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背景:CXCR4与SDF-1构成SDF-1/CXCR4轴,在组织损伤及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分析种植早期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CXCR4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将阳极氧化种植体植入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左侧胫骨。种植体植入6,12,24h组分别于对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旋出种植体,截取种植体周围直径约2cm骨组织,空白对照组截取胫骨近骺端直径约2cm骨组织,制备蛋白样品。结果与结论:从大鼠体内取出的各组阳极氧化种植体表面均可见大量的纤维成分附着。种植体植入6,12,24h组CXCR4/β-actin灰度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种植体植24h内种植体周围骨组织CXCR4表达量明显上调,提示CXCR4阳性细胞参与种植早期骨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证实尼古丁会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的活性。 目的:检测尼古丁对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及骨保护素、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每天2次背部皮下注射2 mg/kg尼古丁,对照组对应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周后在两组大鼠胫骨近干骺端分别植入表面喷砂或酸蚀处理的钛种植体,实验组继续皮下注射尼古丁,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种植后第2,4周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行CT、X射线、荧光定量PCR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 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结合程度及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明显下降(P 〈0.05)。在尼古丁作用下,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和骨形成蛋白2表达、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骨保护素表达均随时间变化明显下调(P 〈0.05),并且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植入2周时骨形成蛋白2表达高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P 〈0.05);X射线与CT结果提示,尼古丁干预对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周围新生骨形成量和新生骨矿化程度的影响明显小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两种种植体周围成骨细胞的数量与活性随时间变化均降低,但表面酸蚀处理种植体组效果好于表面喷砂处理种植体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大鼠种植体周围骨沉积的影响。方法全麻下在20只Wistar大鼠右侧胫骨内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根据是否被动吸烟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被动吸烟组。3个月后,处死动物获取胫骨标本,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种植体周围骨结合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表达水平。结果被动吸烟持续组界面骨表面吸收陷窝增多、增深,骨质沉积降低;RANKL的表达强,范围广泛,颜色深,光密度值(I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PG的表达弱,均散且染色淡,I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被动吸烟可减少大鼠种植体骨界面的骨沉积,机制涉及RANKL的表达水平的升高和OPG表达水平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SLA技术对微种植体表面进行粗化处理,观察微种植体周骨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SLA处理对成骨反应的影响,为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9只成年雄性Beagle犬,并对54枚微种植体中的27枚进行喷砂加酸蚀(SLA)技术处理,分别植入Beagle犬的下颌骨中。每只犬SLA处理的种植体3枚,并作为实验组,另一侧植入未经处理的种植体3枚,并作为对照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植入微种植体,8周后对微种植体周骨组织TGF-β1进行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测定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染色强度:2周内最高,4周内和8周内均下降。对照组染色强度:4周内最高,8周下降。实验组染色强度在2周和4周时均高于对照组,8周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LA处理促进了微种植体骨的结合,可以缩短临床负载前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背景:纯钛阳极氧化改性后形成的纳米结构与骨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的:观察纯钛表面纳米孔结构的形貌和物相构成,以及其对MC3T3-E1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黏附等生物学行为和促成骨基因护骨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纯钛片24份,其中12份仅进行机械抛光,作为对照组;另外12份进行机械抛光后,应用阳极氧化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纳米孔结构,作为实验组。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接种于两组试件表面,接种7 d后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同时检测细胞促成骨基因护骨素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阳极氧化后钛片表面形成规格统一的纳米孔结构,但是物相构成并未发生变化。与接种于对照组试件上的成骨细胞相比,实验组试件表面的细胞密度变大,覆盖金属的面积更多,呈现多边形结构,突触向周围移行,可见板状伪足向周围材料伸出;接种第7天时,实验组细胞数目约为对照组的1.4倍,同时纳米孔表面成骨细胞护骨素基因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后形成纳米孔结构的钛片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黏附、增殖和护骨素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近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功能上相拮抗.