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型半胱氨酸(tHcy)是独立于C反应蛋白(CRP),以及其它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判定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指标^[1]。有作者研究发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补充叶酸可以降低循环中tHcy的浓度^[2],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我们观察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补充叶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变化。结果 治疗前 ET水平升高 ,NO水平降低 ,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治疗后 ET水平降低 ,NO水平升高 ,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苯那普利可降低 ET,升高 NO,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培哚普利在冠心病治疗中对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给予常规药物),小剂量组(n=29,给予常规药物+4 mg培哚普利)和大剂量组(n=28,给予常规药物+8 mg培哚普利)。随访12周,治疗前后各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PCs水平,采用超声测定肱动脉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紧张素II(Ang II)水平。
  结果:治疗12周后,对照组、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患者较治疗前循环血EPCs、肱动脉FMD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hs-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0.05);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Ang II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及大剂量组循环血EPCs、肱动脉FM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CRP及Ang I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同时,与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循环血EPCs及FMD均明显升高,hs-CRP及Ang II均明显降低( P<0.05)。
  结论:培哚普利对循环血EPCs有一定的动员作用,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较大剂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郑杨  秦玲  佟倩 《中国循环杂志》2002,17(3):180-18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纤溶平衡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分辨超声技术和发色底物显示法 ,检测 3 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3 0例无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及其抑制物 (PAI)。应用随机编码将 3 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福辛普利组和常规治疗组 ,治疗 8周后复测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血浆t PA和PAI活性。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3 8± 2 3 ) %较对照组 (9 5± 3 2 ) %明显降低 ,血浆t PA活性显著降低和PAI活性明显增加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福辛普利治疗 8周后 ,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9 45± 3 2 0 ) %与治疗前基础水平 [(3 5 2± 2 70 ) % ,P <0 0 1]、常规治疗后 [(4 60± 2 80 ) % ,P <0 0 5 ]相比有显著改善 ;血浆纤溶活性也有明显改善 (t PA :0 49± 0 2 0IU /mlvs 0 2 8± 0 15IU /ml,P <0 0 1和 0 3 2± 0 15IU/ml,P <0 0 5 ;PAI :0 3 6± 0 12AU /mlvs .0 5 3± 0 2 5AU/ml,P <0 0 1和 0 45± 0 0 9AU /ml,P <0 0 5 )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减退 ;血  相似文献   

5.
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及血清氧化指标——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将52例AMI患者随机分成卡维地洛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比较观测治疗8周前后超声检测肱动脉流量介导性扩张的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及血清MDA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维地洛治疗8周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卡维地洛在治疗8周后通过降低血清MDA水平的抗氧自由作用,可明显改善AMI患者血管内皮依赖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6.
姜红菊  张梅  张灏 《山东医药》2003,43(28):19-20
研究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能够降低心肌梗死的再梗死率 ,但早期应用 ACEI能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报道尚少。卡托普利为常用的ACEI,近年来 ,我们将其早期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治疗 ,以探讨其对 AMI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 2 0 0 0年 9月到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 AMI患者 30例 ,其中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 0例 ,高胆固醇血症 6例。男 1 9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 60± 9)岁。随机分为常规组 ( 1 5例 )和治疗组 ( 1 5例 )。另选 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男 1 8例 ,女 1 2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与非老年AMI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情况及差异。方法:应用高分辨的血管外超声法检测148例老年AMI、非老年AMI、老年健康者、非老年健康者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结果:基础血管内径老年和非老年AMI组较老年和非老年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硝酸甘油年和非老年AMI患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老年AMI较非老年AMI患者内皮功能损害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已获得良好疗效。新近有报告经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将ACEI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多种亚组患者治疗有效。作者研究比较不同的ACEI佐芬普利(Zofenopril)和赖诺普利(Lisinopril)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经静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耐受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将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设为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控制血压,治疗周期为3个月,治疗前后监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30名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完成上述指标的监测。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VEGF、ET-1、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福辛普利治疗3个月后,血浆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EGF、ET-1、hs-CRP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1),VEGF、hs-CRP、IL-6、ET-1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福辛普利具有良好降压效果,能明显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且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1] ,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而内皮功能不全又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始动因素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因素 ,因而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 ,对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苯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ACEI) ,文献报道[2 ] ,ACEI可促进内皮细胞保持完整的功能。本研究主要了解苯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1 病例选择1 .1 选择职工干部体检 ,坐位右臂舒张压 90~1 1 0 mm Hg,( 1 mm Hg=0 .1 3 3 kpa) ,收缩压 1 40~1 80 mm Hg的 6 1例做观察组。根据 1 999年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1.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高血压病(EH)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应用Celermajer方法检测30例EH患者培哚普利治疗前、后内皮依赖血管舒张的变化,用高分辨超声测量在静息、反应性充血(增加流量引致内皮依赖血管舒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为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剂)时肱动脉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流速度积分,并以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增加流量介导血管舒张(FMD)与基础内径(BD)呈负相关(r=-0.577,P<0.01)。