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考察不同材质、不同分子量的膜对HXTL药液体系除杂的适用性。方法采用PVDF(聚偏二氟乙烯)8-10万、PS(聚砜)3—5万、PS2万、PES(聚醚砜)1万、PS6干的膜对HXTL药液体系进行超滤,检查超滤前后药液含蛋白质,多糖,淀粉情况,测定固含物的转移率,有效成分的转移率,指纹图谱,计算超滤前后指纹图谱相似度。结果对于HXTL药液,超滤前后均无蛋白质存在,除PVDF8-10万外,均能除淀粉,PESl万、PS6干膜可除去多糖,PES超滤膜对指标性成份芍药苷,苦杏仁苷的吸附较少,固含量转移率较低。指纹图谱相似度在99%以上。结论PES材质的膜对HXTL药液体系除杂的适用性较好,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分子量的膜。  相似文献   

2.
超滤法纯化栀子中栀子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超滤膜法分离技术纯化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方法以平均膜通量、栀子苷膜透过率和干膏中栀子苷的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实验设计,对料液的浓度(A)、操作压力(B)、料液温度(C)、料液流速(D)四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优选工艺为A2B1C3D3,即料液浓度为生药量0.12 g·mL 1,操作压力为0.15 MPa,料液温度为40 ℃,料液流速为15 mL·min 1时纯化效果最好。结论所选择的膜分离技术纯化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奥斯曼生眉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000和30000的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以超滤前后药液中吲哚苷和鞣质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实验方法优选超滤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的超滤膜有较好的分离提纯效果,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加水稀释5倍,调pH至6.0,常温、操作压力0.10Mpa的条件下膜分离3遍。结论超滤工艺能有效提高产品有效物的含量和解决产品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超滤法处理板蓝根水提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文英  张玉忠  李培  刘杨  张辉 《中国药房》2005,16(13):978-980
目的:观察5种超滤膜对板蓝根水提液中各组分的超滤作用及抗污染情况,以期用超滤法替代醇沉法生产板蓝根制剂。方法:以重量分析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醇沉液及超滤液中固体物、多糖、氨基酸、氯仿提取物的含量。结果:各种超滤液中固体物含量均低于醇沉液;聚丙烯腈膜和聚砜-6000膜超滤液中多糖含量接近醇沉液;各超滤液中精氨酸含量均高于醇沉液,而氯仿提取物含量均低于醇沉液;聚砜膜抗污染性能最强。结论:根据分离有效成分的需要,可选用聚砜-50000超滤膜超滤法替代醇沉法处理板蓝根水提液,实现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3种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对清肺止咳颗粒醇提液中黄芩苷含量、总固体量的影响,以及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黄芩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陶瓷膜种类。按照《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考察。结果:3种陶瓷膜对清肺止咳颗粒醇提液的过滤存在差异,采用0.02μm陶瓷膜进行超滤,其黄芩苷转移率、除杂率均优于其他两种。制剂中黄芩苷含量变化不大。结论:采用0.02μm陶瓷膜超滤工艺可以纯化提取液,提高了有效成分的转移率,适用于大生产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吐温-80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助溶丹皮酚的超滤适用性。方法 以压力、温度、浓度及膜孔径4因素进行正交设计,成分含量为检测指标,测定超滤前后药液成分浓度,通过计算透过率来观察吐温-80及HP-β-CD助溶丹皮酚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 压力、温度、浓度及膜孔径4个考察因素对HP-β-CD的透过率无显著影响,溶液浓度对吐温-80透过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考察因素对二者助溶丹皮酚的透过率无显著影响,但吐温-80助溶的丹皮酚透过率较低。结论 HP-β-CD助溶类似难溶性有效成分进行超滤的适用性较好,而吐温-80不适于助溶难溶性有效成分进行超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氧化铝无机陶瓷膜精制金茵利胆胶囊水提液的最佳膜孔径及最优操作条件。方法 以金茵利胆胶囊水提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绿原酸转移率、膜通量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在不同药液浓度及不同操作压力条件下水提液的精制效果。结果 针对本体系,选用孔径为0.2 μm的无机陶瓷膜,药液浓度0.05 g·mL-1,操作压力0.6 MPa条件下,膜通量和绿原酸的转移率都较高。结论 无机陶瓷膜在精制金茵利胆胶囊中药水提液过程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后期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陶瓷膜超滤法精制金银花水提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金银花水提液为研究对象,绿原酸转移率为指标,选用膜孔径、料液温度、超滤压力和超滤时间4个主要因素,每个因素各选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试验表进行正交试验。结果最佳优化参数:膜孔径选择30 nm,料液温度选择85℃,超滤压力选择0.18 MPa,超滤时间选择60 min。结论采用陶瓷膜超滤技术对金银花水提液进行精制的渗透量大,指标性成分转移率高,为陶瓷膜在中药水提液的精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桂香胶囊水提液超滤精制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及含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改变超滤膜孔径、药液浓度和药液流量考察丹桂香水提液超滤工艺。结果最佳工艺确定为以0.1μm微孔滤膜、药液浓度1:4进行水提液精制,精制作用较好。结论按本工艺生产可最大程度保留丹桂香有效成分,节约生产时间,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0.
