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乙肝血清标志物和乙肝病毒Pre—S1;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法测定HBV—DNA,最后分析前S1抗原在临床检测应用的价值。结果Pre—S1抗原在HBe如(+)组中检出率(82.8%)和HBeAg(-)组中检出率(27.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re—S1抗原与E系统关系密切;Pre—S1抗原与HBV—DNA有良好相关性。结论HBV—M、Pre—S1抗原和HBV—DNA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Pre—S1抗原是HBV感染与复制的良好指标,可作为乙型肝炎新的检测手段和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临床价值。方法:用ELBA法测定287份HBsAg阳性患者血清HBV—M和Pre—S1Ag,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观察HBeAg、HBV-DNA和Pre—S1Ag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Pre—S1Ag在HBeAg(+)组中的检出率87.63%,HBeAg(-)组中检出率5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组HBV—DNA阳性率90.91%,Pre-s1Ag(-)组HBV—DNA阳性率45.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eAg、HBV—DNA和Pre—S1Ag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re—S1Ag是HBV感染与复制的指标,对乙肝临床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乙肝前S1抗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HBV血清标志物、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及HBV—DNA定量检测的对比分析,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对372例乙肝惠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用PCR荧光定量法检测HBV—DNA和乙肝病毒前S1抗原比较。结果:乙肝病毒前S1抗原阳性率为63.7l%,HBeAg阳性率为48.38%,HBV—DNA阳性率为67,47%,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对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显示,HBV血清标志物传染性强的模式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捡出率高。结论:乙肝病毒前sl抗原能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和荧光PCR检测194例临床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HBeAg和HBV—DNA。结果:HBeAg与HBV—DNA的一致率为79.38%,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的一致率分别为74.74%和73.71%。结论:前S1抗原和HBeAg均较好地反映HBV的存在与复制。联合检测前S1抗原和HBeAg可减少因HBV基因变异导致的抗原阴性而产生的临床诊断错误。  相似文献   

5.
祝撷英  张宏星 《当代医学》2009,15(28):44-45
目的通过对儿童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的比较分析,探讨儿童前S1抗原及HBV—DNA检测的必要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0月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年龄≤14岁)的611名儿童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进行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对以上儿童的血清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对以上儿童HBV血清标志物不同组合模式进行分析发现,e抗原阳性模式(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中前S1抗原和HBV—DNA的检出率很高,分别为93%和100%。在HBV血清标志物传染性弱(HBsAg HBeAb HBcAb)的模式中.乙肝前S1抗原、HBV—DNA的检出率低,分别为42.6%和17%,而其他血清标志物的模式中前S1抗原及HBV—DNA的检出率均为0。结论对于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的儿童来说,乙肝前S1抗原与HBeAg和HBV—DNA有一定的相关性。故乙肝前S1抗原可作为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依据,可作为检测儿童乙肝病毒的传染性标志。结合HBV—DNA能准确地检测出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及传染性的强弱.补充了临床上仅依靠血清学标志物对于儿童乙肝病毒诊断和检测的不足,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16例不同模式的HBV血清标志物(HBVM)血清前S1抗原,同时对148例各种类型乙型肝炎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BV—DNA定量和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 前S1抗原检出率以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最高,与HBV—DNA检出率相符;急性乙型肝炎时,前S1抗原与HBeAg平行存在,前S1阴转率高于HBsAg。结论 在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乙肝病毒前S1抗原可作为一个反映HBV复制和传染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PreS1-Ag)、前s2抗原(PreS2-Ag)与乙肝病毒DNA(HBV—DNA)和血清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658例乙肝患者血清PreS1-Ag、PreS2-Ag和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4种阳性模式组PreS1-Ag、PreS2-Ag、HBV—DNA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5.81%,59.27%,71.28%。在319例HBeAg阳性模式组,PreS1-Ag、PreS2-Ag、HBV—DNA阳性分别为281、236、297例,阳性检出率为88.09%,73.98%,93.10%,与HBeAg阴性组比较,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阳性组与HBV-DNA阴性组PreS1-Ag、PreS2-Ag、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前S1抗原、前S2抗原与HBV—DNA和HBeAg检测有显著相关性和互补性。提示前S1抗原、前S2抗原能够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可作为检测HBV复制新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及其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48例乙型急性肝炎(包括乙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HBV携带者及其它非乙肝肝炎)进行前S1抗原和抗体检测,同时检测HBV标志物和HBV DNA。前S1抗原、抗体和HBV标志物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结果:在HBV复制标志物中,前S1抗原与HBeAg、HBV DN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前S1抗原阳性与HBV DNA阳性的符合率为80.4%;前Sl抗原比HBeAg更敏感,在648例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检测率为60.2%,HBeAg阳性检测率为41.0%。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前Sl抗原检出率分别达66.2%、76.6%和63.6%。结论:前S1抗原、抗体检测对乙肝的早期诊断、病毒复制和预后估计具有重要意义,在慢性HBV感染中,前S1蛋白持续阳性提示病情进展和恶化。  相似文献   

9.
