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积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光眼滤过手术发生前房积血较多见 ,发生率为2 1 %~ 37% ,它常可导致严重的眼内并发症〔1〕。作者对我科 1 989年 1 0月~ 2 0 0 0年 1 0月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积血量较多的 31例 32只眼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积血完全吸收 ,对治疗情况和积血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31例 ( 32只眼 )患者中男性 1 3例 ( 1 4只眼 ) ,女性 1 8例 ( 1 8只眼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4 5岁。术前诊断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 4只眼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1只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只眼 ,抗青光眼术后眼压不降 3只眼 ,外伤后继发青光眼 2只眼…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4年以来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绝对期青光眼26例(37只跟),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6例绝对期青光眼(不包括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无光感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除3例并发白内障、4例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外,其余患者均无其他影响视力的眼病。26例中男10例,女16例。双眼11例,单眼15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78岁,平均64岁,年龄分布见表1。原发性青光眼22例(31只眼),其中急性闭角型17例,慢性闭角型4例,开角型1例。继发性青光眼4例(6只眼)中,均为虹膜睫状体炎并发虹膜后粘连瞳孔膜闭所致。37只眼失明时间1至10个月,平均3.8月,其分布情况见表2。37只眼初诊时眼压为3.53~10.85kpa(1kpa=7.5mmHg),平均4.20kpa,其分布情况见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和评价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对 46例 48只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采用两种术式完成联合手术 ,并进行手术疗效的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对象为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在我院行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 46例 ( 4 8只眼 )。其中男 2 0例 ( 2 0只眼 ) ,女 2 6例 ( 2 8只眼 ) ;年龄 48~ 73岁 ,平均 60 5岁。其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4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2 4例 ,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10例。我们对各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笔者对青光眼患者在控制眼压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制剂改善视功能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兹将资料较完整的 6 2例总结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 2例 (98只眼 )均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性 14例 ,女性 4 8例 ,年龄 33~ 6 8岁 ,平均年龄 5 1岁 ;闭角型青光眼 4 6例 ,开角型青光眼 16例 ;视力最低 0 0 6 ,视力最高 0 8,其中 0 0 6~ 0 1之间 17只眼 ,0 1~ 0 3之间 4 8只眼 ,0 3~ 0 8之间 33只眼 ;病程 3~ 8年 ,平均病程 5 5年 ;就诊前已行虹膜根切术 32只眼 ,激光周边虹膜打孔术 2 7眼 ,滤过性手术 17眼 ,其余 2…  相似文献   

5.
青光眼滤过手术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最常见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手术后2年内的失败率达15%~30%,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区的瘢痕化[1]。目前为减少滤过道的瘢痕形成,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抗代谢药5-Fu,但常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于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可以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趋化,同时抑制胶原的产生[2]。基于这一原理,笔者近1年来将干扰素用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取得良好效果。1材料和方法1995年6月~1996年6月住院治疗的22例40眼青光眼患者,其中男13例.女9例,平均年龄60.7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3例24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12眼,开…  相似文献   

6.
十枣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顽固性高眼压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岩  蒋爱玲  张伟霞 《陕西中医》2007,28(5):533-535
目的:探讨攻逐水饮类中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顽固性高眼压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37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顽固性高眼压的患者在常规应用降眼压西药疗效不明显,口服“十枣汤”胶囊3次以内。结果:服药1~3次眼压下降至20mmHg以下者16例19只眼,服药3次眼压下降至24mmHg左右者12例14只眼,服药3次眼压下降不显著者3例4只眼。提示:“十枣汤”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前顽固性高眼压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十几年来深层巩膜咬切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青光眼 ,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我科近几年来用此手术治疗青光眼 4 1只眼的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共 38例 4 1只眼 ,其中男 15例 16只眼 ,女 2 3例 2 5只眼 ;年龄 4 3~ 70岁 ,平均 5 6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32眼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8眼 ,绝对期青光眼 1眼 ,初诊眼压范围为 3.5 4~ 9.4kPa。房角为窄Ⅲ~Ⅳ (2 /4闭~全闭 )。2 手术方法眼压被药物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后手术 ,取 2 %利多卡因加 0 .75 %布比卡因作球后及结膜下麻醉。一般在颞上或鼻上角膜缘做以穹窿为基…  相似文献   

