两支/左主干病变发生率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狭窄比例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反映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积分更高(P=0.000)。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52例患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将患者分为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和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84例,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68例。结果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发现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与非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组患者的年龄(75.23±7.49岁vs 71.42±8.21岁)、甘油三酯(1.59±0.41mmol/L vs 1.41±0.63mmol/L)、血肌酐(82.42±39.27μmol/L vs 70.39±25.76μmol/L)、血尿素氮(7.85±4.31mmol/L vs 6.12±2.49mmol/L)、IL-2(567.32pg/dl±191.53pg/dl vs 501.26±217.74)、IL-6(3.95±2.92pg/dl vs 3.04±2.61pg/dl)和CRP (1.75±1.84mg/dl vs 1.04±2.01mg/dl)相比较高,而FEV1%(83.42%±24.57% vs 92.15%±19.38%)和FEV1/FVC (62.91±13.65 vs 70.24±9.42)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FEV1%(P=0.005)、FEV1/FVC (P=0.003)、IL-2(P=0.012)和CRP (P=0.009)差异更明显,为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独立相关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IL-2、CRP与肺功能指标FEV1%和FEV1/FVC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炎性因子IL-2与肺功能指标FEV1%(r=-0.391,P=0.000)和FEV1/FVC (r=-0.571,P=0.000)呈负相关,CRP也与肺功能指标FEV1%(r=-0.437,P=0.000)和FEV1/FVC (r=-0.559,P=0.000)呈负相关。结论 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是老年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颈动脉硬化情况。 方法 选取具有相似危险因素分层的CSF患者和冠状动脉血流正常(normal coronary arteries,NCA)的人群各45名。通过实时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系统,获得双侧颈动脉的硬化指数(stiffness parameter,β)、压力-应变弹性指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和脉搏波传递速度(pulse-wave velocity,PWV)。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评价Hs-CRP和颈动脉硬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 CSF组β、Ep和PWV显著高于NCA组(β:11.80±3.19 vs 9.70±3.76,P<0.01; Ep:149.90±44.47 vs 130.10±41.56,P<0.05; PWV:7.40±0.84 vs 7.00±1.08,P<0.05),AC低于NCA组(0.640±0.180 vs 0.760± 0.192,P<0.01)。CSF组Hs-CRP水平显著的高于NCA组(13.90±10.66 vs 9.30±6.33,P<0.05)。Hs-CRP水平可能与 β(r=0.272,P=0.005)、 Ep(r=0.411,P=0.003)和PWV(r=0.452,P=0.001)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和 AC(r=-0.293,P=0.025)呈负相关。 结论 在CSF患者,ET技术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评估颈动脉硬化的方法;CSF和颈动脉动脉硬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心脏磁共振成像探讨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的发生率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经心脏磁共振检查确诊为HCM或DCM且同期完成冠状动脉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均依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管腔狭窄≤50%)及冠心病组(管腔狭窄>50%),比较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情况,以及两种类型心肌病患者3组间临床及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心脏磁共振检查符合各类型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共681例,其中219例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相关检查,包括HCM 126例、DCM 78例、其他类型心肌病15例。HCM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率分别为31.7%(40/126)、21.4%(27/126),与DCM患者[分别为30.8%(24/78)、17.9%(14/78)]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M与DCM冠心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2.6±9.8)岁、(60.1±7.2)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分别为(59.3±9.5)岁、(58.5±8.8)岁,均分别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的(49.5±11.0)岁、(49.3±12.9)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肥胖)的HCM和DCM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70.4%(19/27)、71.4%(10/14)。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示,除HCM患者冠心病组左心室每搏输出量低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50.4±21.1)mL vs(64.6±22.9)mL、(64.1±27.1)mL,P均<0.05]外,其他指标如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肌内纤维化检出率及左心室功能参数在HCM和DCM患者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CM和DCM患者均可合并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磁共振检查可以用于诊断心肌病,特别是对合并冠心病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微粒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2月收入笔者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108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5例,双支病变组27例,3支病变组27例,多支病变组29例)和非冠心病组32例,每个患者入院后第二天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分析血脂、血常规、生化指标等,并经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各组红细胞微粒CD235a表达水平,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结果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相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红细胞微粒(44.37%±15.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18±1.16mg/L)、脂蛋白a(215.23±183.10mg/L)、超敏C反应蛋白(19.58±26.94mg/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各亚组间比较红细胞微粒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多支血管病变组红细胞微粒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高(P<0.05)。ACS组Gensini积分与红细胞微粒水平呈正相关(β=2.157,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β=-15.579,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微粒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红细胞微粒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红细胞微粒水平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变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线粒体DNA3243A>G (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差异。方法 采集5例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和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外周血2ml,然后利用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突变患者和正常对照的PBMC进行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测量。结果 运用AFM测量和分析发现,在表面形貌方面,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的PBMC高度(0.73±0.24μm vs 2.49±1.17μm,P=0.011)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其表面粗糙度(Ra:161.8±33.2nm vs 66.4±16.3nm,P=0.000;Rq:202.2±40.9nm vs 85.4±17.1nm,P=0.000)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力学性能方面,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PBMC黏附力约比正常对照组高3倍(779.6±190.0pN vs 161.1±83.1pN,P=0.0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PBMC杨氏模量(138.3±77.2kPa vs 421.4±140.0kPa,P<0.01)显著增加,病变细胞表面硬度增加。结论 本研究利用AFM从单细胞水平上揭示了mt.3243A>G突变糖尿病患者PBMC的表面形貌和力学性能变化,有助于加深对该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崔江萍  储爱琴  鲁朝晖  李丛玲  陆卉 《安徽医学》2020,41(11):1282-1285
