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关节内注射可乐定或吗啡均能产生镇痛作用,但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存在争议。目的:系统评价关节内注射可乐定对比吗啡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ISIWebof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关节内注射可乐定对比吗啡治疗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2年1月。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按照改良Jadad评分表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用RevMan5.1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4个RCT,合计15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①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二者在术后1,2,4,6,12,24h无差异。②有效镇痛时间:可乐定与吗啡相比能延长术后有效镇痛时间[MD=200.34,95%CI(177.67,223.00),P<0.01]。③术后镇痛药的需求率: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1.05,95%CI(0.67,1.65),P=0.83]。④不良反应:二者在术后恶心、呕吐、过度镇静、皮肤瘙痒、低血压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方面的作用无差别。现有证据表明,关节内注射可乐定与吗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相同,术后镇痛药的需求率也无明显差异,但可乐定能产生更长的镇痛作用,二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结果尚需开展更多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2.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膝关节镜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膝关节镜术后患疼痛较为剧烈。有研究表明,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后疼痛,并可持续较长时间。本研究对比观察不同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吗啡应用的最佳剂量,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可乐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60例ASA I~Ⅱ级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均行PCEA,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镇痛药液配方:A组用吗啡2mg和罗哌卡因150mg;B组用可乐定100μg、吗啡2mg和罗哌卡因150mg;C组用可乐定200μg、吗啡2mg和罗哌卡因150mg。监测术前和术后血压(BP)、心率(HR)和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emesay镇静评分,记录24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实进次数、镇痛药总用量。结果:术后24h VAS评分:A组高于B组(P〈0.01),B组高于C组(P〈0.05)。B组和C组24h总按压次数、实进次数、镇痛药总用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1),且C组低于B组(P〈0.01)。A、B、C组镇静评分别为2.5±0.4分、2.9±0.7分、3.9±0.7分,(P〈0.05)。与术前相比,A、B两组术后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术后BP、HR均降低。结论:可乐定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PCEA不仅能发挥良好镇痛作用,而且能降低术后血压,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关节镜治疗后疼痛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患者治疗后的早期合理锻炼以及功能恢复。截止至2012年,国内外共发表了18篇关于关节镜治疗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结果却不尽相同。目的:通过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检验关节镜治疗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MEDLINE,Cochranelibrary,谷歌学术数据库检索截止至2012年4月有关使用布比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关节镜治疗后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关键词包括“布比卡因,关节腔内,关节镜,术后疼痛,安慰剂”。结果与结论:Meta分析共纳入18篇文献(n=934)(布比卡因组461例,安慰剂对照组473例)。结果显示,布比卡因组的目测类比评分数值较安慰剂对照组低(WMD;-1.39,95%CI:-2.17至-0.61,P〈0.00001),且需要追加镇痛药的患者数少(RR:0.84,95%CI:0.62-1.66,P=0.010)。布比卡因组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首次需要追加镇痛药离术后关节腔内注射的时间更长(WMD:157.72,95%CI:16.43-299.01,P〈0.00001),并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R:0.64,95%CI:0.29-1.44,P=0.46)。通过检索目前的相关文献发现,与安慰剂对照组相比,关节镜治疗后关节腔内注射布比卡因可以显著缓解疼痛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关节内鸡尾酒注射阵痛是一种新颖的全髋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有效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内鸡尾酒式混合剂注射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行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包括吗啡、布比卡因、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照组予帕瑞昔布静脉注射做对照。所有患者置换后24h接受口服盐酸曲马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静息和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情况,髋关节活动度以及置换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采用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后,可以显著减少置换后镇痛药使用量。在目测类比评分的比较上,治疗组静息痛评分在置换后12,24,48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活动痛评分在置换后24,36h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在总并发症监测上,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可见关节内鸡尾酒式镇痛混合剂注射有助于减少置换后麻醉镇痛剂使用量,减轻置换后早期疼痛,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背景:疼痛生理病理机制包括中枢和多个外周神经传导机制和环节,治疗手段上经历了传统的镇痛药物注射、口服镇痛药物、自控硬膜外镇痛、自控静脉镇痛等方法,减轻了临床疼痛,但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多模式镇痛方案从多个机制层面达到完全镇痛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创新性,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讨切口周围注射复合麻醉药物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在腰椎后路融合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行腰椎后路融合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9例采用切口周围注射多模式镇痛药物(吗啡+酮咯酸+罗哌卡因+肾上腺素)治疗,对照组39例局部注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记录融合后即刻、6 h、12 h、24 h、48 h、7 d的目测类比评分、Ramsay镇静评分以及融合后首次吗啡使用时间、吗啡使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间在年龄、性别、主要病因、体质量指数、手术节段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统计学可比性。在融合后6,12,24,48 h内,试验组目测类比评分明显降低(P〈0.05),Ramsay镇静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0.05)。但在融合后第7天时两组目测类比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试验组融合后首次吗啡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2),同时吗啡使用量也明显降低(P=0.041),有效控制了临床围手术期的药物使用并保证了镇痛的效果。提示对于腰椎后路融合后患者,多模式镇痛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案使用,可以显著降低融合后疼痛程度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莘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双盲研究.