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ROSCO纸片抗散法进行念珠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24株阳性标本,分离出白色念珠菌185株(82.59%),平滑念珠菌26株(11.61%)、热带念珠菌9株(4.02%)、其他念珠菌4株(1.78%)。224株念珠菌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二性霉素B的敏感率分别为93.75%(210/224)、8571%(192/224),95.09%(213/224)、100%(224/224)。结论:在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标本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平滑念珠菌,还有少量的其他念珠菌引起阴道炎,分离菌株对咪唑抗真菌药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深部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部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使用常规方法或用商品试剂盒包括API 20C AUX和VITEK YBC生化卡鉴定菌种;使用E-test检测部分菌株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等4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结果1998年5月~2002年5月4年间从深部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菌307株,其中念珠菌占94.79%;检出率居前4位的菌种为:白色念珠菌(47.88%)、热带念珠菌(26.72%)、光滑念珠菌(8.47%)、近平滑念珠菌(7.49%)。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2.8%和13.9%。结论不同标本中各菌种所占比例有所不同,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性病门诊外阴阴道念珠菌病(WC)患者的病因及酵母菌体外对伊曲康唑(IT)、氟康唑(FL)的敏感性。方法: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试剂盒对107例疑诊为WC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并用E-test抗真菌药敏试条检测IT、FL对酵母菌的MIC值,判定敏感性。结果:107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阳性87例,分离出自念株菌69株(79.31%,69/87),其中对IT敏感67株、中敏1株、耐药1株,对FL均敏感(69株);光滑念株菌10株(11.49%,10/87),其中对IT敏感2株、中敏2株、耐药6株,对FL敏感9株、耐药1株;近平滑念珠菌4例(4.60%,4/87),对IT敏感3株、耐药1株,对FL均敏感(4株);热带念珠菌、土生念珠菌、清酒念珠菌和埃莫毕赤念珠菌各1例(1.15%,1/87),其对IT、FL均敏感。结论:WC最常见的病因仍是自念珠菌,但比率明显下降;用Btest法检测酵母菌对IT、FL的敏感性在临床选择抗真菌药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分离培养鉴定及体外药敏试验来了解妊娠妇女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镜对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直接镜检。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Vitek6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并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进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出293株念珠菌,其中自念珠菌217株、光滑念珠菌48株、热带念珠菌24株、克柔念珠菌1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07%、31.25%、20.83%、100.00%、33.33%。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菌素敏感。结论目前阴道念珠菌感染仍以白念珠菌感染为主,但其他非白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分离的白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仍较敏感,非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有所上升,应加强念珠菌的检测和药物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临床常见念珠菌对四种抗真菌药物体外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旨在为临床治疗此类菌株引起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NCCLS M27-A2),测定从临床血液、痰液和尿液等标本中分离的226株常见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26株受试菌对氟胞嘧啶100%敏感,MIC90为≤0.125-0.5μg/ml;168株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的MIC90分别为32μg/ml、1μg/ml和1μg/ml,敏感率分别为90.5%(S88.1% SDD2.4%)、92.3%(S87.5% SDD4.8%)和91.7%;31株热带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敏感率分别为96.8%(S93.6% SDD3.2%)、93.5%(S83.9% SDD9.6%)和100%;16株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均敏感;11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81.8%(S18.2% SDD63.6%)和72.8%(S36.4% SDD36.4%),而对两性霉素B100%敏感。在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中有3.2%~27.2%菌株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等唑类药物耐药。结论:临床常见致病念珠菌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对唑类药物存在不同程度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妊娠期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发病率,并对分离的念珠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选取于该院产科门诊就诊的745例妊娠期女性,记录其临床一般资料及分泌物镜检和培养结果。对妊娠期女性分泌物真菌感染及药物敏感性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女性 VVC 的发病率为10.20%,VVC 复发者占18.50%。76例 VVC 患者中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感染者分别占80.26%、8.95%、3.95%、1.32%和6.58%。61株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均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7.89%、6.58%、9.21%。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对所用抗菌药物均敏感。结论VVC 是妊娠女性的常见感染,白色念珠菌仍然是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中的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较为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念珠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送检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的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鉴定和ATB-Fungus3药敏条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以白色念珠菌最多,占58.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占31.7%,且比例呈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性为0和4.2%,但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显著上升趋势。光滑念珠菌对常见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在近5年来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白色念珠菌对康唑类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口腔念珠菌的鉴定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以利于临床医生速诊断,有效治疗以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和生物酶里埃Vitek-YBC鉴定卡鉴定50株念珠菌,用法国艾米公司的CANDIFAST测试盒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口腔念珠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80.0%(45/5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10.0%(5/10),白色念珠菌对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氟胞嘧啶、益康唑、酮康唑、咪康唑和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5%(1/40)、2.5%(1/40)、2.5%(1/40)、77.5%(31/40)、2.5%(1/40)、7.5%(3/40)、50.0%(20/40)。热带念珠菌对益康唑和咪康唑的耐药率为100%(5/5)。结论:结论: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能快速正确地检测口腔念珠菌,有良好鉴定率,制霉菌,酮康唑和氟康唑是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氟康唑近几年耐药率上升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不同之处.