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5例肺撕裂伤患者的首次检查和治疗后复查的CT资料.结果:25例患者共47个病灶,CT表现为气囊7个,气液囊35个和液囊5个,周围伴不同程度肺挫伤.其中21例患者进行CT动态观察,气囊可演变为气液囊或液囊,气液囊可演变为液囊,但未有逆向演变者.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及动态观察肺撕裂伤的最佳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例肺撕裂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单发6例,多发5例。除1例合并出现肺血肿外,其余均表现为气囊肿及气液囊肿。囊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囊腔,气液囊肿可见液平。肺血肿表现为球形高密均匀度影。11例中5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合并气胸,2例合并血气胸。治疗后复查CT显示肺撕裂伤均逐渐吸收消失。结论:CT是明确肺撕裂伤诊断及严重程度的最敏感最特异的检查手段。在判断临床预后及治疗效果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胸部闭合性创伤中肺撕裂伤和气胸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48例病灶72例、60例气胸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规则形组肺撕裂伤病灶多分布在肺组织边缘;肺撕裂伤病灶存在着自限性;单侧实变为主的广泛型肺挫伤多合并中-大量气胸症状;少量气胸无需处理可自行恢复。结论 256层螺旋CT联合MPR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和气胸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极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对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认识。方法搜集连续4个月收治的肺挫伤及肺撕裂伤患者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车祸伤18例,坠落伤6例,撞伤6例,棍击伤2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1例。均行胸部平扫,层厚5.0-10.0mm。结果肺挫伤33例,CT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33例;小点状、小片絮状影9例;磨玻璃影5例;斑片状、片条状影24例以及叶段分布的大片影3例;以上各种表现混合存在,且合并肺不张3例。肺撕裂伤5例:其中肺气囊肿4例:3例与肺挫伤并存,1例多发,圆形或扁形,可见小气液平面;肺血肿2例,表现为边缘光滑的椭圆形结节影,最大径4.0cm,其中1例也与肺挫伤并存。结论结合病史,CT能明确肺挫伤及肺撕裂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撕裂伤的CT表现。结果:11例肺撕裂伤患者累及12侧,18个病灶,大多位于肺的背部,贴近胸膜和脊柱,单发或多发,CT主要表现为肺气囊肿4例,气液囊肿4例,肺血肿3例。1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其中肋骨骨折7例,胸腔积液6例,气胸6例,皮下气肿4例。结论:肺撕裂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准确及时诊断肺撕裂伤范围及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全增 《中外医疗》2012,31(29):1-3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LLI)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形成机理。方法 65例严重胸部外伤患者,均于伤后1~10h行多层螺旋CT检查,其中45例发生LLI,并对44例病人进行了X线和CT重复检查。结果 45例发生LLI,累及48侧69叶肺,共87个病灶。CT表现为肺空腔、液气囊腔及肺血肿。其中气囊肿12个,液气囊肿54个,囊内液体多少不等,血肿21个。空腔、气液囊腔或血肿周围常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表现为磨玻璃状、斑片状模糊影。45例中,CT分型:Ⅰ型32例,Ⅱ型9例,Ⅲ型4例。复查显示,肺气囊在外伤后1~6h时最大,肺血肿则在24~72h时最大,肺气囊吸收速度显著快于肺血肿。15~40d后病灶大多数呈索条及小斑片状。结论 LLI的首选及最佳检查方法是MSCT,它能够准确、及时诊断LLI的大小、位置、类型及并发症,LLI的特征性CT表现是液气囊腔。  相似文献   

7.
