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多层螺旋CT)在桡骨远端骨折分型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比较X线与MSCT对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腕关节正侧X线摄片及MSCT检查,参照AO标准作骨折分型,比较X线与MSCT在不同分型桡骨远端骨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80例患者经X线确诊为骨折者70例(87.50%),漏诊10例,其中A、B、C型分别为26例(37.14%)、24例(34.29%)、20例(28.57%);MSCT共检出80例骨折,A、B、C型分别为19例(23.75%)、31例(38.75%)、30例(37.50%)。MSCT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X线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67,P<0.05)。结论 MSCT对桡骨远端骨折的鉴别诊断及分型更为细致及准确,对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骨折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2例桡骨远端骨折X线片进行系统回顾阅读,发现传统的Colles、SmithBarton骨折分型已难以描述骨远端骨折的的所有X线所风除者地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提出 的认识,其目的旨在提高对桡骨远端骨折错位的正确判断,有助于临床作出及时正确的处理与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桡骨远端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先后X线平片与MSCT三维重建检查,比较X线平片与MS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本研究200例患者中,X线平片共确诊桡骨远端骨折182例,其中A型94例,B型18例,C型70例;MSCT三维重建确诊的200例患者中包括A型23例,B型21例,C型156例,X线平片和MSCT三维重建检查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结果比较(P<0.05);X线平片与MSCT三维重建诊断A型、B型、C型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256、0.233、0.264,一致性程度一般(P<0.05);MSCT三维重建检测骨块数目多于X线平片,背侧缘分离移位与冠状面桡腕关节塌陷距离大于X线平片(P<0.05);MSCT三维重建与X线平片检测背侧骨块厚度结果比较(P>0.05)。结论 MSCT相对X线可诊断隐匿性骨折,在复杂性骨折准确分型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明确骨折信息方面更精准。  相似文献   

4.
5.
<正> 桡骨远端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骨折,但双侧桡骨远端骨折很少见,笔者于2000年10月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2001年10月20日于高处摔下,双手着地致伤1h后就诊。检查:双腕呈“银叉”样畸形,肿胀、疼痛,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由于骨折块的重叠、压缩、嵌插、旋转以及桡腕关节的半脱位,使临床医生依靠普通X线片判断骨折类型、稳定性及粉碎程度受到一定干扰。我们对比111例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患者的X线平片与CT片的结果,以探讨CT检查在桡骨远端粉碎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方法采用Orthofix动力型外固定架植入及有限切口复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结果应用外固定架及其他附加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良好临床效果,Garlanol-werley评分,优17例,良5例,可1例。结论外固定架植入技术加有限切口复位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并发症少,损伤小,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晶石 《当代医学》2010,16(24):76-77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骨折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Colles骨折: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肩外展,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肘部,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其他四指置于腕部,扣紧大小鱼际,先顺势拔伸2~3min,待重叠移位完全矫正后,迅速尺偏并掌屈,使之复位。Smith骨折:手法整复方法与伸直型相反。Colles骨折先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分别置一平垫,然后放上夹板,夹板上端达前臂中、上1/3,桡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以限制手腕的桡偏和背伸活动;Smith骨折则在远端的掌侧和近端的背侧各放一平垫,桡、掌侧夹板下端应超过腕关节,限制桡偏和掌屈活动,扎上3条布带,最后将前臂悬挂胸前,保持固定4~6周。结果优46例,良28例,可3例,差2例。结论准确的分型和掌握严格的复位标准,合理地选择非手术治疗方法能够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据三柱分型理论治疗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根据三柱分型理论,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72例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分型予以相应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治疗,术后随访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7个月,全部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未见感染及畸形愈合病例,未见内固定断裂病例。采用Cooney评分,其中优54例、良12例、可8例、差0例。结论桡骨远端骨折三柱理论,能够让医生对桡骨远端骨折有更深刻的认识,能有效指导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的选择,从而提高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纪亮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5,34(7):1010-1011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类全身最常见的骨折,其发病率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7%[1],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5%,占桡骨远端骨折的25%[2].正因为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性以及骨折形态的多样性,因而着重于不同方面,桡骨远端骨折形成了多种分类方法,以致造成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上的混乱.本文复习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就桡骨远端骨折分类状况作一综述,利于更好的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研究对象为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情况、功能评分、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探讨和分析其可行性及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30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05年8月~2013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将这些患者分成治疗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纸夹板进行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对2组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对2组治疗之后,患者都没有发现再次断裂和畸形愈合的情况。治疗组的优良率为92.8%与对照组75.0%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固定牢靠、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桡骨远端骨折对腕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峰  于浩淼  杨稳 《医学综述》2011,17(4):559-561
桡骨远端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这些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如果骨折复位效果不理想会导致骨折畸形愈合,畸形愈合是桡骨远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同时也是影响骨折预后的重要因素。在此简要介绍腕关节的评分方法,并且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生物力学分析和临床病例随访的研究结果,对桡骨远端短缩、下尺桡骨节不稳等畸形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杨锴  朱智 《黑龙江医学》2012,36(2):132-133,139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回顾分析2005-03~2008-06间,对4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14例给予植骨,12例术后用掌侧石膏托支持。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平均9.7°;尺偏角平均21.3°;桡骨短缩≥2.0 mm 4例,其余为<2.0 mm;关节面移位均<1.0 mm。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32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5.
桡骨远端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远侧桡尺关节(DRUJ)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DRUJ稳定性的原因。方法对54例经保守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8~10个月(平均9个月)的随访,每例患者都进行放射学评估和DRUJ稳定性检查,采用改良GartlandandWerley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后DRUJ不稳17例。DRUJ不稳的患者有更差的GW评分,但DRUJ稳定与DRUJ不稳两组患者总GW得分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尺骨茎突骨折对远侧桡尺关节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可能是造成DRUJ不稳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DRUJ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损伤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对417例涉及桡骨下关节面骨折进行分类,提出治疗依据和方法。结果 按照Thom as 标准83% 的患者功能恢复良好,C型骨折术后恢复较差,术后疼痛和骨关节病例的发生往往与关节的稳定性相关。结论 涉及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分类方法和复位方式的选择,对达到复位标准,保持关节面平整和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杉树皮夹板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夹板固定组和石膏固定组,其中夹板固定组48例,骨折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石膏固定组48例,手法复位后全部予以石膏托外固定。两组观察时间均为6~8周。结果夹板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石膏固定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杉树皮夹板外固定在提高患者骨折愈合的优良率及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方面比石膏托外固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华 《中外医疗》2016,(20):52-53
目的:观察研究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骨科于2007年10月—2015年10月例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与实验组(25例)。对照组行石膏外固定,实验组采取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评估两组疗效与患肢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6.0%,较对照组8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治疗方案中,手术内固定疗效较石膏外固定更佳,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建议临床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C型骨折(28例)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8例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0例采用背侧入路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治疗。结果:本组全部随访,腕关节功能按改良的McBride评定标准评定,优19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85.0%。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能有效恢复桡骨远端的长度及关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