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人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7-05/08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用正常人新鲜血浆制备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复苏、传代后取生长良好的3~6代用于实验.②实验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加无血清培养基;20,40,8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24h;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孵育6,12,24h.各组实验重复6次.③提取细胞总RNA及蛋白,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水平;以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0,40,80mg/L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降低(P<0.01),不同剂量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12,24h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mRNA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mRNA表达减少(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20,40,80mg/L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减少(P<0.01),不同剂量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40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6,12,24h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表达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不同时间点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结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上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蛋白及基因表达,下调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蛋白及基因表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心肌梗死后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心肌迁移的机制尚不甚明了。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和趋化因子受体4生物轴在心肌梗死后单个核细胞促间充质干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及SD大鼠间充质干细胞。12只SD大鼠其中6只建立心肌梗死模型,6只行假手术处理,分离循环血单个核细胞,采用三室共培养模型,分别将 DAPI 标记的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细胞和单个核细胞培养于三室模型的上、中、下室内,设立心肌梗死组、趋化因子受体4受体阻断剂AMD3100组、假手术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迁移细胞数目,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心肌细胞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和迁移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中室内均可见迁移细胞,迁移细胞阳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4,心肌梗死组迁移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中和抗体和趋化因子受体4受体阻断剂AMD3100后,迁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lt;0.05)。各组心肌细胞阳性表达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心肌梗死组及AMD3100组心肌细胞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表达灰度值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空白对照组(P&lt;0.05)。表明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生物轴在心肌梗死后大鼠单个核细胞促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大小与其完全修复所需要时间成正比,并认为骨缺损大于1 mm者,应争取植骨,以利于新骨生长和种植体的早期固位.目的比较珊瑚颗粒和羟基磷灰石颗粒在即刻种植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设计分组观察对比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材料羟基磷灰石涂层种植体,羟基磷灰石颗粒,珊瑚颗粒,成年杂种犬3只.方法实验于2002-08/2003-04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口腔科完成.麻醉下将3只犬股骨钻6个孔(每侧股骨3个孔),造成骨缺损.在所有近心端一组种植体周的骨缺损中植入珊瑚颗粒(珊瑚颗粒组),在所有远心端的一组种植体周的骨缺损中植入羟基磷灰石颗粒(羟基磷灰石颗粒组),中间一组种植体周的骨缺损中不植入任何材料(空白对照组).术后2,3,4个月麻醉状态各处死犬1只,取犬种植区骨段各组材料标本进行X射线检查及扫描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犬种植区骨段各组材料X射线检查及各组标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结果①种植区骨段各组材料X射线检查结果4个月,珊瑚颗粒组和羟基磷灰石颗粒组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结合.空白对照组尚有部分骨组织缺损.②种植区骨段各组标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4个月,珊瑚颗粒组新生骨组织完全成熟,珊瑚颗粒残留少许.羟基磷灰石颗粒组新生骨组织完全成熟,羟基磷灰石颗粒仍大量存在,颗粒无明显吸收.空白对照组,种植体颈部存在部分空隙.结论即刻种植体周骨缺损>1 mm以上应植入植骨材料.作为植骨材料,珊瑚颗粒较羟基磷灰石颗粒有更好的骨引导活性,能降解吸收为骨组织替代,而羟基磷灰石颗粒不能吸收,影响骨改建.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后种植体颈部牙槽骨的吸收一直被认为是种植术后的正常反应。目的:评价下颌后牙区两段式种植体应用平台转移设计后周围骨丧失情况。方法:50例患者共植入88颗种植体,实验组植入40颗Ankylos种植体,采用平台转移设计;对照组植入48颗3i种植体,采用传统对接设计。所有种植体均为潜入式植入,肩台均平齐牙槽嵴顶水平,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与结论:所有种植体均完成骨结合。