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操作者用手掰取安瓿时手指经常被安瓿的残余碎屑划破.尤其是实习生和新护士,这样大大增加了护理人员感染几率,经过临床实践发现一种简易掰取安瓿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因折安瓿而割伤手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新上岗的护士更易发生,其不仅给护士造成了痛苦,也增加了护士院内感染的机会。根据实际工作体会,我们制作了一种改良安瓿折断器并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包装塑料安瓿产品在预防注射药物细菌污染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月采用便利抽样选择该院临床一线护士78名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一线护士78名作为对照组,在静脉内输注药物时对照组使用玻璃安瓿产品,观察组使用塑料安瓿产品,记录两组注射药物细菌污染情况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注射药物细菌污染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启安瓿与辨认所需时间分别为(20.42士3.22)、(28.40±4.20)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20±4.10)、(34.20±5.2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安瓿使用过程中无一名护士发生锐器伤,对照组锐器伤发生率为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塑料安瓿产品可缩短护士的操作时间,有效防止注射药物细菌污染,减少护士操作过程中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肌肉注射及静脉输液在预防、治疗和疾病诊断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然而因此出现的问题时有发生。现就有关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以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提高操作技术和护理质量。1 肌肉注射1.1 无菌操作问题 :在临床操作工作中 ,常见有护士不戴帽子、口罩 ,不消毒安瓿颈部即行折断 ,或抽吸药液后不将安瓿套于针头上等违反无菌操作技术规程的行为。还有护士不待消毒酒精晾干就行刺入注药。正确的做法是戴帽子、口罩 ,洗手 ,用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 ,分别用 2 .5 %的碘酒和75 %酒精消毒安瓿颈部 ,待干后折断并抽吸药液 …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的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艳  张爱萍 《四川医学》2001,22(11):995-995
用各种型号的注射器从带颈玻璃安瓿内抽吸药液时 ,先将安瓿按常规进行消毒 ,再将一次性注射器从包装袋内取出 ,套上针头 (有保护套的针头 ) ,放在治疗盘内。将消毒好的安瓿尖端从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的开口处插入至颈部 ,安瓿上的蓝色指示点朝着透明能看见的一面 ,大拇指压在包装袋内的安瓿蓝色指示点上折断安瓿颈。再用空针吸取药液。临床应用 2 0 0 0余例证实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包装袋折断安瓿 ,既节约了无菌沙布 ,又保护了护士的手指不被碎玻璃扎破 ,避免了药液污染的危险。方法简便易行、安全、符合无菌操作原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一次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辅助掰安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50名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辅助掰安瓿,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其手指受伤率及护士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受伤率分别为(28.32±0.21)%及(3.63±0.35)%,平均满意度为(56.54±0.35)%及(96.32±0.52)%,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辅助掰安瓿,效果确切,操作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经常在折断安瓿时,容易被玻璃创缘、碎片划伤手指或被玻璃碎片溅伤眼睛.为此我们利用输液器制作了简易安瓿折断器,使用安全方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凤微 《吉林医学》2012,(35):7771-7772
目的:了解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发生医疗锐器损伤情况,并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80名护士,共发生锐器损155次,锐器损伤种类依次为直接用手掰安瓿41.29%,回套针帽23.23%,分离针头14.84%,拔针10.32%,整理废弃物5.81%,患者不合作3.23%,其他1.29%。结论:护士锐器损伤较普遍,应加强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防范意识,预防和控制锐器损伤,从而保证护士更好地投入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9.
安瓿消毒盒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疗护理工作中 ,都会用到盛装药液的玻璃安瓿 ,在折断安瓿前必须进行消毒 ,而传统消毒安瓿的方法因操作程序繁琐 ,极大地影响操作速度 ,难以被临床护理工作者接受 ,故而在临床上消毒安瓿的操作中出现了不按正规操作方法执行的现象 ,有的甚至根本不予消毒 ,就折断安瓿而带来药液微粒[1 ] 及污染。为此 ,我们通过大量实践 ,反复试制 ,研制了一种能安全、快速、彻底消毒安瓿的器械———安瓿消毒盒 ,用以消毒玻璃安瓿 ,该方法具有消毒效果可靠、快速、省时、方便等优点 ,经过一年的临床试用 ,取得较好效果 ,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1 材…  相似文献   

10.
自制安瓿小帮手(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治疗室配药过程中 ,护士掰安瓿时 ,安瓿中的药液常飞溅到工作台或工作服上 ,在掰一些容量较大或者内压较大的安瓿 ,如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C等药物安瓿时 ,极容易割破手指 ,有时还会将安瓿颈整个捏碎 ,碎玻璃渣污染药品 ,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为此 ,我们制作了一种掰安瓿的小帮手 ,现介绍如下。制作及使用方法 选用软塑料质地盛装无环鸟苷滴眼液 (武汉五景制药厂生产 )的小瓶 ,长 5cm ,直径 2cm ,前部带有白色硬塑料质地的小盖帽 ,将其底部剪去 0 .5cm ,即制成安瓿小帮手。使用时先消毒安瓿瓶颈及砂轮 ,将小帮手底部套在安瓿的前部…  相似文献   