刘伶 《当代医学》2009,15(16):61-62
目的了解马鞍山地区HBV-DNA荧光定量检测与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HBsAg(+)HBeAg(+)HBcAb(+)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最高为95.16%,HBsAg(+)HBeAg(-)HBcAg(+)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41.46%,HBsAg(+)HBeAb(+)HBcAb(+)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4.52%,HBsAg(+)HBeAg(+)HBcAb(+)组HBV—DNA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HBV—DNA检测水平与血清学标志物HBeAg高度相关,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断与抗病毒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pre—S2 Ag)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标本采用ELISA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及pre—S2 Ag检测,并对其中162例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62例血清标本同时检测HBV—DNA和pre—S2Ag,两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8,P〉O.05)。HBeAg(+)与HBeAb(+)组之间pre—S2 A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03,P〈0.005)。HBeAg(+)组、HBcIgM(+)组pre—S2 Ag阳性率为100%,HBsAg(+)的肝癌组pre—S2Ag阳性率达95.0%,结果明显高于HBV—DNA(-)组18.4%,P值均〈0.005。结论:pre—S2 Ag是反映病毒感染与复制的指标,与临床病情活动有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的观察指标,能完善和补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同时检测149例乙肝患者。结果HBeAg阳性58例血清中前S1抗原阳性占82.76%,HBV—DNA阳性55例,占94.83%,同时阳性者46例,占79.31%;HBeAg阴性的77例标本中,前S1抗原阳性53例,占68.83%,HBV—DNA阳性41例,占53.24%,同时阳性者33例,占42.86%。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叉不完全相等。  相似文献   

12.
巢薇  杨柳光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1):3062-3062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前S1抗原与HBV-DNA含量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前S1抗原,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不同两对半模式血清HBV-DNA阳性率不同,检出率以HBsAg(+)和/或HBeAg(+)、抗-HBc(+)组最高;共检出前S1抗原阳性血清65例,其中HBV-DNA检出率为82%。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HBV-DNA有较好相关性;FQ-PCR检测可更准确反映HBV感染及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陈万宁  万德胜 《热带医学杂志》2005,5(3):346-347,38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e系统、HBV DNA之间的关系,评价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51例HBsAg阳性,61例HBsAg阴性的血清标本的前S1抗原,并和HBV DNA与HBV标志物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HBsAg、HBeAg和Anti-HBc阳性者151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96.7%和87.4%,较好地反映病毒存在或复制情况;在HBsAg、Anti-HBe和Anti—HBc阳性者70例中,HBV DNA与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64.2%和58.6%,HBsAg和Anti-HBc阳性者30例,HBV DNA和前S1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56.6%和30%,说明部分HBeAg阴性而Anti-HBe阳性或阴性患者仍存在着病毒复制。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密切相关,前S1抗原检测可反映其体内HBV病毒的复制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记HBeAg、HBV-DNA的相互关系,了解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前S1抗原,ELISA法测定乙肝病毒血清标记,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结果分析常规HBV血清标记物不同组合模式发现,HBeAg阳性模式中前S1抗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b阳性模式,其中S1抗原和HBeAg的符合率达80.88%;HBV-DNA阳性组前S1抗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两者的总体符合率达80.27%。