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笑欢  颜成德 《现代护理》2002,8(9):688-688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常有假服药行为 ,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假服药与自觉服药各 46例病人进行对照分析 ,报道如下。1 对象1 1 假服药组 近 1个月有 3次以上假服药的精神分裂病人。在 2 6 5个住院病人中入选男 2 0例 ,女 2 6例。1 2 对照组 自觉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从 4个病区中 ,随机抽取男 2 0例 ,女 2 6例。2 方法2 1 调查表 参照文献编制三个调查表 :一般资料比较 ;精神症状比较 ;疾病的分型、病期、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2 2 调查方法 直接观察病人 ;询问主管的医师和护士 ;阅读病人的医疗护理记录。2 3 统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外走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外走的临床特征,加强防范。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外走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名发生外走行为患者中男性20名,占60.61%;女性13名,占39.39%;外走患者中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19名,占57.58%;住院时间〈1个月者最多,占69.70%;外走发生在白班者19人次,占52.78%;常见的外走形式是尾随工作人员身后外走,占2778%;探视时外走占22.22%。结论根据对患者外走行为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防止患者发生外走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病人外走原因及方式,旨在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此现象,保证病人安全.方法:选择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有外走行为的130例病人(观察组)与随机抽取的130例无外走行为的住院病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在自知力缺乏、不能耐受锥体外系反应、受幻觉妄想支配、意识及定向力障碍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130例外走住院精神病病人中,外走方式为尾随工作人员、在检查及治疗途中、借探视开放时间、撬开门锁外走、破坏门窗外走及陪护病区家属大意给病人外走机会外走,占总外走比例依次为32.31%,23.08%,15.38%,11.54%,10.77%,6.92%.结论:针对住院精神病病人外走行为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外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暴力行为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元月~ 2 0 0 0年元月我院住院病人 51例 ,均为男性 ,符合CCMD 2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年龄 17~ 55岁 ,暴力行为的认定参照文献[1~ 2 ] 。1 暴力行为1 1  暴力方式 本组言词辱骂 4 0例次 ,威胁他人12例次 ,对物攻击 15例次 ,对人攻击 55例次。可见暴力行为主要以对人攻击为主。1 2   暴力对象 护士 55例次 ,其中男 10例次 ,女4 5例次 ;医生 2 5例次 ,其中男 12例次 ,女 13例次 ;病友 2 7例次 ;实物 15例次。可见医护人员为病人的主要攻击对象 ,占 6 5 8% ,尤其是女性工作人员。1 3   暴力诱因 受精神症状支配者 …  相似文献   

5.
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的吸烟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9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长期住院患者按住院时间和病程来探讨其吸烟行为,结果发现男性组患者吸烟行为随住院时间延长而增多,临床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建议今后在制定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措施时,尽量实行开放式管理,让患者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工作,以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49例外走的精神病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住院的无外走行为的49例精神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2组的精神症状.结果 研究组BPRS总分、敌对性、猜疑、幻觉及行为紊乱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医务人员接触不当、强制约束手段及患者不合作、易激越、敌意、既往有外走史等临床特征因素均增高.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外走行为与患者的敌意猜测、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及医务人员的接触不当、强制手段密切相关.针对其原因制定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及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外走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外走系指住院患者未经医生批准乘机逃离医院[1].本文所指的外走是封闭式病房住院精神病患者未经医生批准,利用各种方式私自离开医院的行为.精神病患者由于受疾病的影响,自知力缺乏,无主动住院治疗要求,多为亲属哄骗或强行捆绑入院,入院后大多不安心住院治疗,而出现外走想法或行为.当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行为后,不仅造成治疗的中断,而且极易导致不可预测的严重后果,引发医患纠纷,故历来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课题[2].本文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健康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应运而生的新的护理模式 ,90年代从美国引入我国 ,但在精神科尚无一种完整的模式可供借鉴。为探索精神科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方法 ,我院借鉴美国精神科护理管理经验 ,自 1999年 1月~ 11月开展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研究工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符合CCMD -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 6 0例 ,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2组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详见表 1、表 2…  相似文献   

9.