目的 探讨赋能呼吸康复训练在辅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患者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60例NC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赋能呼吸康复训练,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影像学指标、日常生活功能指数(Barthel)评分及呼吸康复训练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干预前后的差值为(2.23±1.07)次/分,对照组为(1.50±1.04)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干预前后的差值为(4.60±1.59)%,对照组为(1.0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Barthel评分的差值为(17.50±5.69)分,对照组为(6.00±4.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时间为(9.17±3.46)d,对照组为(13.97±3.0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呼吸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NCP治疗的同时,辅助赋能呼吸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66例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造影并取得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Metavir评分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正常或轻微纤维化组(组1,n=35),中、重度纤维化组(组2,n=24),肝硬化组(组3,n=7)。比较各组患者超声造影参数,如肝动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ASG)、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PVSG)、肝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H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HV-HA渡越时间(HA-HVTT)及HV-PV渡越时间(PV-HVTT)的差异,分析各超声造影参数对代偿期肝硬化的诊断效能。 结果 PVSG、肝静脉到达时间、HV-HA渡越时间及HV-PV渡越时间的比较,组1大于组2(30.16±2.77 vs 25.00±2.65,30.52±2.74s vs 27.33±1.96s,10.6±0.46s vs 7.65±0.57s,6.68±0.69s vs 3.02±0.27s)、组3(30.16±2.77 vs 20.27±2.01,30.52±2.74s vs 25.42±1.83s,10.6±0.46s vs 5.75±0.36s,6.68±0.69s vs 1.98±0.4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2与组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SG、HVAT、HA-HVTT及PV-HVTT对肝硬化均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1、0.777、0.902、0.940,敏感度分别为91.7%、70.8%、87.5%、75.0%,特异性分别为85.7%、85.7%、85.7%、71.4%。 结论 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特别是门静脉时间强度曲线斜率梯度,对代偿期肝硬化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徐宣  刘少忠  方中 《安徽医学》2016,37(3):305-30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独立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NSTE-ACS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析NLR水平对NSTE-ACS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150例患者纳入最后的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水平预测NSTE-ACS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最佳截断值为2.58(曲线下面积0.72,特异性78.8%,敏感性61.2%)。150例NSTE-ACS患者中,NLR水平≥2.58的患者平均年龄较NLR<2.58的患者偏大(P=0.02),出现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2.58是对NSTE-ACS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OR:4.73,95% CI:1.94~11.54,P<0.01)。结论 NLR≥2.58是预测NSTE-ACS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笔者医院收治的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98例。前瞻性分析18F-FDG PET-CT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联性。结果 与病理无效组相比,病理有效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9.54±3.11 vs 6.12±3.21,P=0.015);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3%±17% vs 29%±11%,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1%±21% vs 34%±12%,P=0.000)。与未pCR组相比,pCR组患者SUVmax0显著增加(10.54±4.11 vs 5.87±2.21,P=0.000);SUVmax1变化率显著增加(57%±17% vs 28%±10%,P=0.000);SUVmax2变化率显著增加(64%±23% vs 33%±11%,P=0.000)。结论 18F-FDG PET-CT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一种影像学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年人群中冠状动脉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及部分后天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5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异常共73例(3.89%),其中2.67%为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占异常的68.49%:包括起源和分布异常、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2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异常对介入诊疗的操作方法、结果评判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与诊断和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对象和方法对临床已确诊或拟诊为冠心病(CHD)292例行CAG,男216例,女76例,年龄21~76岁,其中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64例,典型心绞痛59例,不典型心绞痛或无症状但至少有一项CHD易患因素,同时心电图有ST-T改变者123例,心律失常42例,心脏瓣膜病术前检查4例。采用经股动脉途径287例,桡动脉途径5例。结果冠脉正常者168例,狭窄124例,其中单支病变占42.7%,2~3支(含左主干)占58.3%;轻度狭窄1.6%;中度狭窄19.4%,重度狭窄为79%。结论通过CAG可以明确诊断CHD及全面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为外科手术依据,也提示CHD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冠脉病变已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320排冠状动脉CT成像(CT angiography,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价值。方法收集55例未确诊CAD的患者,在7 d内先后接受了320排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55例患者4个主要冠状动脉包括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20支在检查中显影良好。CAG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者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共94例,显示无病变者126例。冠状动脉CTA与CAG均发现病变者68例,均未发现冠脉病变者100例。冠状动脉CT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2、0.79。结论320排CT冠状动脉CTA是CAD患者无创检查诊断的重要手段,可为CAD患者诊断提供依据,虽然尚不能替代目前的金标准检查CAG,但由于CTA对于重度狭窄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对于那些拒绝CAG检查的患者(特别是存在严重狭窄的患者)是一个便捷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常规冠脉造影CAG,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心血管科就诊患者进行随机选择582例,均进行128-MSCTA和CAG检查,得到1108处狭窄动脉节段,按狭窄程度将冠脉狭窄分成0级、1级、2级、3级和4级,分析128-MSCTA与CAG对各级别冠脉狭窄诊断的一致性,评价128层CT成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及钙化与非钙化斑块对冠脉狭窄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诊断0级、1级、2级、3级和4级冠脉狭窄的一致性佳(Kappa>0.75),冠脉狭窄0级、4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分别为0级98.01%、98.15%、96.81%、98.86%;4级97.67%、98.72%、93.33%、99.57%。冠脉狭窄中1、2级敏感性为84.78%、87.31%,3级阳性预测值85.98%。冠脉钙化斑块与非钙化斑块在0、1、3、4级冠脉狭窄中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和常规冠脉造影媲美,但在128-MSCTA评估冠脉狭窄时,对轻度狭窄的诊断方面及重度狭窄程度评估方面可能产性偏差,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5.