腰麻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n=20)和对照组(n=20),吗啡组在术后关节内注射小剂量吗啡(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8小时和24小时,在病人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视觉模拟评分.结果吗啡组评分平均为1.7±10和1.5±11,而对照组平均为3.6±15和2.4±13,吗啡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吗啡关节内注射可以有效缓解膝关节镜手术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行膝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中采用普通镇痛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中在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甲磺酸罗哌卡因+盐酸吗啡+曲安奈德)。比较两组术后24 h、48 h、3 d、7 d、14 d的镇痛效果、功能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及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4 h、48 h、3 d、7 d内静息和活动时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组织坏死、延期愈合等并发症。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可减轻术后的早期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且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背景: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鸡尾酒疗法)是比较新颖的人工关节置换后镇痛方法,可以较好的控制置换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目的:评估全膝关节置换过程中关节周围注射混合药物在置换后镇痛方案中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26例实施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鸡尾酒"镇痛药液(包括罗哌卡因200mg、肾上腺素5mg、曲安奈德5mg),记录患者置换前后静止与活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膝关节活动度、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及伤口并发症等。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未使用胃肠外阿片类药物,置换后1~3d静息痛和运动痛目测类比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主动直腿抬高时间平均为2.5d,置换后第二三天的膝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各为45°和55°,置换后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无伤口感染、延期愈合及组织坏死等并发症。说明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关节周围注射该镇痛药物在可减少置换后早期静止和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改善置换后早期关节活动度,且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吗啡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关节内注射对膝关节镜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①选择2002-02/2003-01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关节外科行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16~56岁,术前均无服用镇痛药物史。美国麻醉医师协会手术前分级Ⅰ~Ⅱ级,无明显的心、肺、肝等病史,且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和吗啡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手术后在关节内注射盐酸吗啡1mg和复方倍他米松1mL(比利时先灵葆雅制药厂生产,批号:4JBBKA35A,规格:1mL(5mg/2mg)/支);吗啡组注射盐酸吗啡1mg(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批号:020316,规格:1mL(10mg)/支)。③观察给药后8和24h采用目测类比评分(0 ̄10分,评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强烈)在患者双足站立、膝关节伸展状态下进行镇痛效果评估。术后48h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④数据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进一步差异性比较采用q检验。结果:行择期膝关节镜手术患者10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目测类比评分:给药后8h,联合用药组与吗啡组相近,分别为(1.41±0.74),(1.52±0.65)分(q=2.72,P>0.05)。给药后24h,联合用药组明显低于吗啡组[(1.46±0.61),(2.53±1.24)分,q=3.42,P<0.05]。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两组均未出现静脉应用吗啡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吗啡和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关节内注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吗啡,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关节周围注射混合镇痛药物是比较新颖的术后镇痛方法。运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方法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周围注射布比卡因、吗啡、肾上腺素等混合药物的止痛效果。方法:①实验对象:于2006-09/2007-05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关节外科病房选取60例择期、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实验,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②实验方法:研究组患者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0.5%布比卡因30mL,肾上腺素1:200000,吗啡10mg,生理盐水30mL),对照组患者没有运用镇痛药物。所有患者术后都运用镇痛泵(曲马多500mg,氯诺昔康16mg,稀释到100mL,2mL/h),持续运用48h。③实验评估:术前、术后分别记录静止和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6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研究组术后6,12,24h静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术后6,12,24h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36,48,72h静止和运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手术前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研究组术后有6例需长期服用奇曼丁(曲马多),对照组术后有18例需长期服用奇曼丁,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同时,对照组术后有5例需肌注吗啡(10g/L)。③膝关节活动度:研究组术后第1,2,3天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术后第1,2周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并发症:没有任何因为注射而引起的伤口并发症、心脏或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被发现。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可以在术后早期减少静止和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并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改善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背景:积极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可以加快关节功能康复,减少置换后并发症,并提高患者对全膝关节置换技术的整体评价。
  目的: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一些常用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予以简要论述。
