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护理组长负责制在心脏外科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调动护理专业技术骨干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心脏外科ICU设立护理组长岗位,确定其岗位职责,享受相应奖金待遇。结果激发了护理专业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护理投诉降低,各项危重护理质量指标得到提高。结论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组长负责制,能使ICU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应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ICU质量整体评估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制定质量评估指标,进行质量整体评估。结果实施质量整体评估后,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显著提高,心脏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降低。结论质量整体评估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效能感,实现ICU护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3.
谵妄是一种意识和注意障碍,伴有认知功能的改变或感知障碍。ICU谵妄指患者人住ICU数天后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的急性改变或反复波动、注意缺损、思维紊乱或意识模糊。  相似文献   

4.
严密观察病情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夜间,由于特定的环境和患者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任何放松警惕和麻痹大意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夜间护理观察之所以十分重要,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措施。认为:从加强责任心人手,通过业务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关心护士身心健康以及建立和完善护理夜查房制等做法可提高夜间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心脏外科ICU(CICU)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3例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术后入CICU的成人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由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给予术前常规指导;试验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由CICU专职护士给予术前访视。结果试验组的遵嘱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的时间与入住CICU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状态,降低ICU谵妄的发生,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无创呼吸机在心脏外科ICU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心脏外科术后需要二次机械辅助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9月—2009年9月,收集心脏外科手术后成功脱离呼吸机辅助通气后心功能衰竭或呼吸功能衰竭需要二次机械通气的患者,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者共5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无创通气组(32例)和有创通气组(21例),在需要机械通气时(T1),机械通气后30 min(T2),机械通气后2 h(T3)及预计脱离机械通气时(T4),分别统计患者心率、血气分析等情况,比较氧分压、ICU停留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结果 给予辅助通气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及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给予辅助通气后,无创通气组患者的心率由T1(130.8±21.10)次/min,下降到T2(125.60±21.36)次/min,T3(101.70±13.73)次/min,T4(87.40±9.35)次/min;PO2由T1(64.70±14.12) mm Hg,上升到T2 (121.40±30.19) mm Hg,T3 (140.40±25.29) mm Hg,T4 (132.90±16.33) mm Hg。有创通气组患者的心率由T1 (138.27±21. 39)次/min,下降到T2(118.18±18.03)次/min,T3(100.00±11.73)次/min,T4(87.00±10.70)次/min;PO2由T1 (61.45±13.56) mm Hg上升到T2(122.55±29.50) mm Hg,T3(138.91±24.77) mm Hg,T4(133.55±18.00) mm Hg。两组患者心率及PO2均较辅助通气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之间各时间点心率及PO2比较无差异(P〉0.05)。无创通气组的ICU停留时间及术后至出院时间分别为(1.75±2.97) d及(9.14±4.11) d,均低于有创通气组的(4.38±5.13) d及(14.00±0.82) d,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用于心脏外科术后需要二次机械通气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脑外科的夜间护理体会310009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缪建平夜间护理有很多特殊性,尤其是脑外科病房更甚于其他疾房。其主要特点:①危重病人多。②病情常发生突然变化。③急诊手术频繁,约占本科总床位数的30%。④病人意识不清,偏瘫、失语、失明、大小便失禁...  相似文献   

9.