EH组治疗前FMD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经协方差分析矫正内径影响后,FDM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01);培哚普利治疗后FMD显著提高(P<0.01),而硝酸甘油引致的血管舒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EH患者存在内皮功能不良,培哚普利可改善EH患者削弱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内皮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高血压患者 2 6例及正常对照组 2 4例 ,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NO、NOS和放射免疫法测定ET、Ang Ⅱ、TXA2 及PGI2 在血浆中的水平 ,并进行对比研究 ,对高血压组病人进行苯那普利治疗前后的对比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ET、Ang Ⅱ及TXA2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而NO、NOS及PGI2 明显低于对照组 ;苯那普利治疗组治疗后ET、Ang Ⅱ及TXA2 明显低于治疗前 ,NO、NOS及PGI2 明显高于治疗前 ;苯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有效率 84 6 %。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 ,EDCF分泌增多 ,EDRF分泌减少 ,苯那普利可升高EDRF ,减少EDCF ,对内皮功能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6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FMD的无创检查,并观察福辛普利治疗前后患者FMD的变化。结果福辛普利治疗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径和硝酸甘油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明显FMD障碍,福辛普利治疗可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奥美沙坦酯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效应.方法 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AMI模型,共33只,将术后24 h存活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单纯AMI组、奥美沙坦酯1 mg·kg-1·d-1组(奥美沙坦酯Ⅰ组)和奥美沙坦酯3 mg·kg-1·d-1组(奥美沙坦酯Ⅱ组),每组8只,另设假手术组7只为对照组.术后20~24 h内起灌胃给药,AMI组和假手术组灌以等体积助溶剂(0.5%羧甲基纤维素钠),喂养2周,离体做胸主动脉条片对去氧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对乙酰胆碱和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AMI组胸主动脉条片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降低,分别为(6.15±0.03)×10-8mol/L和(4.45±0.21)×10-7 mol/L(P<0.05).奥美沙坦酯干预后,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改善,其奥美沙坦酯Ⅰ、奥美沙坦酯Ⅱ组分别为(2.65±0.12)×10-7 mol/L和(1.66±1.0)×10-7mol/L,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对去氧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和对硝普钠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大鼠AMI后2周即出现显著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减退,早期应用奥美沙坦酯干预能显著改善该紊乱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病人中,研究培哚普利除降压效应外,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76例被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培哚普利(雅施达,培哚普利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组)作为基础降压药物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采用高分辨血管超声技术检测静息状态、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结果:培哚普利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治疗前临床指标、血压、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MD)无显著性差异。治疗8周后,血压水平下降幅度两组类似,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FMD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在培哚普利组改善更显著[(7.84±0.38)%:(6.35士0.41)%,P〈0.053;而NMD两组治疗后仍无显著改善。结论:对具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病人,培哚普利除降压外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改善可能较硝苯地平控释片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检测两组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1h、6h、24h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停用血管扩张药1周,在使用强心苷及利尿药基础上,口服培哚普利2~4mg,每日1次,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分别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行超声心功能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测定及运动耐量检查。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38例,总有效率79%(38/48);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前明显缩短,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最大速度和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增大(P〈0.01),6min步行试验明显好转(P〈0.01),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好转(P〈0.01)。结论 培哚普利不仅能明显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而且能改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产生的序曲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失调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早期的原因。应用超声心动图通过肱动脉的反应性充血来检测血管内皮舒张功能 ,并对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 (心梗组 )及中、青年健康者 (健康组 )进行对照研究 ,以探讨超声检测血管内皮的舒张功能的可能性及可靠性。1.资料与方法 :健康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 ,均无症状并经体格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者 ) ,年龄37~ 5 0 (4 4.2± 6 .2 )岁。心梗组 10例 ,(均为男性 ,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 ,年龄 37~ 5 0 (4 3.5± 7.5 )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赖诺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微循环的改善及对神经组织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25只约6周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以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n=8)和赖诺普利治疗组(n=8,20 mg· kg-1 ·d-1,8周),8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8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神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前列环素(6-keto-PGF1 α)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CD34免疫组化法测定坐骨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密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均数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大鼠出现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t=8.952、9.642,均P<0.05)和超微结构异常,伴有血浆NO、6-keto-PGFlα、t-PA、SOD水平降低,PAI-1及MDA水平升高(t=3.535~8.054,均P<0.05).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较糖尿病组显著提高(t=6.774、7.058,均P<0.05),电镜显示赖诺普利治疗组坐骨神经轴突和髓鞘萎缩、变性及毛细血管狭窄、闭塞等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糖尿病组相比,赖诺普利治疗组血浆NO、6-keto-PGF1 α、t-PA、SOD显著升高而PAI-1、MDA明显降低(t=2.611 ~6.544,均P<0.05),促进神经内膜血管新生(t=6.868,P<0.05).结论 赖诺普利可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异常,增加周围神经血流灌注量,对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赖诺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F患者,被随机均分为赖诺普利组和联合治疗组(接受美托洛尔联合赖诺普利治疗),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胱抑素C(Cys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CRP、TNF-α、NT-proBNP、CysC和NGAL水平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均=0.001);与赖诺普利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3.33%比90.00%)显著升高(P=0.018);LVEF[(44.91±2.45)%比(48.82±3.55%]显著升高(P=0.001),LVEDd[(50.34±3.11)mm比(45.92±3.04)mm]、LVESd[(41.34±3.33)mm比(35.53±2.34)mm]、CRP[(14.47±2.77)ng/L比(10.32±3.01ng/L]、TNF-α[(157.78±43.21)ng/L比(110.22±29.01)ng/L]、NT-proBNP[(932.43±46.45)pg/ml比(464.21±39.78)pg/ml]、CysC[(1.34±0.36)mg/L比(0.97±0.22)mg/L]、NGAL[(117.69±16.51)μg/L比(75.58±10.22)μg/L]显著降低(P均=0.001)。两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赖诺普利较单独赖诺普利更有效改善CHF患者心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减轻机体损伤,改善心脏重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