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鼠单纯骨折模型中应用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分析其骨折愈合过程。方法制备免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8只.并制备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动物不同时段血清(实验血清),分术后1w、2w、3w、4w分别保存,冻干处理;从2只健康兔动脉血制备血清(阴性对照血清),冻干处理;制备鼠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72只,骨折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将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鼠随机分成3组。即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4只,据鼠与兔体表面积比计算血清用量,实验组在术后1天(第1周)、8天(第2周)、15天(第3周)、22天(第4周)分别臀肌内注射相应时段实验血清,阴性对照组对应时间肌注阴性对照血清。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每组术后1w、2w、3w、4w处死6只鼠,x线摄片比较各组骨折固定术后1w、2w、3w、4w骨折愈合情况。软件分析骨痂形成情况。结果术后2w、3w、4w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折处骨痂形成明显加速.骨痂灰度明显致密。结论肌注相应时段兔骨折合并脑外伤模型血清,能明显加速鼠单纯骨折模型的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聚-L-乳酸/β-磷酸三钙(PLLA/β-TCP)可吸收接骨板及螺钉对犬胫骨横行骨折的固定效果。方法10只家犬制成双侧胫骨中段横行骨折模型,右侧用PLLA/β-TCP可吸收接骨板及螺钉固定作为实验组,左侧接骨钛板及螺钉固定作为对照组,术后4、8、12周进行大体、X线、扫描电镜及材料弯曲强度测试。结果大体观察:各观察时间点,实验组、对照组愈合过程无明显差异,术后12周,实验组、对照组均已骨性愈合,愈合过程中可见PLLA/β-TCP材料吸收征象。X线:实验组、对照组骨折对位对线好,未发生骨折移位,均产生大量骨痂并获得良好愈合。SEM观察:原pLLA/β-—TCP材料致密度高.基本没有空隙;术后4周出现了少量的小孔;术后8周出现了大量被侵蚀的孔洞;术后12周材料内部孔洞进一步侵蚀,表面形成壳层结构。弯曲强度测试:原PLLA/β-TCP材料弯曲强度为148MPa;术后4周143MPa;术后8周130MPa;术后12周103MPa。结论PLLA/β-TCP可吸收接骨板和螺钉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维持胫骨横行骨折断端间的稳定,能维持胫骨骨折愈合过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利维爱在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中的作用及可能机理。方法 :选用 6月龄雌性SD大鼠 ,试验分为对照组、OVX组、利维爱组 ,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3组均在实验组大鼠去势后 8周行右股骨中段骨折建立骨折模型 ,同时利维爱组开始服用利维爱 0 .2 6mg·kg- 1 ·d- 1 灌胃 ,3组均在骨折后第2、4、6、8周处死动物 ,进行放射学观察骨痂变化 ,密度计测定软骨痂、骨折端骨髓腔光密度值 ,骨痂HE染色光镜观察骨痂的组织学变化 ,并通过图象分析计算骨小梁面积。结果 :①放射学表现 :OVX组骨痂密度影低于其他两组 ,第 8周OVX组骨折线仍然存在 ,光密度值有下降趋势 ;而对照组和利维爱组骨折线模糊甚至消失 ,软骨骨痂以及骨折端的光密度值均逐渐增加 ,高于OVX组。②组织学表现 :OVX组软骨骨痂较多 ,早期新生骨小梁表面破骨细胞明显增多 ,第 8周出现明显骨小梁变细、中断 ;对照组和利维爱组软骨骨痂形成稍落后 ,但新生骨小梁表面成骨细胞体积大、排列紧密 ,随骨折的愈合骨小梁逐渐增加并逐步成熟 ,小梁骨粗大 ,排列紧密。利维爱组骨小梁面积在第 6、8周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利维爱在骨痂修复期可能具有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和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给予去瘀接骨饮口服及长骨接骨散外用的治疗疗效。方法运用去瘀接骨饮联合长骨接骨散治疗胫腓骨骨折术后,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及骨折的愈合,临床应用26例(以下简称治疗组),未应用本中药的普通对照组23例(以下简称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判断去瘀接骨饮及长骨接骨散的疗效。结果应用中药为每日一次,15天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去瘀接骨饮联合长骨接骨散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从肢体的肿胀消退的时间、原始骨痂出现的天数及临床愈合的标准上,均明显提前。结论去瘀接骨饮联合长骨接骨散综合治疗,是胫腓骨骨折术后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携带外源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体内局部注射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42只8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两组,建立左胫骨骨折的动物模型。分别在实验组和对照组骨折周围肌肉组织中多点注射0.3ml转基因成肌细胞悬液和等量生理盐水,术后于第2、3、4周每组各处死7只,行HE染色,观察形成骨痂面积的大小和组成成分的变化;术后第2、4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外源性细胞在体内有无存活并表达hIGF-1;术后2、4周行X线摄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各实验组转基因成肌细胞BrdU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各实验组hIGF-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所有实验组外骨痂中小梁骨占骨痂总面积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第3、4周经F检验两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X线显示第4周实验组有较多骨痂形成,经秩和检验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电镜显示实验组骨生成细胞的数量、活跃程度和胶原纤维的数量、分布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局部注射转hIGF-1基因的成肌细胞对小鼠胫骨骨折愈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股骨干骨折后骨痂血运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5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1、2、3、4、8周骨折处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进行观察,并与X线结果对照.