方法 分别采集VVC患者和RVVC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76例RVVC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60株(78.94%),光滑念珠菌6株(7.89%),热带念珠菌5株(6.57%),克柔念珠菌5株(6.57%),与VV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VVC的念珠菌菌株对药物的敏感率为制霉菌素最高,其次为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RVVC组与VV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色念珠菌,但非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RVVC致病菌株对唑类抗真菌药物仍有较高的敏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部酵母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其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使用常规方法或用商品试剂盒包括API 2 0CAUX和VITEKYBC生化卡鉴定菌种 ;使用E test检测部分菌株对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等 4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结果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5月 4年间从深部标本中共分离出酵母菌 30 7株 ,其中念珠菌占 94 .79% ;检出率居前 4位的菌种为 :白色念珠菌 (4 7.88% )、热带念珠菌(2 6 .72 % )、光滑念珠菌 (8.4 7% )、近平滑念珠菌 (7.4 9% )。念珠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 12 .8%和 13.9%。结论 不同标本中各菌种所占比例有所不同 ,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标本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情况,探讨其与耐药的关系,为临床诊疗白色念殊菌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用黑马鉴定板和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别白色念珠菌120株,电镜下观察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用M—H琼脂培养基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阳性率为75.0%(90/12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伊曲康唑、氟康唑、酮康唑、伏立康唑、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83.3%,77.8%,61.1%,84.4%,44.4%和38.9%。而无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33.3%,26.7%,20.0%,36.7%,16.7%和10.0%。白色念珠菌有生物膜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无生物膜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27.23,P均〈0.01)。有生物膜的白色念珠菌对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抗真菌药物(χ^2=8.21~26.37,7.49~26.87,P均〈0.01)。对酮康唑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其它唑类(χ^2=3.48~5.24,P均〈0.05)。结论白色念珠菌的生物膜形成率较高,致使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可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呼吸道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分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念珠菌。采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对分离的49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用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体外诊断试剂对分离株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16例(64.09%),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156例(31.64%),近平滑念珠菌11例(2.23%),热带念珠菌10例(2.03%)。对5种常用药(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进行耐药分析,念珠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均有较高的耐药率,唑类药物对试验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较差,其 MIC50、MIC90值较高。除了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假丝酵母对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有较低的耐药率以外,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对这两种药物的耐药率最低(0.00%)。氟胞嘧啶、两性霉素对试验念珠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其 MIC50、MIC90值较低。结论呼吸道念珠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氟胞嘧啶、两性霉素对念珠菌均保持较高的体外抗菌活性,是治疗真菌的有效药物。同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并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高建  陈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88-2389
目的 对临床送检标本分离鉴定出的念珠菌进行细菌构成及药敏结果分析,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进行 5种常用抗真菌药(5-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体外敏感性检测及耐药分析.结果 281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184株,占65.5%,其次是光滑念珠菌50株(17.8%),热带念珠菌19株(6.8%).结论 该院患者念珠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敏感性高,对送检标本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合理地使用抗真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和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女性外阴阴道的感染情况,研究临床分离的真菌种类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1184例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64例阳性标本的菌株用API真菌鉴定板条(API 20C AUX)鉴定,用Rosco纸片法对制霉菌素、益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咪康唑、两性霉素、克霉唑、氟康唑、氟胞嘧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64例共有8个种,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1%。各种念珠菌对9种抗真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白色念珠菌仍然是妇产科真菌感染主要菌种。氟胞嘧啶与两性霉素是治疗妇产科深部真菌病的首选药物。各种念珠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具有明显不同,对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真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株感染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泌尿系统真菌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的泌尿系统标本进行真菌鉴定,并检测其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采用 WHONET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分离出真菌239株,其中白色念珠菌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2)239株真菌对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及两性霉素(AMB)的敏感率分别为63.2%、61.9%、92.5%、93.7%及93.7%;(3)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好,均达到95.0%以上;(4)光滑念珠菌对 FCA 和 ITR 的敏感性最低,仅为9.7%。结论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由于各种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加强泌尿系统真菌鉴定及药敏检测,能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痰培养念珠菌感染的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780例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鉴定出的念珠菌进行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4种抗真菌药敏试验。结果780例患者标本共分离出念珠菌167例,检出率21.4%,其中自假丝念珠菌143例,阳性率85.6%,其他依次为热带念珠菌19例,阳性率为11.4%,光滑念珠菌5例,阳性率0.3%。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依次为:5-氟胞嘧啶96.0%、两性霉素B94.0%、氟康唑77.2%、伊曲康唑34.0%。结论由于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多数情况下长时间在社区医院进行抗炎治疗,滥用大剂量抗生素,抑制了机体的正常菌群,为条件致病菌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其中念珠菌的感染率较高。以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抗真菌敏感性较佳,建议临床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17.
