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引起颅内出血,流变障碍,微血管内皮肿胀及由于血管活性肽和神经肽聚积或离子失衡引起血管痉挛造成脑灌注不足。本组选择山莨菪碱(654-2)与多巴胺(DA)用于改善低血流灌注,现就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翔  吴景文 《医学争鸣》2000,21(11):1427-1429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颅内压 (ICP)增高 ,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如不能及时发现和解除 ,常导致严重的脑代谢障碍、脑灌注压 (CPP)下降或脑疝形成 ,这是该类患者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临床开展的监护研究 ,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的 ICP和 CPP变化 ,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可明显地降低这类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  相似文献   

3.
兔颅脑损伤后内皮素与脑血流量的变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兔颅脑损伤后内皮素(ET)与脑血流量(CBF)的变化关系。方法:利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致伤中国大白兔额顶部制成的分极加速性颅脑损伤模型,分别采用放免法和氢清除法观察血、CSF、脑组织中ET与CBF的变化,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伤后24h后,血浆、CSF、不同部位脑组织中ET水平呈与伤情程度相一致的升高。其中,CSF、脑组织中ET的变化趋势一致,血浆中ET的变化较之滞后。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1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凡连续2次血钠<135mmol/L者纳入研究范围,血钠≤120mmol/L为重症低血钠,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低血钠发生率为21.7%,发生低血钠者死亡率为41.2%。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率较高,虽然低血钠易纠正,但并发低血钠者,尤其是重症低血钠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5.
黎莉 《华夏医学》2002,15(5):602-602
重型颅脑损伤病情来势凶猛 ,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 ,病死率高[1] 。为及时有效救护伤员 ,需加强接诊时的救护工作。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我科接诊 2 0 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其中男 15 4例 ,女 5 2例 ,年龄 7~ 6 5岁 ,平均年龄34 5岁。其中脑挫裂伤 2 8例 ,脑挫伤并硬膜下血肿 84例 ,硬膜外血肿 5 9例 ,多发血肿 35例。2 急救与护理2 .1 维持呼吸功能2 .1.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头抬高 10~ 15cm ,头偏一侧的卧位 ,可避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并发吸入性…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脑灌注压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学斌  金国良 《浙江医学》1999,21(3):144-145,147
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颅内压与脑灌注压连续监测,燕与40例病情,诊断和手术方基本相似的非监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监护组能组织根据ICP和CPP变化及时行正确治疗,非监护组仅按常规治疗,两组病死率分别为17.0%、32.0%,监护组较非监护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持续颅内压,脑灌注压监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德  章翔 《医学争鸣》1996,17(2):123-126
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50例伤情与诊断和手术方式基本相似的另一组患者进行颅人压与脑灌注压连续监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监护组除8例ICP压力<2.00kPa,CPP>9.33kPa外,余42例均有不同程度ICP增高与CPP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对39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及单/双侧标准弃大骨瓣减压术。结果:术中行双侧开颅患者23例,存活13例,死亡10例;单侧开颅患者16例,存活7例,死亡9例。6个月随访时,轻度残疾3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7例,完全残疾2例,死亡3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维持有效的生命体征,术前充分评估发生急性脑膨出发生的可能性,积极控制血压和灌注压,最大限度地预防急性脑膨出发生,分步骤打开硬膜,降低膨出程度,充分减压,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流动力学及脑氧摄取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患者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经右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获得血流动力学参数,经左颈静脉球部留置导管取颈静脉血,获取氧代谢参数。结果:第1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和体循环血  相似文献   

