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疱疹煎剂对生殖器疱疹复发及患者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将73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患者随机分为疱疹煎剂组(治疗组)和阿昔洛韦组(对照组),另选门诊健康体检者30人作为正常人对照组(正常组),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两组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RGH患者外周血中CD 4细胞百分数及CD 4/CD 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CD 8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sIL-2R水平明显升高。疱疹煎剂治疗后CD 4及CD 4/CD 8比值升高(P<0.05),CD 8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血清IL-2水平升高(P<0.05),血清SIL-2R水平下降(P<0.05)。阿昔洛韦片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后随访到9个月,治疗组复发率42.5%,对照组复发率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GH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中药疱疹煎剂对其有调节作用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正>生殖器疱疹(GH)是由单纯庖疹病毒(HSV-2)感染生殖器引起的性传播疾病。GH具有易复发、迁延难愈、不易根治的临床特点[1]。有关GH复发的作用机制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结论,但研究已证实GH的复发与细胞免疫功能,特别是T淋巴细胞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生殖器疱疹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 选取30例生殖器疱疹患者(疱疹组),对其发作期及恢复期血一氧化氮(NO)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测定,并对发作期皮损进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免疫组化检测.同期另择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NO和SOD水平.结果 疱疹组发作期血清NO及SOD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 而且疱疹组发作期血清NO及SOD的表达也显著高于恢复期(均P<0.01) 但疱疹组恢复期血清NO及SOD的表达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 >0.05).发作期皮损iNOS免疫组化检测可见棕黄色阳性细胞.结论 生殖器疱疹发作期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状态,NO水平增高可能是导致表皮炎症、水疱和坏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探讨扶正解毒煎剂对生殖器疱疹(GH)临床近、远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治疗A组27例,应用扶正解毒煎剂和无环鸟苷治疗;治疗B组19例,应用无环鸟苷治疗。观察疗效和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变化。结果 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严重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治疗A组治疗7d后严重度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低于治疗B组;治疗A组治疗后CD,升高、CD8明显下降、CD4/CD8比值明显升高;IL-2明显升高,sIL-2R明显下降。治疗后5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扶正解毒煎剂可增强GH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7.
王莉  曹仁烈 《中国医刊》1999,34(12):13-13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感染引起的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的丘疹、水疱、糜烂等症状。单纯疱疹病毒可分为Ⅰ型和Ⅱ型,HSV-Ⅰ多通过唾液感染,而HSV-Ⅱ则几乎都是通过性接触引起。引起生殖器疱疹的主要为HSV-Ⅱ,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SV-Ⅰ引起?..  相似文献   

8.
9.
刘俊礼  周宝华  宋雪英 《医学争鸣》2003,24(12):1107-1107
0引言 生殖器疱疹(GH)随着性传播疾病(STD)发病率上升而增多,临床一般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疗效欠佳。我们于2000-02/2002-11,应用SW-b皮肤微波治疗仪(天津顺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治疗GH3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寻找一条切实可行针对女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区565例确诊为生殖器疱疹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采用阿昔洛韦片间歇疗法(疱疹发作时连续服药一周)治疗;B采用泛昔洛韦片间歇疗法(疱疹发作时连续服药一周)治疗;C组采用伐昔洛韦片间歇疗法(疱疹发作时连续服药一周)治疗;D组采用万乃洛韦间歇疗法(疱疹发作时连续服药一周)治疗。结果经过一年持续治疗,停药后观察一年,A组152例,总有效率达51.97%,B组132例,总有效率达85.60%,C组142例,总有效率达83.80%,D组139例,总有效率达59.71%。经统计学处理,B组和C组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根据女性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特点,经研究观察,泛昔洛韦在治疗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经济实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生殖器疱疹(GH)的发生率正在日益增加,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WHO估计全球年发病数为2500万例。近十年来美国和西欧性活跃人群的GH发病率为1%,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性病诊所的就诊者中,GH占4%~13%。GH经治疗后,多种原因可导致复发,复发率可高达.50%~57%,难于根治,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探讨GH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站自2004年8月~2008年3月采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86例,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PCR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HSV—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器疱疹患者2型单纯疱疹病毒。方法:对101例生殖器疱疹和糜烂患者及20例对照组用PCR法检测HSV-1,HSV-2。结果:HSV-2检出阳性率占60.4%(61/101),HSV-2和HSV-1双重感染占4%(4/101),对照组均为阴性,并且年龄轻者感染阳性率高于年龄长者,结论:PCR具有操作较易,快速,敏感的特点,为临床对生殖疱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理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殖器疱疹中医称之为"阴部热疮""阴疮""阴疳""瘙疳",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型)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病毒通过皮肤黏膜侵入机体,潜伏在骶神经节,主要在原发部位细胞内复制而向周围传播.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殖器疱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内服中药(清热解毒利湿、补益气血类),配合口服阿昔洛韦,注射转移因子治疗生殖器疱疹与单纯口服阿昔洛职法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单独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比较X^2=3.97,P〈0.05,提示治疗级疗效优于对照组,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效之所以能优于对照组,主要在于本法能够破坏病毒代谢,阻断病毒复制。还可以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改善细胞代谢,改善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铭  麦士兴  周琛 《河北医学》2004,10(8):702-703
目的 :调查了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 (RGH)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 ,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表 (SCL - 90 )对 10 2例RGH患者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RGH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常人为差 ,其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 6个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国内常模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RGH患者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在对其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 ,配合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与氧化应激的关联。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ESRD患者40例,其中2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I组;另20例未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为Ⅱ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Ⅲ组。检测3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结果①与Ⅲ组比较,ESRD患者CD3+、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下降(P〈0.05);而CD3+、CD4+T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两者呈负相关(r=-0.79,P〈0.01;r=-0.87,P〈0.01)。②与Ⅲ组比较,ESRD患者血清MDA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下降(P〈0.05);并且CD3+、CD4+T细胞凋亡率与MDA呈正相关(r=0.41,P〈0.05;r=0.58,P〈0.01)。结论ESRD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减少与其凋亡率相关,后者又与氧化应激状态关联。因此推测氧化应激可能诱导淋巴细胞过度凋亡,促使细胞数减少。加重ESRD患者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0.
李燕 《当代医学》2014,(34):127-128
目的了解妊娠并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及特点。方法 (1)选用90症状清单(SCL-90)对92例妊娠并生殖器疱疹患者进行测试,按量表因子分进行比较分析;(2)使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担心的问题、妊娠及治疗的态度进行测查。结果大部分妊娠并生殖器疱疹患者SCL-90的各项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特别是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因子上。结论妊娠并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卫生问题,尤其是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表现突出,在临床诊疗中,对妊娠并生殖器疱疹患者应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