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成药》2019,(3)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工艺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附子不同炮制品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江油产的生附片质量最优;去皮可以提高附子中有效成分的相对含有量;与传统白附片有胆巴的炮制工艺相比,采用无胆巴炮制工艺得到的白附片,总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含有量均较高,保存药效的同时,去毒能力不足;熟附片的蒸制时间较长,生物碱类成分的含有量低于白附片,可能蒸制时间较长会造成生物碱类成分流失;经对市售的有胆附片与无胆附片检测分析,无胆蒸制或炒制附片去毒存性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不易引入无机杂质。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附子的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有量,增加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含有量,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附子乌头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毒效角度出发,比较附子、乌头、草乌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的毒性,为研究和应用这些生药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以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急性死亡率,心电影响阈剂量来观察毒性,以镇痛及其抗室颤来观察其药效。结果:从急性毒性看,白附片和黑顺片毒性较小,其最大给药剂量均为20.52 g.kg-1。盐附子毒性较大,LD50为11.301 g.kg-1。结合相关活性综合考察,临床安全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草乌毒性较大(LD50 292.38 mg.kg-1),经炮制后毒性明显减小,约降低70.32倍。结论:附子、乌头炮制后起到了减毒存效的作用,而草乌炮制后则表现为毒效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3.
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附子的解毒机制、炮制方法 、炮制机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对附子的炮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为附子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附子不同炮制品中6个生物碱的含量,研究《中国药典》炮制法、蒸制法、炒制法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子含量测定项下方法检测;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各成分分离良好;蒸附片、炒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中双酯型生物碱的量都得到有效降低,但蒸附片和炒附片中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蒸制法、炒制法与《中国药典》炮制法一样,具有相同的炮制减毒能力,但蒸制法和炒制法又能增加毒性小、疗效好的单酯型生物碱类的量,优于《中国药典》炮制法。  相似文献   

5.
从附子炮制的传统工艺、炮制原理、现代创新、炮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附予炮制方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附子炮制诸法利弊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俐  游国均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36-2837
附子药性辛、热,有大毒。其炮制历史悠久,古今方法甚多,工序极不统一。现在各地所得的炮制品,其总生物碱的含量相差10倍,毒性也相差8倍[1],如此大的差异,无疑会给临床用药带来很大的不便。为寻找适合中医传统临床用药特点的附子炮制方法,使附子在临床上发挥更好的疗效,笔者就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生附片、黑顺片、蒸附片、炒附片4种不同炮制方法制备附子饮片的质构特性加以研究,探讨中药饮片采用质构检测的方法量化感官鉴定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质构仪测定4种附片的表面硬度、内部硬度和韧性,对其质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4种附片表面硬度、内部硬度和韧性值均显示蒸附片黑顺片生附片炒附片,与饮片实际性状蒸附片硬、脆,炒附片比生附片更加酥、脆等折断感觉具有一致性。结论:采用质构仪测定和描述不同附子饮片的质地特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炮附子的文献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炮附子的文献探讨杨明,徐楚江,张为亮(成都中医学院610075)炮附子是最早的炮制品种,始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后世历代本草也有记载。近2000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该炮制工艺濒于失传,产品近于绝迹。历史上对炮附子的药性探讨甚少。至于生熟异性,仅对毒性大小认识较多。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炮制方法,摘清仲景用炮附子的真实意图,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笔者对炮附子的历史文献进行了考证,探讨炮附.... 【基 金】  相似文献   

9.
胆巴炮制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有胆附片与无胆附片的成分异同,探讨胆巴炮制与无胆炮制对附子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种附子炮制品(生附片、黑顺片、熟附片、蒸附片、炒附片)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江油产生附片质量最优,去皮可以提高附子中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有胆炮制黑顺片、熟附片均能显著降低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但同时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及总生物碱流失严重;无胆蒸制或炒制附片能有效去除毒性成分并保留有效成分,"去毒存性"能力较好。结论不同炮制方法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附子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增加有效成分单酯型生物碱含量,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但有胆炮制附片存在炮制过度之嫌,无胆炮制工艺简便易行,不易引入无机杂质,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郭丽丽  唐雪春 《新中医》2011,(11):108-109
附子,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经加后可制成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淡附片、炮附片等。其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生附子主要功效为散寒、回阳救逆,而经炮制后的制附子主要用于温阳散寒、补虚。附子的临床应用古代文献中已有大量的记载,但附子使用的适应证、炮制、剂量范围、煎煮方法、煎煮时间、配伍规律、应用后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以及中毒后的解毒方法等尚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用人参、附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冠心病病因、病机、病案的总结、分析,佐证重用人参、附子是治疗冠心病的关键。结果与结论:冠心病发病特点,多为阳虚血瘀,故临床多从阳虚论证,重用人参、附子,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陈宝贵教授从医近50载,熟悉药物的属性及治疗病证,且配伍灵活多变,剂量随证加减得当,对有毒中药的使用亦能驾轻就熟,通过辨证论治、合理配伍、适当煎煮,对一般疾病、疑难重症、顽固沉疴无不应手奏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全国10个地区市售地榆饮片质量进行考察。方法:对地榆饮片中主要有效成分鞣质和没食子酸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对饮片的性状、水分、水浸出物、灰分进行考察。结果:10个地区市售地榆饮片质量差异较大。结论:地榆饮片规范化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亟待建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炮制工艺制首乌对大鼠血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以药效方法评价何首乌炮制工艺.方法建立大鼠血虚动物模型,比较生首乌和不同清蒸炮制工艺首乌、清蒸和黑豆汁拌蒸制首乌醇提液的药效差异.结果生首乌醇提部位无补血功效;不同炮制工艺制首乌醇提部位补血功效有差异.黑豆汁具有增强何首乌补血功效的作用,但与炮制工艺有关.结论炮制工艺直接影响制首乌补血功效.  相似文献   