8.
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纤维化是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我们采用小梁切除术中及术后应用5—FIJ的方法,对15例(29只眼)闭角型青光眼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闭角型青光眼31例,按条件分成两组。术中应用5—Fu组15例,29只眼。对照组16例,29只眼。平均年龄45~60岁。男13例,女18例。视力:0.2~1.0。术前眼压:3.51~5.6kPa。1.2方法:二组均采用小梁咬切术。应用5—Fu术中使用5—FU。将棉片或海绵浸入0.25%5—FU溶液中,巩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在青光眼术中应用及术后效果。方法采用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对20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4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开角型青光眼(共61只眼)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结果术后出院时眼压平均在14.23mmhg左右。3个月复查均在13.12mmhg左右。9-12个月眼压均在17—19mmhg之间。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能有效地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翼状胬肉系结膜变性增殖呈三角形侵入角膜的一种常见眼病[1]。大多手术治疗,笔者自1986年起用割烙术方法治疗翼状胬肉76例105只眼取得一定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76例患者中,男26例,占34.21% 女50例,占65.79%;男性平均年龄51.77岁,女性平均年龄45.48;左眼25例,右眼22例,双眼患者29例,共105只眼。病程1年者31只眼,3年者24只眼,5年者13只眼,6~10年者29只眼,11~20年者5只眼,21~30年者3只眼。来诊前曾在外院做过一次手术而复发者6只眼。1.2治疗方法术前准备:术前2天局部滴氯霉素滴眼液,每天4~…  相似文献   

11.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严重损害视力的常见病之一。1995年3月~1996年5月我们研制八味合剂,经100例(146眼)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设治疗组和对照组;诊断标准参照全国单疱角膜病专题组协作规划[眼科通讯1985;(5):8]。治疗组100例(146眼),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7~64岁,平均33.2岁;病程:表浅型2天~3个月,平均28天;基质型15天~4年,平均4个月;右眼31只,左眼23只,双眼92只。146眼中表浅型115眼,基质型31眼。100…  相似文献   

12.
自1989~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外伤性前房出血46例46只眼,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出资料46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11例;右眼28眼,左眼18只眼;年龄7~60岁,平均16岁;其中拳击伤19例,木棒伤11例,铁器伤12例,车祸伤早例;伤后视力:光感3只眼,手动、指数/30cm者6只眼,0.l者14只眼,0.3者16只眼,0.略者5只限,0.5者2只眼。角膜擦伤15只限,眼睑、球结膜大瘀血或出血39只眼,视网膜震荡5只眼,继发青光眼2只眼。前房出血程度:出血量占前房1/3以下者为厂,32只眼,出血量占前房1/3~1/2者为1”,9只…  相似文献   

13.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96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凡房角开放1/3以上象限者,分为3组,每组32只眼,Ⅰ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Ⅱ组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虹膜根切术,Ⅲ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咬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三组早期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因眼压较高引起视力下降者,Ⅰ组3眼,Ⅱ组2只眼,Ⅲ组2只眼,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并发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前房角开放1/3象限以上者3种不同手术方法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本组11例(11只眼)患者为2001年5月至2003年12月的住院患者,其中2例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患者,3例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患者,6例为我院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62~83岁,平均70岁.无青光眼病史.有白内障病史3~15年.眼压50.62~87.99mmHg.发病就诊时间1天~2个月.视力:无光感~0.02.表现为急性发病,视力急剧下降,指数/眼前30cm~0.02者4例,光感光定位准确者5例.光定位不准确者2例.眼压50.62~87.99mmHg,均有不同程度的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混浊水肿8只眼,轻度水肿者3只眼,有少量色素性KP者6只眼,前房加深者7只眼,深度正常者4只眼,房水均可见灰白色或雪花样浮游物,仅见1只眼虹膜轻度后粘,瞳孔3~6mm大小,8只眼对光反应消失,3只眼迟钝.6只眼晶状体前囊膜呈白色斑点状,3只眼晶状体核下沉.房角镜检查均为宽角.眼底窥不清.  相似文献   