10.
蒋红梅  朱京慈 《重庆医学》2007,36(11):1048-1050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大鼠胃肠动力和血浆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改变,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胃肠动力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重型颅脑损伤组,每组分为伤后6、24、48、72h组,每组8只.每组测定胃排空、肠道传输速率及MTL和VIP含量.结果 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6、24、48、72h胃排空和肠道传输速率显著减弱,血浆MTL含量显著升高,血浆VIP含量在伤后6h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8h显著下降,至伤后72h逐渐恢复.结论 大鼠重型颅脑损伤后在伤后6h已出现胃肠动力障碍,可持续72h以上,与血浆中MLT和VIP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 CTP )在颅脑损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例,总结其CT灌注参数及图像,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头颅CT平扫进行比较,对患者病情进行预判,在治疗过程中早期给予干预,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CT平扫中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脑组织挫伤灶,大部分病例合并有周围脑实质低密度灶,CT灌注参数显示脑组织低灌注20例,经给予针对性处理后病程明显缩短,预后明显改善,术区及挫伤脑组织高灌注5例,3例未见明显脑组织灌注异常,显示低灌注者预后较高灌注者差,脑组织灌注正常者预后较好。结论: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进CT灌注检查,有助于了解颅脑损伤后局部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对患者手术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帮助,对治疗过程中的适时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全身及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对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实施亚低温治疗,观察亚低温治疗前后脑氧摄取(CEO2)、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氧输送(DQ)、氧消耗(VO2)、肺动脉楔压(PAWP)、平均动脉压(MAP)变化。结果 亚低温治疗后较治疗前CEO2、ICP、DO2、VO2明显下降,CPP提高,PAWP、MAP无明显变化。结论 亚低温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汉民  张银清  张诚华 《医学争鸣》2003,24(10):913-913
临床资料 男32例,女26例,年龄17~60(平均40)岁,伤后0.5~3h入院.入院时GCS3~5分23例,6~8分35例;其中脑挫伤或并颅内血肿2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2例,原发脑干损伤7例,弥漫性脑肿胀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一侧脑疝21例、双侧脑疝9例.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手术26例.床边或开颅术中于损伤严重侧放置脑组织光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莫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总结我院自1996年以来6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其中,29例按常规综合治疗,32例采用尼莫通等综合治疗。结果:29例按常规综合治疗的死亡11例,恢复良好或中残11例,重残7例;按尼莫通等综合治疗的死亡5例,恢复良好或中残21例,重残6例。结论:尼莫通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减少残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监测及脑电图(EEG)分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功能评价及判断预后的作用。方法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脑电监测并将EEG分级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相结合判断患者脑功能变化和预后结果。结果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初次EEG检查全部异常。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CS评分成负相关(r=-0.795,P〈0.01),EEG分级与其对应的GOS评分示亦成负相关(r为-0.583~-0.806,P均〈0.01),初次EEG分级与其相应的GOS评分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脑电监测及其EEG分级可从电生理学角度客观地评价重型颅脑损伤脑功能变化,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内皮素ET)及其A受体在颅脑创伤后脑血流量变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30只家兔致以左额顶叶为着力部位的加速性撞击性,动态观察脑组织内皮素含量变化、内皮素A受体mRNA表达和定位变化,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的作用及上术变化对脑血流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脑创伤的 浆、脑脊液和局部脑组织内皮素含量显著升高,内皮素A受体mRNA主要分布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显著增强,创伤后局部脑血流量显著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T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HBOT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与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其后期疗效评分。结果:高压氧治疗后HBOT组患者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氧治疗7天,HBOT组脑血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HBOT组脑氧摄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从总有效率看,HBOT组在伤后6月的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高压氧的治疗措施,能明显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氧摄取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判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对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BAEP反复测定,动态观察病情转化过程中BAEP各波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改善后BA四的主要变化是V波的出现,其次是各波分化的改善和潜伏期的缩短。而病情恶化后的改变则相反。结论 BAEP检测可评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脑干功能并为预后判断提供依据,V波的出现提示脑干功能的恢复,是意识改变的脑电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糖皮质激素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症与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桐  徐全  苏平 《黑龙江医学》2002,26(7):500-500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广泛而复杂 ,且随剂量不同而异。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超生理剂量除影响物质代谢外 ,还有抗炎、抗免疫、抗休克等药理作用。同时也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本文仅就在重型颅脑损伤及其合并症与并发症时 ,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作一阐述。〔1〕1 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蛋白质代谢 :促进组织中蛋白质分解 ,抑制蛋白质合成 ,增加血清氨基酸含量和尿素氮排泄量 ,造成转化为糖原和葡萄糖的原料 ,增加负氮平衡。糖代谢 :利用肌肉蛋白质代谢中的一些氨基酸及其中间代谢产物作为原料合成糖…  相似文献   

20.
王成 《吉林医学》2023,(1):164-16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水肿范围、残余血肿量、脑灌注指标、血清β-内啡肽(β-E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及神经功能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水肿范围和残余血肿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VB)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水平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β-EP、sICAM-1、MBP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更高;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