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背景:研究表明,血液供应和坚强牢固的骨折内固定存在不少冲突。胫骨和腓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时人工内植物固定方式的选择,业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课题。目的:回顾近年来不同类型胫骨和腓骨骨折固定物及固定方式的文献研究,为胫骨和腓骨骨折临床治疗实践中客观合理地选择固定物提供参考和评价标准。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于1990年1月至2012年5月有关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治疗的临床与基础实验研究,检索关键词分别为"tibiofibularfracture,fixationmethod,researchprogress"和"胫腓骨骨折,固定方法,研究进展",排除发表时间较早或重复研究。结果与结论:①胫骨和腓骨拥有自己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骨折固定稳定及血液供应保障,应在胫骨和腓骨骨折的治疗中首先考虑,手术之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骨折恢复所必要的过程,也将很大程度上依赖骨折固定的稳定性。②以何种方式固定胫骨和腓骨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创伤污染程度、软组织损伤程度等多种因素决定。③严格执行经典AO骨折的固定和生物骨折固定的改良理论和技术显得非常重要。新型系列钢板和外固定支架的出现亦是值得研究的临床方向,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使用以及序贯治疗概念的提出有待进一步大样本实践研究。④解剖复位困难或严重损害邻近关节的特殊病例,关节镜或关节置换可以有效地提高骨折的预后并改善术后生活功能。通过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间接复位技术,降低了伤口愈合不良、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等不良后果的发生率,正逐渐成为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最佳选择,而配合符合生物学骨折内固定原则的锁定加压钢板器械设计使经皮插入钢板内固定得以成为值得推广的内固定技术。  相似文献   

2.
背景:胫骨中下段骨折由于无肌肉覆盖,软组织薄,创伤后易发生粉碎的复杂骨折,致术中复位固定较为困难。其临床效果往往和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内固定的选择密切相关。胫骨中下段骨折一般以内固定为主,尽管内固定方法很多,但微创的坚强固定一直是胫骨骨折治疗的难点和研究热点。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入选1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组、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组与切开复位钢板组,分别进行内固定修复治疗。内固定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后并发症等方面比较3组的修复效果。
  结果与结论:剔除失随访患者,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组56例,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组52例,切开复位钢板组48例进入结果分析。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组、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切开复位钢板组(P<0.05),而透视时间方面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组显著长于交锁髓内钉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组(P<0.05),手术时间方面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经皮闭合复位锁定钢板组为11%,经皮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组及切开复位钢板组均为27%。提示对于修复胫骨中下段骨折,闭合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创伤小,不破坏骨折端血供,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以作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良好选择;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操作简单,也是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骨折端剥离较多,血供破坏大,并发症较多,应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临床康复》2010,(37):6962-6962
推荐理由: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通过手术解剖复位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钢板和胫骨轴向控制髓内钉,外固定的方法有以外固定支架对骨折断端进行固定。无论是内固定还是外固定器械固定胫骨骨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钢板固定胫骨骨折在临床上也发生过钢板断裂、拔钉等现象。交锁髓内钉具有中轴性固定,  相似文献   

4.
胫骨外固定器加腓骨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胫骨外固定器加腓骨髓内针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对25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胫骨外固定器加腓骨髓内针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胫骨解剖复位20例,功能复位5例。腓骨全部解剖复位。结论:对于胫骨骨折,胫骨外固定加腓骨髓内针治疗是一种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8-76岁,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X射线检查,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14周;其中外踝手术切IZI浅表感染2例,皮肤刺激症状4例,螺钉断裂1例(术前X射线片无法诊断断裂),钢板远端断裂1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说明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凼定原则。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双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急诊之一。治疗上,由于考虑胫骨是小腿的主要负重骨,往往只作胫骨的复位固定,而忽略了对腓骨的复位固定处理。5年来,我们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作了部分腓骨内固定治疗,经观察随访,认为腓骨复位内固定在小腿双骨折治疗中有一定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胫骨骨折是全身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以胫骨干单骨折多见,其次是胫腓骨干双折,最少见为腓骨干单骨折。胫骨作为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中下1/3处易于骨折。临床上通常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术后切口感染、畸形愈合等并发症较多,骨折愈合效果较差。近几年,采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治疗胫骨骨折综合效果良好。本文就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加压钢板内固定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传统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过程中为保证骨折解剖复位,需广泛剥离骨膜直接暴露骨折端,常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感染和骨延迟愈合等不良后果.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新鲜胫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男26 例,女6 例,年龄18~76 岁,均采取闭合复位,小切口手术入路置入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置入后随访行X射线检查,采用Johner-Wruhs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30例平均随访16个月,骨折均获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14周;其中外踝手术切口浅表感染2例,皮肤刺激症状4例,螺钉断裂1例(术前X射线片无法诊断断裂),钢板远端断裂1例,腓浅神经损伤1例.按Johner-Wruhs评分法,功能优2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为93%.说明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相似文献   

