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IL)-17的表达水平与广西肝癌家族聚集性的相关性。方法在广西肝癌高发现场配对选取112对肝癌高发家族和无癌家族成员,共224例,以高发家族成员为观察组,无癌家族成员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外周血清IL-17的水平。结果无论从总体水平还是分层(性别、年龄、名族、HBsAg感染状况)比较,观察组IL-17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中,不同亲缘系数的成员之间IL-17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4.831,P=0.185)。肝癌高发家族中随着患肝癌例数增加,IL-17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0,P=0.563)。结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IL-17表达水平升高与肝癌家族聚集现象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免疫状态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榆林市儿童医院2011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4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8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及治疗后1、4周时Th1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和免疫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患儿IL-2 、IFN-γ和IL-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8.52、11.84、6.57),IL-4、IL-5和IL-13明显高于对照组(t=12.98、15.87、1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研究组患儿Th1/Th2型细胞因子均明显改善,治疗4周时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儿CD3+、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9.23、10.52、8.11),而CD8+则高于对照组(t=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周后研究组患儿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4周时CD3+、CD4+、CD8+及CD4/CD8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Th1、Th2细胞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6、3.19、3.25、4.01、2.15、1.81,均P<0.05).研究组各时间段各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2.53、3.06、1.98,均P< 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免疫状态存在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体检的5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不同时间段和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指标及Th1/Th2型细胞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RBC-C3bR及FEER均低于对照组,RBC-ICR及FEIR均高于对照组,IFN-γ、IL-2及IL-10均低于对照组,IL-4、IL-5及IL-13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上述指标呈现持续改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后免疫状态及Th1/Th2型细胞因子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妇女妊娠中期合并轻中度肺结核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状态。方法:选取50例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5例为感染肺结核妊娠患者(妊娠合并轻度肺结核13例、妊娠合并中度肺结核12例),对照组为正常组妊娠妇女25例。比较两组妇女妊娠中期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状态。结果:研究组妇女妊娠中期Th1型细胞因子和Th2型细胞因子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妊妊娠中期并肺结核Th1/Th2型细胞因子免疫状态能够作为判断妇女妊娠中期合并肺结核的参照指标,在妇女育龄期、围生期保健和管理监测应用中的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AR)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既往认为AR是由Th1/Th2型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引发的。然而,目前研究发现还有其他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了AR的发生、发展,因而Th1/Th2的细胞模式现已经扩展为Th1/Th2/Th17/Treg细胞模式。该文复习既往研究文献,锁定与AR密切相关的Th1/Th2/Th17/Treg细胞因子系统,对该系统在AR发生、发展的免疫学机制进行综述。扩展后的Th1/Th2/Th17/Treg细胞模式更有助于对疾病的理解,将推动AR的发病原因探讨、药物的干扰机制阐释以及相关靶点新药开发等研究工作,为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杨连君  司晓辉  王文亮 《医学争鸣》2001,22(18):1720-1723
