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执如斯     
为什么人终要死去?为什么社会不够完美?为什么工作热情会慢慢消减?为什么努力想忘掉的事情反倒记得越发清晰、想要记住的事情却转身就忘掉?为什么虽然已经说服自己此情此景无需大惊小怪却还是上了暗火、生了口疮?为什么好心提供帮助却惹恼了别人、委屈了自己?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会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为什么明知赢得胜利并不会有什么不同却仍然固执地不愿放弃?为什么瞻前顾后、小心谨慎却只是犹豫不决、于事无益……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郁闷困扰?为什么生活中的快乐又是那么短暂?为什么我们会掉进潜规则的陷阱?为什么追求过后收获的却常常是失落?想听真话吗?那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索取,却又不懂得付出。  相似文献   

3.
许蕾 《大众医学》2010,(7):16-18
为什么说乳腺增生不是病? 为什么又要重视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什么关系? 为什么乳腺不典型增生不等于乳腺癌前期?  相似文献   

4.
吕斌 《自我保健》2011,(6):19-19
策略之一:多问几个为什么在选购食品的时候,我们应带着疑问:为什么这种火腿颜色这么鲜亮?为什么这种冰淇淋这么便宜?为什么这种大米这么香?为什么这种面粉这么白?为什么这种蔬菜沙拉一直不会蔫?具备了这种简单的怀疑精神后,如果我们购买的食品色泽、味道、形态等超出了我们的常识,就可以怀疑食品添加了非法添加物或者有滥用食品添加荆的情况存在。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草是绿色的? 这些树上有花,那些树上怎么没有? 鸟为什么能飞呢?  相似文献   

6.
“朝九晚五的生活真的适合我吗?” “为什么我的事业好像走到尽头了?” “为什么载每天上班都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 “工作照样的忙碌,而我为什么找不到当年的激情?”  相似文献   

7.
陈一 《健康博览》2014,(4):42-45
《来自星星的你》为什么可以这样火爆?为什么粉丝们痴迷到“星星依赖症”、“叫兽依赖症”?叫兽二千的爱情到底为什么可以这样打动我们?而星迷们到底喜欢他们什么?“星星”带来了哪些“蝴蝶效应”?  相似文献   

8.
李蔓荻 《健康世界》2013,(11):90-92
为什么宝宝总是食欲不振、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为什么宝宝会比同龄孩子矮半头?为什么妈妈对宝宝照顾周全,宝宝却总爱生病?这一切居然跟体内的微量元素——锌有关。  相似文献   

9.
张田勘 《大众健康》2010,(10):93-95
工作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似乎挺准回答。如果说工作是为了温饱,为什么有了大量存款还要工作?如果说工作是为了名声,为什么很多人还在做默默无闻的工作?如果说工作是为了快乐,为什么人们经常因工作而苦恼?  相似文献   

10.
江涛 《家庭医学》2007,(22):40-40
为什么打喷嚏时睁不开眼睛?;为什么早上起床眼睛肿?如何预防?;宝宝为何总是揉眼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方刚 《自我保健》2007,(2):16-17
为什么有时男人性致勃勃,女人却意兴阑珊?为什么有时男人雄心万丈,女人却面露疲态?为什么有时男人心猿意马,女人却推委敷衍?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原来男妇女的性爱欲望总是差了一拍。  相似文献   

12.
李英 《自我保健》2007,(1):18-19
为什么有时男人性致勃勃,女人却意必阑珊?为什么有时男人雄心万丈,女人却面麟疲态?为什么有时男人心猿意马,女人却推委敷衍?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原来男女的性爱欲望总是差了一拍。  相似文献   

13.
大豆低聚糖是生态营养物质 什么是大豆低聚糖?为什么台具有肠内清理、养护的作用?又为什么称它为肠道主角(双歧杆菌)的名配角?  相似文献   

14.
苏云 《自我保健》2011,(2):67-67
“什么是植物雌激素?为什么植物雌激素能提高更年期妇女的性生活质量?为什么植物雌激素对更年期骨质疏松有好处?”针对这些问题,本期特请有关专家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5.
石勇 《家庭医学》2011,(4):34-35
心理强大训练方法五 在认知中带入情绪、情感,改变心理结构 原理 我们很多人为什么会得神经症?为什么那么心理弱小?为什么感觉到痛苦,自己也知道问题在哪儿,但就是不能摆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当初引起我们的神经症,引起我们的心理弱小,  相似文献   

16.
为什么午餐明明很美味,我却提不起食欲?为什么进咖啡馆用餐,总会感到很舒适?我吃中饭总想找个伴,是表示我不独立吗?别纠结,来听听心理学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那些社会公认的强人——CEO、业务精英们总是难逃疾病的困扰?为什么那些看上去碌碌无为的人总是长寿?为什么有些人得了病恢复起来总是特别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解释说,不同性格的人易患的疾病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坐电车为什么会打盹?眼睛看不见,为什么不去眼科?有肉刺的人不孝顺吗?人会不会象年糕一样发霉呢?请看52页《健康趣味问答》。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总有人受骗上当?为什么骗子总屡屡得逞?是行骗者智慧超群、技术高明,还是受骗者存在某种易受骗的潜质?下面的案例或许对你能有启发,让你不再被骗。  相似文献   

20.
《药物与人》2008,(12):11-11
为什么上市的药品会有不良反应,并且不良反应越来越多?为什么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药品不良反应可不可以避免呢?近日就这些问题我们咨询了一些专家的意见,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