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圳居民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认知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和分析深圳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卫生安全知识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为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设计自编问卷,抽取全市范围内1475个家庭电话号码电话进行访问调查。结果完成访问的电话号码322个。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知晓率和接受率分别为36.3%和16.67%,仅2.68%的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比较了解,50.36%的受访者认为转基因食品与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知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了解程度随年龄增高而降低;接受率则与年龄和知晓率有关,16~24岁年龄段及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受访者接受率高;66.29%受访者希望了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最希望了解的信息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50.93%)。结论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大力加强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宣传,保障市民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健康权。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自填方式对广州市外来务工人群进行调查。[结果]57.7%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0~30岁,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7.4%。50%的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60%。有性行为的被调查者中有过婚前及婚外性行为的占38.5%,有临时性伴和商业性伴的人分别占11.3%和5.3%。22.3%的被调查者在最近半年内出现过性病症状。11.4%的调查者知道哪里可以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最近半年内仅有22.9%接受过艾滋病预防服务。[结论]针对外来务工人群自身特点和艾滋病知识中的薄弱环节,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促进高危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居民食品添加剂知信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情况,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八区38个街道共1700名居民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食品添加剂的总体知晓率平均为(53.18±15.02)%。分别有59.2%、74.5%的人认为苏丹红、三聚氰胺属于食品添加剂;44.3%的居民对使用合法添加剂的态度为赞成,90%以上的居民对超量使用合法食品添加剂以及对使用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态度为反对,75.2%的居民认为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不完善,28.1%的居民在购物时经常会尽量挑选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居民、文化程度高、大学时所学专业为农医类是影响居民食品添加剂知晓率高低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居民对食品添加剂的知晓率还不是很高,居民对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正性态度较低,对非法使用的非食品添加剂的知晓率亦较低。今后应加大食品添加剂健康教育,引导居民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省城市社区居民当前对AIDS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探索切实有效的、可行的、可推广的社区健康促进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对该省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公众艾滋病防治需求进行调查.[结果]1 333名被调查者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及格率为35.7%,仅19.8%完全知晓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其中非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26.8%,远远低于传播途径知晓率66.5%(P=0);多数社区民众对艾滋病感染的风险意识较差;对待艾滋病的正确态度在不同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职业及艾滋病高中流行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正确行为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婚姻状况之间表现不同(P<0.05).[结论]该省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建议加强社区健康促进干预活动,建立切实有效的、可行的、可推广的社区艾滋病健康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居民对营养标签的知信行情况及相关膳食消费行为,为开展膳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以广州市11个区拥有固定电话家庭中1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能理解营养标签部分或全部信息者有40.5%,50.9%的居民不知道营养标签是否应该标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居民获取营养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电视。居民对食品标签关注度最高的是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对营养标签阅读率为21.5%,不看营养标签的主要是因为看不懂,认为营养标签可信或基本可信为44.9%。66.4%的居民表示看了营养标签后可能会影响购买计划。多重对应分析中,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组中以女性、文化程度高、低年龄、会摄入零食、网购食品及在饮品店购买食品的群体为主;不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组中则以男性、文化程度低、高年龄、从不吃零食、也不会网购食品及在饮品点购买食品的群体为主。结论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的知晓率不高,对营养标签的关心、理解和信任度有待提高,不同的食品营养标签关注度中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膳食消费行为的差异,需继续加强对居民的营养教育,并在重点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知识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阳市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与食用碘盐的行为及态度特征, 确定今后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和方向。方法 2021年5月15日0 - 24时(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 通过"贵州疾控"微信公众号, 以有奖竞答形式对关注该公众号的贵阳市居民随机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食用碘盐的行为及态度, 计算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食用碘盐的行为及态度正确率。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3 078份有效问卷, 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51.3%(9 467/18 468), 得分为(51.26 ± 14.30)分;食用碘盐的行为及态度正确率为93.0%(11 446/12 312), 得分为(92.97 ± 13.13)分。不同年龄居民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03, P < 0.001);不同年龄、民族、职业居民食用碘盐的行为及态度正确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9.66、4.88、24.73, 均P < 0.05), 以≥61岁年龄组、少数民族及学生正确率较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获取途径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北海市居民对碘盐的选择意愿及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进一步推动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方法 2010年4月,对北海市3个主城区6个街道办事处(镇)有固定电话的家庭成员进行电话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碘盐选择意愿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拨打电话1 290个,有效应答234人;主动选择购买碘盐的155人,占66.2%(155/234),选择购买不加碘食盐或对是否选择碘盐持无所谓看法的73人,占31.2%(73/234);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自主选择碘盐率分别为76.3%(100/131)、70.1%(24/34)、45.0%(31/69),海城区高于铁山港区(P〈0.01)。听说过碘缺乏病的108人,占46.2%(108/234),未听说过碘缺乏病的126人,占53.8%(126/234),了解碘缺乏病危害的79人,占调查总数的33.8%(79/234);了解碘缺乏病预防方法的51人,占调查总数的21.8%(51/234);海城区、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居民碘缺乏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在8.8%~61.1%之间,海城区居民碘缺乏病各项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铁山港区(均P〈0.05)。