383例阴道真菌感染菌群鉴定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念珠菌性阴道炎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标本运用玛嘉显色培养基法对分离自阴道念珠菌感染患者的383株念珠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383例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病例经鉴定白色念珠菌368株(96.09%),其次为光滑念珠菌10株(2.61%),较少的有热带念珠菌4株1.04%)和克柔念珠菌1株(0.26%)。临床用7种药物中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为98.4%,两性霉素B敏感率为98.1%,酮康唑50.4%,伊曲康唑47.5%,咪康唑47.5%,氟康唑25.3%,特比萘芬23.5%。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导致临床阴道念珠菌感染的优势菌群,其次有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等念珠菌感染。制霉菌素对阴道内真菌的敏感率最高,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鉴于伊曲康唑、咪康唑、氟康唑、特比萘芬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建议对反复发作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根据药敏试验来选择药物,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提高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友谊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无菌留取清洁中段尿行普通细菌培养或真菌培养,定量接种10μL进行培养,≥104 cfu/mL判断为真菌性尿路感染;阳性标本纯菌落接种至科玛嘉显色培养基进行菌种鉴定,同时ATB‐FUNGUS 3试剂进行药敏测定。结果引起真菌性尿路感染的507株均为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为主要病原菌,占52.7%,其次为光滑念珠菌(29.6%)、热带念珠菌(10.8%)、其他念珠菌(6.9%)。所有菌株对两性霉素B敏感,白色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最高,均在90%以上,而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百分比较高。结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应加强病原学监测,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抗真菌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146株念珠菌的检出分布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近期我院念珠菌感染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并分析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念珠菌146株,用E—test对分离株进行5种常用抗真菌药的体外敏感性检测。结果 临床念珠菌感染以呼吸道最为严重.占47.9%,其次为尿道(23.9%)、肠道(8.9%)、生殖道(8.9%)。菌种分布:白色念珠菌为59.6%,热带念珠菌为24.6%,光滑念珠菌为7.5%。对5种常用药物(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进行耐药性分析,发现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对试验念珠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其MIC50、MIC90值较低;唑类药物对试验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较差,其MIC50、MIC90值较高。结论 临床上念珠菌感染仍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为主。用E—test检测念珠菌对抗真菌药体外敏感性表明,唑类药物耐药现象比氟胞嘧啶、两性霉素严重。E—test操作简便并可直接读取MIC值。  相似文献   

20.
女性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女性感染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淋病的情况,探讨3种疾病的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方法: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采用湿片直接镜检法.淋球菌采用革兰氏染色镜检法。结果:9170例普查女性.阴道毛滴虫感染244例,发生率为2.66%;白色念珠菌感染1556例,发生率为16.96%;9170例标本有2930例同时普查了淋球菌,淋球菌感染88例,发生率为3.0%;淋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合并感染者12例,发生率为0.41%;未见阴道毛滴虫与白色念珠菌同时感染。阴道毛滴虫、白色念珠菌及淋球菌在20~35岁女性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66.39%、80.77%、74.99%。结论:女性阴道毛滴虫及淋球菌感染的发生率无上升趋势,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20-35岁的女性应提高对这些性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定期进行妇检,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