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方法:对迁安市妇幼保健院1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母乳性因素、感染因素及其他,分别占38.33%、31.67%、19.17%及10.83%。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围产因素、母乳性因素和感染因素。加强围产期保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减轻新生儿黄疸寻求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08年7月我院择期剖宫产出生的1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及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在母乳充足前按需添加配方奶及2.5%葡萄糖水,结合抚触、游泳等综合护理直至出院。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1);出生后1~7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黄疸指数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300例产科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中医穴位抚摩护理,检测记录每天的黄疸指数,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临床效果。结果:黄疸指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中医穴位抚摩干预可促进新生儿黄疸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的整体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在实施光疗(蓝光照射)配合水疗、抚触期间,开展环境、病情观察、喂养、皮肤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黄疸持续下降,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改善。黄疸指数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85±1.20) d,住院时间为(5.45±1.42) d。未发生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皮疹等其他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儿治疗期间,加强各项针对性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治疗顺利完成、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刘志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2):453-45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主动配合治疗率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母婴同室1035例新生儿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n=518)和对照组(n=517),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黄疸的特点,对患儿家长进行全方位、多渠道、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发病率为6.76%,对照组为16.4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两组对黄疸的认识率和主动配合治疗率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新生儿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对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提高了新生儿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实施新生儿常规护理的注意事项及策略.结果:120例新生儿护理实施后,无新生儿黄疸、腹泻、感染情况发生.结论:新生儿常规护理效果明显,无黄疸、腹泻、感染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期间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对43例新生儿黄疸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3例新生儿黄疸均顺利完成蓝光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光疗期间,未出现皮肤破损感染等并发症,无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后遗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对新生儿黄疸实施蓝光照射治疗期间,积极开展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对蓝光治疗的依从性和效果,降低皮肤损伤、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87例临床诊治分析李泽明,李明杰,舒晓刚,郑英键一、临床资料我院自1982年2月~1994年2月共收治肝外胆道疾患1428例,其中胆囊癌87例。男性32例,女性55例,年龄30~80岁,平均56.8岁。临床以发热、消瘦、黄疸、右上腹部包块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28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及茵栀黄口服.结果:治疗组在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85.5μmol/L以下所需要的治疗天数及治疗后平均每天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笔者单位198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44例妊娠期烧伤患者,年龄23~31[(26.0±1.1)]岁,烧伤面积为10%~62%,平均32.5%TBSA,浅Ⅱ~Ⅲ度.孕龄为5~9[(7.8±0.7)]个月.致伤原因:火焰烧伤15例、热水烫伤26例、热油烫伤3例,均无吸入性损伤,伤前无重大疾患.患者出院后随访,2例终止妊娠,10例发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1.
对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其梗阻性黄疸采用姑息性内引流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1985~1995年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用姑息性内引流减黄治疗26例。用胆汁转流法,造成肝内胆管与胆囊间的内瘘,胆汁再经胆囊-空肠吻合口进入空肠。21例(80.77%)减黄效果明显,胆红素接近正常水平,瘙痒症状消失。1例黄疸消退一半。22例存活期2~38个月(平均9.8个月)。4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15.38%(4/26)。认为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用姑息性转流术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康复满意,可改善生命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胎便排泄延迟是指新生儿生后24h内无胎便排泄。临床上早产儿更常见,且易诱发或加重胎便性肠梗阻、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黄疸等急危重症。既往习惯用开塞露纳肛或刺激肛门扩约肌促进排便,二者效果欠佳,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开始使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治疗早产儿胎便排泄延迟,疗效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改良开塞露灌肠法治疗早产儿胎便排泄延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胎便排泄延迟是指新生儿生后24h内无胎便排泄[1]。临床上早产儿更常见,且易诱发或加重胎便性肠梗阻、呼吸暂停、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黄疸等急危重症。既往习惯用开塞露纳肛或刺激肛门扩约肌促进排便,二者效果欠佳,我科于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开始使用改良开塞露灌肠治疗早产儿胎便排泄延迟,疗效佳,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出生24h内且未排胎便的早产儿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28~36周,体重1150~2500g,均伴有轻重不一的病理性黄疸,排除①先天性肠道畸形,肠旋转不良等外科情况;②重症感染或脑损伤致生理反射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影响.方法:选取母婴血型不合并经早期干预新生儿92例为干预组;与同期在本院出生未经早期监测、早期干预,出现病理性黄疸确诊为母婴血型不合ABO溶血病新生儿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黄疸程度与换血率、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住院期间总胆红素峰值等.结果:干预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8例,中重度黄疸4例,未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188 7±44.8μmol/L;而对照组发生高胆红素血症34例,中重度黄疸28例,6例用换血疗法,未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平均峰值386.5±83.6μmol/L,早期综合干预预防作用显著(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治疗,可有效控制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溶血过程,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避免换血治疗.  相似文献   

15.
姑息性胆汁转流治疗肝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能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其梗阻性黄疸采用姑息性内引流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1985-1995年肝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用姑息性内引流减黄治疗26例。用胆汁转流法,造成肝内胆管与胆囊间的内瘘,胆汁再经胆囊-空肠吻合口进入空肠。21例(80.77%)减黄效果明显,胆红素接近正常水平,瘙痒症状消失。1例黄疸消退一半。22例存活期2-38个月。4例死于严重并发症,病死率15.38%。认为肝门胆管癌阻  相似文献   

16.
早期腹部抚触促进新生儿胆红素排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耿力  阮红霞 《护理学杂志》2006,21(10):20-21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黄疸有效安全的干预方法。方法将足月行剖宫产的6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和母乳喂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新生儿出生后第2、3、4天进行腹部抚触。结果新生儿出生后第2~5天观察组血清胆红素上升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第3、5天粪胆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早期腹部抚触能有效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ou S  Qin R  Wang J  Yang C  Yi J  Qian J  Liu F  Qin X  Dai Z  Qi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71-774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0年1月~1997年12月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17种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80.1%)手术后1个月存活,发生并发症81例,发生率37.5%。台术者胆管炎、胆瘘、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高于姑息术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月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ASA分级、黄疸持续的时间等有明显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研发“互联网+妇幼护理”创新平台,以三级妇产科医院为主导,通过同质化培训与辖区内社区医院合作,依托平台共同为居家产妇及新生儿提供母乳喂养指导等母婴护理服务。结果 经过7个月运行,共完成服务916例次,复购率37.56%,其中社区护士完成45例次(4.91%),排前三的项目分别为乳腺疏通460例次(50.22%)、婴儿黄疸测定318例次(34.72%)、母乳喂养指导52例次(5.68%)。产妇满意度99.82%,无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合作型“互联网+母婴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可为居家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方便、快捷且专业的医院同质化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2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山东省临沂地区沂水中心医院张志娟,陈希云,刘业美,吴建香新生儿脐炎是儿科常见病,系胎儿出生后脐部护理不当而致感染。如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腹壁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我院1991年2月至1994年6月应用碘伏治疗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抚触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及行为神经的干预作用。方法将9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A、B、C组各31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B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抚触干预,2次/d,15min/次。连续5d;C组在B组基础上每日增加抚触1次。测量三组干预5d内黄疸指数及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结果干预第2~5天B、C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A组(均P〈0.01),第4、5天C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B组(均P〈0.01);干预第5天B、C组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显著高于A组(均P〈0.01),且C组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抚触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指数,促进其行为神经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