与种植体植入时相比,功能负重12个月后,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高度为(0.31±0.39)mm,对照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高度为(0.94±0.43)mm,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随访期内,种植体无松动、脱落,牙龈组织健康,成功率为100%。结果显示种植体功能负重12个月后,平台转移设计可以减少种植体颈部骨吸收,保持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牙种植体挤压植入后早期扭矩值的变化,探讨种植体挤压植入后初期与早期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06/10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完成。选取五指山小型猪3头,牙列完整,无牙周病,无重度磨耗,圈养。实验共用3头小型猪的下颌骨挤压植入种植体19颗,从植入到取材,4h时5颗,3d时7颗,7d时7颗。植入种植体稍高于牙槽嵴,种植体就位时的最大力矩值即植入扭矩值。无张力下缝合黏骨膜瓣,骨膜下愈合,进食糊剂,术后3d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取材时在深度麻醉下颈动脉放血处死小型猪,截取下颌骨,剥离软组织,暴露种植体,种植体旋松动时的最大力矩值,即旋出扭矩值。测量植入扭矩值和术后4h,3d,7d时的旋出扭矩值,行配对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共植入种植体19颗,1颗种植体X线影像出现骨折被排除,其余18颗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不同时间动物大体观察:小型猪于术后第2天开始进食但稍慢,第3天进食正常。术后第3天黏膜红肿,缝线上有食物残渣附着,创口无开裂;术后第7天黏膜轻微红肿,缝线上食物残渣附着,创口无开裂。②种植体植入后早期旋出扭矩值与植入扭矩值的关系:种植体植入4h,旋出扭矩值明显高于植入扭矩值犤42.8±12.6),(34.8±11.9)N.cm,P<0.05犦(;种植体植入3,7d时旋出扭矩值明显低于植入扭矩值犤19.1±14.030.2±15.0);(25.6±15.3),(),((37.4±13.0)N.cm;P均<0.05犦③种植体植入扭矩值与旋出扭矩值的相。关性:4h组植入和旋出扭矩值的相关性为r=0.98,P=0.003;植入3d时r=-0.96,P=0.003;植入7d时r=-0.94,P=0.000。结论:早期扭矩值的变化与植入扭矩值成正比,挤压就位通过提高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而改善种植体的早期稳定性。骨组织的黏弹性和新骨的形成共同影响早期扭矩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直接影响着种植义齿的长期稳定及美观,除了过度负荷及病理性炎症两大因素外,种植体结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目的:综述种植体结构设计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关系。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SCI 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有关种植体结构设计及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implant design,marginal bone loss,bone loss, bone defect”,中文检索词为“种植体设计;边缘骨吸收;骨吸收;骨缺损”。排除本综述无关及重复性研究的文献,最后按纳入标准筛选43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在口腔种植治疗中,避免种植体边缘骨是能确保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及美学修复效果基本要求,优化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有极大的影响。故种植修复时应尽量考虑到以下因素:合理匹配种植体的尺寸,不同种植体选择合理的颈部设计,一体式种植体,基台设计及种植体-基台连接等。  相似文献   

12.
背景:随着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适应证的不断扩大,角度基台的应用逐渐增多,后牙区作为口腔咬合的负重区,种植体承载的颌力大,对后牙区角度基台的评价具有更现实的临床指导意义。 目的:评价角度基台在后牙区种植义齿的短期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来诊接受后牙区种植的114例患者,共植入175颗ITI种植体并完成单冠修复。根据基台的应用分为角度基台组与直基台组。测量两组修复后6个月、2年种植义齿牙周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与种植体周围年均骨吸收量,采用寿命表法计算两组种植义齿的5年累积存留率。 结果与结论:直基台与角度基台的种植义齿在牙周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种植体周围年均骨吸收量差异也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15°与20°角度基台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5.6%,直基台的5年累积存留率为96.4%。结果显示种植义齿的基台角度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及骨吸收程度无相关性,15°与20°的角度基台在后牙区种植义齿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长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背景:牙齿缺失导致牙槽嵴骨质的改建和持续吸收,严重影响种植体植入的条件和种植区软硬组织的美观。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促进即刻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成骨效果。方法:制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电纺支架的组织工程化骨。拔除6只实验犬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在其近中根牙槽窝处制备种植床,即刻植入种植体,在钛钉颊侧制作三壁骨缺损,两侧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组织工程化骨与Bio-Oss小牛无机骨粉,并在材料表面覆盖Bio-Gide胶原膜。术后即刻、4周、8周、12周X射线测量种植体周围骨灰度值;12周后完整取出下颌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骨缺损区的微观结构,新生骨量、形态结构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骨密度变化无明显差异,表明两组材料在促进骨再生过程中的成骨效果基本一致。组织工程化骨组骨缺损区内形成致密板状骨,可见成熟骨细胞,哈弗氏管,新生骨-种植体结合较紧密;Bio-Oss小牛无机骨粉组板层骨致密,新骨中有少量Bio-Oss颗粒分布,成骨细胞较组织工程化骨组少,部分哈弗管结构内可见到毛细血管,新骨与植入材料之间形成桥形连接,与种植体结合紧密。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io-Gide胶原膜可促进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再生。  相似文献   

14.
