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云峰 《山东医药》2004,44(27):65-65
乙型肝炎病毒(HBV)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80%~90%将成为慢性HBsAg携带者。现回顾性分析1990~2000年收治的19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探讨联合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途径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约有30%~40%的HBV感染者是经此途径传播所致。若不给予阻断措施,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中,约30%~40%会转变成慢性HBV感染者,而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婴儿,约85%~90%可发展成为HBV感染者~([1])。其中10%~25%的感染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2])。因此,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婴传播是预防乙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区,育龄妇女HBV携带率高,在没有任何阻断措施下,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而HBsAg、HBeAg双阳性的孕妇,婴儿自然感染率可达90%[1].并且宫内感染与孕母HBV DNA正相关,当孕母HBV DNA≥108拷贝/mL时,宫内感染率>80%,而当HBV DNA<104拷贝/mL时,宫内感染低至6%以下[2].当前,HBV母婴阻断措施主要是婴儿出生后实施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Vaccine)及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尽管联合免疫已经使我国人群中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7%,然而主、被动免疫并不能完全阻断HBV母婴传播,尤其对HBV载量高的孕母.当孕母HBV DNA> 108拷贝/mL时,单用乙型肝炎疫苗婴儿免疫失败率为40%,即使和HBIG联用免疫失败率也达25%.  相似文献   

4.
HBsAg和HBsAg阳性母亲的96~100%婴儿可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85~100%能成为HBsAg慢性携带者。本文调查每月给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以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能否预防乙型肝炎和变为HBsAg慢性携带者。40例慢性携带妇女的44例婴儿,妊娠第三期患急性乙型肝炎母亲的5例婴儿作为研究对象。40例携带者中10例HBeAg(+),25例抗HBe(+)。分娩48小时内婴儿肌注HBIg 0.5ml/kg,继之0.16ml/kg/每月,共6个月。HBsAg携带母亲的21例婴儿应用上述治疗。1例每月注射HBIg共26个月。3例于出生第4~5天方注射HBIg。另20例未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母婴传播国内、外已有不少报导,日本曾作调查HBsAg 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有26%变为 HBs-Ag 携带者,母亲 HBsAg 滴度高合并 HBeAg阳性者,其婴儿HBV 感染率可高达88.2%~94.7%;北医人民医院肝病研究室也曾调查,母亲 HBsAg 滴度高、HBeAg 阳性及 DNAP 活性增高者,其婴儿100%在出  相似文献   

6.
母乳喂养与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传播与母乳喂养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HBsAg阳性和120例HBsAg阴性母亲作临床研究。研究HBsAg阳性母亲不同喂养情况、其婴儿9个月时的HBsAg携带率及部分HBsAg阳性产妇乳汁中HBV-DNA和脐血中HBsAg阳性母亲其婴儿HBsAg性率较HBeAg阴性母亲者母亲者明显升高,结论:HBsAg阳性母亲中,血清HBeAg或乳汁HBV-DNA阳性者哺乳可能是导性者哺乳可能是导致婴儿感染乙型肝炎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HBsAg携带者母乳喂养传染性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乙型肝炎(乙肝)母婴传播途径较为复杂,除宫内感染和分娩过程中感染外,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也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乳喂养是可能感染的途径之一。我国HBsAg携带者高达15%~20%,了解母体血液与乳汁中HBV标志(HBVM)及传染性如何,对指导HBsAg携带者的母乳喂养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对40例HBsAg携带者的母亲血液及乳汁中HBVM进行检测,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以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一)母乳 40例HBsAg携带者母亲均来自本院妇产科和徐州市妇产医院。于产后5天内取初乳5ml,置于经硅烷化处…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围产期传播途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较早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基因工程HBcAg及HBsAg亚型单克隆抗体研究HBC母婴围产期和水平传播特点。证明高危新生儿出生时尚未成为HBV携带状态,1月龄内HBsAg转阳率为2.5%。在国内首先论述HBeAg阳性的HBV携带者母亲之婴儿HBeAg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陕西省孕妇HBV感染率并筛选母婴传播高危人群。方法自2010年-2015年连续调查了陕西省18家医院13 451名孕妇HBV感染情况,对所有HBs 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进行联合免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母婴传播的高危因素。