烧伤ICU病房病人的夜间护理黄海鸿,陈玉林关键词烧伤,ICU,护理Keywords:Burn;ICU(IntensiveCareUnit);Nursing随着对烧伤休克研究的不断深化,烧伤休克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由于种种原因,诸如延迟复苏、吸入性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各科建立二线值班护士制度对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线值班(二值)护士夜间值班制,参与夜间护理质量监控。结果 二值护士解决了夜间护理工作问题,并得到了一线护士、医生的高度评价。结论 二值护士值班制保证和提高了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为夜间护理工作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科夜间护理存在的风险隐患,为提高护理安全提供有效的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对2004-2006年我院产科夜间医疗护理存在的高风险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夜间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白天(P<0.01),夜间剖宫产率占夜间分娩率的45.0%。夜间新收孕产妇中高危孕产妇占42.3%,夜间新收高危孕产妇中胎膜早破占62.0%。产科病区低年资合同护士占夜班人数56%。结论针对夜间不安全因素或高风险问题,提出相应护理管理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母婴安全、减少医疗纠纷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重症监护患者精神障碍高风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精神障碍高风险因素并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与意识障碍评估方法 (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对139例综合性ICU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各种因素对患者精神障碍的影响。选取有精神障碍的5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和观察组(n=2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MMSE和CAM评分。结果住院时间、镇静药物的使用、是否发生脑卒中等因素均对ICU患者是否发生精神障碍有影响。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MMSE和CA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3周后,两组患者MMSE和CA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MMSE和CA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视ICU患者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对高风险患者应及早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2007年1—12月入住ICU的呼吸衰竭患者43例为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抢救、监测、治疗和护理;2008年1—12月入住1CU的呼吸衰竭患者47例为观察组,按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费用、ICU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应激性溃疡、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护理,能减少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减少ICU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ICU患者亲属焦虑状态的调查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10项躯体性焦虑测试题,对38例胸心外科ICU患者亲属(IC组)与40例胸心外科非ICU患者亲属(非ICU组)进行对比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ICU患者亲属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及躯体性焦虑评分显著高于非ICU患者亲属,(PS-AI<0.001,P躯体<0.05),特质焦虑量表(T-AI)评分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38例ICU患者女性亲属S-AI,T-AI及躯体性焦虑评分均显著高于男性亲属,PS-AI<0.01,PT-AI<0.05,P躯体<0.05;不同收入组间,低收入组S-AI及躯体焦虑评分显著高于高收入组,PS-AI<0.01,P躯体<0.05,T-AI评分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间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作者针对结果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疾病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2月施行心脏术后再次气管插管的12例病例资料。结果7例存活,5例死亡,病死率为41.67%。术后并发急性左心室衰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呼吸衰竭是再次气管插管的主要原因。结论再次气管插管及时与否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之一,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患者的正确评估、加强高危患者的监护、严格掌握拔管适应证,同时重视术后镇痛、提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可有效减少再插管现象,降低患者病死率,利于术后患者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6.
17.
徐艳  赵彦忠 《护理学报》2006,13(6):70-71
分析护理夜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实际困难并存。提出班主任要根据其特点采用相应的管理策略,如充分利用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度管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人性化管理,恰当应用情与权,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才能取得最佳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设计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索引卡(简称索引卡),提高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2016年2-10月,将索引卡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比较使用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结果共202例患者使用索引卡,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评分由平均(84.68±5.04)分提高到(91.68±4.71)分(t=7.86,P0.05),交接班质量评分由(87.93±4.61)分,提高到(94.44±2.66)分(t=8.21,P0.05)。结论将索引卡应用于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告风心病换瓣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0例风心病换瓣术后置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的随访资料。其中男 11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 5 1± 12 )岁。因持续性房颤伴和R R间期 >3s或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AVB)( 2 2例 )、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或III度AVB( 8例 )分别在换瓣术后 2个月~ 15年置入永久起搏器。结果  3 0例患者永久起搏器安置均成功 ,术后平均随访 ( 2 6.14± 2 0 .2 5 )月 ,无穿刺部位和囊袋血肿或感染、电极脱位或功能异常等并发症 ,起搏器的感知和起搏功能均良好。结论 换瓣术后安置永久起搏器的护理重点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围术期正确调控抗凝、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和健康宣教 ,出院后做好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正颌术后患者在ICU监护期间睡眠状况的真实体验,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围监护期睡眠促进方案提供依据。方法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5-7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首次接受正颌治疗的11例颌骨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的睡眠体验可提炼为3个主题:睡眠体验不佳、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多样化、采取消极方式应对睡眠问题。结论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睡眠体验欠佳,包括躯体不适感、心理因素、前驱印象的影响、护患沟通障碍等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示临床护理中应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围监护期睡眠促进方案,进一步提升正颌术后患者ICU期间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