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背景:对于股骨干粉碎性骨折、非峡部骨折、骨缺损等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患者,更换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目的:对18例应用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住院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保留原髓内钉,附加6-11孔动力加压钢板或锁定加压钢板,远、近端各拧入2-4枚普通或锁定、单或双皮质螺钉,同期行自体髂骨植骨术。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根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1个月,平均16个月。X射线片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骨性愈合率为100%;其中13例患者于治疗后6-9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另5例患者于治疗后10-11个月达到骨性愈合。Tohner-Wrnch标准评定结果显示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优良率为100%。且植入物无腐蚀、断裂等情况,无植入物宿主反应。可见保留原髓内钉、附加侧板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感染性骨不连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背景: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干骺端骨不连患者,有报道称更换髓内钉是一种可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法。然而,对于股骨干非峡部段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患者,其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目的:比较更换髓内钉与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的临床与影像学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非峡部段骨不连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更换髓内钉21例,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18例。根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15个月以上随访。更换髓内钉组中,3例患者内固定后出现内固定松动,经再次行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并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后顺利完成骨性愈合。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内固定时间、出血量、输悬浮红细胞、住院费用、再手术率均显著低于更换髓内钉组(P〈0.05)。两组患者最终均获得骨性愈合,更换髓内钉组的临床及影像学愈合时间均显著长于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Tohner-Wrnch标准评定疗效:更换髓内钉组:优10例,良6例,差5例,优良率76%;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组:优11例,良7例,优良率1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与更换髓内钉相比,应用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及联合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非峡部段骨不连,其操作相对简单、内固定时间短、内固定中出血少、创伤轻、住院费用少,再手术率低,且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选择的更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1997年1月~2001年11月我科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病人16例,行交锁髓内钉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骨不连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以往多再用钢板螺丝钉或普通髓内针固定,但是由于广泛的骨膜剥离,术后长期的制动或加用外固定,常常影响骨折的愈合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采用带锁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不连患者共4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附加侧板联合自体单采富血小板血浆(PRP)与更换髓内钉改行钢板固定治疗股骨骨折髓内固定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患者30名,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20~58岁,平均为(36.8±7.1)岁。实验组13例患者保留髓内钉,骨折端附加侧板固定,术中自体髂骨混合PRP植于骨缺损部位,术后14d、28d于骨不连部位注射自体PRP 10mL/(人)次。对照组17例患者取出髓内钉,改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中自体髂骨植骨。随访观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和骨折临床愈合情况。结果 30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33个月,平均(15.2±3.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量(mL)分别为95.7±47.2 vs.167.6±71.5、292.3±147.2 vs.686.9±238.9、102.8±67.5 vs.166.2±87.3,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住院时间(d)为10.3±5.2 vs.12.5±6.8,无统计学差异(P>0.05);骨折...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交锁髓内钉是大部分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纵观目前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更换原有髓内钉和改用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方面,手术创伤大,费用高,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不易接受.目的:随访观察不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保定市第一医院骨外科2006-02/2008-12收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后不愈合患者,采用不更换原有髓内钉直接附加钢板并结合植骨的方法治疗.手术采用外侧切口,骨折端周围骨膜及骨痂给予保留,清理骨折端的纤维组织及硬化骨,术中检查骨折端稳定性差,于股骨前外或后外侧给予用7~9孔窄有限接触钢板固定,固定钢板处不剥离骨膜,骨折远近端各用3枚螺钉固定,固定后骨折端稳定,取自体髂骨植于骨折端,植骨后不负重或部分负重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10个月,平均5个月,术后肢体活动良好.附加钢板结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骨折不愈合,手术操作创伤小,可以综合交锁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的优点,克服这两种内固定的不足,提高骨折固定稳定性,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骨不连是骨折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股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和机制非常复杂,原因有手术操作不当、内固定材料选材不当、复位不正确或粉碎性骨折随意遗弃骨碎块、术后功能锻炼不当等。目前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修复方式的选择仍存争议。目的:分析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修复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应用双钢板加颗粒植骨修复非感染性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22-49岁,平均36.2岁;其中多次内固定(包括钢板、髓内钉及髓内钉动力化)失败9例,初次内固定(钢板固定或髓内钉固定)后骨不连接5例。根据Judet分类法分型:肥大型8例,萎缩性6例。骨不连病程11-46个月,平均26.2个月。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双钢板固定联合植骨对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全部患者随访10-25个月,骨不连均在4-7个月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2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具有三维立体固定,稳定性强,可充分髓内植骨等特点,符合骨折愈合所需要的力学环境,操作简便,术中软组织与骨膜剥离及血运破坏适当,术后并发症少。提示双钢板固定联合颗粒植骨能有效修复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3):2440-2442