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陕西省孕妇HBsAg流行率为7. 07%,陕南地区高达9. 40%。HBV母婴传播率为5. 21%,单因素分析显示母亲HBsAg滴度、HBeAg滴度、HBeAg阳性及HBV DNA载量与婴儿HBV感染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母亲HBV DNA载量是母婴传播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1. 586,95%可信区间:1. 020~2. 465,P=0. 041)。发生母婴传播的HBV感染孕妇中,84. 62%为HBeAg阳性且HBV DNA 106IU/ml;发生母婴传播的婴儿15. 38%来自于HBeAg阴性的HBV感染孕妇。HBeAg阳性且HBV DNA 10~6IU/ml的孕妇中,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为1. 210(1. 129~1. 297);而HBeAg阴性,但HBV DNA 2×103IU/ml且HBsAg 104IU/ml的孕妇中,婴儿发生母婴传播的相对危险度为26. 062(2. 633~258. 024)。结论陕西省孕妇HBV感染率仍高,HBeAg阳性且高病毒载量孕妇发生母婴传播风险较高; HBeAg阴性母亲所生婴儿HBV感染率虽然低,但当母亲HBV DNA 2×103IU/ml且HBsAg 104IU/ml时仍有较高母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国内外研究证明,HBsAg、HBeAg均阳性母亲的婴儿约70 %~90 %发展为慢性HBV携带者,这部分高危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70 %~80 %能得到保护,但仍有2 0 %~30 %的新生儿得不到疫苗的有效保护而免疫失败[1] 。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在人类对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旨在探讨HBV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免疫接种失败与HLA DR区域基因的关联性,以及HLA DR控制机体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的机制。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7年1月~1998年6月于山东大学…  相似文献   

11.
产前和产后联合阻断HBsAg、HBe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目的 评价产前和产后联合阻断措施对HBsAg、HBe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免疫效果。方法 将HBsAg、HBeAg阳性的孕妇在产前检查时随机分成两组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组 :孕妇产前 3个月 (妊娠 2 8周起 )每 4周肌内注射HBIG 4 0 0IU直至临产 ;对照组 :孕妇不注射HBIG。两组所生新生儿出生时及 15d时肌内注射HBIG ,满月、2月和 7月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定期检测婴儿外周血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标志。 10 4例HBsAg、HBeAg阳性孕妇所生 10 5例新生儿完成随访满 1年。结果  5 1例新生儿系HBIG组母亲所生 ,宫内感染率为 5 .9% ,达 1岁时HBV慢性感染率为 5 .9% ,具有保护性抗体水平的有效保护率达 94 .1% ;5 4例对照组母亲所生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为 18.5 % ,随访至 1岁龄的HBV慢性感染率为 16 .7% ,抗体有效保护率是 83.3%。宫内感染率之比 χ2 =3.86 ,P <0 .0 5。结论 产前和产后联合阻断HBsAg、HBeAg阳性孕妇的母婴传播 ,其有效保护率达到 94 % ,能明显减少宫内感染的发生 ,获得目前最大限度的提高对HBsAg、HBcAg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 e 抗原(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儿童,90%能被乙肝病毒(HBV)所感染,且会发展为慢性携带者。HBeAg 和抗-HBe 阴性的 HBsAg 携带者 HBV DNA 阳性也具有传染性。对 HBV 感染高危的新生儿主动和被动免疫可使 HBV 感染的发生率降至10%。作者报道产前非选择性筛选和主动与被动免疫预防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经验,证实经济且有效。病人和方法所有孕妇首先检测 HBsAg,阳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在孕妇中HBsAg的携带率为5%~10%,经母婴传播而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60%[1].母婴传播的途径有宫内感染、产时传播及产后传播3种形式,是新生儿出生后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主要原因.人群中40%~50%的慢性HBsAg携带者是母婴传播造成的[2].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国家,约35%~50%的HBV感染由围生期传播引起[1],其中产时传播为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关产程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已有报道,但尚无定论.我们分析了205例HBsAg阳性孕妇的分娩过程、新生儿HBsAg携带情况与胎儿HBV感染的关系,以进一步探讨产程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育龄妇女(25—35岁)HBV携带率约7%,其中:HBeAg阳性占25%左右,而HBsAg阳性母亲对新生儿围产期传染率为40%。HBsAg阳性人群中约300A,由围产期母婴传播引起。因此我院自1998年起在本地区开展HBV母婴阻断治疗工作,目前已累积病例400余例,并于2001年9月总结43例,阻断有效率93.08%,宫内感染率7.14%。该论文参加在温州举办的全国第2届母婴阻断会议,  相似文献   

16.