11.
王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3-1104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现状,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所二级医院2006年—2008年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以针刺伤及玻璃安瓿刺伤为主,临床护士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结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和监管,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职业暴露是指因职业原因暴露在某种危险因素中,有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的潜在危险.护士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多是由针刺伤引起的,在日常工作中护士经常接触各种输液、注射针头、药物安瓿、手术刀片、缝针等锐利器械,因此最容易被刺伤,医院感染科登记的职业暴露人员最多的是护士,针刺伤带给护士的不仅是躯体的直接伤痛损害,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杨晓琼 《中外医疗》2008,27(36):8-9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市3家二级(含二甲)以上医院的部分临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名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96.5%,其中1年内发生针刺伤508次,年刺伤率人均发生2.5次;安瓿损伤196次,人均发生1次; 其他锐器伤70次,人均发生0.35次.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医院存在制度不健全,补救措施不及时.  相似文献   

14.
护士在临床加药过程中,手常被安瓿割伤或刺伤,对于传染病科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尤其危险。即使及时冲洗、消毒、包扎,也免不了要受流血、疼痛之苦,伤口也必定会增加感染的危险性。为此,我们简单自制了一种保护手不被安瓿割伤、刺伤的护手套,减少了被感染的危险,达到自我保护作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护理创造性教育的呼唤,作为临床第一线的护士,逐渐感到一些标准化动作的不足之处。本着维持现状,使护理操作有章可循,但又有打破常规,去粗取精,即去掉多余动作,提高工效,促使各项标准化操作进一步完善之精神,笔者就护理操作方法的几个问题与同道们商榷。1 安瓿的消毒问题 教科书上要求:先用酒精消毒安瓿、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锯痕后再重新消毒,然后才折断安瓿(方法一);笔者采用的方法是:锯安瓿后才消毒(方法二)。将两种方法消毒后的安瓿作细菌培养各10例,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方法一消毒二次,方法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自我保护情况,以提高其在工作中的自我防护的意识和恰当的保护措施,从而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系数。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临床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全院90名临床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职业防护情况。结果在调查8项操作中采取防护措施292人次,占总人次的40.56%;未采取防护措施428人次,占总人次的59.44%;其中,手掰安瓿未采取防护措施达到95.56%,为最高;静脉采血和针头覆帽均达到91.11%,位居第2。结论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对自我防护知识的普及,加强职业防护概念,确保各科室防护设施的齐全,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系数。  相似文献   

17.
临床操作中经常需要掰取玻璃安瓿来配制药液,目前厂家提供的安瓿,其颈、体之间多有一环形凹痕,且在颈上有一圆形蓝点,应用时仅需以双手手指分别持住安瓿体部和颈部末段,对准安瓿颈的蓝点,而后将安瓿轻轻屈折,便可使安瓿折段.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护士给病人输液、注射,需开启各种各样的药瓶进行配药,有玻璃安瓿、用铝盖或塑料盖封口的大小药瓶以及软包装的带拉环的大输液瓶等,型号各异、大小不同,数量众多、工作锁碎。据临床调查,一个临床科室一天需开启各种药瓶约1 000~1 500支左右。在配制药品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掰启安瓿造成手损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随机抽查江苏省徐州市3所医院于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掰启安瓿而造成手损害的护理人员,从心理紧张、急救急用、方法错误、操作不熟练、用力不均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调查的1176人中有1011人发生手损伤,发生率为85.92%.实习护士组(护龄≤1年)经常发生率(37.84%)明显高于其他组(护龄>1~5年、>5~10年和>10年组分别为30.75%、22.03%和19.59%)(P<0.01).心理紧张是造成手割伤的主要原因,实习护士组为75.29%,护龄>1~5年组次之为56.19%,明显高于护龄>10年组(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操作不熟练和操作方法错误致手损伤与护理人员的护龄直接相关,实习护士组和护龄>1~5年组因操作不熟悉致手损伤率分别为49.40%和32.30%,而护龄>5~10年和护龄>10年组仅为11.86%和7.77%(P< 0.01).掰启安瓿用力不均和急救急用时致手损伤在各类人员中均有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掰安瓿致手损伤可造成护理人员的生理伤害和心理恐惧,是医疗工作中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应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规避高危险行为,减少手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折断安瓿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传统的安瓿折断法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容易伤及操作者之手,为此,我们研制了快速安瓿折断器,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安全易行,经过临床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结果表明:此安瓿折断器与传统的安瓿折断法比较,在速度上有明显差别,但在微粒与细菌学培养的观察上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