结果 术后第1周,所有骨折部位周围出现血肿,其中7例血肿内见少许血流信号;术后第2周,骨折部位周围仍有少许血肿,骨折处未见骨痂回声,11例血肿内部观察到血流信号;术后第3周,所有患者骨折周围血肿基本消失,23例骨折部位见少许骨痂生长;术后第4周,23例骨折处骨痂饱满,X线显示骨痂开始增厚,2例骨折端未见骨痂连接;术后第8周,23例骨痂连接良好,2例骨折愈合不理想.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股骨干骨折术后骨痂形成及骨痂血运状况,可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宝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6例原发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手法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术治疗后,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骨密度值。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服用骨宝口服液;对照组服用阿法迪三,两组共服用药物4个月。治疗后再次测定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密度值并进行比较;观察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骨密度值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宝口服液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接骨胶囊对实验动物骨折愈合的药理作用。方法将家兔造成双侧桡骨中下段不完全性骨折,随机分成对照组、接骨胶囊2治疗组及伤科接骨片阳性对照组。2治疗组给予接骨胶囊0.45g/kg体重和0.90g/kg体重口服治疗30天。观察体重变化,双桡骨X光摄片,骨折部位进行抗折力试验,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以及骨痂钙、磷和胶原蛋白含量,并做骨痂组织学检查。结果接骨胶囊治疗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增高,桡骨抗折力增加,钙/磷比值趋于合理,胶原含量减少,X片检查结果表明,给药组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接骨胶囊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接骨散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临床疗效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六味接骨散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治疗组201例,对照组200例.治疗组骨折复位后均以接骨散外外敷,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治愈160例,总有效率99%,对照组治愈80例,总有效率80%,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十六味接骨散"在促进骨痂生长和加速骨折愈合方面,疗效显著,避免了骨折不愈合和迟延愈合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云南民间祖传秘方-接骨药酒对家免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桡骨完全性骨缺损的骨折模型,通过X光片观察、骨密度检测、抗折力试验对接骨药酒对家兔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接骨药酒给药组较空白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新生骨骨痂质量增加,抗折力增强。结论接骨药酒具有良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十六味接骨散在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抽样治疗组201例,对照组200例。治疗组骨折复位后均以接骨散外外敷,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治疗组治愈160例,总有效率99%,对照组治愈80例,总有效率80%,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十六味接骨散”在促进骨痂生长和加速骨折愈合方面,疗效显著,避免了骨折不愈合和迟延愈合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骨折骨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骨痂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规律。方法取12周雌性SD大鼠32只,体重(280±25)g,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骨折1周组,B组为骨折2周组。C组为骨折3周组,D组为骨折4周组。制作股骨骨折模型。各组截取骨痂后行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VEGF表达,原位杂交法测定VEGFmRNA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A组骨折间隙可见成纤维细胞,夹杂有少量的早期软骨细胞。B组有少量软骨骨痂形成。C组骨折端可见软骨骨痂增多和少量编织骨痂。D组骨折端编织骨痂增多,并出现板层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可见术后1~4周的骨折部位,不同时间有多种组织细胞参与VEGF及VEGFmRNA的表达。骨痂中VEGF及VEGFmRNA平均阳性细胞百分率:创伤后7d骨折位点均表达增强,14d、21d仍保持高水平表达,28d骨折位点表达降低。结论VE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作为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参与和调节了骨折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共21例,AO分型Al型8例,A3型5例,Bl型3例C3型5例。开放骨折4例(按Gustilo分型:Ⅰ型和Ⅱ型各2例。手术采用闭合复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后皮下插入LOP接骨板,锁定螺钉固定。结果21例患者随访5—15个月,平均9个月。全部患者切口均取得一期愈合,术后X线检查4~12周骨痂形成,8~20周骨性愈合,骨折无不愈合、畸形愈合、断钉、断板等并发症。结论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术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近期疗效好,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妊娠兔骨折愈合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对兔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雌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妊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妊娠组交配受孕,妊娠组孕后9d分组造模成左小腿中段闭合骨折模型,按造模前、造模后即时、造模后1、2、3周各时点抽取耳缘静脉血或心穿血,提取血清后-80℃冻存。