结论血清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相互关联,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联合检测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可相互补充、印证,对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和存在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肝前S1抗原(Ph S1-Ag)与乙肝病毒DNA(HBV-DNA)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00例HBsAg阳性乙肝患者的pre S1-Ag和HBeAg,定量PCR法检测其HBV-DNA。结果:Pre S1-Ag与HBV-DNA和HBeAg正相关(P〈0.05)。在HBV-DNA阳性患者中,尤其在HBV—DNA低于5×10^4copy/ml的低水平组中,Pre S1-Ag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P〈0.05)。结论:Pre S1-Ag能比HBeAg更敏感地反映出HBV的传染性和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BV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以及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含量的关系。方法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用PCR-微板核酸杂交ELISA技术检测BCP中nt1762A—T和nt 1764G—A的基因突变,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Pre—S1抗原,PCR荧光定量技术检测HBVDNA。结果在94例HBeAg阳性乙肝患者血清检测中,Pre—S1抗原阳性者65例,其中BCP阳性51例,BCP变异率为78.5%;Pre—S1抗原阴性者29例,其中BCP阳性23例,BCP变异率为79.3%。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 DNA拷贝数明显高于非BCP基因突变血清中HBV含量。结论在e抗原阳性乙肝患者中,Pre—S1抗原的存在与BCP的变异无相关性,但BCP基因变异与HBV DNA拷贝数明显相关,可反映乙肝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其愈后、转归。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HBV前S1蛋白(PreSl-Ag)的水平,分析与HBVDNA复制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usA)检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l-Ag和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同时用RealTimePCR检测血清中HBVDNA含量。结果407例HBV感染者HBeAg(+)的大三阳模式135例血清中,HBV—DNA、PreSl-Ag阳性率分别为87.4%和81.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17例HBeAg(-)的小三阳模式血清中,HBV—DNA.PreSl-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4%和6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66例HBV—DNA阳性患者血清中,PreSl-Ag阳性和HBe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4%、60.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eSl-Ag与HBV—DNA检测结果-致性较好,较HBeAg能更灵敏地反映体内HBV的复制状况,可与HBV—DNA互相补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HBV感染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乙肝前S1抗原、HBeAg与HBV—DNA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前S1抗原、HBeAg,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HBeAg与HBV—DNA的符合率为79.38%,前S1抗原与HBV—DNA、HBeAg一致率分别为74.74%、73.71%;115份HBV—DNA阳性血清中,有33份(28.70%)前S1抗原为阴性,有39份(33.9l%)HBeAg为阴性;79份HBV-DNA阴性血清中,1份血清(1、27%)HBeAg阳性,16份标本(20.25%)前S1抗原阳性。结论HBV—DNA、HBeAg、乙型前S1抗原有较好的一致性,都可作为乙肝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指标。但三者的检出并不完全相同,提示他们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一致,各自具有独立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及HBeAg的相关性,进一步探明前S1抗原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及肝炎活动、病毒复制作依据的意义,本文对438例HBV感染者的前S1抗原、乙肝病毒血清抗原抗体标志物(HBV—M)、H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半定量分析HBV感染者血清中不同模式与前S1抗原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微粒子免疫荧光分析法(ME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HBV不同模式与前S1抗原的关系,同时采用速率法对患者血清中ALT,AST进行检测。结果:Ⅰ组HBsAg(+)、HBeAg(+)、CORE(核心抗体)(+)模式中HBVpreSAg检出率最高(89.17%),与Ⅰ组比较,Ⅱ组x2=38.01、Ⅲ组x2=38.29,V组x^2=26.02,P均〈0.01,差别非常有显著性。结论:MEIA法半定量检测对CHB诊断和治疗有较高价值。前S1抗原与HBsAg、HBeAg有较高相关性,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