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中药固体制剂的临床疗效与人体的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哪些因素能影响人体吸收呢?本文以实例从药物粒子的大小、药物本身物溶解度、剂型的体积、崩解速度、药粉的结构、附加剂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用现代药学的有关理论和资料加以讨论,建议采用微粉化法、固体分散法、或将药材制成浸膏等工艺技术,探讨在保持中药方剂和成药的特点的基础上提高中药口服固体制剂的人体吸收度,达到提高中药固体制剂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5.
在当前医院自制药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正确的选择制剂品种剂型。现将我们从事这一工作的体会作以介绍。 中药剂型的选择应以临床需要、药物性质、用药对象与剂量等为依据,通过系统研究和试验来确定。应该充分发挥各类剂型的特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中药剂型目前大致分三类:即浸膏剂、浸膏+生药粉末剂及生药粉末制剂。中药全浸膏制剂是现代中药制剂的主要形式,此制剂既可确保汤剂中所有的有效成分,又符合中药固体制剂化的要求,故是一种常用剂型。 相似文献
7.
医院制剂的处方来自于临床、配成制剂后又供临床使用,药剂人员可随时从临床方面得到信息反馈,促使我们不断改进和提高制剂质量,这些都是药厂所做不到的。下面我们把在研制和开发中药新制剂方面的一些体会陈述如下。一、剂型确定以临床疗效为前题药物制剂的剂型是影响中... 相似文献
8.
中药化学成分与中药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与中药化学成分关系的分析,指出中药配伍及剂型的改革,不但要以中药性味功能为依据,而且也要以中药化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性质,合理配伍,精心设计制备工艺,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药速效制剂的开发研究思路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中药速效制剂的设计开发思路,促进中医急救用药的开发,对中药速效制剂的应用历史、研究现状者了分析。认为中药速效制剂的设计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提高药效为出发点,选择适宜的给药途径、合理的剂型,达到速效、高效目的,以促进中医急救工作的开展,逐步改变急救工作“西药为主,中药为辅”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刘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2):258-258
缓释制剂是给药系统研究(DDS)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缓释制剂的优点在于给药次数少,避免了普通制剂由于频繁给药而产生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可使人体获得稳定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疗效稳定,安全性高,特别适用于需长期给药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中药新制剂制备工艺研究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药新制剂制备工艺研究方向的探讨,说明中药新制剂制备工艺研究要在中医药理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剂型,较经济的工艺流程,尽量保持原处方的疗效,同时兼顾厂房设备便于生产操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医院中药制剂的生产情况及其规律,对漯河市中医院2005-2006年自制中药制剂的总金额、DDDs、DDD值、日用药金额、剂型及特色门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传统医药大国,有着丰富的药物资源,发展中药制剂已成为国家和中药产业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世纪之交发展方向.21世纪我国中药制剂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中药制剂不断扩大化、中药销售代理化、中药市场国际化、中药消费结构不断变化以及中药制剂将走向大品种大企业大集团的规模化集约化之路.兹就医院中药制剂发展的方向试作初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之管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对目前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与西药缓释制剂相比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结合临床应用特点,剂型特点及研究程度等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步总结,并将中药缓释制剂过程中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的前处理、缓释制剂的设计、成型工艺的研究及质量监控定量指标的确定与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等5个方面作为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对在美国申请植物药制剂专利的分析及对中药方剂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药方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药产业既充满机遇,也面临严重挑战,只有对目前中医药所面临的困境与机遇进行分析,并制定可行的对策,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9.
中药种植、加工、生产过程中的诸多因素均会影响中药的质量与药性。对中成药而言,其制备过程的科学、稳定、可控,对药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由于制备工艺、辅料和剂型的多样化,使组成中成药的各类饮片自身的偏性与其入汤剂时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将影响其所含成分本身的属性、有无、多寡、相对比例、释药特点及生物利用度,并最终影响中成药的整体药性。然而,现有中药药性理论未涉及此。本文从分析中药制剂的目的入手,以传统中药汤剂的药性为标准,按照中药制剂的特点和规律,剖析了影响中药药性的各类制剂因素,如制剂工艺、制剂辅料、剂型等,以期进一步丰富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为药学、医学工作者更精准地把握中成药的药性特点、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工艺与质控标准以及科学研发、规范生产与合理应用中成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崔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9(6):6-8
有关方剂制剂学的研究,从中药配伍的角度所能检索到的文献量较小,是四部分文献中数量最少的一部分。其中大多数是研究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的配伍关系,部分是探讨配方的质量问题,只有少数是从配伍的角度探讨方剂制剂学问题。 赵氏等[1]通过对中药复方制剂与中药化学成分关系的分析,指出中药配伍及剂型的改革,不但要以中药性味功能为依据,而且也要以中药化学理论为指导。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性质,合理配伍,精心设计制备工艺,是中药剂型改革的最好途径。 张氏[2]对汤剂变革为组合式新剂型作了探讨,用统计分析与现代药理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