按时点计算机数字化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骨密度检查,其数据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妊娠组造模后1、2、3周骨痂骨密度值[(0.456±0.019)、(0.469±0.016)、0.461±0.022)g/cm2]、骨痂骨矿质含量值[(0.773±0.103)、(0.968±0.140)、(1.127±0.213)g]均高于对照组[(0.347±0.039)、(0.372±0.039)、(0.409±0.021)g/cm2]、;(0.617±0.083)、(0.783±0.062)、(0.998±0.087)g](P﹤0.05);CR定量测得的骨痂平均光密度值,妊娠组造模后1、2、3周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早中期妊娠可能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纤维粘连蛋白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的动态表达及骨康中药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60只健康未生育4月龄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组、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中药组。去势造骨质疏松模型并造股骨干中段闭合性骨折,术后第1、2、4、6、8周每组处死4只大鼠,取骨痂组织,行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正常组及中药组术后两周FNmRNA的术后两周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与其它周的FNmRNA表达(P<0.05);骨松组在术后第6周达到峰值,显著高于与其它周的FNmRNA表达(P<0.05);骨松组的FNmRNA的表达峰值较其余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N在骨质疏松骨折骨痂钙化的延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骨康方可能是通过调整FN蛋白的表达促进其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连体固定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夹板连体固定,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观察两组患者X线骨痂生长情况和骨折愈合功能情况。结果在2、4、6、10周时,观察组X线骨痂生长积分低于对照组,在功能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闭合复位连体固定肱骨近端骨折,能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并获得满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吴国兵 《医疗装备》2021,(7):99-100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医院收治的65例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骨痂X线评分、愈合率、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骨痂X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骨痂X线评分、愈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在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壮筋续骨汤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用线锯在股骨中段切断股骨制备骨折模型,应用壮筋续骨汤水煎液灌胃治疗.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折愈合的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后7天,大鼠局部肿胀消失;X线片示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骨折线模糊;HE染色示骨折端断成纤维细胞和成骨细胞增多.治疗后14天,大鼠患肢活动逐渐恢复;X现示骨折处显示纤维性骨痂和钙盐沉积,骨折线消失;HE染色示骨折端有大量纤维性骨痂,软骨性骨痂和骨性骨痂,趋于愈合.结论 壮筋续骨汤能促进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rrjk》2017,(8)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97例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7例,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2、3、4周进行疼痛、肿胀评分和X线骨痂质量评定,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为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疼痛评分、患肢肿胀程度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周,两组患儿疼痛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观察组骨痂生成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性髓钉内固定术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功能恢复好、愈合快、创伤小等特点,其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患侧前臂旋转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顺行带锁髓内接骨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中关节滑膜及软骨的疗效研究。方法选用12只成年比格犬,于其股骨中部三分之一处使用骨刀、线锯模拟开放性横行股骨骨折。在第1组(6只动物)中执行顺行带锁髓内接骨术。第2组(6只比格犬)中,在骨牵引致伤后第4天进行复位并行相同接骨术。在接骨术后14、28、35、42、56、70、85和100 d,使用X射线探查测量关节软骨的厚度、软骨细胞容积密度、软骨细胞数量密度,以及空骨陷窝比例和同基因组。结果两组比格犬的术侧肢体后侧肌肉群张力在两周期间均有所降低。实验期间,第1组的邻近关节运动量处于正常范围内;伤后2~3个星期内,第2组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为0°~110°。两组动物均未见后肢明显肌肉萎缩迹象。第1组在接骨术后第70天时形成单个骨髓腔,联合皮质板的强度和直径均接近母体骨;到达同时期时,第2组的骨折线变得模糊不清,碎片上的骨膜层出现紧致化,可以看到两到3个方向上均有联合皮质板形成,说明发生骨折实变。结论顺行带锁髓内接骨术是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方式。紧急情况下执行本接骨术,可减少骨折实变时间,且在伴有轻度滑膜炎情况下不会引起膝关节软骨的不可逆变化。延迟行接骨术会提高发生骨关节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