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宝明  李守淼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1):1006-1007
T细胞亚群是免疫系统重要的免疫活性细胞,在抗肿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一定的变化特征,其中CD4+/CD8+的比值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的敏感指标[1]。我们对Ⅱ、Ⅲ期肾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以期了解肾癌患者的细胞免疫情况。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抗病毒是关键。但CHB患者对抗病毒药物的反应差异较大。目前普遍认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清除起关键作用,T淋巴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及其配体的正常表达是其活化和发挥功能的关键因素。目前关于CD28在乙型肝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1-2]较多,但CD28的表达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国内外鲜见报道。该研究检测了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以分析其表达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亚群CD28分子表达变化。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意义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患者CD4 、CD28 T淋巴细胞、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功能紊乱是重要原因之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起主导作用[1].放疗及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为了解鼻咽癌患者基础免疫功能和放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Ⅱ~Ⅲ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以探讨放化疗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是目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跨越HLA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要障碍[1 3] 。国外学者多采用体外去除T细胞的方法来减少GVHD的发生率,从而保证HLA不合移植的顺利实施[3] 。但T细胞去除后疾病复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增多使移植患者并没有因T细胞的去除而受益[1] 。最近,应用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动员的未去除T细胞的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成功跨越HLA屏障的临床事实表明rhG CSF动员在诱导外周血T细胞免疫耐受的同时可能也改变了骨髓T细胞的免疫状态[4、5] 。关于…  相似文献   

6.
从机体受到创伤 (外伤 ,手术创伤 ,烧伤等 )袭击开始 ,直到愈合 ,整个病程的发生发展都与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创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或失调 ,尤其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显著的抑制 ,使机体防御感染的免疫功能明显减弱 ,机体倾向于感染及全身衰竭[1-2 ] 。这种状态仅靠机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去纠正是难以实现的 ,需要外在因素的支持[2 ] 。根据其免疫功能紊乱发生机制 ,采取特效的免疫治疗有可能纠正创伤后的免疫紊乱现象 ,预防创伤后感染和组织损伤。如根据创伤紊乱机制特点应用中和抗体、细胞因子、可溶性的受体、受体拮…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8例乙肝患者和40例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活性.结果 各临床类型乙肝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外周血GD3+、CD4+,CD8+均下降,其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外周血CD3+、CD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型(D-IBS)最多见。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心理因素、遗传、环境、肠道菌群等,许多研究发现肠道黏膜免疫激活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1-2]。肠黏膜免疫激活在腹泻型IBS患者中尤为明显。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提示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3]。但肠道T淋巴细胞亚群与IBS的关系尚未见相关研究。本课题旨在探讨结肠黏膜T淋巴  相似文献   

9.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在我国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肝衰竭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但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免疫功能紊乱是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早期或前期免疫过激和持续的炎性反应引起肝细胞大量坏死的同时还存在炎症细胞的浸润和微循环障碍,随着疾病的进展,逐渐出现肝功能衰竭,体内毒素蓄积、内环境紊乱[1-3]。  相似文献   

10.
机体发生肿瘤时免疫系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25、CD8和CD28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对乙型肝炎发病原理研究较多,多数学者认为细胞免疫在乙肝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在各型肝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为此我们应用酸性2-醋酸萘脂酶(ANAE)染色法,对109名乙肝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了检测,探讨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子宫腺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生长而发生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仍未能完全阐明[1].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机体的一个重要功能系统,担负着免疫防御、免疫监视与免疫自稳的功能,但免疫系统功能失调可引发或促进疾病.近年有研究表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增强,免疫功能失调在子宫肌腺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2].本文就子宫腺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再障的细胞免疫发病机制,以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在重型再障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评价及预后价值。[方法]以正常人为对照,用抗人CD3、CD4、CD8单抗结合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单个核细胞中CD3 、CD4 、CD8 细胞数及CD4 /CD8 比值。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比较。[结果]SAA患者CD3 、CD8 T淋巴细胞、CD4 /CD8 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前3组患者间CD3 、CD8 、CD4 /CD8 比值差别有显著意义;而治疗后仅CD4 在难治组和有效组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余差异不明显。[结论]SAA患者T细胞明显增高,其中主要是CD8 细胞,经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患者,其增高的T细胞亚群降低,提示SAA的发病机制与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纠正病人细胞免疫异常为主的治疗方案有益于SAA的治疗。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对SAA的治疗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初发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结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初发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总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降低致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或AA)是一种骨髓造血的功能过度抑制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呈高度异质性,多年来研究的热点一直在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及免疫系统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免疫紊乱参与再障的发病,认为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且异常激活的CD8细胞能抑制造血,此作用与其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及CD8介导的造血因子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外周血CD4+和CD8+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及外周血CD4+和CD8+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的分析,探讨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对CA的影响。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对40例C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进行反映细胞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实验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40例CA皮损样本中CD4+和CD8+细胞的数目进行检测。结果CA患者外周血及皮损较正常对照组中的CD8+细胞百分率增加,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结论CA患者存在全身和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且局部皮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在CA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T细胞亚群)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比较分析5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键康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3^ CD4^ 细胞降低,淋巴细胞CD4^ /CD8^ 比值下降。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辅助性T细胞减少及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比例失衡等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8.
肺癌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国盛  洪志鹏 《医学综述》2008,14(7):1000-1002
大量证据显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正常的免疫系统在机体抗肿瘤的免疫监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中T细胞及其亚群起了重要作用,当T细胞亚群在数量上和功能上发生改变时,就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出现一些病理现象。现就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针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较弱,病毒在体内不能彻底清除,感染持续存在,组织损伤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是世界医学难题。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由胸腺T细胞自然分化发育而来的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的T淋巴细胞群,具有自身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特性,可抑制天然及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维持免疫耐受及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其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机制可能相关。有研究表明机体的Tregs的数量增多且可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发生,导致感染的持续。先后列举了国外Franzese、Stoop和国内福军亮、徐东平、韩捷等研究者的关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结果。现今研究虽然很多,但突破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人类CD4+CD25+Tregs表型鉴定标志仍不十分明确,体内外功能研究的结果并不趋于一致。但至少目前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假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CD4+CD25+Tregs数量或者功能异常,降低了机体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的效应性T淋巴细胞反应,使得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得到彻底清除,反复感染。如果这一机制得到进一步证实,可能会给慢性乙型肝炎带来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Tian Y  Qiu ZF  Li T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7):3354-3358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差异,探讨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7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肝炎门诊就诊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9例、HBV携带者25例及健康献血员35例的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析其差异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乙肝患者、HBV携带者和正常对照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565±192、672±148和816±259;CD8+T细胞计数分别为491±225、445±157和609±177。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计数均减少,慢性乙肝患者NK细胞计数减少;与正常对照和HBV携带者相比,慢性乙肝患者CD8+CD38+T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效应T细胞比例显著升高,CD4+CD45RA+62L+初始T细胞比例及计数均显著减少。结论慢性乙肝患者和HBV携带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这可能与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化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