邹华玉  李佳蓓  张艺 《西部医学》2009,21(2):203-205
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198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后根据冠脉狭窄程度进行Gensini评分。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在控制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后,显示MPV和冠脉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306(P〈0.01)。去除了年龄、吸烟、血糖、血压、血脂等因素的影响后,证明MPV大小与冠脉Gensini评分之间存在有意义的回归关系。结论MPV的大小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并对冠心病的防治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参照,对比CT冠状动脉造影(CTCA)与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并探讨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56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3周内接受CTCA、腺苷负荷MPI及CAG检查,CTCA将患者分为无冠脉病变组、非阻塞性冠脉病变组(冠脉狭窄<70%)及阻塞性冠脉病变组(冠脉狭窄≥70%),分别对比评价两种无创检测冠心病方法 的特点.结果 CTCA发现5例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19例非阻塞性冠脉病变,32例阻塞性冠脉病变.腺苷负荷MPI提示26例未见异常,18例显示不可逆性的心肌灌注缺损,29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以CAG为对照,CTCA检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5.6%,阳性预测值为92.2%,阴性预测值为100%;而腺苷负荷MPI检测冠脉病变≥70%的病变,敏感性为78.6%,特异性为71.4%,阳性预测值为73.3%,阴性预测值为76.9%.结论 CTCA与腺苷负荷MPI分别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学与心肌缺血的功能学方面给冠心病的诊断提供了较准确的信息,两者相辅相成,是无创的、全面的诊断冠心病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戚玮琳  施海明 《上海医学》1997,20(6):320-323
为研究电子束成像系统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对42例临床似诊冠心病患者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EBIS对照检查。结果显示冠脉正常组的钙化分数明显低于冠脉有轻度及重度狭长的两组,且与钙化程度呈正相关。EBIS以钙化诊断冠心产现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33%;60岁及以上组中EBIS的敏感更高。资料认为应用EBIS检查有无冠脉钙化可能为冠心病筛检方法发一同冠脉钙化可预测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替代单纯常规冠状血管造影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07年6月16日-2008年6月17日在我院心内科行单纯CCA并最大狭窄处≤50%的患者共568例,其中1个月内曾在我院行CTCA检查的患者102人,对比CTCA与CCA的结果。结果80例为单纯CCA检查,19例为支架植入术后复查,3例为冠脉旁路移植术后复查;CTCA诊断8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92.2%;其中19例支架植入术后复查患者,CTCA诊断3例偏差,诊断符合率为84.2%。结论CTCA可较准确的鉴别无需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包括支架植入术后复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5800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在冠心病(CHD)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AG经股动脉及桡动脉途径进行;对我院完成的5 800例CAG结果进行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进行随访,统计学: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法,其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5 800例患者冠脉完全正常者1084例(18.7%),冠脉硬化者764例(13.2%),冠脉狭窄者3952例(68.1%),冠脉心肌桥48例(0.8%),冠脉起源异常者60例(1%),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者阳性率高.随访3312例患者,时间为1个月到10年,严重病变或其它原因不能行介入手术治疗组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比较死亡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典型心绞痛、运动试验阳性者及单纯ST-T异常及不典型胸痛者均应积极行CAG,CAG安全可靠,为诊断CHD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疗效,对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间我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的4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7例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率97.9%,在74支病变血管中共植入支架83个(Multilink支架 49个,AVE支架 34个).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2支病变血管在球囊预扩张时血管夹层形成.随访3~34月,术后因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死亡1例,急性消化道出血1例,心绞痛复发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其余患者无胸痛发作.上述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