朱俊访  李博  潘晓瑜  杨悦 《医药导报》2022,(12):1822-1827
目的 利用超膜分离技术和分子印迹技术对延胡索生物碱进行分离。方法 以生物碱透过率和高分子截留率为指标,筛选超滤膜、操作压力、料液温度和过膜速率等因素,使用紫外引发聚合制备分子印迹膜,研究其对超滤液中延胡索生物碱的分离性能。结果 确定以5μm微滤膜抽滤,在料液温度为29.5℃,操作压力为0.37 MPa,过膜速率为419 mL·min-1,使用截留分子量为5000的超滤膜超滤,超滤液比原提取液生物碱含量提高了23%。结论 超滤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可有效去除延胡索提取液中大分子杂质,提高有效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黄雪珍 《中国药业》2008,17(16):52-53
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水提液分离、提纯中的应用。方法以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提液为对象,考察陶瓷膜的适配性与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技术对比。结果膜分离技术的最佳膜孔径为0.2μm,小试试验(日处理量30L)需配置膜面积0.3m^2,中试试验(日处理量200L)需配置膜面积2.0m^2;中药与药液比为1:15,工作压力为0.2MPa,温度为80℃。经成品综合考察,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结论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有可能在大生产中取代醇沉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0.2μm Al2 O3陶瓷膜微滤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的膜清洗工艺。方法以膜通量恢复率为指标,优选被污染陶瓷膜的清洗剂、清洗剂浓度、清洗温度、清洗时间等清洗工艺参数。结果陶瓷膜微滤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10min后,药液膜通量已达稳态膜通量,衰减为初始水通量1740L/(m2? h)的14%~22%,即244L/(m2? h)~383L/(m2? h),说明陶瓷膜已被污染;该体系陶瓷膜的最优清洗工艺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经陶瓷膜微滤结束后,分别用10kg 室温饮用水在进口压力0.2MPa、膜面流速5m/s 的条件下清洗3次,1次1min,再用10kg 60℃0.5%次氯酸钠溶液在相同微滤条件下清洗30min,膜通量恢复率可达90%以上。结论优选的陶瓷膜清洗工艺稳定、简便、快速,为复方板蓝根利咽颗粒水提液大批量陶瓷膜精制清洗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香附的二氧化碳超临界提取工艺及其镇痛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二氧化碳(CO2)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香附有效成分并进行工艺优化;研究萃取物镇痛活性。方法对影响萃取率的4个因素(温度、压力、CO2流量、时间)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传统方法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提取法;镇痛实验采用甲醛溶液法。 结果CO2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是:温度45 ℃、压强30 MPa、CO2流量5.5 kg·h-1,时间2 h,总萃取率3.27 %。提取物的镇痛率达54.65%。结论CO2超临界萃取香附有效成分是一种优越方法,所得有效成分镇痛活性优于传统方法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用膜分离技术富集六味地黄糖类成分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总糖含量为评价指标,以温度、压力、药液浓度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压力0.5MPa、温度45℃,药液浓度的影响微小。采用膜分离技术富集后,六味地黄提取物收率由20%降低至16%左右,总糖含量由40%提高到60%以上。结论:该工艺操作方便、实用可行,能有效富集多糖等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咽舒宁颗粒的提取和精制工艺。方法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含量、干膏得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表告依春和哈巴俄苷转移率、除杂率为指标,结合抑菌药效试验,比较陶瓷膜法和醇沉法的精制效果。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药材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陶瓷膜法能较好保留咽舒宁复方的有效成分,两种精制液的抑菌效果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200nm陶瓷膜法可作为咽舒宁颗粒水提液的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选外伤如意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外伤如意膏组方成分进行考查,以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为指标,考查溶媒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确定了外伤如意膏中紫草,地榆、栀子、大黄组合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 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有效保证组方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外伤如意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外伤如意膏组方成分进行考查,以药材主要有效成分为指标,考查溶媒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确定了外伤如意膏中紫草,地榆、栀子、大黄组合的最佳提取工艺。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可有效保证组方中有效成分的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壳聚糖絮凝法用于霉茶醇提液澄清的可行性。方法:壳聚糖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通过对总固型物、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对壳聚糖的用量及澄清工艺进行了优选。结果:壳聚糖絮凝法能使药液澄清,并可以较好的保留有效成分,总黄酮的转移率达到90.51%。优选的壳聚糖澄清工艺为:100g霉茶,提取液浓缩至生药质量与浓缩液体积比为1∶6,于60℃搅拌下加入0.25%的壳聚糖醋酸溶液,加入壳聚糖的量为0.65g,静置12h,滤过。结论:壳聚糖絮凝法能用于霉茶醇提液的澄清,利于进一步纯化制备霉茶总黄酮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膜通量衰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霉素发酵液为对象设计实验,考查内压式中空纤维的膜通量衰减现象。其衰减的主要原因是膜表面吸附蛋白质以及在膜表面形成浓差极化层。保留液浓度影响膜通量是间接的,其外在宏观表现为保留液浓度高、膜的处理量大和处理时间长都将加剧膜通量衰减。在实际应用中须考虑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20.
缬草抗心律失常活性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缬草抗心律失常的活性部位。方法:建立以氯仿诱导心律失常的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缬草不同的提取部位,以小鼠室颤发生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缬草提取物中水液部位和缬草油部位分别在5g(生药)·ml^-1和2.5g(生药)·ml^-1能显著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且水液部位的90%乙醇洗脱物和水洗脱物能显著降低氯仿所致小鼠室颤发生率(P〈0.05)。结论:缬草提取物中水液部位和缬草油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