韦玉乐 《右江医学》2012,40(3):373-375,455
目的分析肺挫伤及撕裂伤的CT表现,提高认识。方法收集在我院诊治的肺挫伤及撕裂伤患者82例急诊及复查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63例肺挫伤首次CT表现:①受累肺野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②胸膜下条絮征:位于胸膜下肺内较厚的条絮状影,呈新月形、不定形,共56例占89%;③大小形态不一的斑片状、片絮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模糊,多数杂有条形及点状影,共49例;④弥漫大片肺实变影16例,大多为磨玻璃样稍高密度影,背景显示肺纹理;⑤结节状、葡萄串样影2例。以上各种病变多有混合存在。2例单纯肺撕裂伤CT表现:为单发肺气囊腔,周边见薄层晕形影。17例肺撕裂伤并肺挫伤CT表现:①单发、多发肺气囊腔和(或)肺液气囊腔10例;②大片状、团块状高密度血肿影内见低密度小气泡影共11例;③囊腔及小气泡周边均见较高密度晕形影,周围及其它肺野见大片磨玻璃样、斑片状、条絮状等肺挫伤影,部分病例有混合病变。复查CT表现:肺挫伤一般治疗后3天即有明显吸收、消散,以磨玻璃样病灶吸收较快,病情较重,患者在1~3天复查,常见病变进展,1~4周复查,病灶逐渐吸收缩小,大部分可完全吸收,小部分留有条索状影,较大的血肿吸收慢。结论肺挫伤及撕裂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病史能正确诊断,并能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观察病情及疗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PL)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73例P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共累计112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88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24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二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56层螺旋CT用于PL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于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柴瑞新  张晖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45(8):917-919,F000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动脉瘤(PA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动脉瘤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单纯肺动脉干动脉瘤3例,主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动脉瘤2例,单纯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主肺动脉及左肺动脉动脉瘤2例。2例合并有贝切赫特综合征(Be—hcet’sDisease。BD)。3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1例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rtialAnomalousPulmonaryVenousConnection,PAPVC)及肺动静脉瘘(Pulmonaryarteriovenousfis—tula)。3例为特发性。胸痛4例,咯血3例,呼吸困难2例。结论:MSCT可明确诊断肺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64层螺旋CT机对22例肺隔离症患者进行胸部CT平扫、增强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22例病例,13例为肺叶内型,9例为肺叶外型:18例位于左下肺,4例位于右下肺。22例共显示24条异常体动脉供血血管,14例来自腹主动脉,8例来自胸主动脉。结论:64层CT对肺隔离症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薄层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4例病理证实PSH临床和薄层CT资料,分析病变一般CT征象(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以及强化程度和方式、淋巴结肿大)和相对特殊征象(钙化、囊变、空气新月征、贴边血管征、尾征、肺动脉为主征、晕征等)。结果①病变位于左上肺2例,左下肺3例;右上肺3例,右中肺2例,右下肺4例。②14例病变均为单发病灶;病灶边缘无毛刺征;大小不一;其中9例为类圆形,5例为不规则形。③平扫密度均匀9例,不均匀5例。14例均表现为中度或明显强化,其中8例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④1例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出现点状及小斑片状钙化,其中1例为薄层CT图像检出;囊变2例;贴边血管征3例;尾征2例。结论PSH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当病变表现相对特殊CT征象时可以定性诊断,薄层CT重建可提高病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88例小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证实,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以手术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病因的准确率.结果:CT正确检出小肠梗阻部位80例,准确率为90.9%,包括6例十二指肠梗阻,17例空肠梗阻,57例回肠梗阻.CT正确检出完全性小肠梗阻60例,不完全小肠梗阻21例,CT对小肠梗阻程度诊断准确率92.1%.CT正确检出小肠梗阻病因79例,准确率为89.8%,包括肠粘连39例,炎症14例,肿瘤11例,腹外疝5例,肠扭转4例,外伤性小肠梗阻2例,血运性小肠梗阻2例,先天性小肠梗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准确诊断小肠梗阻部位、程度、病因,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透明化技术在诊断肺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及追踪复查证实的31例肺部病例的原始CT图像与透明化重建图像进行对照分析。对支气管、肺实质、胸膜及病变内部的显示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31例肺部病变中,肺脓肿3例,肺癌6例,肺不张3例,支气管扩张6例,肺炎5例,间质性感染5例(其中合并肺炎3例),肺结核(3例)。原始CT图像诊断符合率为72.9%,结合肺透明化重建后诊断符合率为93.5%。肺透明化重建图像在显示支气管的形态,肺实质磨玻璃样影及胸膜增厚方面明显优于原始CT图像,对于肺实变、肺内肿块病灶内部坏死液化、钙化等征像的显示不如原始CT图像,对于含气或气液面的病灶显示与原始CT图像相同。结论肺透明化重建技术对于肺部病变的CT诊断有一定辅助意义。结合原始CT图像,恰当的应用和发挥肺透明化重建技术的优势,可以明显提高对肺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凤敏 《中外医疗》2016,(8):155-156
