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内经>"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等有关论述,分析1964~1995年包头市四所医院1230例完整死亡病例,探究死亡时间在季节月份时辰上的差异,发现季节之变化与病死率有密切关联,尤以冬至为最,说明死亡在节气、月份、时辰上有一定规律性,对于某些疾病早期测知危候之时辰,及时提供抢救治疗时辰之依据,减少不必要死亡,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们根据《内经》,“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等有关论述,分析病历完整的死亡病例,以探究死亡时间在季节、月辰上的差异,及其与五脏之关系。  相似文献   

3.
时辰节律与死亡时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生物学为研究生物在各方面受时间影响而发生的节律性变化 (包括每日、每月、每年四季的改变 )的科学。医学研究发现 ,人们从生至死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存在一种时辰节律性。这与中医的阴阳学说理论与中医重视节气、时辰等环境因素对机体影响 ,强调天、地、人合一的看法 ,可能存在着某些相应关系。下面仅就我院 1997年以来 116例慢性病死亡患者作一回顾 ,重点就死亡时间与时辰规律的关系加以讨论。1 临床资料 :死亡的慢性病患者 116例 ,男 82例 ,女 34例 ;晚期恶性肿瘤 5 6例 ,慢性心肌功能不全 32例 ,晚期肝硬化 8例 ,脑溢血 6例 ,慢性肾…  相似文献   

4.
5.
98例脑溢血病人死亡与时辰,月份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纯庆  尹代芳 《新中医》1991,23(3):13-14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圆形统计方法,对怀化地区98例脑溢血病人死亡与时辰、月份的关系作一探讨。其结果表明:脑溢血病人死亡与时辰关系P<0.01,具有显著意义。与月份的关系P>0.05,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1230例死亡时间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049-2053
目的:旨在分析研究真实世界中肝硬化患者入院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以期为临床肝硬化的诊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选自全国17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库中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35984例,采用频数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3598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260例,女性患者8532例,男女比例约为3∶1;以门诊入院患者29711例(85.26%),入院病情多为一般,占总人数的70.85%,入院科室以消化科、传染病科和肿瘤科居多,分别占53.45%,16.22%,10.18%;对入院日期为农历2008年立春开始至2010年大寒结束间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小暑(6.06%)、夏至(5.68%)、立秋(5.01%)入院率最高,对其年代进行分层后发现2008年寒露(8.39%)、大雪(7.17%)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09年立夏(5.51%)、小暑(5.39%)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2010年夏至(7.62%)、立夏(7.20%)这2个节气入院率高;夏至(5.95%)、谷雨(5.79%)、大暑(5.12%)立秋(5.12%)死亡人数最多;申时、酉时、午时的死亡率分别为24.96%、16.07%、13.06%。结论:肝硬化好发于45~59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小暑、夏至、立秋为该病入院高峰节气,死亡高峰为夏至、谷雨、大暑、立秋4个节气,申时、酉时、午时为其死亡人数最多的时辰。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病三原则早有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因时制宜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内服中药还是外用针灸,对于根据时间而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原则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针刺选穴的理论基础及针刺时间的具体选择、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病三原则早有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充分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之特色。因时制宜在中医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内服中药还是外用针灸,对于根据时间而确定不同治疗方法的原则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针刺选穴的理论基础及针刺时间的具体选择、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进行简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时辰医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中的时辰治疗学是根据时辰节律来选择最佳的用药时间以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时辰医学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及提高期,并于20世纪70年代由我国学者首次提出中医时辰医学的概念.时辰医学早期应用体现在择时服药的治疗手段上,此法与现代的时间治疗学相似.时辰治疗学包含了因时制宜、择时用药.中药应用则体现在一是开提外透的药物,宜于午前服用;沉降下行药物宜于午后服用.二是温和补气的药物,宜于清晨至午前服用;滋阴养血的药物,宜于入夜服用.三是祛除阳分,气分之邪的药物,宜于清晨服用;清阴分伏火的药物,宜于入夜服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圆形统计方法,对怀化地区五县二市191例老年中风患者的发病与时辰、月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发病与时辰的关系,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发病与月份的关系P>0.05,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试谈治疗高热与时辰医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辰始于《易经》,时辰医学详于《内经》。《内经》以中医基础理论“天人相应”为指导,从整体上研究人生命活动的周期性,提出了时辰治疗医学,用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预防和养生的一门时间医学科学,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与其它学科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方法:采集2003年12月至2011年8月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40 681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信息,对患者死亡比例在节气、时辰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首次将中医时间概念引入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结局当中,并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对其相关性进行机理探讨,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种借鉴方法。结果:40 681例患者中,有治疗结局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部分频数较高亚型)共36 547例,其中死亡386例,总死亡率为1.06%,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30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79.79%。患者在一年中大暑、寒露节气死亡比例较高,分别为6.67%、6.4%,冬季最低约为3%。一天中死亡比例最高的时辰是申时(23.82%)、酉时(21.78%)。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时间规律是:一年中在夏秋季节死亡比例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一日之中金时(15点~19点)最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辰针灸效应的实验研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因素是影响针灸效应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不同时辰针灸的不同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现对近五年来的相关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出血性中风发病及死亡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对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用圆形统计分 析法,分析其中263例非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及90例死亡病例的发病时间与死亡时间。结果:353例出血性中风患者 发病时间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2时11分21秒。其中90例死亡 病例发病时间在中午末时13-15时间段有一定集中趋势(0.050.10),死亡高峰时间点在7时5分35秒。263例非死亡病例发病时间 在中午11-13时间段有明显的集中趋势(P<0.01),发病高峰时间点在11时46分12秒。结论:日中午未时是出血 性中风的发病易发时段,出血性中风患者相对死亡高峰期在上午6-8时间段,提示应加强该时间段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一般认为,针刺的调整作用取决于机体的功能状态。由于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几乎都呈现近似昼夜节律,可以推测,不同时辰针刺对机体的效应亦不相同。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时辰针刺内关穴对健康青年男性收缩时间间期(STI)昼夜节律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观察对象健康在校学生24例,男性。年龄17~30岁,平均20.17±0.63岁。经体检均无心血管疾患。按子、卯、午、酉四个时辰随机分为4个时辰组,每组6人。每个时辰组再随机均衡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如何根据人体时辰节律的变化,掌握用药的最佳时间,建立时辰护理学,是当前中医护理科研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对肝胆湿热型胁痛(胆石症)者的用药最佳时间进行了  相似文献   

19.
中风发病与时辰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中风病在不同时辰(时间段)的发病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7例中风病患者,在昼夜发病过程中存在的分布情况进行分组、统计。结果:发现中风的发病以夜间为主(戌时至次日卯时为多),占总发病数的59.4%,而且病情重、病位深,属中脏腑的也是以夜间发病相对白天略多。结论: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对发病的高峰时间进行观察和必要的干预治疗,以减少中风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