背景:刘福祥教授自行设计的新型种植体在较短种植体长度上给出了较大骨接触面积,同时考虑到种植体的抗扭转能力、抗侧向力能力,种植体与骨弹性模啦的匹配及加工和植入、修复的使易度。目的:观察自主设计的新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后种植体骨界面I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探讨新型种植体与牙槽骨的骨结合能力。方法:拔除成年狼犬双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于两侧拔牙位点牙槽骨分别植入新型种植体和I圆柱状种植体各2枚。结果与结论:随时间增加两组周围骨组织惭度逐渐升高,新型种植体组劂微结构问出现常艘逐渐升高的影像组织。两组种植体一骨界面均有I型胶原表达,均于术后4周达高峰,且新型种植体组术后2,4周I型胶原平均灰度值均高于圆柱状种植体组(P〈0.05)。表明新型种植体植入颌骨后能够取得牛物性成功,种柿体一骨界面成骨较圆柱状干叶一植体更快,更活跃,骨结合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实验性2型糖尿病(T 2DM)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态发生蛋白-2(BM P-2)的表达水平,探讨影响糖尿病种植体骨整合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试图为发现新的治疗糖尿病骨整合方法打下理论基础。方法:将48只大鼠均分为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糖尿病组按40 m g/kg腹腔内一次性注射枸橼酸钠链脲佐菌素溶液建立T 2DM模型。在胫骨近骺端种植纯钛种植体。种植后2,4,8周分批分次处死动物。采用不带种植体脱钙标本硬组织切片、脱钙标本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中骨形态BM P-2的表达并做图像分析。结果:HE染色镜下观察糖尿病组骨形成滞后。正常组和糖尿病组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BM P-2免疫组织化学灰度值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者的骨质疏松化倾向可能与糖尿病种植修复较正常者失败率高有关,糖尿病者BM P-2的减少可能是影响种植体骨整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已有实验证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异体骨在体外培养中更适合种子细胞生长和增殖。目的:观察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单纯脱蛋白骨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支架材料的差异。方法:将2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在兔背部植入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空白组在兔背部植入单纯脱蛋白骨。结果与结论:随着植入时间的延长,各组植入物碱性磷酸酶活性逐渐增强,但实验组强于对照组与空白组(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4,8周均有新骨形成,且实验组成骨量高于对照组(P〈0.01),空白组未见新骨形成。表明复合纤维蛋白胶的脱蛋白骨新骨形成能力优于单纯脱蛋白骨,可作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复合型载体构建于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质疏松、吸烟可致口腔种植失败率显著增高。目的:观察雌激素对吸烟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沉积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大鼠均分为5组:除假手术组外,卵巢去势组、卵巢去势+雌激素组、卵巢去势+吸烟组、卵巢去势+吸烟+雌激素组均制备卵巢去势模型,去势术后后两组持续熏烟24周。去势术后12周,在大鼠右侧胫骨近骺端植入钛种植体,种植后对卵巢去势+雌激素组和卵巢去势+吸烟+雌激素组肌注雌激素。实验24周时行动物活体骨密度测量及X射线观察,处死动物采集标本行种植体骨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骨密度及X射线观察结果显示,雌激素可提高种植体周围骨沉积。硬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卵巢去势+雌激素组种植体骨包绕范围基本形成骨结合,松质骨区结合骨板与周围骨小梁相连。卵巢去势+吸烟+雌激素组种植体周围结合骨板较卵巢去势+吸烟组明显增厚,骨板周围小梁骨增多。提示雌激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吸烟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沉积,促进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即刻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分情况即刻植人Replace,Straumann TE和Osstem GS种植体共45枚,其中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共28枚,对于附着龈较窄、牙龈厚度较薄及根尖周有炎症的患者,在微创拔牙后唇腭侧牙龈“8”字缝合,减小拔牙创,2—4周软组织愈合后再作即刻延期种植。修复完成后,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有无阴影,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情况,同时检查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45枚种植体经6-60个月观察,全部成功,美学效果好,两者之间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处理在前牙区即刻种植与即刻延期种植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