目的 研究分析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应用于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进行检测,对不同图像进行后处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所有患者1级动脉MPR、MIP和VR三种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均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病症检出率为38.46%,高于MIP的30.77%和VR的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级动脉血管的MRP处理方式的检出率为19.36%,略高于MIP的17.94%和VR的1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联合多种图像后处理应用于肺动脉栓塞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检出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孔凡彬  储成凤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190-219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法洛四联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临床诊断为法洛四联症的患者接受了16层螺旋CT心脏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维和三维图像进行诊断,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冠状位、矢状位和斜位)、曲面重建(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和右心室肥厚。法洛四联症的CT形态学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相同。4例患者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显影清晰,发现冠状动脉变异3例,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均起源于右侧冠状窦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前降支(LAD)1例,左前降支(LAD)和左旋支(CX)直接起源于左冠状窦1例。肺动脉分支扩张1例,肺动脉分支狭窄6例,双上腔静脉1例。结论:16层螺旋CT心脏血管造影不仅能显示心脏的解剖结构,而且还可以评价冠状动脉解剖变异和肺动脉狭窄,有利于法洛四联症患者的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低剂量平扫CT(SPECT/CT)肺灌注显像与肺通气/灌注(V/Q)平面显像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检查,以临床最终诊断结果为准,评估SPECT/CT肺灌注显像和V/Q平面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结果 120例患者中最终有100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肺段病变247个,亚肺段病变285个。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0%、90.00%、89.17%、97.80%、62.07%,均大于V/Q平面显像的81.00%、80.00%、80.83%、95.29%、45.71%。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肺段病变检出率87.04%与V/Q平面显像的82.19%无显著差异(P>0.05),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92.28%高于V/Q平面显像的85.96%(P<0.05)。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效能优于V/Q平面显像,且可提高对亚肺段病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0例肺结核患者应用完全随机化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及低剂量扫描方式。采用Philips64排螺旋CT机,常规剂量扫描管电流230m A,低剂量扫描依据BMI的不同选择不同管电流:BMI≤18.5采用20m A;18.5BMI24.9采用30m A;BMI≥25采用40m A。比较两方式对横断面、冠状面及病灶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肺窗、纵膈窗横断面图像质量在两种扫描方式间具有一致性,肺窗:P=0.539;纵膈窗:P=0.235。冠状面图像质量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扫描方式所得肺结核CT影像特征比较,结果8项特征的P值均大于0.05。将两组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作两样本均数t检验,P值均远小于0.01。比较两组受检者的平均噪声水平,P0.01。结论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成人肺结核诊断及随访中的常见影像征象的检测效果与常规剂量扫描无显著差异。低剂量扫描技术显著降低了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多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多排螺旋CT对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对比增强检查,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显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重建显示图像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I型5例、Ⅱ型2例和Ⅲ型33例,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增宽、动脉壁钙化、动脉夹层的真假腔、破口位置及内膜剥离范围。结论 多排螺旋CT对显示主动脉夹层具有无创、快速检查的优势,可以全面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病变和解剖细节,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估、制定治疗方案、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