9.
儿童胫腓骨骨折是儿童创伤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方法有用石膏等材料的外固定和用钢板内固定及弹性髓内针或克氏针髓内固定等。对于儿童胫腓骨骨折是否需要内固定,如何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常使临床医生困惑。作者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经手法复位不理想的儿童胫腓骨骨折患者20例,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胫骨治疗,结果表明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胫腓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 C 型臂 X 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临床中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方式包括交锁髓内钉技术和微创经皮钢板技术。大量回顾性研究都证实这两种策略临床有效,但两种治疗方法孰优孰劣,目前仍无定论。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技术与微创经皮钢板技术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CBM、万方、CNKI数据库中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微创经皮钢板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文章,并手工检索相关中英文杂志,纳入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然后,按照CochraneCollaboration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估,选取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组织愈合相关不良事件、软组织愈合相关不良事件、胫骨功能恢复作为评价指标,并用RevMan5.1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377例患者,其中交锁髓内钉组188例,微创经皮钢板组18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比较中,两种方法在手术时间[WMD=0.58,95%c/(-28.91,30.07),P=0.97]、软组织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RR=0.51,95%C/(0.22,1.18),P=-0.11]及胫骨术后Johnner-Wruhs功能评价优良率[RR=1.03,95%C/(0.91,1.17),P=0.63]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相比于交锁髓内钉组,微创经皮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WMD=I.99,95%C1(0.15,3.83),P=0.03],骨组织愈合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RR=I.84,95%C/(1.03,3.27),P=0,041。说明利用交锁髓内钉和微创经皮钢板治疗成人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基本一致,但微创经皮钢板可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折愈合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使用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10月胫腓骨开放骨折69例,其中AOD外固定支架32例,AO加压钢板37例,比较两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结果 两组Ⅰ、Ⅱ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感染率、骨折延迟愈合及不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优于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背景:胸腰椎骨折多采用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其出血多、创伤大。而脊柱外固定器的应用作为微创新技术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目的:观察新型脊柱外固定联合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治疗的新鲜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33例,先行脊柱外固定器复位,后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根据影像学资料计算患者治疗前后和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33例患者治疗后、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率和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末次随访与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除目测类比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4例不同程度骨水泥漏,1例脑脊液漏(严密缝合后愈合)。结果可见联合应用脊柱外固定和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创伤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背景:肱骨干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争议,桡神经损伤和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还很高,如何治疗复杂的肱骨干骨折是医生头痛的问题. 目的:综合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可靠性. 方法:利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患者10例.骨折均为外伤导致的闭合骨折,按AO分型:A型2例,B型骨折3例,C型骨折5例.采用麻醉下闭合复位或骨折端小切口复位,单纯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后1,4,8,12,20,24周和1年拍肱骨正侧位X射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nstant评分及Mayo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访12个月10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外固定支架治疗后12-24周,平均16.1周愈合.1例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于治疗后12周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平均为77.3分;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Mayo评分平均为81.8分.结果证实,外固定支架治疗各型肱骨干骨折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技术已成为修复下肢骨折尤其是下肢复杂型骨折一种可选择的方法,其优势就在于可减少对软组织的损伤,不破坏骨质的营养供应血管。但目前对于修复胫骨远端骨折采用何种方法仍没有统一标准。目的:对比观察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60例胫骨远端骨折的病例,其中35例接受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25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通过对软组织进行评分来确定明确的手术时间,术中注意对骨折处软组织的保护并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内固定。内固定后指导患者积极的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临床随访,定期进行X射线复查。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患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胫骨功能恢复等指标对比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内固定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组在治疗 A 型骨折的愈合时间方面与切开复位钢板置入内固定组没有明显差异,B、C型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后者。提示应用微创经皮钢板置入内固定修复胫骨骨折,尤其是胫骨远端复杂型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骨折愈合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23例,16例应用Meta钢板固定,7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时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评估内固定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2~19个月,平均13.8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1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付建  顾华  张波涛 《华西医学》2012,(8):1153-1156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接骨板固定技术(MIPPO)结合锁定钢板(LCP)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2年1月应用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6~85岁,平均45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10例,A2型3例,A3型3例,B1型18例,B2型8例,B3型4例,C1型10例,C2型5例,C3型1例。闭合骨折47例;开放骨折15例,根据Gustilo-Anderson分型,Ⅰ型8例,Ⅱ型6例,ⅢA型1例。伤后内固定时间3 h~10 d,平均6 d。结果开放骨折有3例伤口Ⅱ期愈合,其中1例伤口皮缘坏死,1例钢板部分外露经换药和清创减张缝合后伤口愈合,1例骨外露经皮瓣转移愈合;其余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6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9个月。无感染、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术后2~4个月骨折均愈合。根据Johner-Wruhs疗效评价,优48例,良14例;开放性骨折15例中优10例,良5例。结论 MIPPO技术结合LCP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以四川省宜宾市中医专科医院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2例为治疗组,以同期收治的老年胫腓骨远端骨折41例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痊愈率、有效率及无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钢板与髓内钉在胫腓骨远端关外骨折治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收住的胫腓骨远端关外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胫骨行髓内钉固定、腓骨行钢板固定;对照组胫骨与腓骨均采用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协会的踝部损伤量表(AOFAS)评定、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五个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时间四个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骨折多由高能量所致,多伴局部软组织损伤,因此,髓内钉固定相比钢板固定因其对软组织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治疗中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