探讨侧方钢板联合髂骨植骨治疗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效果。回顾性分析60例下肢长管状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化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侧方钢板联合髂骨植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不连、成角畸形、下肢短缩畸形以及愈合时间等指标。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侧方钢板附加植骨术应用于下肢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具有较好的疗效,骨不连愈合率较高,愈合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1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更换髓内钉治疗的回顾性分析,观察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更换髓内钉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2004-03/2006-09住院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更换髓内钉治疗:手术取出原有髓内钉,扩大骨髓腔,更换比原有髓内钉长2~4cm且直径粗1~3mm的髓内钉,其中3例骨缺损致接触面积<50%的病例取同侧髂骨行植骨治疗。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3.75个月。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拍X射线片检查,观察材料及宿主反应。按Neer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估。结果:①6个月时12例患者均参加随访,8~15个月时每月各1例,21,22,24个月时各1例。②12例中9例术后6~9个月X射线片显示达到骨性愈合,平均7.33个月。3例骨移植病例于术后8~11个月X射线片显示达到骨性愈合,平均9.67个月;骨性愈合率100%。③按Neer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85分以上1例,70分以上11例。④所用髓内钉等植入物未发现有腐蚀、断裂等情况,未发现急慢性全身及局部反应。结论:更换髓内钉治疗具有促进骨不连愈合的生物学和力学效应,是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锁髓内钉与股骨干骨不连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多次手术失败的股骨不同部位骨不连的效果。方法股骨干不连36例。以往手术次数2~5次,平均2.6次。用带锁髓内钉静力型固定骨折端,取自体髂骨植骨,根据骨痂生长情况调节动力。结果所有病例3~11个月愈合。结论上述方法可提供早期坚强的内固定,补充成骨基质,改善骨折区成骨能力,是治疗多次手术失败的股骨骨不连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弹性髓内钉固定通过三点支撑使骨折实现弹力固定,适用于儿童横形和短斜形四肢长管状骨折。文章针对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失效病例,探讨采用弹性钉技术治疗的优势所在。目的:观察儿童股骨干骨折钢板固定失效后进行弹性髓内钉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中医院小儿骨科自2008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1例儿童股骨干骨折行钢板固定后出现断裂及失效患者,术中均在原切口处取出断裂钢板,断端清理后,自股骨远端髌上1.0—2.ocm处内外侧逆行经皮穿入弹性钉固定骨折。术后3—6个月根据影像学资料评估愈合情况取出弹性钉,按照2001年Flynn骨折愈合评判标准进行疗效分析。结果与结论:2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个月。优19例,良2例,差0例,骨折愈合优良率100%。随访10个月,2例患侧肢体过度生长,不等长〈1.0cm,1年内下肢不等长消失,3例为膝关节活动受限30°—50°,经功能练习1年后,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15°,1例膝关节活动受限〉30°,无弹性钉断裂和骨不连现象发生。与切开复位治疗相比,弹性髓内针固定后骨折临床愈合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儿童股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结合自体骨移植在肱骨干骨不连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肱骨干中1/3骨折骨不连病人采用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结合自体骨移植进行治疗,8例有钢板内固定手术史,其中2例骨质明显疏松,1例存在桡神经麻痹。结果手术时间63~115min(平均87min);术中出血量120~250ml(平均180ml);11例骨不连均痊愈(平均愈合时间17周)。结论可膨胀髓内钉FixionTM系统结合自体骨移植是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比较理想的方法,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干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复位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1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患者,于手术取出原内固定后,采用交锁髓内针固定12例,动力加压钢板固定并辅以自体骼骨植骨6例.结果 术后1例失访,17例获随访14~26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11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0~100°,疗效优6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82.3%;1例术后4个月远端2枚锁钉断裂,同法更换髓内针后11个月骨折愈合;1例术后原切口感染,抗生素治疗2周切口愈合;1例术后1 a植骨处有顽固性疼痛.结论 骨缺损尤其是压力侧骨缺损是导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采用含骨皮质的髂骨作为植入骨治疗骨不连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背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置入内固定治疗.目的:评估与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综合分析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与结论: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置入内固定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6例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进行闭合复位静力交锁内固定治疗。结果:56例均随访10~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患肢缩短〉2cm、外旋〉10°的畸形。膝关节、髋关节活动良好。无弯钉、断钉及拔钉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交锁髓内钉操作简单,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延明  张路 《中国临床康复》2013,(13):2455-2462
背景: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已被广泛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置入内固定治疗。目的:评估与比较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关节功能评分综合分析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两种内固定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防旋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防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置入内固定操作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置入内固定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材料总体来说分两种:髓内系统和髓外系统,对其治疗效果尚缺乏宏观的比较。
  目的:比较髓内系统与髓外系统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217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Evans分型:Ⅲ型-Ⅴ型与R型),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进行治疗,其中18例动力髁螺钉,67例动力髋螺钉,43例重建钉,72例股骨近端防旋刀片髓内钉,17例新一代双钉加压交锁髓内钉,对手术时间、切口范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和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临床分析比较。
  结果与结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方面髓内系统均优于髓外系统,但切口范围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可见髓内系统较髓外系统治疗不稳定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稳固可靠,且患者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明显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