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住院精神病人外走行为的原因及护理措施,以提高精神科护士对病人外走行为的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指运用教育性等理论指导护理行为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的综合护理措施。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的多发病、致残率较高,部分患者症状缓解后仍有残留症状,如:社会功能缺陷等,影响患者的恢复和回归社会。为此,我们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早期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并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精神分裂症病人服用氯氮平对脑电图的影响,对34例服用氯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发现34例中轻度异常17例,中度异常9例,高度异常2例,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82.3%。主要脑电图改变是α节律不规则甚至消失,同时出现明显慢波化,电位增高,有阵发性θ波、δ波出现,均呈弥漫性改变,提示这种改变似与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内观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流程和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进行4周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一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定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共有102名患者完成4周治疗,其中研究组48例,对照组54例。治疗前,两组LSR、SSRS、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SR总增分为(2.46±0.43)分、SSRS(4.73±1.27)分,对照组LSR(0.24±0.17)分、SSRS(0.65±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45,3.02;P〈0.01);研究组CGI—SI减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内观疗法能更好地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度,适于在住院患者中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引起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头发中Cu、Zn、Ca含量变化的原因,对7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头发中Cu、Zn、Ca含量测定。结果:患者头发中Cu、Zn、Ca含量比正常人低,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临床类型、发病年龄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精神障碍本身可能是引起病人头发中微量元素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丙嗪治疗前后的记忆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记忆损害特点及其治疗。方法:30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人组,用氯丙嗪治疗(417.5±60.95)mg/d8周前后分别用Wechsler记忆量表(WMS)测定患者的记忆功能、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患者精神症状及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结果:经配对t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记忆商数(MQ)及其部分分测验(视觉再认测验、联想学习测验、触觉测验及理解记忆测验)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M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差值及阳性总分差值具有相关性(r分别为0.423及0.534)。结论:(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存在记忆损害。(2)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的记忆损害具有一定改善作用,短时记忆某些成份的改善与精神症状(阳性症状)的好转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代币强化行为疗法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方法 68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系统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病房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8周的代币强化行为疗法,治疗前后,采用精神病人不良言行评定标准,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前,不良行为人均发生次数、NOSIE、IPRO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行为人均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NOSIE中总积极因素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PR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代币强化行为疗法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适应不良与行为障碍,对恢复其社会功能,降低精神残疾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病耻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感知病耻感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和病耻感经历问卷对1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发放资料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95.5%。163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的病耻感经历总分均数为(39.24±4.76),病耻因子分为(20.34±3.07),歧视因子分为(18.87±2.03)。贬低一歧视感知状况得分为(2.63±0.37),与量表中点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1)。≤35岁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得分为(2.834-0.40),病耻感经历总分为(45。31±14.36),病耻因子分为(23.69±8.58),〉35岁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得分为(2.58±0.34),病耻感经历总分为(39.55±12.50),病耻因子分为(20.46±7.80),不同年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43,2.19,1.99;P〈0.05);不同婚姻、职业、病程、住院次数的患者,贬低一歧视感知状况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5.67,2.55,2.17,2.53;P〈0.ol或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病耻经历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P〈0.05);不同职业、月收入的患者病耻感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47,3.82;P〈0.05);不同的病程的患者歧视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康复期住院患者有较高的感知病耻感和病耻感经历,提示精神卫生干预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7.
ContextIt is uncertain whether terminally ill schizophrenic cancer patients are hypoalgesic or have disparities in pain management.Objective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dosage of opioids used in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schizophrenia.MethodsThis is a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data derived from the Taiw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Database. Patients aged >20 years and newly diagnosed between 2000 and 2012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six most common cancers were included. After 1:4 matching, 1001 schizophrenic cancer patients comprised the schizophrenia cohort, while 4004 cancer patients without schizophrenia comprised the nonschizophrenia cohort. The percentage of opioid use, accumulated dose, and average daily dose near the end of life were analyzed for each cohort using multiple logistic and linear regression models.ResultsThe percentage of opioid use was lower in the schizophrenic cohort than the nonschizophrenic cohort during the last month before death (69.6% vs. 84.8%, odds ratio = 0.40, 95% CI = 0.34–0.48). The accumulated dose of opioid consumption was also lower in the schizophrenic cohort (2407 mg vs. 3694 mg, P value < 0.05).ConclusionNear the end of life, cance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use less opioid than their nonschizophrenic counterparts. Cognitive impairment may be a cause in the disparity in end-of-life care for terminally ill schizophrenic cancer patients. Thus, we should formulate a more accurate pain scale system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ir need for pai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教育对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定期干预3年,并与1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和遵医态度、出院后每半年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研究组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病人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配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及52名已婚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均较正常对照者差,其中以心理健康和躯体健康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最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较正常对照者差,并涉及到心身健康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调查表( GQOLI )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82.52±4.31)分,高于干预前(71.34±2.74)分和对照组干预后(79.14±4.5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0,13.20;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