目的 分析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 ,制备抗凋亡相关抗原的 m Ab.方法 用 6 0 m L· L- 1乙醇作用 6 h诱导 HCC- 92 0 4细胞凋亡 . May- Grunwald- Giemsa(MGG)法染色观察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 DNA含量 .环磷酰胺消减免疫法免疫 10只小鼠 ,另取 10只小鼠用常规法免疫作为对照 .末次免疫后取鼠尾血清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 .选取尾血清与凋亡细胞和非凋亡细胞的反应差异最明显者取脾细胞 ,与骨髓瘤细胞 SP2 /0融合 . EL ISA法筛选 .计算杂交瘤细胞融合率和抗体阳性率 .有限稀释法连续克隆化 .免疫细胞化学法进一步筛选 .Western blot法分析m Ab相关抗原的分子质量 .结果  MGG染色可见大部分细胞出现凋亡 .流式细胞仪分析可见亚二倍体凋亡峰 .实验组有 2只鼠的尾血清在凋亡细胞呈强阳性 ,而与非凋亡细胞的反应很弱 .两组的细胞融合率无明显差异 ;在凋亡细胞高表达 ,而在非凋亡细胞低表达的抗体的产生率也未见明显差异 .实验组总的抗体产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在凋亡细胞与非凋亡细胞均高表达的抗体的产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筛选出 1株在乙醇诱导的 HCC- 92 0 4凋亡细胞核内高表达 ,而在非凋亡的 HCC- 92 0 4细胞低表达的 m Ab.此 m Ab相关抗原的相对分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LA-DRB1*04位点下白细胞介素-34(IL-34)和集落刺激因子-1(CSF-l)表达水平对广西HCC家族聚集性的影响.方法:在广西HCC高发地区完成HLA-DRB1*04位点检测的人群中收集HCC高发家族无癌成员51名作为高发家族成员组,直系血亲中未发生过任何肿瘤的家族成员49名作为无癌家族成员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治疗对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中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集30例HCC患者射频消融前和射频消融后3或7 d和肝癌复发时的血浆,用液相芯片检测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射频消融后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p40(IL-12p40)水平较消融前明显增加[IFN-γ:(101.30±78.70)pg/ml vs.(55.70±36.20)pg/ml;IL-12p40:(57.70±31.90)pg/ml vs.(18.10±16.70)pg/ml;P均〈0.05)。但肝癌复发后IFN-γ和IL-12p40水平比消融后的水平明显下降[IFN-γ:(56.50±41.70)pg/ml vs.(101.30±78.70)pg/ml;IL-12p40:(18.90±16.460)pg/ml vs.(57.70±31.90)pg/ml;P均〈0.05),与消融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射频消融治疗前后,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6水平未出现明显变化[IL-4:(11.33±12.70)pg/ml vs.(13.31±15.56)pg/ml;IL-6:(17.86±22.93)pg/ml vs.(24.46±28.46)pg/ml]。射频消融治疗后,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者伴随较长的复发时间间隔[(14.00±4.35)月],而Th2细胞因子水平增高的患者复发时间则相对较短[(5.06±4.26)月]。结论射频消融可短期激活Th1型免疫反应,但激活的Th1型免疫反应不能预防肝癌的复发。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改变与肝癌复发时间有关,监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肝癌复发。  相似文献   

9.
Th1/Th2免疫应答与移植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雪  李山 《广西医学》2002,24(7):1010-1013
移植免疫学与临床器官移植学是密切相关的 ,而免疫排斥反应一直都是阻碍器官移植广泛开展的突出问题 ,其中细胞因子 (Cytokine ,CK)在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已受到关注。自 1986年Mosmman和Coffman依据分泌细胞因子的差别 ,将小鼠CD+4T细胞进一步分成Th1(主要产生IL 2及IFN r)和Th2(主要产生IL 4及IL 10 )型细胞因子以来〔1〕,1991年Maggi等又证实 ,人的Th细胞与鼠类似 ,也可分为Th1和Th2两类 ,产生与鼠类似的细胞因子及生物学功能〔2 ,3〕。TH1型CK主要涉及细胞免疫 ,Th2型CK多与…  相似文献   

10.
邵凤珍  张琴 《医学综述》2006,12(22):1366-1368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当今临床上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具有慢性迁延和遗传倾向,并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密切相关,是目前人类尚待征服的疾病。HBV感染具有显著的家庭聚集性,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乙肝聚集家庭往往呈现出肝细胞癌高发特点。对于家族聚集性乙肝与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研究的进展进一步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NK细胞和B细胞水平对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影响。方法以广西肝癌高发区肝癌高发家族成员94人作为观察组,选取年龄±5岁,性别、民族相同,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相似,居住距离1 km以内的无癌原籍居民94人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NK细胞和B细胞。结果观察组NK细胞为(15.03±7.05)%,对照组为(16.33±7.42)%,而B细胞为(6.27±2.72)%,对照组为(5.90±2.52)%,两组NK细胞、B细胞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K细胞/B细胞比值为2.76±1.6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6±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K细胞/B细胞比值显著下降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可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并导致肝癌的家族聚集性。  相似文献   

12.