结论北海市居民食用碘盐和碘缺乏病知识认识不足,提示应进一步加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普及碘缺乏病知识,提高自觉食用碘盐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流动女工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针对该人群提高预防艾滋病的技能和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被调查对象匿名自填问卷,调查员在场解答被调查对象的疑问并当场收取问卷.[结果]被调查的流动女工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仅为20.4%~33.7%.年龄和文化程度为艾滋病知识得分的两个影响因素.34.4%的人对接触艾滋病病人感到极度恐惧,60.5%的人感到害怕,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持赞成或无所谓态度的人分别占17.7%和9.8%,34.2%的人承认有两个以上性伴侣.从来没有使用安全套的人占49.4%.[结论]要根据流动女工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才能使流动女工具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郴州市东江湖周边居民对东江湖水环境保护的态度、行为认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开展水环境保护教育和制定科学的水环境保护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5—8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东江湖周边500名居民进行水环境保护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者水环境保护知识得分为23.06±4.75,42.5%的居民水环境保护知识得分低于平均分;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水环境保护知识评分明显升高,居民的年龄、户籍及文化程度是影响水环境保护知识评分的主要因素。被调查者水环境保护态度得分为22.22±2.54,50.8%的居民水环境保护态度得分低于平均分,当地居民对水环境保护的态度是赞同的;被调查者水环境保护行为得分为52.11±9.95,50.8%的居民水环境保护行为得分低于平均分,行为参与度与积极性有待提高。居民水环境保护行为与其知识和态度均呈正相关(r=0.135、0.301,均P0.05)。结论影响郴州市东江湖周边居民水环境保护知识认知及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其中文化程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了解合肥市在校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科学认知转基因食品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合肥市4所高校1 6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平均年龄为(22.5±2.2)岁.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在校学生转基因技术认知平均得分为6.1分,但缺乏系统性.转基因食品相关知识信息来源主要为互联网(76.05%)、电视(55.67%)和报刊杂志(35.47%),专业书籍较少(24.82%).支持转基因食品者仅为16.87%,其中不同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经济收入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885,22.371,20.338,P值均<0.05);84.98%的大学生认为转基因食品需要醒目标示.不同年龄、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接受度大学生购买行为构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转基因食品知识获得渠道专业性不强,转基因食品购买行为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成负相关;安全性、营养价值和价格是影响购买的主要因素(68.66%,47.78%,45.26%).结论 在转基因食品信息不对称的现况下,建议以强化客观公正的科普宣传、提高认知教育的专业性、借助新潮手段增强有效性、培养强制标示识别能力和阅读标签标识习惯为路径,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了解西安市社区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并进行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对试点社区700位居民先后进行了2次访谈式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调查总人数为700人,以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3个月后的终期调查的2次访谈式问卷调查均参加,且问卷问题均回答完整的问卷作为有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678份,不合格问卷22份,应答率96.86%。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前、后评分,总分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均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经济收入(P〈0.05),且健康教育后的评分总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P(O.05);将食品安全健康教育得分分别转换成百分值时,健康教育后的评分的百分分值,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及总分仍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但知识、行为的得分,低于态度的得分(P〈0.05),且健康教育后行为的改变仍无显著性改变(P〉0.05);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对居民食品安全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选因素中,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居民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居民食品安全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知识与态度间具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508)。结论广泛、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是改善社区居民食品安全状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以此验证健康教育成效。 方法 通过问卷星,于2020年2月23日至3月13日邀请广州市番禺区成年居民在线填写COVID-19防控知信行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共调查35 797名成年居民,调查对象COVID-19防控知识得分高认知率83.9%,知晓率最高的前3项分别是传播途径(99.3%)、外出回家后要洗手(99.2%)和感染后症状(98.9%)。调查对象COVID-19防控积极态度持有率87.0%,99.9%调查对象认可勤洗手,99.9%相信国家能战胜疫情;调查对象COVID-19防控良好行为形成率86.6%,行为形成率最高的前2项是减少外出(98.3%)和勤洗手(98.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高、职业为医务人员、广州户籍、常住城市、高认知水平、态度积极者,其COVID-19防控健康行为执行水平越高。 结论 COVID-19防控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居民对疾病认知度高,并采取积极防护措施。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防控认知度较低,态度较消极,健康行为执行较差,建议针对薄弱人群开展重点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部分人群交通伤害意识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不同人群交通安全的知、信、行,为开展交通伤害干预、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 0 0 3年12月至2 0 0 4年1月在广州市随机选取小学生家长、清洁公司的外省籍工人、违章非机动车驾驶员进行人群访谈,并进行违章行人的现场拍摄,对访谈资料和拍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交通安全教育严重不足,对交通伤害认识不够,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大部分人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小学生家长普遍认为交通管理混乱、道路的交通标志不完善、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学生没有系统学习交通安全知识等,而为学生的交通安全担忧;工人认为走在路上感到不安全,抽查交通标志的辨认正确率为4 5 % ;违章非机动车驾驶员知道自己的违章行为,但对其持无所谓态度;不少错误的观念导致他们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行人违章行为主要有行人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和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翻越马路中心护栏、马路上嬉戏、家长接学生放学占道一半。结论 广州市居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和不良交通行为非常严重,必须加大力度开展宣传教育,使居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防范交通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便利的抽样方法,对白云区1200名食品从业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白云区食品从业人员合格问卷1082份中,食品安全知识不及格的有528人,占48.8%。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相关行为及态度及格人数分别占83.0%和9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品从业人员的年龄和文化程度是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食品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工作年限是食品安全行为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P〈0.05)。