304例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HepB)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以下称主被动免疫)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方法:将宁夏平罗县304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妇血清HBeAg定性结果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并对阻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主被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孕妇HBeAg阴性组阻断率达100%,HBeAg阳性组阻断率达96.51%(P<0.05),总体阻断率达98.63%.经主被动免疫后,孕妇HBeAg阳性组婴儿12月龄抗-HBs阳转率为53.85%(56/104),孕妇HBeAg阴性组婴儿12月龄抗-HBs阳转率为58.00%(116/200)(P>0.05),两组婴儿12月龄抗-HBs总体阳转率为56.57%.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不同,婴儿12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无差别(P>0.05).结论:主被动免疫方法阻断HBV母婴传播效果肯定.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12月龄检查HBV-M是必要的.经主被动免疫情况后,HBeAg阳性孕妇自然分娩和母乳喂养没有增加婴儿感染HBV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的国内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行病学研究(一)母婴传播及其阻断:北京医学院肝病研究所等报告,HBsAg滴度高、HBeAg阳性及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DNA—P)活性增高者,其婴儿100%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HBsAg阳性,且90%可成为慢性携带者。由此可见,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十分重要。北京市肝炎协作组于1982年开始对部分HBs AgHBe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HBeAg阳性且HBV DNA高载量孕妇所生婴儿用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接种后的母婴阻断效果及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HBeAg阳性且HBVDNA≥106拷贝/ml孕妇127例,婴儿出生后即刻及第15天于臀大肌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 IU,出生时与第1、6个月于右上臂肌肉注射乙型肝炎疫苗20μg,随访其婴儿至12个月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婴儿出生时及第1、7、12个月时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观察婴儿出生时HBV血清学标志物模式、母婴传播率、疫苗接种后的HBV宫内感染率、抗-HBs阳性保护率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动态变化.结果 127例孕妇分娩婴儿均为单胎,出生时29例婴儿HBsAg为阳性,其中11例合并HBV DNA阳性,母婴垂直传播率为22.83%.随访至1个月,10例婴儿合并HBV DNA阳性从而发生HBV宫内感染,表现为HBsAg、HBeAg及抗-HBc均为阳性.2例婴儿HBsAg弱阳性,伴有抗-HBs滴度的产生,后续随访中均转阴,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率为7.87%.非宫内感染婴儿出生时HBeAg及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6.58%和98.29%,免疫接种后婴儿HBeAg及抗-HBc逐步转阴,均未产生抗-Hbe.非宫内感染婴儿均产生有效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乙型肝炎疫苗及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接种后,婴儿抗-HBs滴度从出生至12个月龄逐步上升,母源性HBeAg滴度逐步下降以至转阴.结论 乙型肝炎疫苗联合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免疫接种能明显降低HBV母婴传播,增强婴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保护性抗体,体内母源性HBeAg及抗-HBc亦随之降低甚至转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接种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HBV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对血清HBsAg阳性或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分别按标准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与HBIG联合接种,比较儿童HBV感染率情况。结果 在11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1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28.2%和10.9%,与24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240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分别为39.6%和24.2%)比,无显著性相差(P>0.05);在150例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生的150例接种乙肝疫苗联合HBIG儿童中,出生和6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为17.3%和3.3%,与100例HBsAg/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100例新生儿(分别为25.0%和11.0%)比,也无显著性相差(P>0.05),但无论在血清HBsAg阳性还是血清HBsAg/HBeAg阳性母亲,联合接种儿童HB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只接种乙肝疫苗者(P<0.05)。结论 采取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能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母亲所生儿童的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阻断血清HBsAg阳性母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712例新生儿中,356例接受标准乙肝疫苗,另356例在接种乙肝疫苗的同时,接受HBIG接种,比较1~10岁儿童接种成功率和HBV母婴垂直传播阻断率。结果在56例1~2岁、234例3-4岁、249例5-6岁、135例7-8岁和38例9-10岁年龄组儿童,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9.3%、87.6%、81.1%、83.7%和76.3%,HBsAg阳性率分别为0.0%、0.4%、0.4%、1.5%和2.6%,各年龄组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0.05);联合接种与乙肝疫苗接种组血清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3%和64.3%,血清HBsAg阳性率分别3.1%和15.2%,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246例联合接种组血清HBsAg阳性率为1.6%,显著低于162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的11.7%(P0.05),而在血清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的儿童,110例联合接种与194例只接种乙肝疫苗组比,血清HBsAg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7%对6.2%,P0.05)。结论对血清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给予乙肝疫苗联合HBIG接种可能更有效地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