王维伟 《医学综述》2011,17(7):999-1001
环氧化酶(COX)2作为体内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关键酶,COX至少存在两种同工酶:COX-1(结构型)和COX-2(诱导型),近年来还发现有COX-3,但还存在争议。肝癌是我国位居第二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预后差。目前研究表明,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某些特定基因的改变密切相关。现主要就COX-2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琴  杨星  冯珏 《医学综述》2006,12(19):1160-1163
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与Th1/Th2型免疫反应有关。例如Graves病(GD)以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体液免疫有关,乔本甲状腺炎(HT)以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免疫有关,而Graves眼病(GO)急性期以Th1型细胞因子介导的细胞免疫有关,慢性期以Th2型细胞因子介导的体液免疫有关。尽管也存在不同的结论,细胞因子网络和细胞因子平衡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 HCC )标本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Tiam1)的表达,探讨Tiam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i-am1 mRNA和蛋白质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Tiam1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关系。结果 Tiam1 mRNA在癌旁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136&#177;0.136)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0.718±0.089)( 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0.917±0.123)明显高于非转移组(0.678±0.136)(P<0.05)。Tiam1蛋白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38.4%)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80.7%)(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蛋白表达阳性率(90.9%)明显高于非转移组(73.3%)(P<0.05)。结论 Tiam1的表达升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肝细胞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TG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YG1在79例肝细胞癌组织及79例相应的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TTG1表达与肝细胞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肝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中PTTG1高表达率分别为53.2%、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YG1的表达水平与卫星结节,Edmondson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TrG1在无卫星结节组和有卫星结节组高表达率分别为39.7%、6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TG1在Edmondson病理分级Ⅰ、Ⅱ组和Ⅲ、Ⅳ组高表达率分别为38.3%、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ITG1表达水平与陛别、年龄、AFP、HBsAg、肝硬化程度、ICGRl5、TNM分期、肿瘤大小及肿瘤包膜状况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PTTG1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PTTG1的表达水平与卫星结节,Edmondson病理分级相关,提示prlTGl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中HMGB1及受体RAGE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方法检测肝癌旁及肝癌组织中HMGB1和RAGE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MGB1、RAGE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协同高表达(r S=0.470,P=0.000),二者与肝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肝癌伴淋巴结转移组HMGB1、RAGE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癌无淋巴结转移组,肝癌肿瘤组织包膜不完整者HMGB1、RAGE的表达高于包膜完整者,HMGB1表达随Edmondson分级的增加而增高,而RAGE与表达Edmondson分级无相关关系。结论:HMGB1和RAGE蛋白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HMGB1与其受体RAGE的结合可能参与了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侵袭和转移。HMGB1及其受体RAGE可能是促进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7.
HBV-M表达模式和HBV-DNA定量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表达模式、HBV-DNA复制水平与原发性肝癌(HCC)的关系.方法 216例原发性肝癌(HCC组),353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BV-M和HBV-DNA水平.结果 两组HBV-M表达模式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血清学小三阳(HBsAg、HBeAb、HBcAb阳性)表达率(62.04%)显著高于大三阳(HBsAg、HBeAg、HBcAb阳性)表达率(18.98%);CHB组小三阳表达率为61.47%,大三阳为36.83%;CHB组大三阳表达率高于HCC组(P<0.05).HBV-DNA阳性率HCC组为56.5%,CHB组为7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CC组HBV-DNA复制水平显著低于CH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HBV-M表达模式以小三阳为主,其HBV-DNA复制水平较CHB患者低.  相似文献   

18.
ZHONG Xiao-gang  殷舞 《医学综述》2008,14(16):2430-2433
肝干细胞是肝内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与肝脏发育和再生修复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肝干细胞有多种来源,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支持肝癌干细胞来源于正常肝干细胞转化的假说。肝干细胞的研究可能为肝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分别检测41例HCC、10例肝硬化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P-gp蛋白的表达。结果P-gp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0.73%(29/41),肝硬化中P-gp阳性表达率为40%(4/10),正常肝组织P-gp阳性表达率为30%(3/10)。3种组织P-gp表达不同(P<0.05);P-gp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在肝硬化与HC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而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P-gp的阳性表达与HCC的Edmenson分级明显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gp表达越高。结论P-gp蛋白在HCC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及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20.
刘真真  吴诗品 《医学综述》2008,14(2):202-204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是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它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黏附和迁移等过程。研究表明,它在肝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与肝癌的发生相关,且在肝癌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望成为肝癌诊断新的肿瘤标志物。现就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的结构特点、与肝癌发生及其在肝癌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