15.
视神经萎缩是由多种原因而致的严重的眼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目前对本病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近年来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本病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59例中男35例,女24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3岁。病程最长9年、最短56天;其中3个月以内者18例,3~+~6个月者18例,6~+个月~1年者16例,1年以上者7例,59例患者中,双服患者39人,单眼患者20人;职业:农民38人,工人12人,学生4人,干部3人。其它2人。视力:98只眼中,无光感者10只眼,有光感和眼前手动者49只眼,眼前10公分指数到视力0.06以内者26只眼,0.06以上至0.1者4只眼、0.2至0.5者9只眼。病因:原发性视神经萎缩23例,  相似文献   

16.
杞菊地黄汤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增视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为临床常见的疑难眼病,待手术的患眼大多数其视功能及眼底损伤较重,术后仍有些患眼视功能继续下降。我院对6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采用中药治疗,使病人视功能得到很大改善,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双眼47例。单眼13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21~49岁,平均32岁。诊断标准符合1985年全国青光眼会议规定标准。 [治疗方法]本组60例患者均在手术显微镜下行小梁切除术,待拆除球结膜缝线后3天开始服用中药,10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2~6个疗程。平均服3个疗程。基本方:熟地15g,山萸肉6g,山药、何首乌、泽泻、茯苓、菊花各10g,丹参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加减:头晕目胀,心情不舒,气急暴躁,胸胁胀满者。加柴胡、郁金各10g:头昏心悸,气短失眠,面色萎黄者,加白术、党参各10g,黄芪20g,远志15g;头晕,耳鸣,腰酸者,加龟板10g;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肉桂6g,附子10g。  相似文献   

17.
辨证治疗虹膜睫状体炎50例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虹膜睫状体炎即前部色素膜炎,中医称瞳神紧小,强阳博实阴之病.近年来,我们采用内服中药,局部给予扩瞳、激素、抗生素点眼的方法,治疗观察50例(59只眼),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4岁、10岁、13岁、14岁各1例,50岁以上2例,其余均在20~49岁之间.单眼41例,双眼9例.发病时间最短2天,最长6个月,1个月以内34例,31天~2个月5例,3个月以上3例,不详8例.症前视力除1只眼继发青光眼无光感外,手动~0.3者35只眼,0.4~0.7者19只眼,0.8者4只眼.疗程除1例为6天外,余均在10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设计。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白内障患者34例(3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1~3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房角(Goldman前房角镜检查)、前房深度(眼科A/B超声诊断仪检查)及术后角膜混浊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1.平均最佳矫正视力:术前20/333,术后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44,P=0.000)。2.眼压:术前初始眼压(34.10±7.72)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眼压7~20 mmHg,平均(14.85±3.89)mmHg,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84,P=0.000)。3.中央前房深度:术前(2.35±0.41)mm,术后3个月(3.80±0.3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40,P=0.000)。4.房角:术前各象限窄Ⅱ~窄Ⅲ者32只眼,窄Ⅳ1~2个象限者4只眼,术后房角明显增宽,各象限宽角者24只眼,窄Ⅰ~窄Ⅱ者9只眼,窄Ⅳ1个象限者1只眼。结论对于白内障促发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及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眼压,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治疗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病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分顽固性葡萄膜炎因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激素形成激素停用或减量后病情即复发或加重,此即激素依赖性葡萄膜炎。对本病的治疗中西医感棘手,我们试用自拟解毒化湿汤治疗本病13例,疗效尚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3例22只眼,男7例,女6例。双眼发病9例,单眼发病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周岁,平均42.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平均2.8年。虹膜睫状体炎3例4只眼,全葡萄膜炎6例11只眼,原田综合征4例7只眼。22只眼中有3只限并发白内障。本组葡萄膜炎患者均有如下情况:①病程在6个月以上;②全身应用激素4个月…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本组500例533只眼中,男288例313只眼,女212例220只眼;年龄在2岁~79岁之间,其中ZI岁~50岁者354例,占71%;初发者404例,复发者96例;发病时间最短Zh,最长90天,以2天~30天为多;庸风热型者154例,风寒型者37例,肝火炽盛型老142例,湿热蕴蒸型者对例,阴虚邪留型者96例。2修国标准①发病前有感冒、发烧、急性扁桃体炎等热性病发生,或有过度疲劳史,或有复发病史考。②发病后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病情加重。③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有明显的角膜刺激症状及典型的星状、树枝状、地圈状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