  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1994年至2014年期间有关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方面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全膝关节置换,硬膜外镇痛、周围神经阻滞、关节局部镇痛、自控镇痛、冷疗”,英文检索词为“total knee replacement,epidural analgesia,peripheral nerve block,joint local analgesia, patient control ed analgesia,cold treatment”。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986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章55篇。随着对全膝关节置换、早期功能康复及置换后疼痛控制的关注,最近有关镇痛药物、镇痛方案的文献大量涌现。镇痛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局麻药、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阻滞剂等,镇痛方案包括硬膜外镇痛、周围神经阻滞、关节局部镇痛、患者自控镇痛、冷疗镇痛等。各种镇痛药物和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多模式镇痛方案已为大家认可,但有关最佳疼痛管理的方案仍然存在争议,对于这些镇痛方式,应权衡利弊,依据患者个体特征以及现有的技术基础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膝关节镜手术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不同程度的术后疼痛,影响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从而延迟患者康复。目前关节镜术后镇痛主要通过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及关节腔局部注射等途径给药[1,2]。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关节腔注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乐定可为膝关节镜术后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3]。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的α2受体激动剂,其对α2受体的选择性是可乐定的8倍,具有镇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吗啡与羟考酮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本院行PCNL术治疗的50名患者,根据术后给予不同的镇痛药物将患者分为吗啡组(25例)和羟考酮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 h镇痛药物的使用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晕,呼吸抑制和瘙痒)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镇痛药的平均使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吗啡组患者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羟考酮组(P <0.05)。【结论】吗啡与羟考酮对行PCNL术的患者镇痛效果相当,但吗啡较羟考酮可减少不良反应恶心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腔麻醉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分为4组,术后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入吗啡。C组:生理盐水;M1组:1mg吗啡;M2组:2mg吗啡;M5组:5mg吗啡。注药后1、4、8、12及24h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镇痛时间,24h内患者需追加镇痛药的例数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尿潴留等并发症。结果:术后镇痛时间,M5组>M2组>M1组>C组,吗啡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各吗啡组均呈下降趋势,M5组VAS评分值在各个观察点最小;术后需追加哌替啶的例数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M5组>M2组>M1组≈C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吗啡的镇痛效果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并发症发生率随吗啡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关节腔内注入2mg吗啡因其镇痛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注射玻璃酸钠可以起到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但在膝关节镜下清理术后何时注射玻璃酸钠却存在争议。
  目的:研究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后向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的时间,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吸关节积液后再注射,何时注射更有利于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
  方法: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析100例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术后即刻注射和术后2周抽液后注射玻璃酸钠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 评分,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3个月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Lysholm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近期康复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即刻注射和2周后注射组术前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分别为(6.52±2.38)分和(6.54±2.37)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Lysholm评分分别为(43.44±16.18)分和(51.12±16.30)分,即刻注射组低于2周后注射组。即刻注射组术后6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3.20±2.46)分,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5.10±2.68)分;即刻注射组术后3个月疼痛目测类比评分(2.72±2.70)分,Lysholm评分为(80.58±15.63)分,均显著优于2周后注射组(4.72±3.07分)、(64.96±21.68)分。说明术后即刻注射玻璃酸钠更有利于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后膝关节功能的近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背景:Deluxe-PS 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是根据中国人膝关节解剖特点尤其是股骨髁的形态特征而设计的,其膝关节假体股骨髁内外侧距(M-L)较进口假体少3.5 mm。 目的:探讨Deluxe-ps膝关节假体行一期双膝关节置换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纳入使用Deluxe-ps型膝关节假体行一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的膝关节炎患者15例(30膝)设为实验组,对照组为同期采用P.F.C.Sigma膝关节假体行一期双侧膝关节置换的20例患者(40膝)。采用KSS评分和关节功能HSS评分、膝关节关节活动度评估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量。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置换后均得到12-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置换后患者膝关节疼痛均缓解,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两组膝关节置换后与置换前 KSS 评分、HSS 评分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两组间KSS评分和HSS评分及膝关节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置换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采用Deluxe-ps膝关节假体行一期双膝关节置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李烨  张艳菊  余海  王儒蓉 《华西医学》2011,(12):1859-1863
目的评价α2受体激动剂是否可以降低七氟烷引起的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收集可乐定或右美托咪啶对七氟烷引起的小儿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个RCT,其中104例患儿预防性使用右美托咪啶,268例患儿使用可乐定,365例患儿使用安慰剂。Meta分析显示,可乐定组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的比值比(OR)为0.31,95%CI为(0.15,0.61)(P=0.000 8);右美托咪啶组小儿术后躁动发生率的OR为0.16,95%CI为(0.08,0.31)(P〈0.000 01)。结论α2受体激动剂可以显著降低七氟烷引起的小儿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鞘内吗啡镇痛、皮下自控镇痛以及鞘内吗啡联合皮下自控镇痛在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300例行剖宫产术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级。随机分为鞘内吗啡镇痛组(A组)、皮下自控镇痛组(B组)和鞘内吗啡联合皮下自控镇痛组(C组),每组100例。A组鞘内吗啡0.6 mg,B组术终前接皮下自控镇痛泵,C组鞘内吗啡0.4 mg+皮下自控镇痛(镇痛泵于术后12 h开启)。记录三组术后4,8,12,24,48 h各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以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8,12 h的VAS评分A组明显低于B组,术后24,48 h的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A组,C组的VAS评分于术后8,12 h明显低于B组,术后24,48 h明显低于A组。结论:鞘内吗啡、皮下自控镇痛均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将鞘内吗啡与皮下镇痛联合应用优于二者单独使用时的镇痛效果,并可减少各自用药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局麻药可以提供较好的早期镇痛效果。现将我院开展膝关节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