15.
附子不同炮制品镇痛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附子不同炮制品(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的镇痛抗炎作用差异.方法 通过醋酸扭体法,以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为考察指标,观察附子不同炮制品的镇痛作用;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以小鼠耳肿胀度为考察指标,观察附子不同炮制品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盐附子与黑顺片均可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黑顺片可明显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度(P<0.05).结论 附子不同炮制品的镇痛抗炎作用不尽相同,其中,黑顺片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盐附子仅镇痛作用效果明显,白附片镇痛抗炎作用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附子甘草配伍减毒增效/存效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的甘草对附子毒性和药效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0.4 mL/10 g体质量灌胃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不同比例甘草的急性毒性,测定其半数致死剂量(LD50);SD大鼠2 mL/100 g体质量十二指肠注射给药,平行比较附子和附子配伍甘草的心脏毒性,测定其半数中毒剂量(TD50);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和附子与甘草配伍后水煎液附子中毒性成分;通过抗炎和镇痛实验观察附子配伍甘草对附子药效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比例的增高,附子急性毒性LD50和附子心脏毒性TD50增大,附子配伍甘草后合煎液毒性成分低于单煎液,但附子配伍甘草后对附子抗炎和镇痛药效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甘草配伍附子在减轻附子毒性的同时不影响附子的药效,甘草对于附子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拮抗作用,附子配伍甘草减毒时应该考虑甘草的配伍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含水量和单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探究栽培附子(江油附子)和野生附子(南阳附子)去皮的差异。方法:测定江油附子和张仲景使用的南阳附子去皮前后含水量,采用药典法测定附子去皮前后单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结果:江油附子皮含水量显著高于南阳附子,南阳附子皮占整个附子的重量比例显著高于江油附子,江油附子去皮前含水量显著高于去皮后,南阳附子去皮后含水量显著高于去皮前。南阳附子皮单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均显著高于江油附子。江油和南阳附子去皮前和去皮后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江油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去皮前显著高于去皮后,南阳附子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去皮前显著低于去皮后。结论:江油附子去皮原因可能与附子皮中含有较高的双酯型生物碱和含水量有关,张仲景使用南阳附子去皮可能与其占比高,含有较高的双酯型生物碱,去皮后能降低毒性且便于生物碱溶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施沛是明代的一位重要医家,对他的了解,中医界大多来自其代表作《祖剂》。随着中医善本古籍的海外回归,《藏府指掌图书》、《经穴指掌图书》、《说疗》、《医医》、《素问逸篇》、《脉微》等施氏著作已然面世。以此为据,从方剂来源、脏腑经穴、脉学理论、医德医风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施沛的主要学术思想,以期为现今医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临证灵活运用真武汤加减化裁治疗浮肿、哮喘、狐疝等疑难杂症。加倍附子用量并与甘草同用,既可使其回阳制水之力倍增,又可降低附子之毒性。凡水肿、哮喘、疝气等病症,但见脉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苔白多津或黑而滑润,心悸气短或呕逆巅眩,腹满或痛,小便不利或清利等阳盛阴衰,寒水失制之象,均可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而消阴,益火生土而制水。针对病情,灵活加减,方能切中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诃子制草乌对蒙药嘎日迪-5(以下简称嘎日迪-5)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 比较不同诃子制草乌方法以及不同剂量的嘎日迪-5对小鼠热板镇痛效果和耳廓肿胀消炎效果.结果 12h低剂量组30min痛阈值为(48.31±11.81)s、60min为(45.10±14.01)s,12h高剂量30min痛阈值为(50.31±14.09)s、60min为(47.17±7.34)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41±4.37)s、(31.78±15.21)s,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24h低剂量组60min后痛阈值为(24.65±5.43)s、24h高剂量组为(21.34±5.57)s、4d低剂量组为(26.14±5.81)s、4d高剂量组为(23.40±6.51)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78±15.21)s,12h低剂量小鼠耳朵肿胀程度为(9.324±4.167)mg、12h高剂量的为(9.528±2.389)mg、24h高剂量组为(8.876±3.320)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258±3.751)mg.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研究表明使用浸泡12h,蒸煮2h的制草乌配置而成的嘎日迪-5镇痛抗炎相对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