SNK-q检验结果显示: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行为态度的正确得分与年龄、文化程度和月收人情况有关。结论该市食品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缺乏预防意识。食品从业人员相关行为的态度良好。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岗位和收入等是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相关知识、行为及态度正确得分及格与否的影响因素,应针对存在问题对食品从业人员开展有效的食品安全知识宣教及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登革热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基线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登革热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汕头市18~60岁社区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面对面访谈方式调查其登革热基本知识、种养水生植物的态度和相关行为,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该人群种养水生植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791人,对登革热防治知识3个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为68.65%,其中,本地人口(69.83%)高于流动人口(55.38%)(P<0.05);各年龄组正确回答率在59.43%~78.75%之间(P<0.01);随文化层次的提高,正确回答率从16.67%(文盲)上升到87.50%(大专或以上)(rspearman’S=1,P<0.05);各职业人群正确回答率均不同(P<0.01)。有30.21%(239人)表示喜欢种养水生植物,35.52%(281人)表示有种养水生植物。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喜欢种养水生植物的信念(OR=14.35,P<0.01)和大年龄组人群(OR=1.33,P<0.05)是种养水生植物的危险因素,而有登革热防治知识并不能改变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结论汕头市社区女性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应在社区中开展有关登革热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以改变居民种养水生植物的行为,预防伊蚊孳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苏州市公众酒后驾驶宣传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干预前后分别对居民进行酒后驾驶相关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酒后驾驶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4.97%提高至干预后的62.20%(P0.05),行为正确率由70.70%提高至74.30%(P0.05),态度正确率由81.29%提高至83.71%(P0.05)。干预后城市居民、无驾照者知识知晓率提高幅度较农村居民、有驾照者大。结论本次干预后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加强宣传教育,杜绝酒后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7.
广州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居民艾滋病的知识与态度情况,为进一步实施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 156名16岁以上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信行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居民对共用注射器吸毒认知率最高83.14%;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认知正确率分别为79.15%、82.16%和72.53%,但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正确率较低,蚊虫叮咬和共用坐厕分别为27.88%和52.41%。近半数认为自已艾滋病知识不足,78.83%的受调查者是从电视获得HIV病知识;接受宣传服务以社区张贴海报者最多31.75%。艾滋病自愿检测知晓率及检测率分别为26.65%和3.99%;对艾滋病的恐惧是最主要的态度问题。结论必须深化普及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宣传,大众媒体和社区宣教相结合,引导广大居民正确对待艾滋病,减少恐慌和歧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的知、信、行现状,为广州市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创建环境优美城市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市25个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知、信、行总分分别为15.18分和10分。
结果 共发放问卷1 256份,回收有效问卷1 24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6%。广州市居民垃圾分类知识平均得分(6.15±2.87)分,行为平均得分(4.25±1.67)分,均未超过总分的一半;态度平均得分(10.98±2.37)分,超过总分的一半。95.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需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知识培训与教育。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两两呈正相关(rs=0.485~0.754,P < 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垃圾分类经历、有垃圾分类培训经历是垃圾分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年龄大、文化程度高是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高的影响因素(P < 0.01或0.05)。
结论 广州市居民乐意接受垃圾分类,但有关知识水平较低,垃圾分类行为尚不理想。管理部门应考虑实际情况,加强对居民有关知识的培训,改善其态度和行为,力争为广州市顺利开展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津市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使用PPS(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法在16个区抽样,每区抽取3个街道,每个街道抽取2个居委会抽样单位,每个居委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0个家庭户,每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抽取1名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完成50份调查问卷。结果 15-24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具备率为10.77%,健康知识和理念具备率为24.52%,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为22.12%,健康技能具备率为13.78%。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在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人群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为41.84%,传染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25.01%,慢性病预防素养具备率为16.73%,安全与急救素养具备率为54.98%,基本医疗素养具备率为9.85%,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为32.65%。15-24岁年龄组城乡与农村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4岁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健康信息素养具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24岁年龄组人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各学校应加大教育力度,在中学、大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同时各企业应该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提升员工健康素养继而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0.
苏丽壬  陈炜卿  王雪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05-3006,3008
目的通过对泉州市区居民的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为改善居民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18~75岁居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用epidata3.0录入数据,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6.6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77.27%,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4.30%。3项总体正确率为81.14%。②女性、低年龄组、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健康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较高。结论泉州市区居民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较高,受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影响,对薄弱知识可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健康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